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

时间:2021-11-09 09:46:47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1

  一本好书,会让你感动,会让你有空灵飘逸感,会让你百看不厌,会让你捧腹大笑阅读作为人类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自有书籍文字伊始,人类就在阅读中传承着文化,开启心智。而一些经典名著的阅读,更是人类思想文明的精华,值得后人去研究,发现。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适合阖家观赏的书籍,母亲可以从安德烈的字里行间知道现在的同龄人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而年轻人,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龙应台那一封封饱含关心与爱护的回信,也许对父母会有更多的理解。

  “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这句话印在《亲爱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觉得非常奇怪:一个儿子对自己的母亲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怕她伤心么?后来我才明白,安德烈不过是想拥有一个成年人应当拥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语比较直率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的理解的巨大差异使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中国mǔ亲有着诸多不满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性、药、摇滚乐”?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使人不断地堕落。所以安德烈也说,“性、药、摇滚乐”只是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就是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

  是啊,谁不想拥有自由,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在即将成年的时候,在似懂非懂之际。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很好地guǎn lǐ好自己的?我觉得应该不多吧。毕竟自控能力可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觉得自己拥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成为家长后,我们会不管自己的孩子,给他们100%的自由吗?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说“no”的吧。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2

  从无话可说到无话不说——读《亲爱的安德烈》

  早秋的上午,阳光跳跃在桌面上,微风拂过脸颊扰乱了额前的发丝。教室里冷风呼呼作响,合上《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可我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热血沸腾,为两代人的思想沟通所震撼。

  三年的时间,让母子二人由“陌生”变为“熟悉”。龙应台说:“我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哪里去了?"大概在每位父母的眼中孩子永远都是孩子吧。但当龙应台发现那个可爱的安安变成脸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的安德烈时,她想到了用一种最温婉的方式———写信。文字,真的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动人的力量,两代人的沟通和文化阻隔,在一字一词透露的温情中逐渐消融。

  透过书信,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阳光的大男孩:在德国长大,深受欧洲古典艺术和美的熏陶,喜欢听旋律优美的音乐,崇拜爵士乐,喜欢单纯地享受聆听。在他的来信中,我感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强烈碰撞,爱国情怀与避政心态,安分保守与热情奔放。我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一扇窗,得以更多地去了解深入另一种文化。

  看过了龙应台和安德烈的来信,我不禁也开始重新思考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进入青春期,我或多或少会出现叛逆情结,渐渐地与父母的交流变得少了,每天都单调地重复三点一线地生活。看到龙应台给儿子的信后我我忽然有些理解父母了,他们也想和我沟通交流的吧。这也让我重新认识了父母。

  与经典作文里所描绘的父母形象不同,爸爸妈妈并不是细腻的。爸爸不是虎爸也不是慈父,他只是不善于表达的,中国式爸爸的典型代表,只把爱藏在心底。上高中第一周,因为要上晚自习,只能在食堂或在外面买饭。爸爸怕我吃不好,在家炖好排骨送到校门口。当爸爸转身离开时我看到他被汗水湿透的衬衫,心里有种莫名的感动。有多少次父母对我们的付出被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不懂得珍惜身边所拥有的美好。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书中母子二人的对话,让我的心灵有很大触动。反思自己,也让我重新认识了父母。通过这本书我找到了与人心灵沟通的桥梁。心中释然,昏黄的路灯下是一家三口拉长的身影,留下一串欢快的笑声。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3

  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我看到了一位母亲与一位儿子的努力。当十八岁的安德烈已经成长成了一个对于她的母亲来说完全陌生的大男孩,龙应台先生与他的母子关系并没有像绝大多数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一样,虽然有爱,却不相识。没有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而是各自迈出一步,通过写一个专栏,他们彼此认识了对方。即使以后还会漂萍离散,但人生没有恒长的厮守。三年的海上旗语,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满怀,不仅他们彼此认识,也让我们许多读者受益匪浅。

  像安德烈那样,我也父母也有些陌生,但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我不仅要珍惜,也要学会自己创造机会和父母沟通。我爱我的父母,但我不能把爱当成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我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成熟,不能总试图着摆脱父母,要尝试者前进,前进,互相走到对方心里去。我不会让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我要让爱自然的流淌在涓涓岁月里。

  在这本事中的第28封信《给河马刷牙》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像安德烈那样假装嘲讽和狂妄,闪避了关于‘’你将来想做什么’’的追问那样,我也会回避这样的问题,因为我没有答案。我喜欢的事情没法去做,想要去做的又很困难,因为在这个时代,人才比比皆是。像前段时间热播电视剧《欢乐颂》那样,在大城市中,有很多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稍不留神就会失去工作,失业率高得可怕。现实的压力如黑夜的猛兽,不断吞噬着我们。

  许多人的压力,来源于不甘心,他们不甘平庸,也来源于家庭,他们肩负着希望。我也是这样,学不好,对不起自己的努力,对不起父母的期望,看着身旁每个人都拼命往前冲,看着格格不入的自己,心情低落,感到茫然。读了《给河马刷牙》,我明白了,父母要求我们用功读书,不是因为要我们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他们希望我们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破谋生。

  他们,只是希望我们过的幸福。

  正如清晨散步的人,那是他的生活态度,气定神闲,温和内敛,沉静谦逊的人格特质,不是所有的人都要百米冲刺,狼狈不堪。当然,现在的我们,要努力学习,以便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我们要做好自己,不要给自己施加太多压力,乐观的面对生活,勇敢面对困难,让生活充满阳光,你的身后有亲人支持着你,送你扬帆起航。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4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给我的印象就是母子之间的亲密家书,原本儿时的情深,却成了现在的冷冷淡淡。让我们来看看这位传奇母亲——“龙应台”,是则样和儿子“安德烈”恢复原本的纯真、幸福的亲情吧!

  三年的不断通信简直是不可思议。这本书的语言文字让人感到一种痛切心扉的感觉。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带着不同的心态写信;一个是帅气、年轻的儿子,一个是在渐渐衰老,想与儿子一起找回往日亲情的母亲。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不断的变化。让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儿子内心,想要打开亲情这扇无形大门的母亲。与这位伟大的母亲相反的是一个青年对母亲的不屑。可随着母亲努力的深入,儿子的态度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只为了稿费而写的单纯,到想要和母亲真的交谈而改变。

  书中的一个个深奥的问题,敲打着我的内心,或许我从未想过如此复杂的国家、新年、家人之间的那层不明的关系。可作者龙应台却看透了这一层关系。用龙应台在书中的一句话叫:我是一个难民的女儿,是一个灵魂的漂流着,那也许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生活中的我,我常常会嫌饭菜难吃,水烫或太冷……再想想母亲的付出,又会有一丝抹不去的痛楚。

  虽然我懂的那些孝敬母亲、懂事、担任起家的重任的大道理,却永远望不可及,父母的一句关心问候,会被我当成成年人的唠叨,拒之入耳。我只顾着我自己的花样年华,却不顾父母的日渐老去。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到头来才发现那个聪

  明,其实是愚笨。我们总是不顾一切的大步向目标走去,丝毫不知道背后,有着一双眼睛,有一双渴望的眼睛,等待着渴望你回头看着他,扶她一把,暖他一辈子!

  其实你不可能陪在父母身边一辈子,父母也不可能陪你一辈子,可能他们会在某一时刻忽然的离你而去,所以不要再把孝顺放在嘴上,多多陪着他们。你所能给予的,不是挂在嘴上的孝顺,让他们快乐一时,伤悲的无底深渊,是因为你不是为了孝顺而孝顺,来让自己心安;其实不久之后你会后悔自己为什么不能坦诚相对……所以趁现在不要把他们的日子一天天减少而是一天天的增加,因为父母永远都在你的身边。龙应台温文尔雅、亲情流动的优美色彩文字与父母的辛酸与无奈;让我懂得,无论你走到哪里,总有一个人在家等着你。——不管她有多老、多累、多苦,他都尽他所能及的事情,哪怕是极限,他也会努力着不放弃的去做,记住他的好只为你,他,不曾后悔!不要嫌他对你冷,只是他暖的时候,你一直冷得刺骨!他是让你去锻炼,学会照顾她,暖他一辈子,等他暖你,那就吃了。她暖的永远是你!——爸,妈,我爱你们!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5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我们原先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可是我们做了不一样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我的母亲。”《亲爱的安德烈》的主人公之一龙应台,作为一个母亲,她这样说。

  看了这本书,我不由自主地跟随他们书信的印迹,开始了一段心灵之旅。

  这本书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为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是啊,在我们的周围,有多少人像他们母子一样无法聚在一齐。有的母亲为了生存离家弃子,外出打工赚钱,孩子成了留守儿童;有的母亲因为意外事故或是疾病缠身,离开了孩子,亲人再也无法相守;有的孩子尚未成人便外出打拼,早早地脱离了母亲的陪伴。所以,此刻的孩子与母亲之间的相处时间越来越少,距离也越来越远。渐渐地,母亲已不再是最懂孩子的那个人,她已经渐渐远离了孩子的心。

  母亲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共同找到一个透着天光的窗口,透过36封电子家书,两代人开始了“打开天窗说亮话”。他们经过书信诉说着自我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有玩笑话,有关心与在乎,但更多的是相互坦诚的交流。

  我想,对于许多人来说,书信也许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36封家书里,让我最有感触的是第四封信——《年轻却不清狂》。这封信是安德烈写给龙应台的,里面讲述了他十八岁的生活。他的十八岁也正是我们所向往的自由、无忧无虑的生活,那是一种没有大人管教的有些放纵的时光。对此,龙应台在回信中给予了理解:“玩,能够说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玩,也同样是在达成一个团体的意志”。但她也同样给予了提醒:“走进人生的丛林之后,自由却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时间在闪避道路上的荆棘。”——深沉的母爱渗透在每个字眼之中。

  爱,这个字眼对我们来说,无非就是家人、朋友给予的温暖与体贴,它更多的来自于家人。在看完《亲爱的安德烈》之后,我才明白,当两个无法经常待在一齐的母子,对爱的理解也是完全不一样。

  并且,即使是长久相处在一块的母子,其中的代沟也赫然存在。就如此刻的我和妈妈,我们每一天都会见面,这样的无间无疑是件让人羡慕的、异常幸福的事情。有时我也会惹妈妈生气,平时别看我大大咧咧的,但每当事情过后,当时觉得理直气壮的我,内心其实还是很后悔,都期望下次自我有更好的表现,让妈妈觉得欣慰。

  是啊,随着时间的流逝,成长中的我们渐渐明白,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可我们却总是忽视他们的辛苦,把这些无私的奉献看成理所当然。扪心自问,我们为父母做了什么?时间的变迁,带走了父母还来不及挥霍的年轻,留下的却是无尽的沧桑。感恩,理解,支持,帮忙……趁我们此刻还与母亲在一齐,好好沟通,别让母子关系再次生疏。

  在人生这个过程中,尽管我们要遭遇未知的艰难险阻,尽管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我们要珍视亲情,善于沟通,把父母丰富的人生经历分享,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命中的真、善、美!

  爱,只是十个笔画、两个拼音拼成的一个字,只是四个字母组成的一个单词。但正是这个简简单单的字,却蕴涵着很深的含义。不能轻易看待任何一个平凡的事物,或许就是因为平凡,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不再平凡。

  爱,是一场心灵之旅。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6

  陆陆续续的最后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状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一样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十分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取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

  中国人之因此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能够剥夺他的发奋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7

  在《亲爱的安德烈》之前,我未曾接触过龙应台的作品,甚至在第一次听闻这位作家时就无知地以为这是一名男性。

  这份包含着深情与理智的家书令我震撼。更令我们深刻了解人世中亲情的牵绊,不仅是当下的感动,亦是渐行渐远的必经路程。十八岁的我们和安德烈有着相似的生气,亦有着相似的叛逆,我们在思想逐渐成熟阶段的迷茫,害怕与父母沟通,因而往往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就我自身而言,我没有安德烈的拥有伟大成就的父母,但我和他一样,拥有一对爱我,护我,关心我,视我为掌上明珠的父母。在长辈中,舅妈与我的年纪较近,她曾有几次对我说,她羡慕我的父母对我的教育方式。之前我还真未认真地想过,我的家庭教育是怎样的。

  我也曾不听话被父亲狠狠揍过,也曾无理地顶过嘴,也曾生气的与父母冷战过。记忆里,母亲似乎从未对我发过大火,都是在我犯错后屡次耐心地与我谈话,告诉我道理;自我上小学起,父亲也未再打过我,不知是我太乖了还是,他老了。我是一个泪腺很高的人,但不知为何父亲只要一讲我,我的泪就像溃了堤似的大水。

  “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龙应台的这句话令我很心酸,我在长大,父母却在老去,这是自然规律。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8

  《亲爱的安德烈》,两代人身处不同国度地域之间的对话,妈妈虽然无法填补四年的空白,她选择的是这样的方式去主动了解儿子的十八岁,去参与儿子的成长,一封封信推倒了她和儿子之间那座无形的墙,儿子也通过书信第一次去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信是他们交流的桥梁,很真切,很生活,三年的通信时间,让他们彼此进入了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

  并不是每一位父母都会像书中的MM。一样缺失孩子成长中的四年,但为什么很多父母也渐渐对自己的孩子产生了距离感呢?比如你,比如我,会不会有相同的感受。什么时候我们开始陷入一种矛盾“孩子渴望父母的理解,父母希望孩子的体谅”?

  自打记事起,我的父母就跟我们讲他们以前的生活,怎么怎么样艰苦,那时候的他们是多么努力地才熬出了头,才有了现在的生活。我不是没有感触,只是我不了解那个时代,那段属于父辈的岁月。初读此书,我感受很深,文中的MM。也像我的父母一样给安德烈讲她的十八岁,她曾经的那些过去。想必我们这一代人永远也无法领会到那个时期的父母的艰辛。但每一代人都有他自己的路要走,我们也有我们要面对的世界,我们也知道要知足,我们也不想自己依赖着谁来过一辈子,来自外界现实的压力也是上一代人难以想象的。

  我们这一代人有与安德烈相同的思想和太多太多的共鸣,我也曾向安德烈那样挣扎着寻找什么是我真正爱做的事情;我也曾戏谑地要求别人不要浪费粮食,只因非洲很多孩子不想我们那么幸运,他们死于饥饿,死于营养不良;我也曾质问过自己,该不该给街边的乞丐一些钱,为什么我也会陷于这种给与不给的犹豫中……我们90后在抛开一些轻狂颓废的外壳后,你们是不是也应该发现我们的闪光点?在面对现实给予我们的重重压力时,我们希望听到的还是那句像文中的MM。那样一句话,“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是不是父母的疏于表达,还是表达了我们却未能察觉呢?

  其实父母表达过,我们只是不能接受他们表达的方式,是否你经常听到“撑不住了,想家了,就回来,爸妈给你做好吃的”,他们不会问你“工资多少”,只会喋喋不休地问“辛不辛苦,有没有好好吃饭”。他们就像MM。一样关心仅仅是我们,而不是我们的工作,我们的成就。永远不要埋怨你们为父母失去了自己,因为父母早在有了你们后,便失去了他们自己。我这样想过,是不是我的父母也像MM。一样曾经或者一直那么渴望想知道我的想法,是不是他们也疑惑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感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是不是我曾经无视他们做出的改变。试着问自己这些问题时,我不知不觉地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看,去体会,愧疚之感油然而生,我能做的到底还是微不足道的,原来父母为我们付出的要我们为他们做的事多得多。

  这些属于两代人之间的疑惑,我想在MM。这位母亲与安德烈的对话中可以找到答案。希望每一位我们这代人,都能在为人父母之前去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微妙的角色转换,把“孩子渴望父母的理解,父母希望孩子的体谅”转化为“互相理解”。

  附上书评:《亲爱的安德烈》,两代人身处不同国度地域之间的对话,妈妈虽然无法填补四年的空白,她选择的是这样的方式去主动了解儿子的十八岁,去参与儿子的成长,一封封信推倒了她和儿子之间那座无形的墙,儿子也通过书信第一次去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信是他们交流的桥梁,很真切,很生活,三年的通信时间,让他们彼此进入了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愿借鉴书中之事,可以引领我们每一位父母,或以后将为人父母的,在处理与下一代之间的隔阂时有所启发。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9

  我和妈妈差了23岁,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有时会产生很大的分歧。

  所以我在想,我要和我的孩子年龄差距缩小到多少,才不会使两代人的代沟变得不可跨越。

  妈妈对我实行放养政策,可是问题太多了,比如:懒惰。

  所以我在想,以后我该对我的孩子进行怎样的教育方式,才不会害了他并不会让他觉得我是为了他好。很矛盾。

  现在多少孩子在抱怨家长打着为了他/她好的旗号,抱着不重复的补习班、吃着不重名的营养品,而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会这样抱怨我。

  母亲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这36封家书是离开儿子多年的母亲再回到儿子身边后,发现儿子早已经长成了与小时候完全不同的、有着独立人格的成年人,她极度的不适应。她想与儿子沟通,又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才能将两人的谈话深入、长久的持续下去。

  这就是两代人的代沟,这样的事情不管在哪个年代都会发生在两代人身上的。龙应台急切的想要和儿子同步,想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安安。

  十八岁,对于有些孩子和父母来说,成为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文章开头这样说:“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

  龙应台是充满智慧的母亲,明知孩子会跌倒依然选择了放手的母亲,她知道成长的阵痛必须由孩子独自去承受,任何人都无法包办和代替,因为一旦越俎代庖,孩子就没办法自己长大。而当今社会中许多父母更多地扮演决策者的角色,明确告诉自己的孩子该做什么、怎么做,本意是好的,可孩子长大后,却离不开父母,缺少一种独立自主的能力,缺少自己的独立思想,不敢也不愿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安德烈是幸运的,有这么一位开明的母亲,有这样能够表达成熟思想的渠道。青春是否应该叛逆?这里的叛逆并不是外在的桀骜不驯,意气用事。龙应台与安德烈在彼此沟通的过程中,其实也就是揭掉了彼此年代文化的面纱,还原了各自内心的真实所需、所感,这样的交流产生了真正的互动与价值。安德烈成长在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文化的差异性在他的成长环境中显然不甚稀奇,他在充满活力、叛逆的环境里,读书、郊游、交友、恋爱等等,作为母亲既不盲目认同,却也会中肯地鼓励赞许,甚好。

  安德烈在十八岁的时候在告诉自己的母亲,将来就做一个普通人。其实普通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孩子年龄的长大,还有孩子的认知、价值观、世界观念的成长,父母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和孩子一起成长,才能紧跟孩子快速成长的步伐而不会被孩子远远的甩在后面很远。就像龙应台说的“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

  母子关系犹如放风筝的人与风筝。风筝总想飞得高一点再高一点,最好能够挣脱引线。放风筝总是处在矛盾的状态,希望他飞得高一些稳一点,却不肯放手,把引线扯得紧一些再紧一些。也许这就是最好的方式吧。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10

  “也就是说,你到今日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这句话印在《亲爱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觉得十分奇怪:一个儿子对自我的母亲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怕她悲痛么?之后我才明白,安德烈可是是想拥有一个成年人应当拥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语比较直率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的理解的巨大差异使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我的中国母亲有着诸多不满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性、药、摇滚乐”?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使人不断地堕落。所以安德烈也说,“性、药、摇滚乐”只是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当就是每一天都能感受到这种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

  是啊,谁不想拥有自由,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在即将成年的时候,在似懂非懂之际。可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很好地管理好自我的?我觉得应当不多吧。毕竟自控本事可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觉得自我拥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成为家长后,我们会不管自我的孩子,给他们100%的自由吗?有职责心的人必须会说“NO”的吧。

  就我个人来说,我对自我所拥有的自由还是很满意的。因为我觉得随着我的成长,我拥有的自由也在不断增多。比如我上小学的时候,爸妈总是要限制我看电视的时间,所以在那时我是不敢随便碰电视遥控器的。当我上了初中后,爸妈对我在看电视方面就很少管了,因为我已经能合理安排看电视的时间了。又比如前不久爸妈才给我买了第一个手机,他们也是认为我有本事控制自我,才放心地这样做的。在我有了手机后,他们也从来可是问我用手机的情景,我对此也很满意。所以我觉得自由虽然——像安德烈说的那样——是天生的权利,可是需要父母好好控制。我认为父母就应当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很死,成年后放任不管。

  在我看来,安德烈真的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我总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这般的生活,我必须会十分满足的。可是我却又从书中读到了许多安德烈对母亲龙应台的不满,不满母亲的多管闲事,不满母亲的“无知”。我觉得安德烈似乎对自由的要求过高了一些,或许也没有,只可是又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自由其实有很多种,但我觉得最复杂的自由,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自由。这自由是父母想给却又不想给的,也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父母在给予孩子自由时,总是附带着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情感。虽然我身边大部分朋友的家长都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的,但也有少数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予很多自由,等孩子长大后反而管得很死,真是令人费解。所以我也很推荐那些内心矛盾很大的父母或孩子来看看这本书,必须会获益匪浅的。

  最终,我还想说,我真的羡慕安德烈,他能在一个如此精彩的人生环境中不到三十岁的他已经跑遍了差不多半个地球,拥有一群不一样肤色不一样语言但却肝胆相照的好朋友,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遇事能独立思考,有自我的见解,安德烈的人生注定充满挑战,充满色彩。我期望至少有朝一日我能走出国门,去感受外国世界的精彩,进而拓展自我的视野,丰富自我的思想。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11

  忙于中考的那段时间,实在抛下了很多东西。如今,我在盏盏柔光灯下安详坐落。捧起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不作声响,只留鼻息于静谧之中,携缓缓平静的心,去阅读它。

  书中记述了母亲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三年来往36封家书。字里行间折射两代人,两种文明的思想深度,有关人生的思考,有关当下的社会,有关对国家的理性。

  我尤为深刻的是十八岁的安德烈对母亲说:“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平庸的人,有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最平庸的人。”最后,安德烈淡淡的忧伤夹杂在他那句朝母亲的话中,“那么,你会失望吗?”母亲回信表示,她没有关系,只要将来的工作让你快乐满足,感觉有意义,即使是给河马刷牙都不打紧。{大意如此}

  读完后有朋友与我聊起这对话。她在网上来信,说了这么一句话:“我觉得我才是平庸的人。”彼此相隔甚远,但我已察觉平庸二字是好友最不愿说出的。我大概知道她为什么了。读书没有大的成绩,也没有多么拼搏,更没有特别惹眼的才艺。所以说平庸。那时我就好像被泼了一身的冷水,不禁颤抖,责问自己:那我呢?是否像她一样是平庸的?

  我这样回答:“曾经是,如今不再了。”龙应台是对的,无所谓地位高低,钱财多少,做着自己愿意之事,何来平庸?

  回想起自己中考,我只能说我抛弃了很多,却得不到一丝安宁。

  相识三年,曾几何时,我见过好友的她会对我不冷不热。扭头带着满脸的落寂走向与我背道而驰的地方,夕阳的余晖照耀她,却只留漫不经心的背影给我观看,遥望。走到此步田地,是谁错?是我。初三,我只有一个目的,跨进家里人,我的理想高校。我已习惯一个人,想一个人的将来,做一个人的梦。我肯花费一天去苦读书,也不愿与她荒废那一小时的闲聊;我肯割舍喜好投入题海中,也不愿与她分享剩余的空闲;我肯拼命装出高傲,也不愿与她说其实我很累。

  陪伴十几年,曾几何时,我见过父母和我坐一起吃饭,竟无一丝声响。以前家就是全部,现在学业是我的天下。爸爸妈妈能领会到我。于是不知不觉,客厅的电视音量已调至最小,进出我房间的脚步已轻柔许多,我睡了家里已不再灯火通明。可我却不懂他们,寡言少语,不哭也不笑,木偶一样。

  时间那样快,这场考试也结束了。回头心里一阵阵疼痛,当初自己是那样愚蠢,那样平庸。冷落朋友冷落家人,日日做着令自己不痛快之事。后来我在假期中慢慢回复过来,与旧时好友聚会,与家里人去旅行,在书城里泡一天。

  截止读完此书,后知后觉。平庸不是说无权贵势力,无钱财万贯,无别人所无。而是过得满意,庆幸和愉悦。

  你不平庸,我们都不平庸,因为我们过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12

  这是散文随笔,一本关于异国文化探讨的书,通过书信方式讨论中西文化的差异,也是关于两代人的书,母子间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感动无数亲子关系存在隔阂和困扰的读者,给欲弭(米)平代沟,跨越文化差异的读者提供新的思维方式。

  对于安德烈,多数人应该是羡慕的。父母给他提供优越的教育环境和丰富的物质基础。当谈到香港和德国文化时,香港人工作日除了上班还是上班,行色匆匆,德国人截然相反,他们存在很多的咖啡馆文化,品味生活畅谈人生和朋友间深入交流,我想这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家庭经济基础之上的。在中国,不是国人不懂享受而是没有资本。如今有经济实力的人都移民,虽然有他们自己的原因,但为了享受更好的福利待遇,过更自在悠闲的生活也包含在内的吧。

  书中还处处道出人生哲理:“安德烈,你我常玩象棋。你知道吗?象棋里头我觉得最“奥秘”的游戏规则,就是“卒”。卒子一过河,就没有回头的路。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我发现,人生中所有的决定,其实都是过了河的“卒”。这是一本值得多次阅读的书,人生阶段不同悟出的道理解放的思想会不一样。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13

  一位母亲,一位已满十八岁的儿子,他们是两代人,中间相隔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相隔着文化。这位母亲与这个儿子在信中共同交谈着他们自己的十八岁,时代不同青春就不同,一个如同黑白的电视机,一个如同彩色的电视机。两代人,两代心,通过信来熟悉对方,通过信去熟悉心,也通过这本书去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孩子或父母。

  这本书中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那‘愚昧无知’的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悲悯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嚣张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这句对于我来说,有一些不太懂,但她语重心长的话是一位母亲给孩子说的话,她们比我们看的世面要多,给我们的都是最温暖、对我们最好的提醒关爱。现在耳边又回想起了那不知说了多少遍的话:“姑娘,多喝点水。姑娘,今天冷不冷,要冷,多穿些。姑娘,姑娘……”她说是因为爱我;爱我,她才会说。

  以前,我总是不理解妈妈,读了这本书我开始渐渐明白,因为我们是两代人,我们之间有相隔的代沟,可能只有像这位作者与她儿子一样,双方相互了解,让屏障一层一层减少,两人之间才会慢慢认识对方,母女或母子之间要和朋友一样,因为他们才是你最忠实的听者与陪伴者。我变了,妈妈也变了!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影响了我,也改变了我,我和妈妈从一开始的“形同陌路”,到现在的嬉戏打闹,中间变化很大,我与妈妈从“路人”变成了朋友。我们是两代人,中间相隔二十六年,现在也成为了“一代人”!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14

  1、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2、思想需要经验的`积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

  3、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4、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5、你不用道歉,我明白我不是你最重要的一部分。那个阶段,早就过去了。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 我猜想要等足足二十年以后,你才会回过头来,开始注视这没有声音的老屋,发现它..

  6、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的各人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才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越走越压抑。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孤独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越走越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

  7、你知道吗?象棋里头我觉得最“奥秘”的游戏规则,就是“卒”。卒子一过河,就没有回头的路。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我发现,人生中所有的决定,其实都是过了河的“卒”。

  8、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给你意义;第二,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9、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也不必了。 虽然心中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 多少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着彼此却互不认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

  10、你将来会碰到很多你不欣赏、不赞成的人,而且必须与他们共事。这人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或部署,这人可能是你的市长或国家领导。你必须每一次都作出决定:是与他决裂、抗争,还是妥协、接受。抗争,值不值得?妥协,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很艰难的找出一条路来。你要自己找出来。

  11、设想一个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冲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你要看你让自己站在那一条跑道上。

  12、农村中长大的孩子,会接触更真实的社会,接触更丰富的生活,会感受到人间的各种悲欢离合。所以更能形成那种原始的,正面的价值观——那“愚昧无知”的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力,悲悯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嚣张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

  13、无法表达自己的人──不论是由于贫穷,或是由于不自由,或者单单因为自己心灵的封闭,而无法表达自己的人,我最同情。因为我觉得,人生最核心的“目的”──如果我们敢用这种字眼的话,其实就是自我的表达。

  14、一半的人在赞美我的同时,总有另外一半的人在批判我。我有充分机会学习如何“宠辱不惊”。至于人们的“期待”,那是一种你自己必须学会去“抵御”的东西,因为那个东西是最容易把你绑死的圈套。不知道就不要说话,傻就不装聪明。你现在明白为何我推掉几乎所有的演讲、座谈、上电视的邀请吧?我本来就没那么多知识和智能可以天天去讲。

  15、安德烈,我们自己心里的痛苦不会因为这个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变得微不足道;它对别人也许微不足道,对我们自己,每一次痛苦都是绝对的,真实的,很重大,很痛。 你应该跟这个你喜欢的女孩子坦白或者遮掩自己的感情?我大概不必告诉你,想必你亦不期待我告诉你。我愿意和你分享的是我自己的“心得报告”,那就是,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

  16、母亲想念成长的孩子,总是单向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睛热切望着前方,母亲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远,有多长,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见了。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15

  最近我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离开德国4年后重新与儿子相见时,两人已从亲密变得陌生。为了拉近两人的距离,龙妈妈提议两人通信,于是这本书便诞生了。这本书讲的是龙应台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那种迫切想要沟通与了解的心情。通过书信使他们母子更好的了解彼此,就像安德烈在信中说的?谢谢你给了我这个“份”——不是出书,而是,和你有了连结的“份”。

  在这本书中,大多数书信都是母子两人在同一问题上的不同看法,比如民族信仰、价值观、社会道德到文化生活、问题意识再到世界观、人生观,他们母子俩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不同年代的教育和经历反映出来了不同的理念。

  龙应台生活在一个封闭的海边的渔村里,她的十八岁是一九六九。而安德烈的十八岁,网络让他们拥有广泛的知识,社会富裕使他们习惯物质的追求和享受,十八岁的他生长于德国,除了身上尚流淌着来自于母亲的中国血统,其他方面已经很难和中国扯上什么联系了。这样不同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有了不同的认识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龙应台那一代人,他们心有太多的不信任,太多的不屑,太多的不赞成,对于我们的所谓国家,尤其是一些自称代表国家的人。而生活在德国的安德烈,因为历史的原因,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真的很少受爱国宣传的影响,逃避?国家?这个东西。

  安德烈作为交换生来到香港,他认为香港没有文化就因为香港没有可以让人坐下来静静地聊天的咖啡馆。酒吧跟咖啡馆在欧洲,其实就是小区文化,他认为香港人永远在赶时间;而在龙应台却不这样觉得,他认为香港是有文化的。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得到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

  他们母子俩在很多方面都有分歧、代沟,他们彼此有不同的思想。龙应台给他的儿子足够的自由,他们可以在同一个问题上各抒己见,没有对错,他们相互尊重对方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龙应台不像是安德烈的母亲,她更像是安德烈的朋友,她无权强令他做什么。龙应台这样的态度是的她的儿子可以肆无忌惮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她也因此更好地了解了自己的儿子的想法、人生观和价值观。

  安德烈在一封信中写到?是不是所有毕业的人都会感到一种慢温温的留恋和不舍?我要离开了,离开这个我生活了一辈子的小镇我的家。我开始想,我的家究竟是什么呢?最重要的不是父母,是我的朋友。龙应台不但没有怪他,反而很理解他,回想起自己的经历,她说:?我很欢喜你心中有一个小镇,在你驶向大海远走高飞之前。这种宽容、这种理解是的他彼此了解的更深,更安慰了迷茫中的安德烈,给了他正确的指引方向。而当安德烈失落的时候,她会安慰他,鼓励他。然而安德烈却不觉得他很幸运,他对他的母亲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不同的成长和生活背景使得龙应台和她的儿子有着不同的国家和教育背景,他们对世界有着不同的认识,对人生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存在着代沟。龙应台用书信的方式了解儿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放下作为长辈的架子,以一个朋友的方式与儿子交换彼此的想法,没有批判、没有责怪,更多的只是理解和反驳,还有安慰。

  我想成长生在中国,我知道这是我们一般的中国父母不能做到的。希望所有的父母与孩子之间都能够认识距离、彼此沟通,要知道:一切平等的对话必须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之上。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1.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

2.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3.《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4.《亲爱的汉修先生》读书笔记

5.《亲爱的汉修先生》读书笔记15篇

6.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

7.《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

8.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