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籍的心得

时间:2023-09-11 15:57:25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精品]阅读经典书籍的心得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阅读经典书籍的心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品]阅读经典书籍的心得

阅读经典书籍的心得1

  今天我看了《看漫画学成语》,里面有好多成语,如废寝忘食、一箭双雕、熟能生巧、囫囵吞枣、黄粱美梦等很多成语。我越看越喜欢,也废寝忘食了。

  我最喜欢看“叶公好龙”这篇。

  第一幅图上叶公说“有人爱花,有人种草,我偏爱龙”。

  第二幅图画的`是一位先生突然来访:“听说先生喜爱龙,特地来访”,叶公笑着说:“哈哈,欢迎!欢迎!不知有何指教?”

  第三幅图上那个人突然变成了一条穿着人衣服的龙:“我就是龙啊,真龙!”叶公眼泪都出来了,头上两个感叹号,大喊“救命啊!”。

  第四幅图,龙照着镜子说:“我有那么帅吗?都晕了”。

  “叶公好龙”太好笑了,看来叶公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是假龙,恐怕他以后再也不喜欢龙了。

阅读经典书籍的心得2

  这次听刘宪华“主题阅读”的课让我大开眼界,领略了不同的授课方式。下面我就我自己的感受,谈谈我的体会。

  1、主题阅读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学生带着主题来阅读,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主题阅读的心基础是学生的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自己喜欢的,才有可能广泛地去阅读。学生只有明确了学习的主题,才能深入地去研究,才能通过阅读找到其中的快乐。从小就培养学生的这种文化底蕴,其妙处不仅仅在于多认字,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生的沉淀。这种尝试有时候是胆量的问题,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2、主题阅读有力地开发了教材,让学生有书可读,读得全面。经济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字的地位在慢慢下降,学生越来越不爱读文学作品。教育部门虽然已给中学生提供了许多“文学作品必读篇目”,但真正去读过的同学很少。

  读书已经不再成为需要,而那些必读篇目也成了学生心上的一笔笔债务。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吸取有益的营养,成了当今中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主题阅读”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借助一本书了解一个主题的,借助一本书读很多篇书,借助一本书丰富阅读积累。

  3、语文主题学习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它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充分调动学

  生主观能动作用,并且让个人的兴趣完成由浅入深、由粗到精的蜕变,同时又充分利用学生相互间的影响、学习作用,通过交流,达到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体会目的,另外,它不只是停留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层面上,读可以促进写。主题阅题可以帮助解决学生写作素材的`大问题,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从语言文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全方位地了解这一事物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文化心理、人类情感、生活情趣,为学生的笔记、缩写、改写和仿写提供丰富的题材,开拓思维空间,成为学生写作起步的根据地。

  以上是我的几点体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认真学习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创新地运用主题学习的方法,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体验紧密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我的感觉中,主题学习做到了通过一个个小小的主题,让学生看到的是具体生动的世界。

阅读经典书籍的心得3

   在知识更新日益剧烈、岗位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我们的社会需要的已经不仅是单一的专业人才,而更多的岗位需要既懂得专业技术又了解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借此次读书活动,我挑选了许多管理方面的书籍,其中彼得·圣吉博士的《第五项修炼》给我印象颇深。

   《第五项修炼》书中对每一项修炼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五项修炼的结合也恰到好处,指出了个人与组织间的密切关系,使人读后深受感触。五个部分分别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团体学习、系统思考。

   一、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修炼是不断理清并不断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的观察现实。能够自我超越的人,总是能够不断实现他们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就如同艺术家对艺术作品一般,全心投入、不断创造和超越,是一种真正的终身学习。因此,只有自我超越愿望强烈,才能保证学习的动力。对于个人而言,社会在进步,唯有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才能跟上时代、才能胜任自己岗位。

   二、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或甚至图像、印象。我们通常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行为的影响。在团队中,改善心智模式十分重要,它是保证团队合作成功的重要保证。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开放心灵,接受别人的想法。总之,在团体中,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不一样的,一个团队的成功合作,就需要我们在打开自己心扉的同时,也要接受别人的想法和意见。在个人来讲,要勇于和善于敞开心扉,并且能够倾听吸纳别人的想法和观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快的打开成功之门。

   三、建立共同理想。如果团队拥有共同的理想,那么,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会为了这个共同的理想而努力。而这种共同的理想就是团队中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是可以无限放大的,是一个超越个人上升到团队高度的概念。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学习型团队的共同理想就是利用集体智慧为企业创造效益、为集团谋求发展。

   四、团队学习。团体学习的修炼从“深度汇谈”(dialogue)开始。“深度汇谈”是一个团体的所有成员,在思考了所有问题之后,毫无保留的说出心中的思考而进入真正共同思考的能力。曾经有过这样一个试验:在一个团队中,大家都认真参与,每个人智商都在一百二十以上,而集体的智商却只有六十,这是为什么呢?团队学习的修炼即在处理这种困境。希腊文中“深度汇谈”(dia-logos)指在群体中让想法自由交流,以发现远较个人深入的见解。同时,在深入讨论当中,每个人都能获得超过自己思想数倍的思想。思想是可以传递的,不同方向的思想能够使人们变得更加聪明。作为一个部门或驻地办,通过团队学习的方式共同进步,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

   五、系统思考。系统思考使人由看片段到看整体。从对现状作被动反应,转为创造未来。从迷失在复杂的细节中,到掌握动态的均衡搭配。系统思考让我们看见小而效果集中的高杠杆点。运用系统思考的方法能产生以小博大的力量。

   我们是群体中的组成部分,要时时刻刻想着群体的愿望。身在团体中,想要看清所有的事情是很困难的,有的时候需要牺牲自己的利益,来保护群体的利益。而我们就应该从全局宏观的角度思考群体的价值取向,进而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达到个人价值与全局价值的平衡。学习型组织很像飞机或电脑等工程上的一项创新,而五项修炼便是这项创新工程中缺一不可的技术。“修炼”(discipline)的境界并非靠强制力量或威逼利诱以致,而是必须精通整套理论、技巧,进而付诸实行。每习得一项修炼,便更向学习型组织的理想跨进一步。它跟艺术、工程等任何其他的.修炼一样,有些人学得比较快,有些人较慢,但是任何人都能够透过演练而熟能生巧。

   这五项修炼,具体是指修炼什么呢?“自我超越”是不断反照个人对周边影响的一面镜子;“改善心智模式”专注于以开放的方式,体认我们认知方面的缺失;“建立共同愿景”培养成员对团体的长期承诺;“团体学习”是发展团体力量,使团体力量超乎个人力量加总的技术;“系统思考”极其务实,可以使我们了解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它的精髓是用整体的观点观察周围的事物。融合五项修炼的最高境界就是建立学习型企业组织模型,其中的系统思考是核心,是动力,是扫除学习型企业智障的主力军。

   通过学习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个人及组织中几种潜在的巨大力量来源——它们是最根本、最持久、但却是最不明显的。当掌握这些力量,个人的生命空间会变得很大,才能成为一个全神贯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你我都有过这种经验:成为出色团体中的一分子,在这个团体中,一群人以极不寻常的方式在一起工作,彼此信任,相互取长补短,为共同的大目标全力以赴,而创造出惊人的成果。同时每个团队都有各自的特点,《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博士的观点是要我们去发展学习型的团队合作。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中学到自己需要的理论,并把这项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发展学习型团队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保证企业的生存,促进企业的发展,也是为了实现企业员工与工作的真正融合,使员工在工作中享受生命的意义,更可以引导出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新观念,不断突破自我,不断挖掘潜能,努力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学习观和工作观,努力创造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工作创新的氛围,创造企业内部团结、和谐、奋进的氛围,更好地履行自己职责,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阅读经典书籍的心得4

  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活水源头。我上学时就喜欢读书,可惜那时候手边能够阅读的书很少。我参加工作后,三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着自己的梦想和希望,播撒着自己的爱心和汗水,收获着成长的幸福和快乐。担任校长以后,我依然时常给自己充电,每天坚持阅读《人民教育》《中小学管理》《教书育人校长参考》《中国教育报》《教师报》《致教师》等各类教育报刊杂志和教育专著,积极撰写读书笔记和理论文章。

  近几年来,xx区教体局先后多次组织校长、教师们去江苏海门学习新教育。我有幸成为第一批学习者去海门进行了参观考察。在学习之余,我阅读了朱永新教授、吴勇主任、陈铁梅等老师的新教育专著。一段段文字,让我心潮起伏;一本本书籍,让我爱不释手。

  去年秋季开学后,听说海门市教育局许新海局长又出新书了,书名是《守望新教育》,我便立刻给学校每位教师购买了一本。与此同时,还给教师们购买了《致教师》《教育就是唤醒》等系列新教育专著。书发放后,我一拿到《守望新教育》就迫不及待地阅读。完全是出于对新教育的感情,被许新海博士执著于教育的情怀所感动。连续几天抽空读完此书,一如我的想象,这是一本非常有份量的书。

  翻开这本书,首先让我惊讶的是作为一个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的一把手,身兼多种角色,还能取得那么多成就:曾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等多项课题,出版《教育生活的救赎》《澳洲课程故事》《做教育的行者》等专著7部,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发表教育科研论文200余篇,荣获20xx年度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第三届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许博士如此执着地行走在新教育的路上,并在路上开出了如此灿烂的花朵?

  许博士在书中道出了自己的信念:新教育人把教育的工作当作了志业,把新教育作为自己的信仰,矢志不渝,不断创造生命的奇迹。相信新教育,信仰新教育,把自己托付给新教育,带领更多的人成为新教育叙事的主角,让更多的人因新教育使生命由有限变得无限。新教育已是我的终身信仰。

  有一种叫做情怀的东西总是能够拨动你心灵深处的那根弦,让你踏着前人的足迹,奋力前行,抵达理想的彼岸。而这就是《守望新教育》。

  本书共分四个部分。从《信仰担当: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到《区域推进:只要上路就会遇到庆典》,从《行走感悟: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到《每日一思:只有坚持才有奇迹》。一篇篇朴实的文字中,我清晰地看到了一个执著于理想的教育人在推进新教育实验中的行与思。阅读着许博士的体会与思考,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矢志不渝的情结,什么是有价值的人生。

  许博士一路从东洲小学校长到海门市教育局局长,再到新教育研究院院长,始终把新教育之梦作为实现中国教育梦的重要使命。他注重机制创新,组建区域新教育共同体,逐步成立新教育研究中心、新教育研究会、新教育培训中心等机构,聘请特级教师搭建名师工作室,构建完善的项目运作制度,保证新教育实验工作的运作与目标的有效达成。20xx年9月海门市整体加入新教育实验后一直坚持。20xx年,海门的图书漂流活动延伸至初中。20xx年,每月一事在海门推广。20xx年9月,海门启动儿童写作课程,许博士和他的团队,怀抱着一种合作的精神,用行动坚守着梦想。

  书中介绍了海门营造书香校园的一些做法:营造让人渴望读书的氛围;整合让人惊奇的阅读资源;推荐富有层次的阅读书目;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学生阅读中可以分享感人片段、写给主人公某某的`一封信、展演书中某个片段等,这都为我校开展读书活动给予了很大的启发。

  阅读的过程,就是深入一个生命世界的过程。许博士对教育的挚爱和深情,更促使我追梦的脚步愈发坚定。一个学校,一间教室,一个学生,促使了我们的坚守,促使了我们的梦想之花永远不会凋零。

  我校的新教育实验工作已经正式起步,已经顺利上路。今后,我将继续站在教育这一块精神高地上,守望自己的理想,追寻教育的梦想,用全身心的投入与坚持不懈的努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带领全校师生走在快乐阅读、开心工作、幸福生活的新教育之路上。

  相信不远的将来,我校教师的行走方式、学生的生存状态、学校的发展模式、教育的科研范式一定会走的更稳,做的更美,改变的更好。我也一定会带领教师们继续谱写出一曲曲人生平凡而动人的乐章。

阅读经典书籍的心得5

  我对书的热爱,源于我最初对书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好书,是我的良师益友,它丰富了我的生活,给我带来许多乐趣,一直伴随着我成长。书给了我很多很多的东西,它丰富了我的生活,增长了我的见识,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感到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好书,陶冶了我的情操,丰富了我的'情感。从书中,我读到了勤劳、善良与正义,也读到了人间的冷暖与艰辛,分辨出人情世事的是非与曲直。一有时间,我就会拿起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把其他的事情都抛到脑后。我徜徉在书的海洋里,随着书中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一起苦恼、一起幻想,我会为灰姑娘悲惨的命运而泪流满面,也会为灰姑娘那两个卑鄙无耻的姐姐得到惩罚而欢呼雀跃,更会为保尔·柯察金面对苦难,依旧傲然挺立,牢牢把握自己的命运而肃然起敬……被他的名言:“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所震撼。我在读书中品味生活,感悟人生,在读书中成长。

  好书,像一位好朋友、好老师,它时刻陪伴着我,给我启迪,为我指明方向,只要我需要,它就会伸出热忱之手,帮我扫除心灵上的阴影,使我变得轻松、快乐起来。当别人弄坏我的东西,我闷闷不乐时,翻开《小鬼当家》,里面的主人翁明明是那么的宽宏大量,别人弄坏了她的东西,她不但不生气,还安慰别人,说没关系。这时书告诉我:做人不应该斤斤计较,要宽容别人。当我不诚实的时候,《诚实的故事》告诉我:诚信乃是做人的根本。当我遭遇挫折,想放弃时,翻开《绿野仙踪》,里面的桃乐丝遇到了许多困难,却从不气馁,从未放弃去翡翠镇。这时书告诉我:遇事不要碰到一点困难就退缩,要迎难而上,做一个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人。当我疲惫不堪、孤独寂寞时,翻开《幽默笑话》,一下子便笑出了声,心头的阴云烟消云散。这时书告诉我:要乐观开朗,笑对人生。

  小时候,我便在安徒生的童话中成长。每天晚上,我都缠着妈妈为我讲《安徒生童话》。在妈妈的口中,我看到了白雪公主的美丽与善良,王后的邪恶与丑陋;感受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幼小的我便懂得了美丽与丑陋,人心的邪恶与善良。我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鸣不平,为灰姑娘的美好结局而感动。从那时起,书便成了我成长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阅读经典书籍的心得6

  在我眼中,书就是一位老师,是它教会我们ABC,是它教会我们把数学题举一反三,是它教会我们怎样酝酿出一篇好作文。

  在牙牙学语的时候,看的是一张又一张的识字卡。到了七八岁,便是看那一篇篇带拼音的文章,此刻长大了,看的就是一本本厚厚的书。记得第一次,妈妈买了一本《三国演义》给我。我像捧着一块宝贝一样捧着它,欢欢喜喜跑进了房间。翻开了第一页,感觉像是要开始一段旅行。我慢慢地翻阅着,如同在一片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行驶,享受着这快乐的时光。当然,我也会为书中的人物感到悲欢离合。我会为刘备失去了关羽和张飞感到悲痛,我会为关羽的单刀直入而感到敬佩,我会为张飞的'大叫一声,吓退了曹军而感到震撼,我还会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拍手叫好!

  在街道喧闹的时候,拿条小板凳,坐在家门口拿着《水浒传》翻着,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我仿佛看到了武松在景阳冈上和老虎搏斗,我仿佛看到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我仿佛看到了高俅在陷害林冲。又仿佛看到了吴用智取生辰纲。书会让人废寝忘食,书就是一道永久吃不厌的菜使人回味无穷。你看!这就是书的魔力。

阅读经典书籍的心得7

  本次学习,最大的收获是:第一次听说一个全新的名词——群文阅读。两位老师从群文阅读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阅读形式,给我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阅读课堂。于教授细致的分析了群文阅读的内涵。

  所谓群文阅读就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王晓娟老师执教了《谢尔诗中的"不可思议"》。王老师不紧不慢,自然亲切的语言,声情并茂地朗诵,带着孩子们在诗中想象画面,发散了孩子们的思维,孩子们感受了诗歌的快乐与"不可思议",让孩子们认识了一个充满童趣的`谢尔。四川泸州的小学语文教师吴群执教了《孙悟空成长的启示》,细致的分析了孙悟空的成长历程,孙悟空从一个狂妄自大的石猴最终成长为成熟稳重的斗战胜佛,其中经历的酸、甜、苦、辣,低谷与高潮时他的心理成长变化等。在教师生动幽默的语言中,更是激励着孩子们去大量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思维碰撞,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通过学习我对群文阅读有了新的认识,落实"群文阅读"的前提是选好文章。教师要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内容选择,进而才能进行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大量的去阅读,去寻找同一个主题的文章,对大量的文章筛选之后给学生去读。这样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可以拓宽孩子的阅读视野,引领孩子的阅读生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

  此次素质讲坛群文阅读研讨活动,带给我全新的思考,要想给孩子一碗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要想上好群文阅读课,教师必须付出大量的精力去备课,去读书,然后带领孩子去读书,用阅读给孩子们带去快乐,让孩子们沐浴在书的芳香里——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

阅读经典书籍的心得8

  再读朱永新教授的《写在新教育边上》一书,再一次感受到他在新教育实验中的激情、痴情。作为一名身居高处的政府官员,他仍轻盈衍生出“新教育”的魅力,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对教育有一种特别的情怀,对教育注入了深深的爱,真是不同凡响!

  全书从岁月滴石、偶有所悟、杏坛小语、名家影响、亦师亦友、相伴飞翔六章展开描写。从他的小学生活片段至今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经历,每一个阶段就是生活中一个闪亮的浪花,读书、生活、工作中的故事用心书写,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他在文章中多采用了一些记叙的手法,抓住生活的中的每一个细节,用心在理解生活、拥有自己全新的生活。他用一种独特的视觉理解教育,创造新的教育生活,编织着新的教育之梦。他的眼中充满五颜六色的色彩,所以就会有一个缤纷的世界,他的心中盛满了阳光,所以就会在教育中不断创造奇迹。我相信,他每一天都面带微笑拥抱着一轮新的太阳,用心酿造着美好的未来。

  从书中的字里行间的描写,我发现他觉得自己在享受教育的幸福。他相信:如果你多了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就会发现每一个孩子的潜能机会激情迸射,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就会轻舞飞扬,而自己,也就插上了一个会飞翔的翅膀,时时刻刻都会听见花开的声音,把校园当成追求卓越的教育梦工厂。

  读完了他的书,我认识到一个与众不同的朱永新先生。他是一个对教育怀有无限虔诚的教授,是一位拥有大爱和悲悯情怀的人物。不难看出,他一定博览群书,深入教育第一线如行者一般探寻中国教育方向,他的种种举动,都汇成了教育言论、观点、以及作品。他栉风沐雨,背负着教育的行囊,行板如歌。

  我发现,他一直在追寻教育的一种新实验,于是就以全部的热情致力达到超乎常人的行动境界,取得了学术上辉煌的成就。

  从他的语言中,我感到他激情如诗人、深邃如哲人、纯净如婴孩、憨拙如老农、淘气如婴孩。他将成功的教育实验作为己任,心系西部,想通过实验,改变教育现状。时时转换思维的角度和方法,宏观和微观的自然结合,造就了他独特的研究方法和风格。他说“教育是一首诗。”他常常用是一样的语言来讴歌教育,表达自己的教育思想,他提倡教师要读书,要写读书笔记,他希望教师参加他的教育实验,要每天读书、要写作,要读、要写,必有心得,有领悟。他开通了网上博客,教育在线,与教师对话,启发教师的体悟。

  读他的文章,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语言如同他的人一样平易近人,整个读书的过程就像是与他进行面对面的`对话。他站在广大一线教师的角度上说出自己的教育理论,案例中有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哲学,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深奥的语言,唯有句句真真切切的字句,让人看到了一个勤奋、热情、坚毅的智者形象。正如他的一首诗之中所说,“我是一粒种子,一粒教育的种子,来自理想与激情催开的花儿,我无法选择我落到怎样的土壤——富饶还是贫瘠,北国还是南方,无论把我埋得多深,我终将穿越泥土,向着明亮的方向……”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为能遇见这样的教育实验而幸运,更为这种实验让更多教师参与其中而欣慰。不知什么时候,我发现,我已经不知不觉地踏上新教育的征程,我发现我的教育生活开始发生了变化。新教育是一个心灵长跑的过程,就像一个推进器,让人在长跑中不离不弃。而在新教育实验中带给我的知识、智慧,让我感到这个教育的世界是多么广博壮丽;新教育实验带给我的勇气、力量,让我感到美丽的培新小学竟然是我心驰神往的地方;新教育实验带给我的理念、意念,让我感到语文课堂已成为我兴致勃勃经营的地方。

  在新教育的实验中,我们发现新教育中独有的精神领域,改变了我的生存状态,改变了我的行走方式,使我变得坚强、乐观、自信、勇敢。今天,我已离不开我的课堂,来到孩子们的世界,我们之间思维碰撞的火光,向我打开了一个天窗:让我看到一片蔚蓝的天空,一朵洁白的云朵,吸到一丝新鲜的空气,一滴清甜的甘露。新教育,让我的生命渐渐地宽敞起来,新教育,让我们从这里出发,去穿越那些伟大的灵魂,去拥抱生命中每一次精彩的绽放。

  穿行在文字的丛林中,我醉心于新教育的实验,按照朱永新教授指引的方向奋勇向前,缔造完美教室,走进教育的梦工厂,我看见青春是道明媚的霞光。

阅读经典书籍的心得9

  今天,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中《争吵》这篇文章。明白了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通过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我应该向可莱谛学习,学习他彬彬有礼、知错就改、热爱劳动、珍惜友谊的精神。他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啊!在家里除了学习以外,还要照顾有病的妈妈,还要帮家里干活,忙里忙外。在课堂上能够认真的听讲,认真的`学习。还能够主动地团结同学,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我应该向他学习。

  当然,安利柯也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他的朋友小石匠生病了,他能够主动地帮助他完成作业,这是很值得我去学习的。

  读了这篇文章,我应该学会体谅同学之间的误会,珍惜我们的友谊。还要学习他为家里分担责任的勇气。当然,我还是要好好地去学习。

  白色前两天,我和奶奶一起到绿园踏春。在去绿园的路上,我就看到路边的草地上开了很多的花朵,很好看。

  一到绿园,我就被眼前五彩缤纷的花朵吸引住了,黄的迎春、粉的桃花、红的月季,还有那些我叫不上名子的花朵,争相斗艳、芬芳迷人。在这里最吸引我的就是白玉兰花。这时的白玉兰还没有完全开放,有些开了,有些还是花苞。但是白玉兰的花瓣的颜色是那种柔柔的、洁白的,散发着光彩的白色。我很喜欢白玉兰,它开的那么饱满、挺拔,让我一直以为它的花苞里住着一位花仙子,花开的时候,她就飞走了。

  我爱这些花朵,我爱白玉兰。白色的花朵给绿色的春天,带来了不一样的一抹亮色!

阅读经典书籍的心得10

  经典,是具有典范性和权威性的,经过了时间的筛选和历史的考验的,被世人广泛认可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典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人们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阅读经典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更可以提升民族的整体素质水平。所以,我们要品读经典,用心感悟其中的真谛。

  然而,在前不久,某出版社列出的“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中,《红楼梦》竟高居榜首,国内外很多几乎无人不晓的名著也位居前列。在这样经典文学遭遇冷落的同时,通俗文学作品则大受广大读者的欢迎。这一社会现象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经典文学作品在现代人看来大多晦涩难懂,读起来十分吃力。其深奥的.语言中蕴藏的当代的社会状况,若不细细品读,就很难被领会到。在发展迅猛、节奏飞快、压力巨大的现代,人们往往挤不出足够的时间去细细品读一本经典,有的人甚至都无法涉猎。相比之下,通俗文学作品有通俗易懂的特点,因而风靡一时。而且,现代人由于阅读能力的降低和阅读经验的缺乏,再加上懒惰心理作祟,就变得越来越不愿去读一本高深之作了,更有人甚至不愿意阅读,任凭自己的思想和灵魂遭到禁锢。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在现代,即使是读经典文学作品,也会有奇效。在生活中,人们总是会遇到一些让人心烦意乱的事情。在这个时候,停下手头的工作,选择去品读一本经典,去身临其境地体验书中人的生活,感受书中独特的意境,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还能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净化自己的心灵,然后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地工作。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有趣又高效的方法呢?而且,经典对每个人来说实在是百利而无一害的绝佳之物啊。

  当我们认真阅读、品味经典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经典中那耐人寻味的人生道理,我们也会在经典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当我们遨游在经典的海洋中时,我们会发现经典有着更加多姿多彩的一面。我们从经典中领悟到的优秀的精神品质,将会为我们将来的生活带来更多精彩和辉煌。

  所以,让我们放慢脚步,去品读经典、感悟真谛吧!

阅读经典书籍的心得11

  在教育与开展的关系中,如何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这涉及到教育要求的准度问题,朱智贤教授提出:只有那些高于儿童原有程度,经过他们的主观努力后才能到达的要求,才是最适宜的要求。

  是的,任何事和物都有一个度的问题。做一件衣服要掌握好尺度,做饭要把握好火候,一个人不能太老实,但一个人也不能太精明……这里我想说一说关于老师提问的“度〞。提问的“度〞有好多,如亮度、梯度、新度……但我认为提出问题的难度最重要。提出问题的难度适宜,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燃起学生的思维火花,调动学生独立考虑的积极性,从而进步教学效率如何把握好问题提出的难度呢?下面来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理解学生,把握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

  布鲁姆曾经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历应该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在设计问题时,认真分析教材、吃透教材是必须的,但分析学生,理解学生的知识储藏情况,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也是不容无视的。假如学生在上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新课的知识,老师还在不停的问这问那,强迫他们从“零〞开场学习,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

  还清楚的记得我在教学4的分与合时,利用了教材的主题图,让学生操作小棒自己得出4的分与合,我想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一定学习很热情,但面对我的提问,他们总是带着懒洋洋的,不屑一顾的表情。课后经过理解,他们在幼儿园已经浸透了,怪不得他们上课时提不起劲。

  二、问题难度要适度,不可太小或太大

  我们以学生的学习起点为参照物,那在提问时就要和这个参照物保持相对适宜的“间隔〞。心理学研究说明:在一个人面临问题情景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当问题解决错误或失败时会引起苦恼,可能阻碍进一步的智力活动;当解决的问题得到肯定,就会产生喜悦和自豪感,这种积极的情感可以鼓励人完成更困难更复杂的任务。因此,假如问题的难度太小,就不能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学生不会好好的去考虑,久而久之学生将养成懒于独立考虑的习惯,这样无论对学生的成长,还是老师的教学都是极为不利的;问题的难度太大,学生会感觉高不可攀,产生畏惧心理,这样的课堂提问就像花瓶一样,只是一种摆设,只能成为老师的“个人专利〞,只会打击学生考虑的积极性,让他们失去信心;只有问题难度适宜的,使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后,“跳一跳摘到桃子〞,这样学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信心,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何更好的把握问题的难度,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理论中不断的进展尝试和研究。同仁们,好好加油吧!

阅读经典书籍的心得12

  当我热血澎湃的读完这本小说时,不知不觉我已经热泪盈眶,书中那些勇敢、善良、聪明、坚韧的形象一遍又一遍的浮此刻我的脑海中:品性纯真、善良的安利柯;富有正义感的卡隆;总是得第一的德罗西;获取了金牌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的波列科西;孝顺、勤奋的克莱地;知恩图报的克罗西;学习刻苦的斯代地。

  《爱的教育》的作者亚米契斯是意大利作家,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人士,曾参加过意大利解放战争,退役后担任军事刊物的记者,发表了许多特写、报道及短篇小说,后汇集成《军营生活》出版。

  这本书是小学生安利柯四年级时的日记,其中记录了他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所见、所闻的各种各样的感人小故事。通过这些小故事,作者在最平实、朴素的.字里行间歌颂了人类最伟大的情感:爱。同时,这部小说还反映了当时意大利中下层人民穷苦的生活,醇厚、朴实、友爱的品德,以及他们善良、勇敢、宽大、无私的博爱精神。

  那些平凡、真实的故事,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几乎无从挑剔的各种伟大的爱亲情、友情、师生之情等,处处流淌着或温馨、或浓郁的真情。虽然我没有拥有过和书中完全一样的经历,但想想自己身边的人,我同样感受到了类似的感情,这都是我过去从来没有重视过去的。我还发现,其实爱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怀有一颗善良的爱心,就必须能够感受得到。发现爱、感受爱、付出爱、分享爱,让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能沐浴在爱的温暖中,这就是《爱的教育》这本书带给我的启迪。

  《爱的教育》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好书。它通过平凡和琐碎的生活事件,展现人性的善良和纯真,也体现了各种各样的“爱”。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更学会了如何去爱。

阅读经典书籍的心得13

  这段时间,我主要阅读的书籍依然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其实从阅读之日算起该有一年的时间了,可到今年才将此书读完,不是我懒散悠闲,而是每次看完一个故事吸收完一个教育精华后总得花上好一段时间去消化,去反思自己,我想只有这样才能将所读所学所悟的东西用之教学,我的学生才能从中获益。读完此书我发现,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伟大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他总能用很贴切的语言来解读我们教师的内心,他总能站在我们的立场去为我们解惑,每次阅读后,我总种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个学期在教学上带给我最大的困惑就是后进生,针对后进生的问题我看过不少书,也听取过不少名师的意见,可自己总跳不出那个死角,表现得太过于激进,对于学生的优异成绩表现得过于兴奋,对于那些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却缺乏冷静地分析。到底是这些学生太笨,是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还是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

  在书中有一章节专门是针对后进生问题的,这个章节在读完一遍后我收获不多,可在我一次次教育失败后我总会再次翻阅,发现每次的感受是不相同的,现在我常问自己:作为教育者,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

  他们不是我们恩赐或施展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等待我们塑造的苍白魂灵。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些阳光给那些"落伍"得"无药可救"的后进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内容,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获得一点点进步也好。

  当然说说容易做做难。我觉得我做得就不是很好,因为我给每个学生上着同样的课,问着同样的问题,布置同样的作业哪怕,补差也没有分出个差别。我想,我做得不是很好,是我缺少教育素养的原因吧。而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教育素养》中也提到,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是教师的精神需要。

  而我呢,大部分时间忙于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教育孩子,有多少时间在捧着教育名著或其他有益的书籍?所以今后,我要想要求学生多阅读必须从自己做起: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我想只有读得多,学得多,悟得多,才能将最好的教学奉献给自己的学生,才能将最新的教学理念灌输给我的学生,最终我才对得起我的学生。

阅读经典书籍的心得14

  读了十余载的诗书,难免也学着许许文人墨客为经典下下定义。不知觉地也沾上了几分死读书的浑气,别人说的经典与我无关,经典与我的相遇一定是第一次翻开一本书的第一页,那本书带给我的一种耐心,鼓动着我慢慢品读它的味道。

  经典容易让人掉泪,不错,正如巴金所说,我落了泪,但是我落泪之后却感到一阵舒畅,同时还觉得有一种渴望,一种力量在我的身体里产生了,我想做一件事情,一件帮助别人的事情,我想找个机会不自私地献出我的精力。这就是经典的力量,经典是对这个社会有所启迪的。

  阿Q是一个经典,我想鲁迅这个“男人”,难以忘怀自己的寂寞与怒意,在自己的世界中自我拉扯,要不怎么就造就了阿Q这么经典矛盾拉扯的形象呢,阿Q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是因为封建社会对人造成心理的畸形影响,充满奴性的中国人民和冷漠、无反抗、麻木的封建思想。一个小小的阿Q,我们能感受到中国农民水生火热的苦难。

  经典是对现实有所教益的。我一直很欣赏阿Q的精神胜利法,乐观的面对生活。我想,与其这么多大学生抱怨就业难,工作苦,不如回到书本,品品啊Q的精神胜利法,放低自己的位置,感谢每一缕阳光。但是我想,经典最后阿Q的死是最好的结局,我们哀其不幸,却远远地怒其不争,他把精神胜利法最为对生活的妥协,阿Q短暂的一生太苦,太悲,这种悲哀是全人类的悲哀,是一个可怜生物之群的缩影,这个民族也必定也是悲哀的,我想经典阿Q还是活在书里的好。

  我想,没有经典作品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民族,有了伟大的经典作品,我们却没有去保护,去热爱,去阅读的民族是最黑暗最无望的民族。

  现在,我们的科技日新月异,大量的新型媒体使纸质的图书失去了市场。人们快节奏的生活中容不下慢节奏的阅读,缺失了现实的动力,一些原创者灵动的源泉也逐渐枯竭了。我想,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人文安静的大环境,而我们缺少也正是我们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纯朴的快乐。

  微博上有一句话觉得很赞,钱可以决定你旅行的远度,心决定你旅行的高度。我想,所谓品读经典需要的我们心灵所达到的境界。心静,读书。

阅读经典书籍的心得15

  我已经是第二次看马小跳玩数学了。杨红樱老师写的马小跳玩数学书很受我们小学生的喜爱。书中含有80个趣味数学故事,如“厉害的侦探”,最让我着迷的是“奇妙的.舞蹈队形”里头讲了芭蕾舞队要排练一个节目。一共分两队,它们分别是12人和11人,各要求排成6行,每行4人。夏林果不知该怎么排,结果是马小跳和路曼曼帮她解决,也让我明白了怎样排。

  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它让我懂了很多以前不懂的解题诀窍。如100米围墙每隔5米栽1棵树,我们经常不想就把它得20棵,但两端却把它给忘了,所以栽的棵数要比段多1棵,就是21棵。

  这本书让我们玩中学,学中玩,不再无聊。这本书还让我们懂得了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

【阅读书籍的心得】相关文章:

阅读经典书籍的心得04-10

阅读书籍的心得体会12-01

教育书籍阅读心得体会11-23

教育书籍阅读心得体会8篇11-30

阅读书籍建议书11-17

阅读书籍读书心得11-24

阅读书籍读后感01-25

童年阅读心得10-19

阅读的分享心得01-01

《读者》阅读心得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