从高考到考公务员 改革后考试越来越科学

时间:2022-04-14 12:53:2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从高考到考公务员 改革后考试越来越科学

 

从高考到考公务员 改革后考试越来越科学

中国青年报     2002-01-02     李丽萍 

 

     新世纪第一年,在我们这个“考试大国”里,考试改革的浪潮前所未有地高涨,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出人意料。无论是高考、考研等教育考试,还是律考、公务员等职业资格考试,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尽管改革内容不同,但方向都一样:科学、公正、符合国际惯例、突出对能力的考查、有利于选拔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一考”当然不能“定终身”,但是,考试很多时候能改变人的命运,而考试制度的改革会改变更多人的命运。 

     考试指挥棒的变化蕴涵着巨大的能量。 

     高考渐变中有突进 

     高考无疑是中国最重要,也是影响最大的考试。2001年一连串的高考改革措施,让人感觉眼前一亮。 

     --2001年,始于1999年的新一轮高考改革进入最关键的一年,高考内容、科目、形式和录取方式4个方面的改革按计划逐步推进---“3+X”科目设置改革扩展到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两次招生考试的试点除北京、上海、安徽以外,又增加了内蒙古和天津;网上录取在全国全面铺开,31个省区市都实现了网上录取。 

     --2001年高考改革方案中,除了“3+X”科目设置改革范围继续扩大之外,另一项引人注目的措施就是外语考试增加听力考查内容。除了河北省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没有进行外,其他各省市都进行了外语听力测试。其中天津、浙江、广东、福建等省市听力成绩还记入总分。有评论说,这会对基础外语教学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促使广大中学教师和学生把“听”和“说”摆到与“说”和“写”同等重要的位置,有助于解决现行外语教育中存在的“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问题,使中学英语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去年高考内容的改革还是意料中的“渐进”,而一系列涉及到高考制度本身的改革则是意料外的“突变”,也最令人振奋。 

     --年初,教育部对社会反映强烈的保送生制度动了大手术,大大压缩了保送生的规模,从2000年的两万人压缩到5000人;保送生的标准比过去更为严格,也更加明确和具体,只有四类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有保送资格,这样就把过去的“软指标”变成了“硬指标”。 

     --4月3日教育部宣布的放宽高考报名条件,取消对考生年龄和婚否限制的“扩限”之举,在去年所有的高考改革措施中可以说意义最为深远,“在制度建设上具有历史意义”。   教育界的专家学者认为这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要步骤,而且对现行高等教育体制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冲击和挑战。同时,它促进了公民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为“终身教育”的开展铺平了道路。 

     --去年高考中,江苏省教育厅在小范围里的一项尝试发出了一个重要信号。该机构在春季出台了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在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之前单独或联合招考的政策,此政策意在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与国际通行的做法接轨,非常具有前瞻性。 

     年底,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瞿振元在一次公开发表的讲话中提出了下一步高考改革的内容,其中一条是:经教育部批准,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可以进行单独招生试点。 

     遗憾的是,迫于种种现实压力,江苏省没有一所高校提出提前招考的申请。不过,全国统一高考之后,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所高校率先实行了自主招生,主要是体现在自主录取上。这已经是相当大的进步。 

     --岁末,教育部正式宣布,从2003年起,秋季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改在6月7、8、9日进行,从1979年开始延续了20多年的“黑色7月”将成为历史。高考时间提前,主要是为了避免高温天气和自然灾害对高考的不利影响,有利于考生的身心健康和提高考试质量。 

     这一变化虽没有前面那些改革意义深远,却令人感到温暖,因为我们的考试设计开始有了人情味。 

     制度的人性化也是一种进步。 

     研究生考试先小试牛刀,再酝酿新招 

     在考研热不断升温的同时,现行的研究生招考模式也受到了社会各方面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评,被认为是高考的延续,“把真正的好学生挡在门外,却把一些‘考试机器’放了进来”,影响了研究生生源质量。 

     于是,在改革的呼吁声中,研究生入学考试改革开始小试牛刀。2001年7月份公布的200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大纲大“变脸”,在考查目标和考查内容上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此次英语考试改革最主要的是增加听说测试、取消语法结构与词汇两种题型。 

     一些英语教育专家认为,此次大纲的修订,标志着考研英语从知识型向应用型的大转折。题型的变化与分值的变化连在一起,配合内容的变化,引导英语教育将培养实际语言能力作为主要目标。 

     相对于高考,研究生考试的改革还只是停留在局部。但是,有消息说,研究生考试也在酝酿根本性的改革,预计近两三年内会有大的动作。 

     MPA教育启动 MBA联考要改 

     MPA应该说是去年中国最热的英语词汇之一,它是专业学位---公共管理硕士的缩写。2001年5月,这个学位正式在我国启动,24所高校首批招生,并在10月13、14日举行了第一次全国MPA联考。 

     在西方,MPA与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构成文科类职业学位教育的三大支柱,其目标是培养政府及非政府公共机构从事公共事务、公共管理和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这个新的学位一启动便火爆得不得了。虽然首次招生80%的录取名额都面向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的在职人员,而且招生人数有限,全国只有2000多人,可人们对这个新学位的热情却远远超出了招生院校的想象,仅北京地区就有考生1800多人。 

     MPA教育的试点刚刚开始,而中国第一个专业学位项目---MBA已经在庆贺10岁生日。11月底,我国MBA教育结束了10年试点,进入了正式举办阶段。 

     然而,就在与10周年庆祝会同时召开的中国MBA教育发展战略高级研讨会上,现行的MBA联考却受到了与会代表的抨击。他们认为,现行的考试制度淘汰了优秀者,有利于应试者,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MBA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 

     代表们的呼吁在这次会议上有了结果。10周年庆祝大会的闭幕式上,主管部门宣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今年在部分院校正式启动EMBA项目试点;从今年10月份的秋季MBA入学考试开始,部分试点院校将拥有更大的招生自主权;简化MBA联考的科目。 

     改革的受益者将是那些有丰富管理实践经验、有发展潜力、值得培养的商务人才。 

     尽管改革的步伐不是很大,却是一步步向着科学考查学生能力和潜质的方向前进。 

     律师资格考试谢幕 统一司法考试登场 

     去年7月,2001年度律师资格考试的报名工作正在进行,有的律考辅导班已经开始上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突然联合发布公告称,国家对初任法官、检察官和取得律师资格实行统一的司法考试制度,2001年度最高人民法院的初任法官考试、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初任检察官考试和司法部的律师资格考试都不再单独组织,纳入2002年年初举办的首次国家司法考试。 

     已经举行了12次的律师资格考试就这样匆匆谢幕。 

     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登场看似突然,其实,最近两年法律界关于建立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呼声一直很强烈。据说,当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实行统一的司法考试制度。 

     有关方面的负责人称,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将保证高素质的法律人才进入司法和律师队伍,有利于提高审判、检察、律师工作质量,有利于法律专业人才的流动。建立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是社会的进步,法制的进步,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国际惯例,也符合司法机关的特点。 

     考试向着更进步、更科学、更国际化的方向改革是好事。只不过,新国家统一司法考试让考生等得很心焦。最初的消息里说,考试大纲的调整内容及考试时间、组织方式很快就会公布,可直到现在,近半年时间过去了,统一司法考试的具体内容还是没有出来。 

     国家公务员考试更加突出能力考查 

     去年年底举行的中央、国家机关2002年录用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可以说是来了个大“变脸”,是对1994年起开始实行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根本性改革。 

     首先是取消了《公共基础知识》科目,并相应取消了考试指定用书,原因是该科目一直以一本考试指定用书作为命题依据,单纯记忆性的题目比重很大,考生凭死记硬背就能考取高分,无法全面考查考生真正的能力和素质。此举应该是这次公务员考试改革最重要的一个举措,也是最受欢迎的。 

     此次中央、国家机关招考将把职位按性质和权责的不同分为A、B两类,报考A类职位的考生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两科。报考B类职位的考生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一科。这主要是考虑到不同层级、不同性质和特点的职位,对报考者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而以往的考试没能做到在职位说明书的基础上对公务员进行科学系统的分类,所有考生考同一张试卷,影响了考试的针对性。 

     同时,考试的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也固定下来,更方便考生报考和备考。 

     这样的考试和我们平常熟悉的考试最本质的不同就是:你根本就没有什么可准备的,临场全凭平常的知识积累,这也最见真工夫。因此,有人说,改革后的公务员考试是目前我国所有考试中最能考查能力的。据说,这正是该考试改革的目的:适应入世对公务员素质和能力提出的挑战,突出考查公务员的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 

 

【从高考到考公务员 改革后考试越来越科学】相关文章:

今年高考到底改革改什么04-14

青岛:2004年中考全面改革04-14

考试后的感想日记05-15

考试后的周记11-15

考试没考好的日记05-19

美国CMA考试进行全新改革的介绍05-08

考试后的感受周记11-15

考试后的感想周记08-13

语文考试后的教学反思03-25

考试制度改革是教改关键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