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07-12 08:21:4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大班语言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大班语言教案三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有感情地朗诵短文《春风娃娃》。

  识字:“红花、树叶、小河、大山。”

  了解反义词“大——小”。

  了解轻声读法:“娃娃画画”

  材料准备

  可移动的春天挂图 、 字卡 、板书 、教材

  活动流程

  1、引导

  春天来了,小朋友知道动物、植物有哪些变化吗?用完整话讲给大家听,好吗?(调动幼儿原有的生活经历)

  2、出示春天挂图

  请幼儿用完整话说一说图中有什么?(教师指导幼儿有序观察画面,并引导孩子用形容词描述,使语言更生动。)

  3、出示短文

  《春风娃娃》,让幼儿找一找短文中认识的字,用不同颜色的图形标注。(复习颜色、图形,找认识的字,激发识字兴趣。)

  4、听教师范读短文

  幼儿结合挂图理解短文描述的画面。(帮助幼儿形象记忆短文内容)

  5、游戏

  “唱反调”,随师读短文,熟悉短文内容。

  6、配乐短文朗诵《春风娃娃》

  7、游戏连一连,画一画

  (教师取下挂图中的绿树叶、小红花、小河、大山、风筝、娃娃)请幼儿边读短文,边动手贴回图片,复原画面。(帮助幼儿理解、记忆。)

  8、游戏

  “夺红旗”,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选送幼儿进行美文美读,看谁读得动听,先夺到红旗的`组胜利。

  9、知识点解析

  找一找短文中的反义词:大——小;给“娃娃、画画”注音,强调第二个字读轻音,了解拼音的标法。

  10、游戏

  “照相”、“小孩真爱玩” ,“灰狼与天使”进行识字练习。[“红花、树叶、小河、大山”]

  11、朗读教材

  有感情地朗读教材中的短文《春风娃娃》。(培养阅读习惯和手指点读能力。)

  活动延伸

  小朋友了解了春天的变化,回家画一幅春天的图画,为春天做一张贺卡。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说出两个征友启事的不同。

  2、模仿小牛征友的方法,提高交友技能。

  活动准备:

  1、两个“征友启事”的范例

  2、录有故事内容及“征友启事刚刚贴出至又贴出了一张征友启事”一段故事内容的磁带。

  3、与幼儿人数相符的《快乐阅读》图书。

  活动过程:

  1、 游戏“找朋友”

  1)、 教师和幼儿随音乐玩“找朋友”的游戏。

  2)、 提问:刚才我们玩的是什么游戏?

  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而且都喜欢交朋友,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开心、快乐、互相帮助等词语)

  可是有一只小牛犊一个朋友也没有,它会怎样呢?(引导幼儿说出孤单、寂寞、闷闷不乐等,丰富幼儿词汇)

  2、 比较两个征友启事的不同

  (一)理解第一个征友启事

  1、教师出示第一个征友启事,请幼儿自由阅读。

  2、请幼儿提出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即不认识的字,教师帮助幼儿认读。

  3、 教师和幼儿共同阅读。

  提问:征友启事中的“征友”是什么意思?

  小牛犊想要找什么样的朋友?

  4、 听录音(征友启事刚刚贴出至又贴出了一张征友启事)

  提问:第一张征友启事贴出后,都有谁来了?

  为什么他们兴奋的'走来又失望的离开?

  (二)、理解第二张征友启事

  教师出示第二张征友启事,请幼儿阅读。

  提问:两张征友启事有什么不同?

  这回能找到朋友吗?为什么?

  1)、 理解故事内容

  1、 教师请幼儿将《快乐阅读》书翻到“征友启事”这一故事并跟随录音机轻声阅读。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幼儿指读。

  提问:第几张征友启事帮助小牛犊找到朋友?

  都有谁愿意做它的朋友?

  谁能陪它做什么?

  2)、 讨论:通过这两次征友,小牛犊懂得了一个道理,相信小朋友们也明白了这个道理,是什么呢?你们来说说?

  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在和朋友交往时应该多看到他的优点,这样我们就会有很多朋友。

  3)、 游戏“征友”

  1、请幼儿互相讨论、交流:你想找什么样的朋友呢?。

  2、请幼儿说说自己想找什么样的朋友?

  3、鼓励幼儿现场征友,把自己想找什么样的朋友说给其他人听,然后把自己找到的朋友请到前面来。

  4、幼儿和找到的朋友共同玩“找朋友”的游戏。还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能够使其自由探索、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认知方面)

  3.让幼儿学会完整讲述生活经验,发展语言讲述连续性(技能方面)

  活动准备

  1.视频(屈原的故事,端午节的来历)

  2.各种形状的粽子(长的,棱角的.,扁的)

  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视频

  1.问题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幼:端午节。

  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

  幼:赛龙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

  师:哇 小朋友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

  2.教师播放视频(端午节的来历)

  3.教师再次提问:好了,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现在知道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

  幼:屈原。

  二、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1.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家吃过粽子吗?粽子长什么样呀?

  幼儿答:圆圆的,有角的,长长的。

  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好多粽子,请小朋友们摸摸看,这些粽子都是什么形状呢?(教师以小组形式分发粽子,请小朋友观察)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引导

  2.师:好了, 现在老师再请小朋友们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你吃过的粽子都是什么馅儿的,是甜的?咸的?还是辣的?(幼儿与邻座伙伴结成对子,轮流讲述)

  三、引进新的讲述经验,运用句型“不仅……还……”

  1.教师通过提示引进新的讲述经验师:小朋友们,端午节,我们不仅包各种形状的粽子,还品尝了各种口味的粽子,对吗?

  2.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句型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想想,端午节你还做了什么,然后请小朋友用“不仅……还……”编成完整的句子告诉老师教师引导幼儿,端午节要包粽子 赛龙舟 做香包幼:端午节,我不仅在家帮妈妈包粽子,还和爸爸一起看赛龙舟。

  幼:(幼儿运用句型,自由回答)

  四、巩固和迁移讲述经验,教师可通过生活中其他的经验讲述,巩固句型运用

  教师引导:小朋友们,你们动脑筋想象,平时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不仅……还……”说哪些句子呢?

  教师示范:比如说,今天我在家不仅叠了自己的被子,还打扫了地板,妈妈夸我是个好孩子。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发言,运用句型讲述平时生活经验重点指导:幼儿能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活动评析。此次活动通过浓厚的端午节节日气氛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感受到浓重的节日气氛和民族情感,从而引出句型,让幼儿在不断理解认知的过程中运用此句型进行语言讲述,帮助幼儿学会完整的讲述。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教案:古诗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的教案06-27

大班语言教案:拼小人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野猫的城市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吹泡泡_大班语言教案07-05

花的语言大班语言教案04-03

大班语言教案:神奇的小火车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不怕冷的大衣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落叶》教案12-30

大班语言鸟窝教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