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作文中语言的思考

时间:2022-04-14 13:24:2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对学生作文中语言的思考

作者:朱琴 邮箱:greenlvshai@sina.com 盐城市第八中学     

对学生作文中语言的思考

 

   学生作文中不良的语言现象始终是存在的,但现今似乎有越演越烈的趋势。不要说语言缺少文采,不要说语言粗糙、干巴、乏味,也不要说语句不通顺,词不达意太严重,就连最起码的作文字数都凑不够,这种作文中的语言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

一、 繁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学生的写作。

   中学生的课业负担重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学生整天忙忙碌碌,穷于应付,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数理化等学科的演算上,而作文水平的提高又不是朝夕之功;学生从实际出发,自然要抓见效快的科目,所以对作文的写作还重视得不够。再说,一篇文章的写成,还要经过写前的揣摩、打腹稿,这些都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静思默想,而学生却没有这么多时间。所以,繁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学生的写作。

二、 教学活动中不够重视文章的语言。

   教师在平时的讲读课中比较注重对文章思想内容、结构章法的分析,而对文章的语言特色却常忽略了。这种教学,很容易给学生造成错觉:以为一篇文章的成功,关键在于谋篇布局,而与语言无多大关系,造成学生掌握了文章的内容、章法,却对文章的语言相当陌生。长此下去,学生作文中的语言难免陷入僵化状态。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每学期只有八篇大作文,周期性太长,信息反馈太慢。这种一暴十寒的教学模式不能持续有效地督促学生写作。学生练笔的机会太少,思维不够敏捷,运用语言的能力不强,自然难以表情达意。

三、 作文的写作指导是不科学的。

   现行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指导在前,学生写作在后。这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但写前指导又有很多弊病:写前指导,往往是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把自己对文章的构思、谋篇、写作趋向授意给学生,其实就是给学生定好了框架,学生在约束的框框里思维,怎能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这样的写前指导,势必造成作文的雷同现象严重,而且经过指导,学生瞻前顾后,缩手缩脚,脑子里想的东西太多太多,而笔下的文字却少而又少。于是,作文的语言乏味,语句别扭,词不达意就是意料中的事了。

四、 学生不善于取材和构思。

   从现今作文现状来看,不少学生的写作习惯仍然是喜欢模仿,根据别人的思路进行布局,用自己的文意表述别人的感受和思想,人云亦云,没有个性。学生不善于取“小”材,不善于“巧”取材,没有独到体验的话题,常写自己不了解、不熟悉的人和事,因而作文言不由衷、套话、枯燥乏味的语言也就摆着了作文本上。

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这种种问题,我们应该作何思考,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

一、 改革现行考试制度。

  学生的课业负担重,根本原因就是现行的应考制度造成的。只有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才能真正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也只有让学生摆脱了沉重的包袱,才可能给学生腾出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去静默想。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想情感。

二、 将作文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不要把完整的文章肢解得七零八落,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重文章的语言,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读课文、背课文、赏析语言、积累词汇、丰富语言的习惯,加强平时的练笔,有效地培养和锻炼学生“我手写我口”的能力。

三、 把写作放在前,指导放在后。

   放开学生的手脚,还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写作天地,暂且把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甩开,将自己喜怒哀乐的情感、对世间香臭美丑的深思定格在作文本里,挥洒在字里行间。这来自心灵深处的感受,其语言才可能是佳词妙句。

四、 选取有亲身体验的话题。

   抓住自己独具慧眼的发现、自出新裁的发明、稍纵即逝的瞬间,选取凡人小事,选择有亲身体验的话题,就能激起自己的写作热情,就有一吐为快的愿望,这种独特的感知、感觉、感受,其语言是最自然的,其文章是最流畅的,而且写作技巧往往也是上乘的。

   总之,学生作文中存在的语言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也是比较严重的。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高度重视作文中的语言,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作文难以提高的问题。

【对学生作文中语言的思考】相关文章:

老师会思考 才有会思考的学生04-14

对中职学生信心教育的思考04-30

学生抄作业现象的冷思考04-14

抓住语文课文中的美点对学生实施美育04-14

用车作抵押借条09-13

学生们教育的深刻性思考04-30

巧用答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04-14

让语文课成为学生思考的王国04-14

初中作文中秋的月亮11-13

文中的宋代官职(网友来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