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拨千斤--虚词》备课参考2(选修备课资料)

时间:2022-04-14 19:17:3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两拨千斤--虚词》备课参考2(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

 四、专题知识扩展

《四两拨千斤--虚词》备课参考2(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

4.1 词类

一、“聚合规则”与词类的性质

确定词语的语法分类,即“词类”,涉及到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就所有语法成分(小到语素和词,大到词组和句子)之间的关系而言,从每个结构的不同位置看都是相互怎么样搭配起来的关系,这就是语法的“组合规则”。比如“我/买/书”这三个词,理论上可以有六种搭配组合,但只有“我买书”成立,不能说“书买我”,虽然在特定的环境下能说“书我买”、“买我书”等,但意思也不一样。至于像“我/把/窗户/关/上/了”这六个词,搭配的可能性有上百种,但是却只有一种组合形式能成立。这种哪个成分在前哪个成分在后的问题就由组合规则来管,所以组合规则实际上就是语法结构的构成规则。不光句子的组合是这样,词组的组合也是如此。

就所有语法成分(小到语素和词,大到词组和句子)之间的关系而言,从每个结构的某个位置看都是相互能不能替换出现的关系,这就是语法的“聚合规则”。说话不能只说一句,但并不是每说一句话就得有一条不同的组合规则。比如“他写字”、“我们唱歌”、“小张主持节目”都是按照同一组合规则说出来的。它们之所以都是正确的句子,还因为这种组合形式存在三个可替换的位置,如果不是同类成分就不能替换出现在同一位置上,否则就会出错。可见组合其实并不是一个一个成分的组合,而是一类一类成分的组合,这种什么样的成分能替换出现在某个组合位置上的问题就由“聚合规则”来管,所以聚合规则实际上就是语法成分的归类规则。不光这种结构是这样,所有的词、词组和句子形式也都是这样。

可替换出现的词之间具有聚合关系。词类本质上就是体现这种聚合关系的类。不过确定词类还不能只根据某一个聚合位置。比如这些结构中“他、我们、小张”等都是作主语,但不能说作主语的词就是名词,因为作主语只是名词能替换出现的所有位置中的一个,对于整体的名词来说,相当多的一部分还能出现在许多别的句法位置上,例如汉语名词还能作定语,如“木头房子”;能在数量词后面,如“一根木头”;能在介词后面,如“把木头(锯断)”等。这些能出现的位置就叫作名词的“分布”。名词就可以根据这种聚合位置的“分布”来确定。其他词类也是如此。

二、词类标准和词类划分

各个词类在分布上都既有相同的交叉位置,也有不同的对立位置,只要把其中最重要的分布差异作为分类标准,就可以区别各种词类。比如名词的分类标准是能受数量词修饰,但不能受“不、很”修饰,并且常常作主语和宾语,那么如果有的词与此相反,如能说“不去、不干净”,“去、干净”就不是名词而是别的词。又如动词、形容词的分类标准是常常作谓语,一般能受“不”修饰,但动词一般能带宾语,不受“很”修饰,而形容词则一般不能带宾语,可以受“很”修饰,例如能说“去上海”,不说“很上海”,能说“很干净”,但不说“干净了房间”,所以“去”是动词,“干净”是形容词。

根据划分词类的标准,汉语可以分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代词、数词、量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十几个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合为一大类,称为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合为一大类,称为虚词。实词的意义一般说都比较实在,这种意义容易体会出来;虚词则主要起语法上的作用,意义都比较虚灵。比如名词“作风”,虽然意思比较抽象,但还是能体会到指的是什么。但是看到助词“得”,就实在说不出来它表示什么意思,只能说它总是附着在某些动词和形容词的后边,表示后面是补语成分(比如“洗得干干净净、走得很快”)。就语法功能来说,实词能在句法结构中充任主语、宾语、谓语、述语、定语、状语、中心语等句法成分,虚词则一般不能。虚词中只有副词专门充当状语。

一般来说,同类词必定具有共同的语法特征,异类词的语法特征应该有区别。但就具体的词来说,就有可能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词类的语法特征,这就是词的跨类、边缘类和兼类的现象。汉语的实词缺少形态变化,与句法成分也不构成一一对应关系,因此同一个词的句法功能往往就会有比较大的灵活性。如“一朵花、花钱”的“花”,跨名词、动词的分布,但因为彼此意义对立,就只能算作两个不同的词,即同音词。“机械、青春”等,一般都看作名词,但偶尔也跨形容词的分布,如“一种机械、很机械”,作为形容词就是边缘类的词。“科学”这个词,既能受“很、不”修饰,如“很科学、不科学”,也可以直接作名词的定语,如“科学杂志”,和直接受名词修饰,如“自然科学”,所以就是兼形容词和名词的兼类词。至于像“学习、批评、调查”等词,不但跨动词和名词的分布,而且无论作动词(如“学习外语”的“学习”),还是作名词(如“政治学习”的“学习”),意义都差不多,就是更典型的兼类词了,甚至可以单独归为一类叫作“动名词”。

4.2 虚词辨析

理解虚词的用法,必须搞清楚一些常见虚词的区别。下面是几组常用副词的辨析。

一、因为/由于

“因为”和“由于”都是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中用以引出原因的连词,后面常有用来引出结果的连词“所以”、“因而”或“因此”等和它们相配。例如:

①因为这几天实在事情太多,所以你来了以后我没能及时来看你。

②由于问题复杂,对问题的看法又各不相同,因而一时很难能取得一致的意见。

③由于他一贯软弱,委曲求全,因此他仅有的一次发怒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

“因为”和“由于”虽然都表示原因,但在用法上仍有不同。一是“因为”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用,“由于”一般用于书面语,不用于口语。二是“因为”只能同“所以”配合,而不能同“因而”、“因此”配合。“由于”既可以同“所以”配合,也可以同“因而”、“因此”配合。如前面例①的“所以”不能换成“因而”或“因此”,而例②的“因而”和例③的“因此”倒都能换成“所以”。

二、以至/以致

“以至”的意思相当于“直到”、“甚至”,表示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轻到重的递进关系(也可用于相反的方向)。连接的成分如不止两项,“以至”一般用在最后一项之前。例如:

①一石居是在的,狭小阴湿的店面和破旧的招牌都依旧;但从掌柜以至堂倌却已没有一个熟人,我在这一石居中也完全成了生客。(鲁迅《在酒楼上》)

②这项工艺改革成功的话,生产效率将会提高几倍以至十几倍。

“以至”还可以说成“以至于”。例如:

③对群众的批评采取抵触以至于压制的态度,那是十分错误的。

“以致”则表示“因果致使”的意思,用在因果复句的主句开头,表示下文所说的是上述原因所造成的结果。这种结果大多是不好的,或说话人所不希望的。例如:

④由于他不听从劝告,以致上了别人的当。

“以至”和“以致”,二者的区别应该说是明显的。可是有时似乎在同一个句子里,既可以用“以至”,也可以用“以致”。例如:

⑤在一片赞扬声中,他变得飘飘然起来,以至/以致看不到自己工作中的缺点。但是实际上,二者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以至”表示递进关系,强调程度的加深,意思是“在一片赞扬声中,他不仅变得飘飘然起来,而且发展到了看不到自己工作中缺点的程度”。这里的“以至”可以换成“甚至”。“以致”表示因果关系,强调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意思是“他在一片赞扬声中由于变得飘飘然起来,因此连自己工作中的缺点也看不到了”。这里的“以致”可以换成“因此”。

三、不管/尽管

“不管”跟“不论”、“无论”意思相同,表示无条件,即表示某人或某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如此。例如:

①不管困难有多大,我们都要克服。

②二十年来,不管夏天还是冬天,他都每天坚持游泳。

③不管我同意不同意,喜欢不喜欢,他就自作主张把那衣服买下来了。

④不管刮风和下雨,他都坚持锻炼。

⑤不管是大汉族主义或者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

“尽管”则跟“虽然”意思相同,表示让步转折,即先让步,承认某件事是如此,然后再转过来指出相反的一面。例如:

⑥尽管困难很大,但我们一定要完成任务。

“不管”和“尽管”不仅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有明显的差别,在用法上也有明显的不同。“不管”后面的词语:或者是一个疑问形式,如例①含有疑问代词,是特指疑问形式,例②是选择问疑问形式,例③是反复问疑问形式;或者是个联合结构,如例④、例⑤里的“刮风和下雨”、“大汉族主义或者地方民族主义”。“尽管”则相反,后面的词语,不能是个疑问格式,不能有选择性。例如,我们只能说“尽管这样”,不能说“尽管怎么样”;只能说“尽管刮风下雨”,不能说“尽管刮风还是下雨”。

四、而且/况且/何况

“而且、况且、何况”这三个都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但意义和用法并不完全相同。比较:

①我们进行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认识世界,而且在于改造世界。

②不告诉他,她一定会着急,况且这事终究是要告诉他的。

③这件事连小孩子都知道了,何况大人呢?

虽然这三句话都是递进关系,但是所用连接词不同。例①表示一般的递进关系,所以用“不仅……而且……”,这里的“而且”不能用“况且、何况”来替换。例②用“况且”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即在已经说出的理由之外,再追加补充一层理由,相当于口语中说的“再说”。这里的“况且”可以换成“何况”;有时似乎也可以换成“而且”,但用了“而且”,“追加理由”这一层意思就不那么显著了,因此在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时不宜用“而且”。例③用“何况”,有“逼近一层”的意思,一浅一深的两件事,浅的如此,深的更不用说了,相当于口语中的“甭说”。这里的“何况”既不能用“而且”替换,也不能用“况且”替换。这说明“而且”多用来表示一般的递进;“况且”只能用来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何况”主要用来表示“逼近一层”的意思,也可用来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

以上内容可列下表:

表示一般的递进 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 表示逼近一层

而且 + - -

况且 - + -

何况 - + +

(4.2 节内容参考王理嘉、符淮青、马真、李小凡《现代汉语专题教程》有关内容)

五、参考文献链接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有删节)

汉语的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从功能上看,实词能够充任主语、宾语或谓语,虚词不能充任这些成分。从意义上看,实词表示事物、动作、行为、变化、性质、状态、处所、时间等等,虚词有的只起语法作用,本身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如“的、把、被、所、呢、吗”,有的表示某种逻辑概念,如“因为、而且、和、或”等等。

除此以外,实词和虚词还有以下一些区别:(1)实词绝大部分是自由的(即能单独成句),虚词绝大部分是粘着的(不能单独成句)。(2)绝大部分实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例如“有”,可以组成“我有”、“都有”、“屋里有”,也可以组成“有人”、“有进步”、“有吗”。绝大部分虚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固定的。例如“吗”、“的”总是后置的(好吗、新的),“也”、“被”总是前置的(也去、被发现)。(3)实词是开放类,虚词是封闭类。所谓开放类,指的是难于在语法书里一一列举其成员的大类。所谓封闭类,是指可以穷尽地列举其成员的不很大的类。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0年。有删节)

我们把词分成若干类,并不等于说这些类之间没有交叉。一个词兼属几类,这种情况在各种语言中都是存在的。就汉语来说,大致有三种情况:

(1)词类活用:某类词临时借用作别类词。这是一种特殊表达方法,口语里用得多一些。例如:“把眼光放远些,别那么近视眼!”“这就未免太官僚主义了。”书面语里有时候也可以见到这种用法。例如:“……或者因为高等动物了的缘故罢,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侮我,……”(鲁迅:《社戏》)

(2)中间状态:某类词取得了别类词的某些特点,但是没有完全转变成那一类词。比如形容词主要表示状态和性质,通常不带表示动态的标志,但有时候也能带这种标志:“地上湿了一大片”,“前几天冷过一阵”,“会场上顿时热闹起来了”,“外头冷,进来暖和暖和”,“兔子的尾巴,长不了”。这些例子里的形容词有了动词的某些特点,但没有完全变成动词,可以说是处于一种中间状态。又如“家庭访问、图书管理”等动名词短语,那里边的动词“访问、管理”在句子里处于名词的地位,但是也还没有完全成为名词。

(3)词类转变:某类词完全取得了别类词的特点。例如:“他把螺丝紧了又紧”,“炉子上正热着饭呢”,“端正学习态度”,“丰富实践经验”,“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里的形容词都表示“使动”的意义,已经转变为动词;也就是说“紧、热、端正”等兼属形容词、动词两类。

●张斌(《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有删节)

词的语法功能表现在能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上,汉语中的大多数词都可以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比如:“太阳、北京、学校、东方、美丽、升、起、红、多、很”等词可以组成“太阳红”、“太阳升起来”、“北京很美丽”、“北京学校很多”、“东方升起红太阳”等语句。这些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统称为实词。现代汉语中共有八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区别词、副词、代词。实词既有词汇意义,又有语法意义。另一些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如“把、从、和、而、如果、即使、了、的、吗、啊”等统称为虚词。现代汉语的虚词共有四类: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虚词一般没有词汇意义,只表示语法意义。需要指出的是,客观世界的语言现象是很复杂的,本书说实词可以充当句法成分,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实词既有词汇意义,又有语法意义,虚词只有语法意义,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论的。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词类,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比较突出的是副词。由于汉语的副词内部本身比较驳杂,有些意义比较虚化,有的意义比较实在,有的能够单用,有的不能单用。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副词归入实词或虚词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比如副词“很、再、就、又、也”等,虽然都可以充当句法成分,但它们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总之,现代汉语的副词是介乎虚实之间的一类词。现在中学实行的“系统提要”和一些教科书、语法书以及绝大多数的虚词词典都将副词归入了虚词,而我们教材从基本的句法功能出发,将副词归入了实词,都是一种权宜的处理方法。

●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有删节)

从数量上看,虚词要比实词少得多,但其重要性,从总体上说不亚于实词,就个体说大大超过实词。拿汉语来说,我们要是取消某些常用实词(如桌子、馒头、电灯、吃、走、好等),对交际当然会有所影响,但不会就此没法说话,只是话要说得啰嗦些罢了。可是如取消了“的、了、把、不、也、呢”这些虚词,那影响可就大了。可能因此就无法用汉语进行正常交际。下面几个实例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虚词在语言中的重要作用:(1)我把他叫来了。(2)他买的苹果不好。(3)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例(1)去掉“把”,这话的意思就不大能用别的话来表达;要是将“把”换成“被”,意思就大不相同。例(2)如去掉“的”,意思也就完全变了。原是说那苹果不好,去掉了“的”,变成他买苹果那件事不好了。例(3)有“才”没有“才”,影响到“社会主义”跟“救中国”之间的关系。没有“才”,只是说社会主义有救中国的可能;有了“才”,“社会主义”变成了救中国的唯一条件。上面提到的“把、的、才”都是虚词。

 

追忆

【《四两拨千斤--虚词》备课参考2(选修备课资料)】相关文章:

《子夜》备课参考(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04-14

《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备课参考2(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04-14

《麻叶洞天》备课参考(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04-14

《材料的压缩与扩展》备课参考(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04-14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备课参考2(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04-14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备课参考2(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04-14

《人间词话》十则备课参考(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04-14

《西游记》备课参考1(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04-14

《理性思维的深化》备课参考1(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