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时间:2023-02-26 08:17:48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傅雷家书》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篇1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伟大的父亲,无论这个父亲是知识渊博的或只是一个只会下地耕作的农民,他们一样的伟大。在读傅雷家书的时候,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浓浓的亲情,读着读着就让人对这么一份父子情钦佩。他们虽身隔万里,但父亲却通过儿子的信,深入地了解儿子,写下感人的信。信中有对儿子学业的指导,更多的是对儿子人生的指引。信中的话充满着父爱,蕴涵着真理。

  现在很多人都学会了隐藏自己,与其在阳光下赤裸裸地奔跑还不如在阴暗的隧道里奔跑,你从不曾理解我,我也从不需要去解释,还有多少人可以像傅雷家书里面把自己的情感细细地表达出来?每个人都怕别人把自己看穿、都怕别人知道自己的每点每滴,因为我们很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间,拥有一个谁也闯不进来的地方。回想着自己从识字开始,到跌跌撞撞地步入大学,知识更是增长不少,即使自己的文笔多好,却吝啬得从不给父亲写一封信,小时候经常见面,大了就只靠这电话来沟通,几乎都不用写信,就连朋友都只是发发e-mail,很少抓笔写字。现在即使情感是多么地泛滥,最多就是在自己的日志了通通宣泄完了之后就把那篇刚刚写好的日志删除,在生活里很多时候都在隐藏着自己的情感,从不敢轻易地让别人把自己的所有都看透。是现代的世态炎凉比以前严重了吗?还是人的意识发展得太快,社会跟不上步伐?

  一、 傅雷的爱子情深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前面的语句摘自《傅雷家书》,是傅雷老师写给他儿子傅聪的。从上面的语句,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傅雷的爱子情深。对于长大的儿子,希望他茁壮成长,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孩子远离身边。其实家长都是这样的,从八月怀胎到十月分娩,家长辛辛苦苦,一步步将儿女哺育成人,为的就是希望子女才有所用,以后不至于露宿街头。而,儿女成才之际,亦是离开屋檐独飞之时。作为父母,既为他们而高兴,也为此伤心难过。毕竟是骨肉之情。作为我们应该体会、理解父母的苦心,让父母看到他们想看的一幕——我们快快乐乐的生活,也算是报答了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

  二、 傅雷对儿子的鼓励

  “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tonecolour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蹬峰顶。”

  这是傅雷老师,听过儿子傅聪的录音后,对儿子所讲评的。这里面包括了,傅老师对儿子的'录音,精细的分析,以及客观的赞赏。并且在后面提到了对儿子的希望。这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既要体现出自己对孩子的肯定,让其有努力拼搏的决心,以及会成功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给孩子指明了前进的路线,发展的方向。而我们当子女的,也应在父母指引的道路上,吸取父母的经验,取长补短发展自己的新道路。

  《傅雷家书》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傅雷家庭的范围。书中无处不体现了浓浓的父爱,或许每个父亲对他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在疼爱的同时,不忘对其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的,纵使以如此之大的中国,能够达到此种地步的,未知能有几人,因为这确实需要充足的条件,父亲要学贯中西,儿子也要知书达理,而父子之间更要在相互尊重和爱护的基础上达成充分的默契。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篇2

  对于《傅雷家书》,我是只闻其名,从未翻阅,直到寒假来临,在给学生布置假期名著阅读任务时,我临时决定要与学生共读名著、共写主题文章,这才给了自己一个读这本书的机会。

  《傅雷家书》不是普通的家书,是傅雷1954年至1966年间写给儿子傅聪的家信摘编,其中的一字一句都体现着傅雷对儿子浓浓的爱,真是“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大到道德行为,小到琐碎的生活细节,傅雷无不一一教导儿子该如何去做。

  在大的方面,傅雷告诫儿子:“艺术家天生敏感,换一个地方,换一批群众,换一种精神气氛,不知不觉会改变自己的气质与表达方式。但主要的是你心灵中最优秀最特出的部分,从人家那儿学来的精华,都要紧紧抓住,深深地种在自己性格里,无论何时何地这一部分始终不变。那样你才能把独有的特点培养得厚实。”叮嘱儿子;“你要学习的不仅仅在音乐,还要在举动、态度、礼貌各方面吸收别人的长处。”要求儿子:“尽量控制自己的感情,把它移到艺术中去。”

  傅雷的家书中并非都是在“说教”,也涉及到了许许多多的琐碎小事,例如,写信的时候字号要小点、用薄点的纸张以省张邮票、邮票贴在哪儿才不至于遮盖信息;托人带去伤风药粉并叮嘱儿子要每三小时服用一次;揩拭眼镜的方法等等。身为父亲的傅雷还全心全意地为儿子提供必要的学习帮助。

  在我看来,《傅雷家书》可以说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典范之作。在傅聪二十多年的海外生活中,他经历了喜怒哀乐、低谷和辉煌,作为父亲的傅雷用一封封充满深情的家书陪伴着儿子,在儿子经历事业的低谷时,给予无限的鼓励,指明正确的方向;在儿子迎来事业的辉煌时,直指孩子的缺陷,激励孩子更进一步。

  我总认为我那年仅两岁的儿子年龄尚小,管束得多了便是在抑制他的天性,殊不知正是我这种可怕的思想使得他的性格出现了一点点的“怪异”(犟得很,脾气大)。书中摘录的`第一封家书作者便提到巴尔扎克的话语:“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第二封家书中作者再次说道:“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这些话在我的心上狠狠地划下一笔,如若我继续以年幼不懂事为由,任由儿子自由发展,后果不堪设想。是不是到了中学,他也会成为我们口中的“问题学生“呢?这些是我们身为父母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

  希望各位父亲、母亲都来读读《傅雷家书》,跟着傅雷学习教育的方法,及时发现孩子的错误并纠正,力求帮助孩子在正确的成长航线上航行,不致于给自己的教育生涯留下遗憾。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篇3

  读完《傅雷家书》,心里很久久都不能平静,有一些东西在心里一直回荡着……

  傅雷,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艺理论批评家,傅雷的一生,是中国人严重的“君子”外国人口中的“绅士”。当我们听到“傅雷”这个名字时,也许我们首先想起的是他在翻译、文艺评论做出的卓越贡献,想到的是他个人的才华和艺术成就,但在《傅雷家书》里,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傅雷作为艺术家的另一面,面对社会环境的纷杂却始终不改一颗赤诚的心;面对工作、生活的忙碌,却始终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对孩子的心灵安慰和陪伴,作为一个父亲,对于孩子的爱真切流露,对孩子的衣食住行、个人成长发展,给出合适的建议,面对孩子,坦然承认自己的缺点与不足,给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更在孩子专业的路上给出合适的建议和意见,陪伴并指导孩子一直向前走着……那些淳淳教导,那些殷切的关怀,在一封封家书里,让我看到一个伟岸的父亲温柔的光辉!

  ——父爱自然而真实的流露,让孩子感觉到爱就在身边。在所有的.信里,对傅聪的称呼有:亲爱的聪儿、聪,亲爱的孩子、孩子、聪、聪儿…就那么自然的喊着孩子的名字,说着亲爱的孩子,就像孩子就站在自己面前一般;在书信里谈及自己对孩子的思念,也非常自然,“亲爱的聪,你的信今天终于收到了,很快蔚。你走后,我们心里的矛盾真是无法形容,当然为你的前途,我们应该庆幸,你又那么好的机会,在幸运也没有了,可是一想到那么长的别离,总有些不舒服…;亲爱的聪,我差不多无时无刻不在念着你!…平日没有一天不想到你,只是痴痴地等着你的来信,虽然知道你忙,不到十天左右休想有信,但心里总禁不住存着希望……我坐不住了,腰里疼痛难忍,只希望你来封长信安慰安慰我们…孩子,要记得”家书抵万金“啊……这样的话语,很多很多,我们常说父爱是内敛的,也许正是这种思想的误导下,很多家庭中,父亲的形象往往是严肃、难以接近,不如母亲那样靠近孩子,好像这样才显得父亲够威严,多少孩子在心里呼喊着”爸爸“,但是当面却不敢和孩子说话,到了成年之后,更难和父亲亲近,只是有事了才说事,家庭里,亲人间反而多了一种距离感,像傅雷这样,坦然的和孩子诉说自己的想念,告诉孩子自己有多么想念、多么爱,甚至告诉孩子我们需要你的安慰,这样亲近的父子关系是多么的难得,生活里又何其少见?往往人们好像都忘了——爱,需要表达!

  ——要做父亲,更要做孩子无话不谈的朋友。在傅雷与傅聪的书信里,涉及的话题非常广泛生活里的衣食住行自是不少,更多的是关于傅聪的学习和演奏相关的话题,有建议傅聪如何规划自己的时间,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日程,如何与导师交流沟通,专业上还需要增加哪方面的学习等等,许多生活的细节也不漏过,如:在傅聪打算换老师时,特意写一封信,提醒傅聪如何真诚的面对老师,得到老师的谅解和同意;在面临爱情时,一再的提醒,要有节制,不可荒废了自己;面对婚姻,告诉孩子不能面面俱到,要更具有包容性,甚至有一次谈到傅聪外出做客衣着礼仪是否恰当…当然,傅雷在书信里也不忘告诉孩子自己的生活:参加会议有什么收获,做什么工作,取得什么进展,和妻子外出游玩沿途感受,谈论对一些艺术作品的看法,对一些问题,自己持什么看法,甚至专门在书信里和傅聪谈自己读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知识的感想,谈论当时国家制定的五年计划的特点,并结合傅聪的专业学习,由此及彼,联系实际谈开…洋洋洒洒数千言,就像面对自己同龄的朋友一样,在这样的书信里,我看到的更是一个父亲把自己放在与孩子平等的位置上,推心置腹的谈自己、谈对方,在儿子面前坦然承认自己性格上的缺点与不足,并以此提醒傅聪要避免自己的错误……这样的父子关系,心灵上没有距离,而能够达成这样的亲密的朋友关系,是多么难得而可贵!

  ——既是孩子忠实的听众,又是孩子人生路上那座明亮的灯塔。家书中,傅雷与傅聪交流最多的是专业的探讨和学习、生活的习惯于要求。一边听着傅聪的各个阶段的演奏唱片,一边密切关注艺术届对傅聪的评论,同时傅雷始终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对艺术,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然后诚恳的提出自己的鉴赏意见,我想,某种程度上,傅雷是热爱艺术的,也更因为父亲这个角色,让他对艺术倾注了更多的心力,不停的进步和成长,因为父亲这个角色的需求,促使他在艺术评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多封书信中,不止一次的要求傅聪多写信、多发表感想、多报告计划,原因不单纯是因为想要知道服从的近况,而是通过与傅聪的交流中发现问题,进而在回信中提出建议和要求!”做爸爸的不要求你什么,只要求你多写信,多写有内容有思想实质的信。为了你对爸爸的爱,难道办不到吗?我也再三告诉过你,你一边写信整理思想,一边就会发现自己有很多新观念;无论对人生,对音乐,对钢琴技巧,一定随时有新的启发,可以帮助你今后的学习。这样一一举数得的事怎么没勇气去干呢?…“这些平实而有效的建议,慢慢地随着书信潜入了傅聪的心里,傅聪取得那么高的艺术成就,除了个人天赋、勤奋努力之外,与傅雷时时的督促和要求是密不可分的,在人生的路上,在艺术追求的路上,这个父亲就如同一座光明的灯塔般照亮着孩子前进的路,让孩子不至于走偏!

  ——用言行告诉孩子,如何永远带着一颗热气腾腾的心去爱自己的家人。如果说,傅雷写给傅聪的信已经成了一种父子相惜相伴的交流习惯,那么写给弥拉(傅聪之妻)的信,则完全是一个长者对亲人的关爱,不仅仅是爱屋及乌,对这个几乎从未谋面的儿媳,本能的付出自己的关爱,真切的去关怀,真诚地去交流,同时又细心的从傅聪交流,询问弥拉对自己的看法,如有意见一定要详细告知,自己会尊重米拉的看法,纠正自己的教导方式……这种发自内心的关怀和尊重多么的打动人心!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篇4

  长期同父母住在一起的我们,注定无法体会到那种互通家书时因距离而产生的淡淡的忧愁和丝丝的甜蜜。

  翻开这本书,本以为只是乏味的叮嘱,没想到却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真情。是的,在父母身边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年幼时他将书中曾有一段话让我刻骨铭心,他说“你提到的完美,其实它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完美。我们用一生去追求,但永远是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幻想永无止境……”初读这本书时,我认为父子的关系肯定不好,出乎意料的是傅雷为人父,如此细腻,如此用心,他不仅谈论艺术,学习,还谈生活、恋爱,谈做人,谈修养,甚至于连儿子写错字,父亲也会指出并耐心分析、纠正。也正是这种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使得我们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傅雷做人、做学问的细致、严谨的态度和作风。

  我们藏在羽翼下,小心翼翼的将一切风雨绝隔,呵护着我们的天真。渐渐长大时他们一定是苦恼的,挡在我们身前怕碍了我们长大,跟在我们身后怕来不及阻拦我们受伤。曾期待我们永不知这世界还有黑暗存在,却又怕我们懵懂不知世事。世间每个孩子的父母都是如此矛盾,在远和近中,取舍着,徘徊着,寻找一个合适的尺度,而傅雷几乎做到了完美。

  在这本书中,我们甚至是忘记了傅雷,他评论家,翻译家的身份。而是带着心去学习他为人父的优点。这本书在我眼中,是一部最好的艺术修养读物,同样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育书籍,傅雷夫妇是父母中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并不是一开始就强调成绩,工作,而是先教他们的孩子们学会做人。从傅雷和傅聪的家书中,我们

  收获了许多,傅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变了了,揠苗助长的情况出现了。

  这本是教子的为人,教子的艺术的作品说,泛黄的纸页中夹杂这清新素雅的气息,透露出弄弄的严父之爱,却被这个时代染上了色彩。一字一句是父亲对儿子的声声叮嘱,是父亲的儿子的声声期盼,文字中透露出父亲的内心。

  书中时时给人深刻的开导,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不仅如此,从书中我还感受到了家长们的用心良苦和他们给予我们的崇高的爱,正如傅雷在信中对儿子说:“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就这样在两个遥远的国度中,爱依旧,情依旧……

  然而,这样的爱毕竟又是特殊的,它超越了那种爱加威严式的教导,代之的却是建立在父子心与心相互交流基础上的一种隐没、深沉的父爱。傅雷是“清高”的那类人,在他的骨子里都渗透着这种独特的个性,当他把这种“清高”带到给儿子的信中,却成就了一份“清高”的父爱!

  傅雷极其敏锐地觉察到孩子在艺术之外所遇到的问题,譬如交友、感情、花销等等。有一句话我一直记着,那就是“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我想:一个人有了它,也便有了整个世界!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篇5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子女的信件。可它并不仅仅是一些信件,而是一部真正的教子之书。

  整部书中充满父爱,思想与艺术。傅雷的'教子有方是出了名的,他的教育方法与传统的中国式教育方法有所不同,或许这就是这本书的特别之处了。

  傅雷从多种身份,角度与立场同儿子对话,可谓“一人多角”。他与儿子的关系并不是单纯的父子,他们互相学习,关系平等。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篇6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

  辑印在这本集子里的,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

  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

  在《傅雷家书》中,傅雷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达成人,留学海外之后,仍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

  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益于言表。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读物,对于学生,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教育教材;对于家长,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学习榜样;对于老师,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育学教材。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篇7

  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耽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一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度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老是自苦是只有消耗自己的精力,对谁都没有稗益的。孩子,以后随时来信,把苦闷告诉我,我相信还能凭一些经验安慰你呢。爸爸受的痛苦不能为儿女减除一些危险,那末爸爸的痛苦也是白受了。

  评:当孩子遇到苦闷时讲的话。苦闷人人都会遇到,很正常,要说出来,正确对待,理智解决,战而胜之,感悟提高。

  我们为了丢失那封信,二十多天的精神痛苦,不能不算是付了很大的代价;现在可不可以要求你也付些代价呢?只要你每天花一小时的功夫,连续三四天,补写一封长信给我们,事情就给补救了。

  评:只是一封看过的信丢掉了,傅雷心疼不已。那文革造反期间,红卫兵抄家任意的拿走傅雷的书稿,那傅雷要心疼成啥样?劝傅聪补写一份,怕孩子不愿意,话说的婉转。意思是你用三四天,总共四五个小时的麻烦换取我们二十几天的痛苦,你那麻烦不算痛苦。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篇8

  1、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果,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才不至于受伤……慢慢地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去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在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去分析前因后果,作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2、母性的伟大不在于理智,而在于那种直觉的感情。

  3、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4、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5、“以后要多注意:坚持真理的时候必须注意讲话的方式、态度、语气、声调,要做到越有理由,态度越随和。坚持真理原是一件艰巨的斗争,也是教育工作;需要好的方法。方式。手段,还有是耐性。万万不能动火,令人误会。”——理直也不要气壮,得理也要饶人。态度谦恭,虚怀若谷!

  6、有一天夜里,她劝你明天再练,你回答说,象你那样,我还会有成绩吗?对付人家的好意,用反批评的办法,自然不行。从这些小事情上推而广之,你我无意之间伤害人的事一定不大少,也难怪别人都说我们骄傲了。人们常常都会这样,对自己亲近的人更是。我有时也会。所以要反省啊。待人要谦和有礼,善解人意,知恩图报!

  7、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其所能,无愧于心。

  8、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9、对方把你作为她整个的世界固然很危险,但也很宝贵!你既已发觉,一定会慢慢点醒她:最好旁敲侧击而勿正面提出,还要使她感到那是为了维护她的人格独立,扩大她的世界观。倘若你已经想到奥里维的故事,不妨就把那部书叫她细读一二遍,特别要她注意那一段插曲。像雅葛丽纳那样只知道love,love,love的人只是童话中任务,在现实世界非但得不到love,连日子都会过不下去,因为她除了love一无所知,一无所有,一无所爱。

  10、过去我一再问及你经济情况,主要是为了解你的物质基础,想推测一下再要多少时期可以减少演出,加强学习——不仅仅音乐方面的学习。我很明白在西方社会中物质生活无保障,任何高远的理想都谈不上。但所谓物质保障首先要看你的生活水准,其次要看你会不会安排收支,保持平衡,经常有规律的储蓄。生活水准本身就是可上可下,好坏程度、高低等级多至不可胜计的;究竟自己预备以哪一种水准为准,需要想个清楚,弄个彻底

  11、平日你不能太忙。人家拉你出去,你时候要补足功课,这个对你精力是有妨碍的。还是以练琴的理由,多推辞几次吧。要不紧张,就不宜于太忙;宁可空下来自己静静想想……切勿一味重情,不好意思。工作时间不跟人出去,做成了习惯,也不会得罪人的.。人生精力有限……

  12、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满腔热血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多宝贵的时间。

  13、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

  14、把自己的思想写下来(不管在信中或是用别的方式),比着光在脑中空想是大不同的。写下来需要正确精密的思想,所以写在纸上的自我检讨,格外深刻,对自己也印象深刻。

  15、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

  16、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之外,还有一个“爱”字!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邪,指清新,而且还指爱!法文里有句话叫做“伟大的心”,意思就是“爱”。这“伟大的心”几个字,真有意义。而且这个爱绝不是庸俗的,婆婆妈妈的感情,而是热烈的、真诚的、洁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爱。光有理性而没有感情,固然不能表达音乐。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篇9

  原先一直听人提起这本书,今天才有机会一见。原来傅雷一家会有这样坎坷的遭遇。傅雷夫妇因为危难时被打为“右”倾双双自杀,他的大儿子傅聪在波兰学钢琴后来自由出入到英国被骂为叛徒。他们直到某年才被平反,安葬在龙华公墓里。

  在信里被傅雷父母对两个儿子:傅聪、傅敏和傅聪的妻子弥拉及他的孙子凌霄的爱而深深打动,里面也包含着傅雷在音乐方面的`独到见解,对傅聪在波兰期间学习的谆谆教诲,叫他如何学习俄文,如何学弹谱子,如何讲礼仪,如何做人,如何对待他的老师,如何对待自己的祖国……一字一句,字字肺腑。

  傅聪的回信大部分在危难时期已经被烧毁了,留下来的只有寥寥几封,但是也看的出他对音乐的爱,父母的爱,对祖国的热爱……而且通过写信,他在写作方面也不断提高,他经常会在信中提起他在艺术上的看法,他说他最欣赏的是巴赫(和我一样),还有中国古代诗词,他也十分感兴趣。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篇10

  快要放暑假的时候,老师推荐我们看一看《傅雷家书》这本书。没想到,读完以后,我竟感触良多,受益匪浅。

  傅雷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给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从书中我体会了父母对我含辛茹苦的养育,他们辛辛苦苦的工作,为我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在一个舒适的'场所学习,用功努力,能为将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过上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他们辛苦了!而我们还总是不懂道理,不顾父母的苦口婆心,一意孤行。其实到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没有才能、水平,以后如何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许多大道理,还感受到了伟大的父爱。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篇11

  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傅雷家书》更不用说了。家书,顾名思义,是指家人、亲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大约在文字产生后,家书就出现了,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随著文字语言的逐渐丰富,纸张的发明,家书逐渐流行起来,一直到今天,家书都是维系亲情纽带之一。

  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傅雷家书》来说,傅雷所写下的近百封家书,傅雷家书除了教人们立身行事,还洋溢著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令人感动。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不是伟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著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考虑,为我打算。傅雷家书中有著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样讲道理,然而他们总是为我好。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大道理,还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篇12

  我给你写了一封长信。它不是空洞的闲聊或莫名其妙的流言蜚语,它有几个功能。首先,我真的认为你是讨论艺术和音乐的对手。第二,我真的很想唤起你们一些年轻人的感情,这样我作为一个父亲可以得到一些新鲜的营养,也可以间接地传播给其他年轻人。第三,我可以通过交流来训练你——不仅仅是写作,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随时随地成为一个警钟,成为一个lsquo;忠实的镜子;无论是在生活中,在生活细节上,在艺术修养上,,或者在《戏姿》中“贯穿家书的情感是让儿子了解国家的荣辱和艺术的尊严,能够以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成为一名“德艺兼备、人品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这位伟大的`父亲,是他儿子的学术指导和生活伴侣。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父亲。我父亲不可能像傅雷那样成为我的学术指导,但也许这值得庆祝。因为对我来说,学术上,如果我从小就在父亲的权威下生存下来,叛逆的心理不利于我自己学业的自由发展。在生活中,像傅雷一样,我父亲总是以身作则,不断督促我。我非常感激纠正道德和严谨的态度。我年轻的父亲是个权威。幸运的是,我长大后开始敢于反抗权威,但我没有病态地反抗,这让我和父亲在很多方面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朋友。就像家庭信函中所述的关系一样,父亲得到一些新鲜的营养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篇13

  《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孩子的家信的摘编,这本书中的字字句句都让我感受到父母对于子女的爱之深,情之切,父母永远是子女最坚实的后盾和最温柔的港湾,傅雷在书中教子女做人,做艺术,一字一句都是深切的爱和殷切的期待。

  傅雷对儿子说“你的随和的脾气得改掉一些,老在人堆里,会缺少反省的机会;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好好整理,归纳。”他说:“你走的第二天我就想给你写信了,又怕你烦。”他还说:“艺术是你的终身事业,艺术本身已是激动感情的,练琴时万万不能再紧张过度,精力有限,要从长远着眼,马拉松赛跑才好。”是父母,是老师,也是朋友。这种美妙的关系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应该努力去实现的.,与父母深入的交流,而不是随随便便敷衍了事,很多人习惯于报喜不报忧,这里有为父母考量的善意,但时间的积累会和父母慢慢走远,父母走不进你的生活反而会更加的担心,我更愿意与父母分享我的生活,好的坏的,从父母处获得安慰,获得建议,但我也未为人父母,仅为一孔之见。

  从傅雷对孩子的嘱托中我们也能学习到很多,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有一句话让我尤为印象深刻:“多抑制感情,多着重于技巧,多用理智,我相信一定能减少疲劳。”现在的我们作为学生已经足以感受到这句话的力量,而在日后,我们将成为一名医生面对生命,生死悲欢,理智和失控,我们不能让自己被情绪笼罩,最近看到一个关于医闹的视频,里面的医生说:“我们愤怒吗?当然愤怒。但我们不能愤怒,因为愤怒会影响我们的判断,耽误我们救治更多的病人。”虽然我们与傅聪傅敏不一样,我们不是艺术家,但先生的话还是会带给我们很多的启迪和帮助,让我们受益颇深。

  《傅雷家书》让我明白,不管我走多远身后都有人牵挂和跟随,也有人期待着给你帮助和鼓励。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篇14

  在傅雷给傅聪的信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我和你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至六七岁的事。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又不敢。”处于青春期的我也总是一股劲子往前冲,不愿回顾过去,可能是觉得无趣亦是羞于提起儿时的傻事。

  可是我忘了,父母老了,不能与我一同拼命冲。我也忘了,父母提起我儿时傻事时脸上洋溢的笑容,曾经厌恶父母聊起儿时的我才是十足的傻子。在爱你的人眼中再傻那也可爱至极。

  “人毕竟是感情动物,偶然流露情感也不是可耻的事”

  我一直以为人只要在特别难过的时候忍住泪水,便是成熟的。在父亲工作后满身大汗时,我问他累吗?他说不累。在母亲扶着腰坐下时,我问她痛吗?她说一般。我一直以为他们是超人,原来他们也是孩子,不过是在外婆奶奶那。

  也不知为何现在的人们总是羞于表达爱意。在我与母亲并走时,怎么也没敢握住她的手,也许是怕被耻笑幼稚,也许是怕摸到母亲手中的.茧而难过。

  上小学后,父母便再也没有跟我说过爱我,他们总是保持高大形象,把自己装饰得成熟,人毕竟是感情动物,偶尔流露情感也并不可耻,只有十足的傻子才会把爱意遮着藏着,我要握住父母的手大方地表达。

  无论是叛逆期,还是更年期都挡不住彼此的爱,不是吗?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篇15

  最近,孩子学校推荐读一本书——《傅雷家书》,闲来随手翻翻,便不能放下了。全书都是傅雷写给儿子的一封封家书整理而成的,全书呈现出一位如朋友般的父亲写给儿子的书信,他在信中谈学习、谈生活、谈修养、谈做人,儿子有做的不对或不妥的地方他也会“郑重”的指出、分析、纠正,让我深深地体会傅雷先生做人、做事的严谨、认真、细致。

  何为家书?古有“家书抵万金”之说,家书即是亲人之间进行感情交流的一种方式,它包含着浓浓的亲情。书信中的句句行行,包含着喜悦、忧愁、祈盼、思念,与家人分享、交流。随着时代的进步,家书已经被短信、电话、视频所代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更直接、更方便了,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就再也记不清当时发生过的事情以及心情了,不能说没有一丝丝的遗憾。我打开我存放信件的盒子翻看,最近的一次写信还是上中学的时候和远在丹东上大学的姐姐的`通信了,姐姐是个浪漫的人,每次写信都会和我分享她在大学的趣事,并会在信中附上校园里的丁香花、银杏叶,信中的我们青涩、懵懂,但也真实,现在翻看,脑海中隐约还有一些当时的印象。

  傅雷先生就是通过这样的家书,教育他的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先要学做人,否则也不会对人类有大的贡献。”整本家书,傅雷先生在教育儿子做人做事上俨然是一位严父,他让儿子立下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让人感动。当读到“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你,每天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是为什么”时,我被这段话深深感动了,父母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爱,他们含辛茹苦的哺育、呕心沥血的教导,才能使孩子们展翅高飞呀!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傅聪匆匆回来时已是在傅雷先生的葬礼上了。“我仪表堂堂的归来时,你已去了”、“我给您的回信,远少于您给我的,连关心也是,可我却不曾在意”、“今日,我终究是慢了一步”。傅聪只能一遍遍温习泛黄的书信,从中看到昔日的亲人。读到此处潸然泪下,为那拳拳父爱,也为那未尽的孝心。

  所以,我很庆幸,我能伴着我的孩子一起成长,教他做人,教他做事,和他一起烦恼,和他一起欢笑;我也庆幸我的父母健在,身体健康,不论我几岁,只要父母在,我就是孩子,享受着他们对我的爱。谢谢你们,我爱的人和爱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