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往往能创造最美好的境界(教学随笔)

时间:2022-04-15 01:06:1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理解,往往能创造最美好的境界(教学随笔)

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   陈定情   

理解,往往能创造最美好的境界(教学随笔)

周一,我安静地坐在办公室备课,忽然一位正在批阅学生作业的同事抱怨说:“这几个学生怎么了,明明白白讲的很清楚,就是不认真听,真是气死人,等会儿狠狠批评一下他们。”说罢,一位目前正在学驾照的同事说:“不是这样的,我现在彻底明白了所谓的后进生的痛苦,每个人的接受能力的确是有差别的,学每一样东西都有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并不是没用心学,这正如我现在正在学驾照,那个教练天天骂我笨,说我智商有问题,练车时嘴巴骂骂咧咧,我气得不得了,在教练看来,多么简单的一个动作、环节,但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却是多么困难,这个教练没有站在我们角度考虑问题,没有理解我们的难处,要知道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他经历了多少次才达到今天这个熟练程度呢,所以我认为老师也好,教练也好,都应该多一份理解,在这理解的基础上定会产生出一份爱心和耐心,唯有如此,方能让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员多一份信心,多一份进步。”默默倾听这两位老师的对话,我不禁产生了想写点什么的冲动,说实在的,身为语文教师,平时总是疏于写,懒于写,总觉得在这平淡如水的日子里,寻找不到写作的触发点,激发不出写作的激情,实在感到很遗憾,但今天,我真的想写写了,写写心中那份独特的感悟。

思绪又回到了那个星期三的下午,我轻轻摁响了孩子化学老师的电话,然后轻言细语地说:“张老师,您好!我是杨恒的妈妈,我发现孩子的化学还没有入门,您能不能给孩子一点指导和给我们家长一点建议呢。”话还未说完,老师便冷冷地说“你的孩子笨死了,学了两个月,化学还一窍不通,我早已放弃她了,她多半读文科去了”听完老师的一番话后,内心彻彻底底似浇了一盆冷水,从头到脚凉了个透顶,沉默片刻,我只给老师回了两句话:“张老师,多理解一下孩子,给孩子一份挣扎的权利吧,日后说不定我的孩子比你要强。”便匆匆挂断了电话,我害怕他会再说出令我痛心的话语,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不禁陷入沉思:满怀着憧憬将孩子送进了华师一这所令人向往的高中,自以为孩子会很快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但一次次测试将孩子打击得遍体鳞伤,为了让孩子快乐起来,我想联系老师,帮助孩子一把,哪里想到会出现这一幕。我不禁在内心里呐喊:这两个月来,这位老师关注过孩子吗?关心过孩子的学习吗?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吗?辅导过孩子一次吗?孩子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他耐心指导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一个学习品质如此优良,学习态度如此端正的孩子在他的眼里,只是一个笨蛋,一个差生,一个被放弃的学生。我敢肯定这位老师的教学水平一定不错,但能算得上一位好老师吗?一个没有爱心,一个没有耐心,一个不能站在孩子角度看问题的老师,能算得上一位好老师吗?对于一个刚刚踏入新的学校的孩子,对新的学科,新的老师,新的教学模式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需要老师的指点,需要老师多一份理解,爱心和耐心,方能让孩子走出困境。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学生心灵处。”还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大家们这些发自肺腑的语言,告诉我们,离开了爱,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因此,热爱每一个学生、公正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我认为爱产生的源泉在于理解,理解往往能创造最美的境界。因为赞科夫曾经说过: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圣佩杰也说过:理解人的方法只有一个:判断他们的时候不要急躁。一门新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但对于一位从教多年的老师来说,已经是烂熟于心了,这烂熟于心不是天生的,它也需要经过由陌生到熟练的过程,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多一点理解,怀一份耐心和爱心静待孩子这朵花开。

从教这么多年,我一直忘记不了曾经共事的一位女老师,曾经我是班主任,她是我的搭班老师,她是学中文的,但教的是科学,照理说,专业不对口,与专业对口的同行竞争肯定显劣势,但结果却完全出乎人的意料之外,每次考试都远远超过其他人,我开始用心观察她的一言一行,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余,总是一一辅导学生,一遍两遍,不厌其烦地给孩子讲解,每次备课上课都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哪怕学生提出在成人看来是多么幼稚的问题,她都会视若珍宝,她总是说:“我也是从孩子这个年龄阶段走过来,我明白孩子此时的思维特点,虽然他的专业技术不那么精通,但这样的老师,学生又有什么理由不爱戴呢?家长又有什么理由不感激呢?我想,她所教育出来的孩子将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是最善解人意,最有爱心和耐心的工作者。

  由此,我想到了我自己,曾经的我只关注那些所谓的尖子生,总是抱怨那些所谓的差生,总对在我看来如此简单的问题,他们却不能理解感到困惑,但如今的我改变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再是一味地站在自己的世界里看待孩子的思维,我总会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计自己的教学,处理孩子们存在的问题,正是理解了孩子,我比以前更多了一份耐心和爱心,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处理得越来越和谐,教学的成绩也越来越突出。

我又想到,不仅教学如此,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理解这座桥梁.

因为理解,是友谊的结晶;理解,是从信任中开出的鲜花;理解,是人与人之间关爱的光环。它能让误会变成点缀美丽的小瑕疵,于社会中,人们相互的理解,能使这个大家共有的家园更加繁荣、安定。

因为理解是沟通之桥,拉近人与人的距离;理解是和善之本,让社会充满温暖;理解是润滑剂,让世界少些摩擦.

因为理解,它,是一种尊重,把悲伤的人转为欢乐,他,是一种高尚,他把没有信心的的人重识自我,她,是一种温柔,给绝望的人最大的鼓励。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善。”教育原本就是一种理解的艺术。是啊,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株花最初都是草,每一颗草最后都会开出花,只要我们心存期待,方法得当,多点理解,多点耐心与信心,相信:“莫疑春归无觅处,静待花开会有时”一定会成真。因为理解,往往能创造最美的境界。 

陈定情

  

【理解,往往能创造最美好的境界(教学随笔)】相关文章:

和谐能创造美好的境界--浅谈班级工作的一些体会 (九年级班级管理心得体会)04-14

用考试能评定创造能力?04-14

教育随笔:理解孩子10-15

老师最理解我教学反思05-03

教育随笔:给孩子留下创造空间12-12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03-03

在课堂上创造一个美的艺术境界(网友来稿)04-14

辕门能这样理解吗? (网友来稿)04-14

有关你能理解他们吗反思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