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心畅通,让爱心互动(论坛帖)

时间:2022-04-14 13:24:43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让爱心畅通,让爱心互动(论坛精华帖)

论坛精华帖:/vbb/showthread.php?threadid=109

让爱心畅通,让爱心互动(论坛精华帖)

边缘心情转帖

 

  

让“爱心”畅通,让“爱心”互动 

 作者:  陈晓华 - szyczxcxh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条件的,夫妻之间的爱是自私的。亲情的爱有血缘关系,圣洁的爱情常常沾染上铜臭,友情时时在势力和金钱面前黯然失色,而教师对学生的爱却是广泛的,是纯洁的,没有直接利益的驱使,因而也是最无私的。 

  但是我们见到的常常是爱变成恨,贾母对宝玉的爱让他削发出家,《过把瘾》由爱成恨而分道扬镳,母亲的爱使得孩子用榔头,父子之间反目成仇的比比皆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既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利益关系,因此他们之间的爱也就更为崇高和圣洁。而这种圣洁和崇高的关系也因此常常有矛盾,甚至师生对立,既然夫妻和亲情也有不和谐的,为什么教师和学生之间就一定是和谐和温馨的呢?因此师生间有点矛盾也是很正常的,不要把看成是洪水猛兽,关键是亲情和爱情有了矛盾,以为有维系的纽带,于是疏于沟通,久而久之关系又正常了,有些是琵琶别抱,有些是性格的差异,有些是文化和家庭背景的差异,由于他们之间有情感基础,有的是因为有孩子的羁绊,有的是父母的撮合,于是又重新走到一起来了,但师生关系就不同,如果不及时调整和相应的沟通,那么心灵的隔膜就会越来越大,其结果却是难以想象的,并且是没有维系的基础,因此可能误会越来越大,隔膜越来越深。师生的矛盾靠教师去化解,靠教师去融合。爱心的表达要巧妙,要灵动,要舒缓、畅达。 

  所以我以为:师生之间的爱更具艺术性和人格魅力。 

  亲情有棍棒之下出英雄之说,当然用现在的观点来看有其局限性,夫妻之间三天一小吵的现象也不在少数,有谁见过这样的师生关系? 

  现在流行的《流星花园》,男主人时不时地骂一句:你这个笨女人,而女主角听得滋润得很,在深圳一个徐姓的男子说道:在一次聚会当中,百般地对自己的女友殷勤,而女子却说:你为什么不骂我是笨女人呢?弄得徐姓男子苦笑不得。而父母就更是把深深的爱埋藏在心里,一般是特别是父亲的爱更是深藏不露。而老师对学生的爱就不可能含而不露,如果含得太深,只怕是你还来不及表达,学生已经各奔东西了,有的甚至成了永久的误会。如果老师也说,你这个笨学生,恐怕等待你的就是投诉了。在不同的场合,你要想办法让你的学生明白,你是喜欢他们的。无论你是批评还是表扬,态度都要明白易懂,更不能装深沉,甚至深沉得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当然任何事情都不能绝对,如果你和同学说一句话就说,你知道吗,我是为你们好,我图的是什么?只怕学生已经反感到不能再反感的地步了,不能太罗嗦,像祥林嫂一样喋喋不休。“度”是学生知道老师在真心的关心和爱他们,在这个基础上的思想教育是比较顺畅的。所以我以为教师的爱要明朗,不能太含蓄,是机灵的,内敛的。 

  我们见过许多这样的情况:“去把垃圾到了!”或者“去楼下买包盐!”母亲用的是不可违逆的祈使句。而女儿却可以百般的反抗,“不嘛,我今天累死了!”“你没看见我正在忙吗?”结果是母亲自己跑下楼:嘀咕着,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试想,如果在学校里也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布置大扫除,布置早扫,学生也这样反复推脱,岂不是老师要累死? 

  老师有许多可以利用的武器,学生的集体意识,学生自己在群体中的威信,学生的积极向上的心理,学生不愿意在群体中失去自己,学生的喜欢展现自己美好的一面,不愿意让同伴瞧不起,学生的求认同等群体心理等。教师的赏罚分明,教师的臧否有度,教师的调动和引导,教师的鼓励和肯定,班级的有关制度等等。学生常常可以在亲人面前任性、撒娇、懒散、不听话,而不愿意在群体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弱点,这不是虚伪,这是天性,我们大人出门的时候,不也要稍加修饰吗? 

  老师的爱,不同于亲情,对那么多的学生不能太多的迁就,因此有严格的一面。 

  教师在所有的爱心当中,不含有什么杂质,是一种无私的、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爱,所以学生在某种意义上显得更为珍惜。如果教师能够把自己对学生的爱,散布在学生的心灵中,学生有所表示,老师及时的加以描绘和接受,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明白,自己给老师的回报,老师已经接受并且十分愉悦,让学生享受到一种爱的回报的成功(这不是一般的物质意义的回报,主要是指精神层面的),这样就造成了一种爱的良性循环。在这种爱的互动中,受益的应该是老师,因为你接受的爱是群体的,几乎是在爱的氛围中,你应该感受到这一切的一切。因此高明的教师应该调动起这种爱的互动,让自己充盈在爱的氛围中,这是爱的一种境界。 

  如果作为老师,能够在这样的境界里工作,至少不会觉得自己多么辛苦,我辛辛苦苦的工作图个什么,为谁辛苦为谁忙,不会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号傻瓜。会自觉不自觉地置身于学生之中,身在福中而知福,我想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教师,沉浸在自己的工作里,原因大概也就在这里。这种层面上的老师我想不在少数,我和我父亲皆属于此类。至于那些践踏学生的爱,置学生的爱于不顾的人,显然是不在我论述的范围之内。如镇西叙述的一个例子,当她的女儿把自己辛辛苦苦亲手制作的礼物,送给老师的时候,作为老师,应该感受到学生的爱,而且这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爱心,是多么幸福的事啊,作为老师应该沉浸在自己设置的幸福里,可惜的是,她的老师,把它当纸屑扔到纸屑篓里了,我为这位老师感到悲哀。另外,献身于崇高的教育事业的人另有自己的追求和幸福,而我是俗人,所以我的幸福观是普通的老师的幸福观,不要以为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千万不要和我在这方面计较。 

  师生之间的爱是互动的,循环的,灵动的。但这不是我说的最理想的境界,理想的境界是:不但师生之间是互动的,而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爱也是互动的,更重要的是,任课老师和学生之间在班主任的引领下也形成一种爱的互动,这才是最好的、最理想的境界。 

  班级形成之初,在第二天的班会上,我就要求学生各自说出邻桌的三个优点:有说对方没有架子的,有说对方和蔼的,因对方主动和自己打招呼,衣着整洁的,关心集体的,看到对方在忙乎班里的事,领工具,擦黑板的,还有人说对方习惯好的,如纸屑掉了,主动检起来等,还有说看到对方一笔一划写作业的,说对方上课认真的,积极回答问题的等等。开始不了解,有这么多就足够了,有些人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居然被同伴关注,被认可,于是感到一种喜悦,还有人实在是没话说,但人家说了自己那么多的好话,没话说也要应急几句,于是说对方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我想这可是不小的优点啊,简直就是一种了不起的人格,以这种心态走向社会,实在是不可多得的非常优秀的品质。于是我再布置他们三周以后再重新审视我们的同桌,当然面可以更大,甚至可以把视角扩大到全班。注意的是,要通过一件事来进行分析,请大家注意观察。结果在新的集体形成的时候,大家都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有些甚至在刻意的表现,结果表明,强化了同学的优秀的品质,淡化了同学的某些不足,树立了一些同学的信心,抵制了一些学生的不良的陋习,更重要的是:一种扬长避短的氛围逐步形成,开始建立一种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为下一步的生生之间的爱心互动,埋下了伏笔。 

  让爱互动,让爱升华,这是我毕生追求的境界,也以此和我的同行互勉。 

 /vbb/showthread.php?threadid=1099 

 

【让爱心畅通,让爱心互动(论坛帖)】相关文章:

是破落还是败落(论坛帖)04-14

孩子,你能行(论坛帖)04-14

班级管理之我见(论坛帖)04-14

从预习到自学(论坛帖)04-14

[转帖]李镇西:我看语文新课程改革 (论坛帖)04-14

乡愁诗(论坛帖)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几则评语(论坛精华帖)04-14

宋词入门(论坛精华帖)04-14

马说(论坛帖)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教育不宜实行量化管理(论坛帖)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