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时间:2022-04-14 12:46:5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生活,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语文来源于生活,又直接应用于生活。美国教育家华特曾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如果让语文教学和生活牵手同行,把最真实的生活带到语文课堂教学中,那么生活的源泉将会赋予语文教学生命与活力,而语文的魅力将会让生活更加诗意盎然。

生活,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而当今我们语文教学的现状是: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脱离社会生活的现象,许多教师眼睛只盯着分数,一门心思抠“知识点”,让学生整天挣扎于题海之中,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被消磨殆尽,学起来耗时费力,效益低下。王丽在引发语文教育大讨论的《中学语文教学手记》中说“不关心广阔的社会生活就很难学好语文”。斯言信焉!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从三个方面(即课前、课中、课后)将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

一、课前

课前五分钟演讲,是学生每次语文课要做到的。我要求学生轮流上讲台评说自己了解到的与社会生活、与人生有关的话题,如醉酒驾车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社会中黑恶势力问题、同学关系和男女交往问题等。这样做,不仅让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口语能力,还让其他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与社会生活有关的知识,极大的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两点一线”的固定生活模式中仍然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课中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只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所以,让语文教学“生活化”成为必然。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1)教学情境生活化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课一开始,如果能合理地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认知的教学情境,就能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常常利用音乐、网络、图片等来直观地展示课文所描述的情景。例如:在讲《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大学梦,说说自己到目前为止所付出的努力,再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作者比比看。这堂课,学生的情绪高涨,学习的热情很高。在讲《巩乃斯的马》时,我借助多媒体平台,播放“万马奔腾”的视频,并配以教师抑扬顿挫的朗读、精心剪辑的雄壮配乐,音乐、画面、语言共同营造出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入境动情,顺利地跨越了时空距离,让学生感觉到平时生活中距离遥远的马群就好像在自己的眼前奔腾。所以说营造教学情境能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知识的时空跨越,更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很大程度的发掘了学生情感、知识、智力的内在潜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生活化

从教材来看,教学内容多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是人们生活中一个个具体的实力、一条条宝贵的经验,是以文字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丰富多彩的事物构成的画卷。所以,要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社会信息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知识的事例纳入教学内容,使教学“回归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引领学生从生活化的角度去解读文本。

第一,走进生活,感悟文本。有的课文内容中的一些人和事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或自然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所以教学时应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生活,通过观察生活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例如:在讲《黄山记》的时候,我会放有关黄山的图片、简短视频等,让学生先直观地了解黄山的三大主峰,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这“四绝”,拉近现实中黄山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其中。在讲到在黄山山顶看日出的时候,就要求学生自由组队在假日时到笔架山山顶或者到水东的海边观察日出,领略日出那壮观的美景。这样,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在讲《月饼消费要讲文明》时,我让学生说说每年自己家里的月饼的包装以及出处,再让他们对照课文去理解课文的主旨。在讲《钱》这一课时,我先播放一个有关钱的说唱视频,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再让学生说说现实生活中由“钱”引起的各种事件,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评价。最后让学生带着思考去学习、感悟课文的主旨。这样的做法,都最大限度的促使学生去观察、留意生活,扩大视野,将生活与语文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再现生活,活用文本。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对生活的描述,尤其是与学生紧密联系的生活。如果单凭教师的讲解,很难激起学生对文本的兴趣。但要是依托文本内容再现原有生活的情境,就能激发起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例如:在讲《我的母亲》一课时,我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几位学生上讲台分别扮演文中母亲打扫卫生、种花、帮人“洗三”、筹备巨款、送三姐出嫁、送我去返校等内容,让文字形象化,让学生在演绎中再现生活,在演绎中陶冶、感悟,使其对课文内容、作者情感的产生共鸣。

(3)教学方法生活化

教学方法生活化,就是要把课堂教学看作是一种社会生活实践。遇到合适的课,我就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法,把生活请进来,让课堂走出去。例如:在讲《论“雅而不高”》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从课堂里走出去,到学校的饭堂、操场、宿舍、甚至是街道上去寻找“雅而不高”的现象,从而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班内总是存在着几个小团体,团体之间的摩擦也是存在的。我利用这样的现象,偶尔在班中举行小型的辩论赛,让他们把生活中的战争搬到课堂上,变“粗俗口水战”为“高雅争辩会”。这样,既化解了一场潜在的“动手动脚”,又让学生的口才、思维能力等得到了提高。

三、课后

体验生活,走出文本。如果不让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那么我们的教学仍然是教条式的、僵化的教学,这将不利于学生情操的陶冶。所以,一堂课结束后,学生应该从课堂中“走”出来,把所学到的、感悟到的在现实中再现。例如,在上完《我的母亲》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回家认真观察自己的母亲,体会她们的艰辛。然后尝试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等,让他们通过实践去验证母亲的辛劳,体会母亲对子女的爱。同时,要求他们为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以回报母亲。

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因此,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社会中成长。

参考资料:

1. 《教育学》,张英彦著,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

2.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3. 周庆平《精彩生活,精彩语文》

4. 朱小爱《让语文与生活双赢》

5. 顾黄初《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生活,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相关文章:

终于找到了语文的源头活水(网友来稿)04-14

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教学)03-14

语文生活教学的思考-浅谈实施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04-14

寻源头活水润满园苗圃--课内比教学活动体会与反思04-14

学生:构建生本教学的源头活水(教师中心稿)04-14

为有源头活水来(网友来稿)04-14

让语文回归生活大课堂(教学论文)04-14

生活--语文教学的引领者(网友来稿)04-14

试论语文教学的生活化(网友来稿)04-14

为有源头活水来--谈余映潮老师的教学创新经验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