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东坡传》有感

时间:2023-11-09 11:05:2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苏东坡传》有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苏东坡传》有感 ,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苏东坡传》有感 篇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首脍炙人口的《念奴桥》让我认识了他——苏东坡。纵观苏东坡的一生,在才华显露的背后,几度升迁的心酸,却只有他独自品尝。他一生为官,一生清廉,一生都在为国家忧忧愁愁

  他的诗词文章,或如行云流水,或如清新可人,或如慷慨激愤……是豪放与婉约的最美结合。他一生潇洒,在王安石变法初期,因为看不惯天下百姓的痛苦,挺身而出,痛斥“青苗法”,数次上书,可正当他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自以为可以青云直上之时,一个晴天霹雳炸在他的心间,令他透不过气来——贬谪。这两个字可谓是刀绞一般在心间作痛,可又能怎样呢?抵抗?痛骂?讽刺?无论怎样都不能引来收回成命的结果。

  都说政坛多风雨,如果说王安石的改革派与苏东坡之间的分歧,仅仅是政见之不同,那么王安石之后,所谓“改革派”的章停之流,对待异己者的迫害,已经远远超出了王安石的“流放”,他们捏造出莫须有的罪名,制造“乌台诗案”,更甚者,将元佑年间复被启用的以苏东坡为首的一批官员,污蔑为国之妖孽,将它们的姓名,镌刻在碑石上,欲将他们生生世世,钉在“耻辱”的柱上,是为“元佑党人碑”也。其后苏东坡被一贬再贬,从岭南的'惠州,贬到定州、并州、黄州、常州……最后到化外之地的海南,都留下了他年迈而疲惫的身躯。

  无论是荣居高位,还是落魄南荒,苏东坡给后人的印象,或潇洒出尘,或安静自守,或童趣未泯。即使是低潮时期,当他冥想过去,也就是“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不晴。”甚至在海南时,居无安身处,病无药可治,他仍保持着“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气魄。短短的六十多年,荣耀时不盛气凌人,艰辛时没有卑躬屈膝,怨天尤人。我对他的情感上的依附,正是来自于精神上的击节和共鸣。

  苏东坡的气质,有儒家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者无惧,有道家的认真自然,骋目游怀的顺从天道,还有佛家“和光同尘,与俗俯仰”的自得。这是文人的理想壮志,然而能够身体力行者,几千年来,又能有几人?

  苏东坡,向我们展示了最真实的自己,最豁达、最豪放、最沧桑的一面,我们一直在感悟他冷静、旷达的心灵世界,去学会用他的智慧和精神,俯视生命中的苦难,这种思想和心灵不过在这个人世间上偶然呈现,昙花一现而已,可遇而不可求。

  “一颗沙里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天堂上,永恒在一刹那间收藏———”文字背后的你,苏东坡,你的荣耀与艰辛,脆弱与坚强,无不诉说着你经历了世间无数的繁华与沧凉,但这些都改变不了你————“东坡居士”。

  时光早已涤荡了苏东坡心中那因贬滴、因颠簸、因月光、因夜风而生发出的一切忧忧愁愁与不达不快,只留下一个摆脱了官场的羁绊,人事的纠纷的大文学家形象,由宣纸上的墨迹、石碑上的刻纹,穿越千古传递到我们的面前。翻开旧书,在那无数豪情四射的诗词笔墨间,我看见令我温温暖暖的老东坡,带着他的大黑狗,拄着一根竹杖,悠悠然然地游走在世间......

  读《苏东坡传》有感 篇2

  我读苏东坡,并不是读他的悲天悯人、他的诗词书画、他的幽默诙谐,而是读他豁达的情怀。——题记

  “以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文忠公……这就是苏东坡。他有着超凡的文学天赋,但他的天赋不仅仅拘限于诗歌,还有词、散文、书法、绘画等。他的豁达——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

  苏东坡曾对其弟子由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由此观之,苏东坡豁达情怀可见一斑。

  纵观苏东坡的.一生,童年与青年——壮年——老练——流放岁月都过得很快乐,无所忧戚,好似一阵清风拂过。而他豁达的情怀刻在他饱满的精神丰碑上,终将不朽。

  苏东坡交友广泛,皇帝、官宦、文人……都是他的朋友。苏东坡死的时候,有人曾冒着杀身之祸为苏东坡送葬,其中还包括百姓、书生、歌女等。苏东坡生性放荡不羁,与黄庭坚、秦观、王诜、米芾等文人墨客、朝廷命官乃是至交。他们会聚一堂,在宣纸上展示自己的飘逸才华,放飞自身的文采。苏东坡有如此好友,我的羡慕之情油然而生。我深刻领悟到,友谊十分宝贵,要好好地去珍惜它,结交更多的朋友。苏东坡不正是因为他豁达的情怀,得到譬如泰山厚重般的友谊吗?

  在黄州的安适田园生活是他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他厌恶宦海的凶险,看透了政治上的勾心斗角与利害谋算。苏轼手持锄头、戴着斗笠在东坡上种菜,脸上洋溢着笑容,还哼唱着自己写的小曲,好不自在!抬望眼眸,苏轼的居所是山顶的三间房子。从山顶俯见茅亭,亭下就是小有名气的雪堂。做田务累了,他便坐在田埂上,拿起身旁的浊酒,环视着自己经营的“东坡农场”,开怀畅饮。此时此刻的他,抛下了所有的困扰与烦恼,真正的适应了田园生活,那个天真淳朴、始终不渝的苏轼,也从此成为了名闻历史的“东坡居士”。

  苏东坡在政治的风暴中,被政敌贬到海南岛,那时还是一个穷乏荒凉的孤岛。但是,苏东坡并没有气馁,他以“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豁达,乐观地看待生活的困难境遇。他自己搭建房子、种菜、治病……一切自食其力,他却依然乐天达观,忘怀得失。面对苏东坡的遭遇和态度,我不禁想到自己。我有一次单元测验数学考了92分,上课都无精打采,深陷一片悲伤与茫然中,对我内心打击很深。而后我又转念仔细一想:我并没有考多差呀!这只是一场测验而已,又不是大考。如果再不抓紧,必将在大考上失利!似乎觉得那时的我拥有了苏东坡的豁达,能够积极地看待问题了。

  豁达——这高深的人生境界修养,相信我也能做到。聚会娱乐应当谦让他人,生活学习更需忍人忍事。当别人指出我的错误时,更要接受建议,并立即改正。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超然的豁达,化作缕缕轻烟,始终萦绕着这本《苏东坡传》。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豁达不经意间扑面而来,袭卷我的身心,令我受益无穷。

  读《苏东坡传》有感 篇3

  这本《苏东坡传》是参加实验小学读书会是蹭来的,一直没看,趁寒假清闲把她读了。

  苏东坡的诗词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有“天涯何处无芳草”的达观,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痛楚,还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更有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千古绝唱。

  苏东坡虽文章名闻天下,仕途却历尽艰辛,屡遭迫害,但终不改其乐观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诗、文、词、书、画俱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登峰造极;他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天才的多面性、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他的人格精神所体现的`进取、正直、慈悲与旷达,千年来始终闪耀在中国历史的星空。

  林语堂先生用生花妙笔,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的一生娓娓道来,同时,也把一个性格鲜明、多才多艺、形象饱满、可敬可爱的苏东坡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我从苏东坡身上读到的是:孔子心,庄子气。 “一蓑烟雨任平生,谁怕?竹杖芒鞋轻胜马。”“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透过这样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苏东坡的洒脱、达观,以及傲视风雨的人生态度。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有一颗孔子之心。工作是我们的立身之本,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用心对待每一项工作,是我们的本分。我们也需要一身庄子之气。对于人生中的不顺心之事,对于那些已付出努力但或许并不完满的结果,也不必太耿耿于怀。

  怀一颗孔子之心,染一身庄子之气。让人生之路走得更坚实,更从容!

  读《苏东坡传》有感 篇4

  合上厚厚的《苏东坡传》,心中感慨万端,种种杂绪像被书页搅动的灰尘萦绕着我,我开始思考人生,思考命运。

  世界瞬息万变,人不过是沧海一粟,那么既然渺小,就无需去争夺,去奔波劳碌,争取虚幻的浮名。同时,人生在世一趟也不容易,不要让这珍贵的生命做了奸诈小人,受人唾骂。做本真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所谓“草木有本心,何须美人折”,更何况人呢?

  纵观苏东坡的一生,是坚持自我的一生。林语堂称她为“大自然的顽童”,我认为很贴切,儿童最真,率性而为,而“顽”又带着倔,正是这股率性和倔劲,让他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拥有一颗快乐、平静的心。他的.政治生涯在新党与旧党斗争、政权的更迭中起起落落,于他是可悲的,他像是被装在木箱里,抛到海上,随海浪起起伏伏,官场似海,他的性格决定了必然被抛之于浪尖上,是他的正直、他的直言、他的调侃讽刺,让政敌们掀起了一浪又一浪。

  我想,从来没有人外方贬谪的足迹有遍布这么广的,也从来没有人在贬谪期间过得这么安然恬淡的,连政敌都嫉妒了。我觉得除了耳熟能详的儒释道完美融合的原因之外,还有几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1、是文学的支持,在穷乡僻壤,写作是他的重要内容,有诗、有词、有信件、有墓志铭、有经典注疏,这时,他写东西已经没有什么功用目的了,而是完全抒发本心,所以他的成就才更大。当文学回到了写本心的位置,才有了不朽的价值。

  2、是众多的朋友,苏东坡有很多交往一生的朋友,每到一个地方,也广交朋友,寻访奇人异士,他对朋友倾心相待,信任有加,好多引为知己。他像一株散发着特殊气质的君子兰,吸引着三教九流的朋友,就像他自己说的“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记得初中看到一句话,谓之“人不痴,不可与之交”,大概有痴气的人一旦与之相交,便可长久。这些朋友给予苏东坡极大的精神安慰和鼓励。

  3、则是情趣广泛,脑中总有这么一个印象。

  凡是兴趣爱好广泛的人,总是精神饱满,充满活力,百折不饶。民间有很多苏东坡的传奇佳话,有很多是关于他的兴趣爱好,像东坡肉,研制药方,听说曾经还创造了制墨秘方,差点把房子烧毁,这时,他更像一个顽童了。兴趣广了,才有做不完的事,即使被炒鱿鱼,被架空,生活也可以忙得不亦乐乎。

  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荒漠化,人们抱怨、烦躁。也许我们没有那时免费的无限风光可以游览排遣,也没有妙笔生花的文笔抒写,但可以拥有苏东坡式的心态,坦然达观,安之若素,不必媚上,不必伪装。

  读《苏东坡传》有感 篇5

  近日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心中颇有感触。苏东坡虽文章名满天下,仕途却历经艰险,屡遭迫害,但终不改其乐观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诗、文、词、书、画皆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立于尖峰位置;他的人格精神所体现的进取、正直、慈悲与旷达,千年来始终闪耀在

  比之于李白,他多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一生都在为百姓的疾苦而奔波劳累,被贬黄州时他虽是一介草民,但是仍然心系百姓,为了改变黄州丢弃女婴的习俗更为了拯救那些无辜的生命,他用自己的积蓄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座孤儿院,使那些刚出生的女婴享有了生存的权利。出任杭州太守时他不仅整顿西湖,平衡粮价,更在杭州瘟疫盛行时为了解决农民因药价贵而没钱买药的问题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公立医院。甚至在高龄谪居海南时他仍然没忘了百姓,他教当地人读书写字,耕地种田,打井采药,为海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比之于杜甫,他又多了一些幽默和旷达,他喜欢陶渊明弃官归隐的日子,在被贬为农时安于田园生活,他曾写道:吾现在东坡种稻,劳苦之中亦自有其乐。只是因为劳而有获,衣食能够自给,他就心满意足了,这就是他的达观思想。他还喜欢做菜,也乐于自己做菜吃,吃饭乃人生一大乐事也,这点倒是和我很像呢,从来都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觉得吃饭是一种任务。苏东坡做的菜肴至今仍然有好多流传下来了,最有名的当属东坡肉了吧,杭州楼外楼的东坡肉有幸吃过一次真的是名不虚传呢,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经过现在的厨师改良过。

  个人总觉得会吃的人总是更懂得享受生活,就像苏东坡,不管朝廷怎么贬都贬不倒他,因为不管在哪里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他总能找到自己该做的事情总能从生活中找到乐趣。人似鸿雁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时间总是转瞬即逝,一切经历都只有一次,正因如此,所以他那么深刻而坚决的爱好人生。

  读罢全书,留给我最深刻的感触是“尘世是唯一的天堂”人生不再,我们应该趁着人生还未消逝的时候努力让她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充实有价值!

  读《苏东坡传》有感 篇6

  读《苏东坡传》有感 篇7

  读苏东坡,感慨最深的就是他的真性情。做人真实,待人真诚,追求真理。他不伪装,也不妥协。在诡谲多变的宦海中,他浮浮沉沉,虽无力主宰自己的命运,但却一直主宰着自己的灵魂和良知。他备受打击,九死一生,但真诚依然,胸中跳动的仍是那颗赤子之心。问世间,有几人可比?

  也正因为他的真,他方能创作出那么多的美来。他的洒脱遒劲的书法,他的自成一家的“黑竹”,他的无懈可击的政论,他的豪迈奔放的词章……他就像一个艺术的宝库,蕴藏着数不胜数的宝藏。

  看过许多传记,或产生向往之情,或生出崇敬之意,但是还有一个人能像苏东坡这样,引发我这样复杂的感情。当然有崇敬、有向往,但是更多的却是感受到他的可亲,可爱,而且,一个古人,第一次就那么久地那么深地走进了我的内心深处。也正因此,极喜欢林语堂先生的这段话“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不有关系。主要的倒是对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镒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欢的人。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欢他。”我不敢说我了解他,但是,通过读他的诗文,通过林语堂先生的介绍,我得以走近他,并试着去揣摩他的内心,在他的`故事中,我流泪,我扼腕叹息,我拍案而起,更多的是低头沉思。

  我不自量力地在和自己敬仰的这位伟人相比。才华自是不敢提及,所以比较的就是性情和为人处事的原则。我越发觉得自己是卑微的。在不公正面前,无论是在苏州还是在海南,无论是当官还是为民,他的心里都装着苍生,他为百姓殚精竭虑,却处处受打击,遭陷害,而他却依然故我。他的确是“不合时宜”啊!和那些见风使舵的政客比,他真的不适于做官,在如此恶浊的官场中,他能够保住性命,没英年早逝,实属造化。既然如此,自己不见容于朝廷,何不思退?保全自己,退隐林泉,保持沉默?在他的心中,儒家的匡世救民思想是占上风的,所以他以有用之身,不避刀斧,每到一处,都竭力为民请命,救百姓于困厄。这种精神常让我有泪欲流。如果换做是我,不用说屡次,一次都足以让我心灰意懒吧。或者我会改变自己,去随波逐流,也未可知。苏轼,在我眼前矗立起一座人格的高峰。

  在心胸上,我也从苏轼身上,看到自己的狭隘。他对于拼命往死里整自己的政敌章惇能够真诚宽宥,让我极为震动。我以前是喜欢鲁迅的那句话的,对于自己的敌人,死也不宽恕。我当然没有敌人,但是,遇事时缺少豁达之心,爱较真,认死理。尤其是自己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气冲斗牛,会记仇。从苏轼身上,我看到了宽容的魅力。做人理应如此啊。一个怀着怨气生活的人,会快乐吗?一个心怀恨意的人,能有平和的心态去做事吗?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的《定风波》,一直贴在案头。或者说,一直在心灵深处置顶。失意时,恐惧时,落魄时,抑郁时……吟诵几遍,顿觉一股豪气渐渐盈绕于胸。于是,前行的步子就走得更加沉稳,也更多了一点洒脱。

  读《苏东坡传》有感 篇8

  还记得郎平在参加《朗读者》节目时提到:"女排队员们或许会不断老去,但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女排精神却是亘古不变的。"听到这句话,不由自主地,我想起了苏轼。

  苏轼的精神也是亘古不变的。

  在许多国人甚至世人的眼中,苏轼早已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历史人物,而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人们永远不会遗忘那个高唱着"大江东去"的才子,那个"江海寄余生"的雅士以及那个"醉笑陪公三万场"的狂生。苏轼在诗词书画方面卓越的成就,是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文人墨客都无法企及的。他是华夏文化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点。

  苏轼爱笑。似乎读完整个《苏东坡传》,都不曾看到过苏轼痛哭流涕的场面。即使被贬,即使被捕,即使在某些时候有些惆怅、有些慌张,他从不曾落下一滴泪。被贬了,他"老夫聊发少年狂",欢笑游玩;被捕了,他笑吟吟地从家里出来接待使者;中秋佳节无法团圆,他也挥毫一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乐观是苏轼生命的主旋律,为他的人生奏响了一支高昂激越的壮歌。

  苏轼豁达。正所谓"生活吻我以痛,我必报之以歌",苏轼一生历尽千辛万苦,忍受百般折磨,但他只是微微一笑,烦恼随即抛于脑后。他写诗自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似乎这一切的荣华或是落魄与他毫不相关。面对舟客的发难,他毫不在意,甚至还劝慰客人不要在意时光的流逝。雨天,他"何妨吟啸且徐行";晴天,他"煮芹烧笋饷春耕".他不是隐士,却如同隐士般超脱出物质的拘束,漫游于精神的海洋。

  苏轼有思想。在最凄苦的日子,他仍然在不断地思索着人生的意义,思索着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于是,我们看到了一颗闪亮的.星在神州大地上升起,我们看到了"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看到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看到了"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最大的成就,也莫过于此。

  然而,这位爱笑、豁达、有思想的天才却因为各种打击早生了华发,在归京的途中因病逝世。

  纵观苏轼的一生,他没有太白那样无忧无虑的生活,也没有杜少陵忧国忧民的沉郁悲壮。他不曾遭遇战乱,不曾眼见山河破碎,却因政治上的排挤郁郁终身。文学家、史学家不曾封给他"诗仙""诗圣"的名号,他也不曾像王安石一样权倾朝野。功不成名不就,这是读书人最大的悲哀。

  但是,这些在苏轼眼里,都是过眼云烟。他只是轻轻端起茶盏,"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读《苏东坡传》有感 篇9

  花开成了云,云也开成了花的模样;花的故乡,是土壤深处的土壤;云的老家,是远方已远的远方。 ——题记

  一声腊梅一声冬,一点白雪一点愁,一更梦醒一更后。伫立于群山之上,静观落日之景。逐渐浓稠的光圈,是逐渐积蓄的思念。人言落日是天涯,可笑至极的是,望极天涯不见家。

  直到最后一点光芒也即将殆尽,我才缓过神来,对着若隐若现的残阳,向遥远的天边大喊:“你也在这里吗?”我知道他肯定不在,但他又肯定也在。苏东坡,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是我少年时代不可或缺的精神依托。他带给我的太多,太多。

  苏轼年少成名,才华横溢,名动京师,本可以凭借年轻气盛一展宏图,却接连收到家人离世的噩耗,只能回到眉山守孝。“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片土地,是他所爱之人的坟墓,他曾在此种下三万棵松树以表思念。这个地方是他悲痛所在,欢乐所在,思念所在。

  当苏轼渐渐走出悲伤的阴影后,又不合时宜地碰上王安石变法,他的贬官之路就此拉开序幕。但苏东坡总是一副处变不惊的微笑,带着那份自由潇洒,一次次去向远方。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是他新的起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的清新怡人,唯美朦胧,带他逃离官场泥淖,寄身山水。心怀民生的他,带领百姓们挖大堤,将西湖的水治理得井井有条,为后人留下“苏堤春晓”的美景。他已然醉心于杭州,淡却了亲人离世之悲伤,释怀了贬官至此的郁闷。杭州,如同一位倾国倾城的江南美人,令苏东坡魂牵梦绕,铭记心头,终生不忘。

  身处密州,他与百姓苦乐共享,和人们捕捉蝗虫,度过蝗灾。他仍是那个轻狂傲物,不拘礼节的少年,也会任性撒泼地写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他一改柳永式的悲悲切切,儿女情长,开创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类豪放蓬勃的诗词。

  以笔为戎。以笔为戎,笔也可舞出刀光剑影,鼓角筝鸣。正是因为率性而为的苏轼将所有情绪都流露于文字之间,才有了历史上震惊八方的“乌台诗案”。尝尽苦果的他,却仍是一副乐观豁达的模样,写下“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的自我嘲讽。林语堂在《我的愿望》中写道:“我要有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胆量。”想来便是苏轼这般模样。

  被贬密州,他就欣然享受日啖荔枝三百颗的悠闲生活,发出不辞长作岭南人赞叹。

  被贬黄州,他脱下文人的长袍,穿上农夫的短褂,在自己的东坡上开荒耕种,哪怕相识之人调侃他几句,他也是神情自若,笑而不语。他会和朋友半夜跑到东坡喝酒,没有下酒菜,便忽悠青年将自家的病牛宰了,烤着牛肉喝酒,喝得酩酊大醉时,半夜翻墙爬入城门。他还会把一个大西瓜顶在头上,在田地里边走边唱......他已然成为一个烟火气十足的农夫。

  哪怕到最后,被调去最偏远的海南岛,苏东坡依旧是悠然自得,安居乐业,致力于改善民生。弥留之际,他身处常州,却不曾悲叹一句,只可惜未能见弟弟最后一面。

  他痛苦吗?当然痛苦,但只是曾经痛苦。他快乐吗?当然快乐,因为眼下快乐。他追求的不是超然物外,而是穷达融通的从容风度,他享受大自然丰厚的赐予和每一个日子的幸福快乐。心灵的温度决定了世界的冷暖。苏东坡如同一炉温火,慢慢消融寒冰,让这个世界情不自禁地,待他柔情似水。

  他用超然的内心表达出外物不足萦怀的人生态度,在困窘的谷底,获得重生。他脱胎换骨,自我突破,证悟涅槃,浴火重生。他醉醒全无,无喜无忧,回归于清纯空灵,疏狂浪漫,倾荡磊落如天风寒雨。

  从成名时的万众瞩目到被命运夺走一切后的山穷水尽,经历大起大落之后,他学会知足常乐。被贬何处,被谪何官,于他而言,并不重要,他只是欣然归往。毕竟,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他很清楚自己究竟为谁而活。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远处传来几声大雁的鸣叫,将我的思绪从几千年前拉回现实,我空洞地望着色如紫罗兰的天空,怅惘地叹了口气。

  许是近乡情怯过于浓厚,每到一个新的环境,我都无法很好地适应。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有一种忧愁的心绪挥之不去,颇有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感。眼下是来洱海的第二天,这片土地宁静幽美、清新脱俗的气质,实在令人沉醉。正是这空气中弥漫着的风信子的淡香,让我久久忘神。

  云南,多么美丽的地方啊!洱海空灵的湖水同精心雕琢的`蓝宝石,青空之上柔和的云朵似甜蜜的棉花糖。碧水蓝天共一色,像画家调色盘里的颜料,纯粹又富有层次感。大理的空气总是温暖的,慵懒的,让人舒心得一觉睡到天明。只有在斗南,还能看见寒冬中的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一片片色彩斑斓的花海,使人的心情,也同朵朵娇嫩的鲜花灿烂开放。丽江的人们,总是热情地同游客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带他们领略这座古城的文化之美。云南,多么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啊!故乡,自是不能相忘,但云南美景,又何尝不能安慰我的愁绪?

  自从上了初中,学业生活的紧迫感就愈加明显,龙应台所过的宁静淡雅,怡然自得的慢节奏生活,成了我心心念念却又求之不得的梦。云南,却给了我这样的生活。这是第一次,明显地感觉到,心真正地平静下来。《长街短梦》中有这样一句话:“假若人生如一条长街,我不愿意错过这街上的每一处细小的风景。假若人生不过是长街上的一个短梦,我愿意把这短梦做得生机盎然。”

  已经全黑的夜幕上,挂着几颗闪烁的零星,美得令人恍神。原来,苏东坡早就告诉我答案了。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此心安处是吾乡。

  读《苏东坡传》有感 篇10

  星光熠熠的大宋文坛,苏东坡是最耀眼的一颗星,照亮了大宋的整个天空。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散文大家,我们后来所熟知的唐宋八大家其三便是他们父子,于是有了“一门三学士的美誉”。

  “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林语堂先生在书上如是评价道。苏东坡先生他身兼多职,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等等。或许正是因为他的多才多艺,天妒英才,他的一生并不顺遂,可是,他并不悲天悯人,忧患来临,一笑置之,真的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

  1057年,苏轼进京赶考,主考官是当时鼎鼎大名的欧阳修,他对苏轼的文章极为赞赏,苏轼至此平步青云,却也没有想到,这也正是他一生浮沉的开始,北宋后期最大的问题是党争,新党为王安石为首,要变革;旧党以司马光为首要守旧。在新旧两股势力间,苏轼显得那么不合时宜,在他看来,哪一种都是偏激的,要不得,所以两边都看不惯他,后他因言获罪,他被捕入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也是他一生的转折。

  苏轼的'一生跌宕起伏既有庙堂之上的纵横,又有江湖之远的豁达。

  从政四十年,他就被流放33年,但是也开启了他开挂般的诗意人生。

  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他带着家人开垦城东的荒地,自号“东坡居士”也正是这个时候,他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这样的千古名篇。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是何等的气度,但这是谁又能像此时的他正经历着人生最低谷的黑暗时刻,这个时刻他还写下了《寒食帖》这一幅书法作品,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大家都说,苏轼的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可是苏轼却是不是在吃,就是在吃的路上。

  被贬杭州,为了治水,修了如今著名的苏堤,他还将猪肉切成方块,烧的红酥,然后分送给百姓吃,这就是东坡肉。

  被贬惠州,朋友写信安慰她,他却写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被贬儋州,地处海南,荒凉之际,他却发现了生蚝的美味,给儿子写信说:“无令中朝”生蚝这么好吃,可别告诉那些当官的。被贬的人郁郁寡欢,而苏轼有心情开玩笑。在他去世的前两个月,他还曾写道:“问汝平生工业,黄州、惠州、儋州”

  回首一生,21岁出仕,22岁丧母,28岁丧妻,29岁丧父,43岁入狱47岁丧子,50岁后一贬再贬,在65岁的时候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总是磨难多于喜乐,但是世界以痛吻他,他却报之以歌,“莫听穿林打叶声,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去看看《苏东坡传》,了解他的一生,有一天我们会明白快乐也好,悲哀也好,这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们可以用豁达的心态去度过每一天!

  读《苏东坡传》有感 篇11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阕《念奴娇.赤壁怀古》光耀千年,世人赞叹。每每读到苏东坡的诗词文章,总是叹息不已,感叹天赋奇才,唯有仰望。读完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才知道原来并非完全如此,苏东坡除了天赋异秉,更有过人的努力,才有如此辉煌的文学成就。天才非天成也。

  苏东坡从小聪明绝顶,可是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秉赋颖异而在学习上有所松懈,还是像普通人一样认真读书,甚至比一般人还要努力许多。

  古时,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必须熟读经史诗文至能背诵,发愤努力的学生则把书上的文字整篇背过,这种背诵记忆实在是艰难而费力的苦事。而苏东坡不仅熟读背诵,还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的理解要比仅仅阅读多次深刻得多。所以,每当苏东坡向皇帝进谏或替皇上草拟圣旨之际,或书写诗词文章之时,就能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不会茫无头绪。而且苏东坡还利用抄写经史之时练习书法,成就了一手好字。

  天资聪颖、家学渊源如苏东坡,尚且如此努力,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唯有更加努力,方能有所收获。小学时,我在陈岳叔叔处学国学,陈岳叔叔要求每课必须背诵,期末时进行统一考试。同学妈妈看我每次考第一,便说我遗传了父母的好记性,其实她不知道我每次上完课都会很认真地反复诵读课文,直至出口成诵,烂熟于心,期末考试前还要把一学期的课文全部集中背诵一次,所以决不只是因为遗传的好记性。背书的时候的确很枯燥,那些拗口的字词,晦涩的诗句,都会花去我许多的时间和精力,却很好地锻炼了我的记忆能力,也让我更深地体会到古典文学恒久悠远的魅力所在。

  爱迪生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南极的漂泊信天翁天生一对鸟类中最大的翅膀,也要经过两周的艰苦练习才能学会飞翔。所以,所有的天才都不是天成的,唯有不懈的努力和百分百的认真才能化茧成蝶,展翅翱翔。

  读《苏东坡传》有感 篇12

  很同意林语堂的观点:“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对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欢的人。”林语堂喜欢苏东坡,未必我就不能够再接着喜欢。而且他写这本书的根本目的,也是让更多的人喜欢苏东坡自由自在的灵魂和平和宽宥的态度。

  读林语堂著的这本《苏东坡传》时,我是怀着欢喜的。以为苏东坡的那句“放眼天下竟无一个不好之人”的话可甚合我,我看人向来是只看优点,而只看到一点缺点的,从东坡居士这里我可以为自己的智商和眼光找回一些自信。

  我一直以为,一本好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观上的享受,更是合卷之后的回味与思考。更高一层的意义是,我肯定这是一本好书,但具体好在哪里,却无法一言以蔽之,需要时时拿出来翻动,使主角的灵魂不时地浮现出来,给我们以营养。林语堂著的《苏东坡传》给我的印象就是如此。

  苏东坡的文字一定落有本人甚至更久远的历史的痕迹,而林语堂也必定会在苏东坡的身上落上林氏思想的痕迹,翻译者张振玉当然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加入自己的思想,因此我手中的这本《苏东坡传》至少融合了三位名家的思想精华在里面。这三位名家共同打造出来的苏东坡,更具有时代的'特点,更具备亲和性和适用性。

  读过《苏东坡传》之后,我最强烈的感受便是:时代的痕迹太轻了,甚至可以忽略。精神的力量太大了,这巨大力量的控制权完全在于我们自己。每个人的一生一世都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而我们所遇到的挫折与不幸,如果放远了看,只是自身的一种感觉而矣。这种感觉可以糟糕可以美妙,完全在于我们的味觉。

  苏东坡最为可爱的原因也在于他的感觉异于常人,他合乎天性,自然朴素,没有成熟世故的老练,却有着遇到不平之事不吐不快的爽直,有着遭到报复能够永远谈笑风生的坦荡性格,他把每一处流放地都当成家来热爱,使得他的敌人因为总是看不到他的痛苦而痛苦万分。一个强大的人是不需要仇恨的,仇恨只是无能者的表现,苏东坡是当然的强者,他的这种强大来自于灵魂和精神。

  苏东坡的惊世才华固然来自他的博闻广记,但我以为更多的是大自然给了他宽阔的胸怀和无穷的灵感。只有在山野里,大树下,脱掉了官服赤着膀子睡在躺椅上时,才是苏东坡最为本真的时刻。他乐于回归这样的本真,他的敌人也总是用流放这样可爱的报复方式使得苏东坡顺利达到自己内心的安宁。虽然流放的岁月过于漫长和频繁也使得苏东坡会产生安定生活被随时打破的担心,使他所赚不多的薪水总是在各个流放地安家落户时花个精光,以至于偶尔会受到饥肠辘辘的困扰,但苏东坡不以为然,他永远能够活在当下,并给自己正确的定位。他总是在与人民的交往中,在山林的游荡中,寻找到不竭的灵感。他的诗文之所以美妙,完全是因为他的心里全是美妙。正可谓“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耳听到而成声,目看到而成色”。

  如果常人所认为的坎坷与磨难在苏东坡的眼中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那么还有什么可以使得这位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难过呢?只有真情。他爱他的亲人们,他会为与弟弟子由的分手而伤感得夜夜失眠,会为爱妾朝云的离世而难过得痛哭失声。他因为心地的善良而见不得百姓流离失所……所以苏东坡的文字是用来书写真情的,是用来为百姓疾呼的,受到大家的热爱也是自然的。

  林语堂在谈到苏东坡的书法与绘画成就时,提到了节奏与率动,他的观点是书法与绘画中的美,来源于自然界动物在运动过程中的爆发反映,这样透彻的讲解,非常有利于我们欣赏中国的书画艺术。而我以为书法和绘画之美,更源自纯真自然,一个心存杂念的人的手下,是没有佳作产生的,文字也是如此。

  有~爱~。~自然~。具备这两个要素的人,即使缺少苏东坡的旷世才华,也必将是一个内心安宁,充满幸福感的人 程林

  读《苏东坡传》有感 篇13

  当天平开始一边倒

  昨天读了《苏东坡传》第七章王安石传,今天再读拗相公,觉得对王安石的看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对于王安石,林语堂先生对他的评价,甚至有点过分差了。王安石为了他的变法开始集权。对林先生说王安石是极权主义,我是赞同的。任何一个国家,一旦极权,如法西斯般,必然要出大问题。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在王安石的初次集权,利用皇帝排除异己之时就已然注定,权力的天平开始倒向一个人。

  当王朝权利落到任何一个人,包括皇帝手中,王朝便即将走下坡路,但任何一个皇帝或多或少会分权,这也避免了极权的诞生,然而,当权力的天平一边倒地向着一个人,如王安石,而王安石即手握皇帝这个名义上的极权这,手中再握着皇帝的分权,极权便诞生了。当仁宗皇帝在思想自由的气氛中挑选出来的英才和老臣们发现时已经晚了,他们纷纷上书,结果不过要么被贬,要么被置之不理,御史台的人们开始弹劾,结果全被换成王安石的人,朝堂上几乎所有人,要么支持王安石,要么退隐或沉默,少数的反对也无人理睬。这时,无论变法成功与否,也无人能阻止了。这就是极权的可怕与害处。

  为什么会出现极权,任何朝代都不会缺少说真话的人,但总缺少制衡。说真话,是给清醒的,且有能力(权力)阻止的人听得,而不是同王安石一样失去理智,一心变法的人听得。在当时,清醒且有权停止变法的,是皇帝。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郑侠说服皇帝,停止变法的原因。可实际上,皇帝是相信王安石的,如果没有一翻天象异变,泰山崩塌,新法的停止与否,还是未知数,因为郑侠也被贬到了远方。可是,如果当时出现一位让皇帝信任,且头脑清醒的人,那么或许变法根本不会实行或很快停止。因为有这个人,王安石便无法做到极权。天平最多不过左右摇动。这也是为什么明代朱元璋废相后,他的儿子朱棣会成立内阁,因为内阁虽有首府,但仍需多次讨论,这便是一种制衡,虽仍有极权,但不过是天子过度放权导致,极权时间也不长,因为另一方总会制衡,以致天平不会一边倒。

  但事实上,历史从来,也不可能初心绝地极权,也没有一个朝代会绝对分权,极权在天平的一端,分权在另一端,当天平倒向哪方,便在提醒着人们,是时候在另一端加上重量了。

  读《苏东坡传》有感 篇14

  如果说有谁最与百姓为友,谁的诗最朴实,谁最生性爱开玩笑,谁是最仁慈的官员,那便是苏东坡了。苏东坡亦名苏轼,一生可谓坎坷,青年时中进士,后又因王安石而谪居黄州,元祐年间因太后摄政,步步进升,是朝庭的翰林学士,后又因反对派掌政,一贬再贬直至海南儋州谪居,穷苦之至,太后再次摄政,用她独具慧眼发现了苏东坡的才华,在徽宗年间,调升至常州,因已垂垂老已逝世在途中。

  整部书,记载的是一个诗人,画家,以及老百姓之挚友的事迹。其中我能读出他的品性。他思想透彻,善于思考,但有时候又口不择言,心直口快。这不禁令我不解,这似乎,是矛盾,然而这矛盾,却又塑造了这么个伟人。或许,矛盾就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吧。

  我佩服苏东坡,在玄学上,他是个佛教徒,他知道生命的真谛,但他却不接受人生是重担,是苦难的说法。他用印度教的思想学习玄学,但气质上确是地道的中国人。从第一次读苏东坡的诗词开始,我便被这个谜一样的大文豪给吸引了。他将至情融化为笔端流畅的华彩;他用豁达凝练成笔上洒脱的旋律;他将痛楚压抑成意识奔涌的篇章。总之,他的作品里总是饱含着情思,总是充溢着豁达,总是蕴藏着深沉。自此我便对这位乐天派大诗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查阅了一些他的资料,找来了一些他的作品阅读,尽管有些我不明白,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他的喜爱。

  我敬仰苏东坡是因为他有着无可比拟的才华。因为他的才华横溢。他的诗,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豪迈。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情款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清新雅致,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人生哲思。他的.诗,带我领略了中华文化的一角的韵味,令人回味无穷

  林语堂先生说:“我理解苏东坡,是因为我喜爱他的缘故。”我想,这也是我选读苏东坡传的原因吧。从小,就一直听着他的名字长大,不断的幻想他是什么模样,缺又不断更新他的模样。我喜爱苏东坡,是因为他有着豁达乐观的胸襟和积极处世的态度。苏东坡异常坎坷的一生,也是豁达乐观的一生,纵然经历“乌台诗案”,宦海沉浮,然直面挫折,化解痛苦。在苏东坡的一生中,似乎没有什么是可以真正使他止步不前,有所畏惧的,他不忮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如此积极乐观之人,难怪林语堂会如此评价他:“他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正是因为苏东坡人格中那种豁达乐观的一面,他的诗词才会如此奔放灵动,豪迈不羁。他那种身处逆境却始终保持“成固欣然,败亦可喜”的超然态度,像他的诗词文章一样千载有余情!经万古流不尽!

  我赞美苏东坡,是因为他有着至情至性的品格。苏东坡一生交友无数,知己遍天下。兄弟对他情深厚重,妻子对他关爱有加。他对亲人、朋友更是有着深厚的情义。我赞美苏东坡,是因为他有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仅在美食方面,就有轶事、传说数桩。苏东坡爱好游山玩水,吟诗作文,还常饮酒作乐,生活十分惬意!

  诚如林语堂所言: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心灵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苏东坡的一切精神和思想,都将如同他的诗词一样永垂千古!

  诚如林语堂先生所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心灵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苏东坡的浩然之气,也将如他的诗词一样永留千古!”。

  读《苏东坡传》有感 篇15

  在20xx年寒假到来之前,我拿到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细细读来,甚为林语堂先生的才气所叹服,对苏东坡这个大文豪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和认识。苏东坡为人豪放,做人做事,光明磊落,乐天知命。苏东坡的诗文更是冠绝天下,流传至今。对苏东坡的称颂,已经有很多的文章。再美的华丽辞藻,也无法表达出我对苏东坡的崇拜,当然亦因我没有出众文采,优美的文笔,所以不再狗尾续貂。今天,我想说些其他的想法。

  作为一名历史老师,从《苏东坡传》中我看到了更多在我们历史教材上所看不到的东西——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高中对王安石变法的介绍,是在历史教材选修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教材主要讲述了王安石变法的积极意义。也正是因为王安石变法所发挥的积极意义,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中期面临严重社会危机、财政危机和边疆危机的背景下实施的,从理财、军事、文教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积极的影响: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收复了一些失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了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是在变法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利益的情况,加上严重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更主要是变法的坚强后盾-------神宗去世,王安石失去皇帝支持,最终变法失败。

  在《苏东坡传》中,我没有想到王安石变法的另一面-----消极影响会这么严重,林语堂先生在这本书中通篇讲述的都是这次历史上著名改革的很多弊端。

  书中说:“宋朝国力之消弱,始之实行新法以防“私人资本之剥削”,借此以谋“人民”之利益,而有一个狂妄自信的大臣任其事。对国运为害之烈,再没有如庸妄之辈大权在握、独断独行时之甚了。”这样的描述,好像是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当权把宋朝给葬送了一样。当然书中还说到:“王安石在热衷于自己的那套社会改革新法之下,自然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自然会将倡议之人不惜全予罢黜,一项神圣不可侵犯的`主张,永远是危害甚大的。”王安石有性格上的特点或者说缺陷,他变法不为个人私利,只想要让国家富强,想把北宋朝发展成汉唐盛世一样。梦想很美好,现实也很骨感。王安石变法中,听不进任何一点的反对意见,把反对改革的官员甚至是自己的朋友,全部或罢免,或降职。只任用支持变法的人,甚至用谎言糊弄皇帝,粉饰太平,任用的这些官员并不是真正的支持变法,只是为了谋取私利,中饱私囊,变法造成了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最后新法被废除,变法失败。

  我们评价变法,不应该从一时的得失,变法者的命运如何,也不应该用我们今人的价值观来评价。而应该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把改革放在历史的长河中,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来评价,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我认为这场变法有功有过,整体上讲,变法是积极意义大些。但只是评价为功大于过或者过大于功,都太过于简单了。

  研究历史,研究变法,更主要是的是要从吸取经验,吸取智慧,为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提供借鉴。王安石变法中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值得借鉴。但王安石在变法中所表现出的刚愎自用,不肯听一点反对意见和任人唯从的性格,对改革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王安石变法搞的民怨沸腾,民不聊生,这也是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因此,变法需要从实际出发,量才使用,用人得当。综上所述,一次变法,需要改革的领导者既要有大局意识,超前意识、全盘意识,又需要在改革中要注意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真正的从人民利益出发,循序渐进,才能取得变法的胜利。

  以上仅是我对王安石变法的一点看法,和书中所述有着不同观点,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同行斧正。

【读《苏东坡传》有感 】相关文章: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01-08

苏东坡传读书心得10-17

《苏东坡传》读书心得11-12

《苏东坡传》读后感02-22

《苏东坡传》读后感03-28

苏东坡传读后感03-13

《苏东坡传》读后感(经典)10-29

苏东坡传读后感范文05-15

苏东坡传读书心得15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