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23 10:47:04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精华8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科学教案(精华8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探究的问题:手指与手掌同时挤压气球两侧,气球变化一样吗?

  三、试一试。

  幼儿用手指与手掌同时挤压气球两侧。

  记一记我的实验过程。

  四、说一说我的发现。

  (1)用手指压的'地方深深地凹进去。

  (2)用手掌压的地方没有变化。

  五、游戏:帮小鸡过河

  小鸡要过河,可是它的脚太尖,刚下河就把冰踩碎了,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小鸡过河?

  (1)给冰上铺上薄板,让小鸡踩着板过河。

  (2)给小鸡做一双大鞋,让它穿着大底鞋过河。

  六、注意事项

  要注意小桌子的安全性。

  七、拓展思路

  在平整的水泥地上铺一张白纸,上面放一张复写纸,再铺一张白纸,脱掉袜子,用单脚踩在纸上,然后抬起脚拿起纸,在上下两张纸上都看不到脚印。请幼儿用圆珠笔在白纸上轻轻写字,上下两张纸都能留下深深的字迹。

  八、背景资料

  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所以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压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在日常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例如:拖拉机很重,在它的轮子上围绕钢质履带,就不会压坏地面或田地了;切菜用的刀把刀刃磨得薄薄的,这样切菜很容易;图钉和钉子的头是尖尖的,这样很容易把它们钉到墙面里去等等。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互相学习,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

  2、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冬天取暖的各种方法,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1、幼儿对动物过冬方式做过调查(附调查表)

  2、实物冬眠的乌龟

  3、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出示乌龟)晶晶带来一只乌龟,她有件事和大家说:“前一段时间它吃了很多东西,可近几天它不吃也不喝,一动也不动,你们能告诉我,它怎么了吗?”

  2、幼儿解答。

  二、探讨动物过冬的.方式

  1、天气越来越冷了,动物们也准备过冬了,他们是怎样过冬的?

  2、幼儿结合调查表讲述

  3、出示大表格总结:动物过冬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有冬眠过冬,储食过冬,南飞过冬,增厚皮毛过冬等

  三、我们怎么过冬

  1、小动物们用不同的方法过冬,我们用什么办法渡过寒冷的冬天呢?

  2、幼儿介绍

  3、教师小结:可以增加衣服戴帽子围巾、参加运动、喝热水、开空调等等帮助我们取暖,哪种方法最节约、最好呢?(运动)

  4、运动确实是个好方法,又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让自己暖和起来,真不错。

  附:动物过冬方式的调查

  请列举4种动物过冬的方式,每种方式写(画)出4种动物。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2、发展求新求异思维

  材料:细绳、橡筋圈、回形针、胶泥、白纸每人一张

  过程:(一)引起兴趣

  老师尝试让纸立在桌上失败,激发幼儿动手的兴趣。

  (二)幼儿操作

  1、老师重点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先鼓励幼儿用桌上老师提供的材料帮助纸立起来,看谁用的方法多,而且和别人不一样。

  2、启发幼儿不用任何辅助材料让纸立起来,同样要用又新又多的方法。

  (二)结束部份

  1、幼儿讲解演示自己的方法,与同伴交流。

  2、老师总结:一张纸能立起来,其中包含了很多科学道理,随着我们不断学习和长大,我们就会明白,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去探索更多的'科学奥秘。

  评析:这本来是一个科学探索活动,但我发现了其中的创新价值,因而稍作修改运用了一番,效果还不错,幼儿开始用胶泥、回形针、绳子等铺助材料或粘、或卡或拴使纸立了起来,后来没有任何辅助材料了,他们也能用折叠、组合等方法让纸立起来,充分调动的求新求异思维,在活动的最后,有的幼儿还两个、三个合作,将纸组合造型,还取了不少象形的名字,体现了复合思维的萌芽。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汽车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之一,特别是男孩子对汽车更是情有独钟。他们可以讲述出很多种类型以及作用。因此通过主题活动“交通工具博览会”,我设计了这节活动内容。虽然准备的材料很多,但是幼儿能在这么一个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消防车、救护车、警车是执行特殊任务的车辆,并能说出它们的特殊标志和不同作用。

  2、引导幼儿根据不同车辆发出的声音辨别是什么车,发展幼儿的判断能力3.学会运用110、120、119三个特殊的号码。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消防车、救护车、警车的特征及作用。

  难点:学会运用特种车的求救号码。

  活动准备:

  关于特种车的课件一份,每幼儿一套特种车与求救号码的图片,消防车、救护车、警车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玩车,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教室里有很多的车,大家想不想玩一玩啊?(幼儿:想)师:老师评价小朋友玩车的时候看一看你的车和其他小朋友的有什么不一样呢?(幼儿自由玩车,教师个别指导幼儿观察自己的车和别人的有什么不一样。)

  二、播放课件,认识特种车的特征及作用:

  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这有什么车?(消防车、救护车、警车)警车:

  1、这是什么车(警车)。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抓坏蛋)

  2、警车的外形特征(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警车。

  小结:警车是用于追踪和抓捕逃犯的车辆。没有固定车型,车牌有专门的标记。车头上面装有报警器。

  3、拨打电话110有小偷必须立刻报警,该拨打什么电话呢?(110)(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拨打110及警车行动。

  小结:当你见到犯罪行为时,立即拨打110,公安人员执行任务,拉响警报,飞驰前进,其他车辆都要让路,以保证公安战士不失时机的逮捕罪犯。

  救护车:

  1、这是什么车?(救护车)。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救人)

  2、救护车的外形特征(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救护车的车身颜色、标志,车头和车门的特征及用途。

  (1)为什么救护车上的灯会闪,还发出嘀嘟嘀嘟的声音?(因为救护车里的病人病得很严重,所有发出嘀嘟嘀嘟的声音让人家让开,这样救护车开得快让病人早点去医院看好病)(2)你们知道救护车里面有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用?(因为救护车基本上救的都是生重病的人,所以车上要放一个床,让生病的'人可以躺下来)小结:救护车是专门护送危急病人到医院的专用汽车。一般是白色或绿色,车身两旁和后面车门上都有红十字标志,车头或车顶上装有警钟或警报器。车门在车厢的后面,便于担架的进出。

  3、急救电话120师:有人需要马上送医院该拨打什么电话呢?(120)(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拨打120及救护车救人。

  小结:当有危急病人时,拨打急救电话120,救护车会立即出发,一路上响着警报,其他车辆都让路,以便让救护车尽把病人送到医院。

  消防车:

  1、这是什么车?(消防车)它有什么特殊本领?(救火)

  2、消防车的外形特征(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消防车的车身颜色、车身配置及其作用。

  (1)为什么消防车的身上涂上红色?(因为红色是很鲜艳的,人家很远就能看见消防车身上的颜色,别的车子就知道是消防车开过来了,赶快让开,让它开过去救火)。

  (2)消防车在灭火的时候,水是从哪里来的?(消防车上面有一根管子,把马路上的消防栓门打开以后,水就会流动起来,就可以灭火了。)

  (3)为什么消防车上有梯子,它有什么用处?(因为楼房太高,人爬上去很危险,用很长的梯子就可以灭火了)(小结:消防车是救火用的汽车。车身是红色的,车头上有一个警报器或警钟,车身是急用储水箱,两旁有吸水管和水带,车上有升降梯子和灭火器等救火用具。

  3、火警电话119师:当火灾发生时,该拨打什么电话叫消防车呢?(119)(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拨打电话119及消防车救火小结:当发生火灾时,拨打火警电话119,消防队员立即驾驶消防车,一路发出“呜――”的警报声,沿途的行人和其他车辆一律让路,让它尽快赶到现场灭火,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

  三、游戏:

  1、开什么车师:生活中人们经常遇到一些困难,如果有人遇到了困难,小朋友愿意帮助他们吗?

  (1)这里发生什么事了?(着火了)小朋友快想想办法,我们该叫辆什么车呢?消防车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呢?(119)

  (2)他怎么了?(生病了,受伤了)这可怎么办呢?该叫什么车呢?救护车的电话号码是多少?(120)

  (3)这里发生什么事了?有小偷,坏蛋。怎么办呢?打什么电话,电话号码是多少?(110)

  2、《出车》

  幼儿找一辆自己喜欢的玩具车,在专用号码的指挥下随音乐依次开出活动室。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

  2、幼儿能大胆选择并讲述选择的理由。

  3、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动物图片若干、课件。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兴趣,谈话猜谜语导入课题。

  老师今天带来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猜一猜,看看谁最先猜出来。请你听仔细了:

  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雪花)什么季节下雪?(冬天)"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感觉怎样?"(冬天,天气寒冷)"看一看,冬天人们是怎样过冬的?"(穿棉衣、安装取暖设备、常在室内活动、加强锻炼等)

  2、引发课题"动物是如何过冬的"谈话导入:人们有这么多的好办法过冬,那么你们知道小动物在这样冷的天气里是怎样过冬的呢?

  ⑴幼儿根据日常观察进行自由回答,教师不予评论。

  师: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动物过冬的办法,那么究竟小动物们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呢?老师有一些小动物过冬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⑵幼儿看图片:

  提问讨论:A:图片上有哪些小动物;B:这些小动物是如何过冬的。

  教师重点讲解,小动物过冬的方法有几种:

  ①、冬眠过冬。例如蛇、乌龟、青蛙、刺猬、蝙蝠、狗熊,因为他们在冬天来临之前吃大量的食物,整个冬天他们就可以睡觉,不吃东西了。

  ②、换上厚厚的毛过冬的有兔子、松鼠、鹿、麻雀、乌鸦、狐狸;

  ③、贮食过冬的有蚂蚁、松鼠、蜜蜂等,因为冬天出去找食会很冷,所以提前把整个冬天的粮食准备好过冬。

  ④、大雁和候鸟是南飞过冬,因为冬天的时候南方比较暖和,所以天鹅和燕子会选择南飞过冬,除了天鹅和燕子会南飞过冬,还有很多候鸟会南飞,像杜鹃、大雁、黄鹂、丹顶鹤,他们都是随着气候的变化而迁徙的`鸟。

  C:"你还知道其它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3、巩固、丰富幼儿对动物过冬的认识观看动物过冬课件,提问:

  冬眠过冬的有哪些动物?

  换上厚厚毛过冬的有哪些动物?

  贮食过冬的有哪些动物?

  南飞过冬的动物有哪些?

  4、了解动物与季节的关系,知道动物有各种方法过冬,这是保护自己生存的最好方式"动物们为什么会有各自不同的过冬方法?"(保护自己生存,适应季节的变化)"假如这些动物不想法过冬,那将会怎样?"(冻死、饿死)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小动物,爱护大自然,为动物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体验、感受、理解转动的意思,探索使各种物体转动的方法,体验活动的乐趣。

  2、感受转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关注转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1、幼儿第一次探索用的物品:生活中、活动室里常见的能转动起来的物品,包括纸杯、盘子、积木、废弃的`光盘、磁带、勺子、筷子、绳子、饮料瓶、呼啦圈、风车等,物品数量多于幼儿人数。

  2、幼儿第二次探索用的物品分组摆放,包括:塑料齿轮玩具,当中有孔的积木、纽扣、光盘,绳子;牙签,不同形状的、中心用针戳洞的纸片;纸杯、筷子、勺子,两只小碗中各盛半碗水。

  【活动过程】

  一、游戏:迷迷转

  1、引题并介绍游戏玩法。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玩一个“迷迷转”的游戏吧。游戏的玩法是这样的:大家张开双手,边念儿歌边自转,“迷迷转,迷迷转,转到天空我不动!”儿歌结束时就站在原地不动,并做一个与众不同的动作。然后我念数字1~10。如果我念到10,大家还能保持不动的话就算胜利。

  2、师幼一起游戏。

  (中班幼儿受知识经验所限,有时会将“转动”与“滚动”相混淆。我们知道“转动”是围绕着一个轴运动,“滚动”则是物体整体不断翻转着移动。这个游戏是让幼儿通过自身行动来体验、感受、理解“转动”。)

  二、探索让各种物品转动起来

  1、交代任务。

  师:这些物品看见大家玩得那么开心,也想玩“迷迷转”的游戏。请大家帮帮忙,让这些物品转动起来吧!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指导。

  观察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当幼儿已经想办法使物体转动起来时,教师宜用提问帮助幼儿提升经验:“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如当幼儿把笔放在手心并搓动使笔转动时,教师可以问:“你用的是什么方法?这个动作叫……”

  ● 当幼儿已经使一种材料转动起来时,教师可以鼓励全体幼儿尝试更多的材料:“请试一试不同的材料。”

  ● 有些材料可有多种使之转动的方法,如,风车可用吹气、跑动等方法使它转动。幼儿尝试了一种方法后,教师可以用提问拓展幼儿的思维:“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别的方法能使它转动吗?”

  3、交流与分享。

  师:你用什么方法把什么转动起来了?

  (这种填空式的提问能够帮助中班幼儿理清思路,完整表达自己的探索重点。)

  4、出示文字,师幼一起总结探索方法。

  (当幼儿说出教师估计到的方法时,教师就翻开已经打印好的文字;当幼儿说出教师没有估计到的方法时,教师就直接在空白纸上写出此方法。虽然教师并不强求幼儿认识所有出现的文字,但以上做法可以满足部分对文字敏感的幼儿的表达需要,同时有利于梳理归纳探索方法。)

  师:你们用转、搓、拧、拍、跑……那么多方法使物品转动起来了,真了不起!

  小结:转动与生活的关系。

  (选择一两位幼儿演示创造性地转动物品,由此自然引导到生活中的转动。比如,请幼儿演示用筷子或绳子让光盘转动,并提问:“光盘除了这样转动,还可能在哪里转动?”幼儿会联想到光盘还可以在播放器上转动。这时,教师追问:“光盘在播放器上转动后可以怎样呢?”

  幼儿会依据自己的经验回答。教师再适时总结:“转动给我们带来美妙的音乐、精彩的动画片,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如果想拓展幼儿的思维,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家里除了播放器会转动,还有什么会转动?”引发幼儿联想生活中更多的转动现象,从而自然达成第二条目标。)

  师:原来转动可以给我们带来方便、快乐……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转动都是有好处的呢?让我们今后在生活中再去仔细观察和发现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感官感知冰的特性。

  2、体验参与小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冰块、热水、温水、冷水各一杯,实验记录表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师:老师这里有一样东西,谁来摸一摸,猜猜是什么呢?

  你怎么知道是冰呢?冰是怎么来的?

  2、感知讨论

  (1)幼儿玩冰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2)比较发现

  提问:冰和水有什么不一样呢?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冰变成水?

  3、冰块实验

  (1)介绍材料及方法

  出示记录表及实验用具:把冰分别放入冷水、温水、热水中,比一比哪一个会融化得比较快。

  幼儿猜想

  (2)幼儿实验并记录

  (3)交流验证:把冰块放入不同温度的水中,水温越高,冰块融化得越快。

  4、拓展延伸

  继续进行水结成冰的实验,如做冰花等。

  活动生成及建议

  1、此活动可以整合语言“冰锅盖”,在听赏儿歌的过程中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并体验儿歌的有趣。

  2、活动中的冰可以事先引导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本次活动中冰在冷水、温水、热水中的融化仅仅是教师预设的,冰的'融化也可以用其他不一样的方法,如让它自然融化、放在手中用手的温度融化、用吹风机吹等等,本次活动后,可以让幼儿在探索区继续实验探索,教师多提供一些辅助的材料。

  3、长时间玩冰,幼儿的小手有冻伤等危险,建议老师在旁指导。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图片上的线索,乐意按提供的线索积极思考。初步了解蔬菜的特征。

  2、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影响点数10以内数量。

  3、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PPT、幼儿每人一块泥工板(以贴上图片)一支红笔、一支黑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数客人

  1、今天蒋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南瓜爷爷,南瓜爷爷家今天来了很多客人,因为南瓜爷爷要找邻居,我们也一起去看看,好不好!

  2、瞧,这就是今天南瓜爷爷家,它家门口来了很多客人,请你数一数一共有几位客人?(课件)

  3.你数完啦,几位客人呢(10个)你呢?几位客人(11)一圈客人数下来,有好几种答案。平时我们数东西都是排成一列小火车,一个一个数,今天这么多的客人排成了一个圆,你有什么办法把一圈的东西数清楚?

  4、师:你是怎么数的?你从哪开始数的?

  幼:从那个正方形的东西开始数的。

  师:数一圈的东西是从容易记的图形开始数。

  师:那我们从正方形开始数:123……101112……有没有人发现问题,再数下去数字越来越大啦,我们怎么了呀?

  幼:数多了。

  师:那数到哪里应该停下来呢,幼:方形前面那个。

  师:哦。数过的东西不能再数啦。我们再数一遍看到底是多少,先找个一个东西把它记牢了,就正方形的东西吧,记住数过的不能再数了。

  5、我们一起数一遍,1、2、9.10,原来南瓜爷爷家里一共来了10位客人。

  二、猜猜看你能从影子里看出它是谁吗?第几个可能是什么?幼儿猜测,教师引导。

  我们打开看看到底是什么?看你有没有猜对,第一个是、、、第十个是、、

  三、找蔬菜邻居

  1、现在南瓜爷爷家门口的十位客人都被我们猜出来了。那南瓜爷爷到底要找谁做邻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出示字卡:蔬菜。这是什么字宝宝呢?(蔬菜)

  3、小结:原来南瓜爷爷要找蔬菜做邻居。那到底什么是蔬菜,听好了蔬菜就是地里种出来的可以用来做菜的植物。

  4、请你拿出椅子下的板,把你觉得是蔬菜的在它下面的格子打勾,想想老师刚才说的,蔬菜是种出来的可以用来做成菜的植物。

  5、出示PPT,我们来看看哪些是蔬菜那些不是蔬菜。

  第一个豆腐干是不是?为什么不是?(豆腐干是用豆经过加工做出来的,不是直接种出来的,所以他不是蔬菜。)第三个:鸭子是从哪里来的?(鸭子是从蛋里孵化出来的,所以不是蔬菜。)第六个:蛋是从哪里来的?所以不是蔬菜6、现在请你拿出椅子下面的板,对照一下老师的PPT,在蔬菜图片上直接打钩。

  7、揭示答案:咱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几样蔬菜啊?(幼儿数)我们数了有7样蔬菜,出示数字卡)

  四、住房子

  1、我们一起请他们住进去吧。

  2、南瓜爷爷找好了邻居,你家的邻居是谁你知道吗?今天回家去看看你家的邻居是谁,好不好?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蔬菜的不同特征,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感兴趣

  2、善于发现问题并乐意按提供的线索积极思考,能大胆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图片、字卡、记录卡、信封(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幻灯片,让幼儿根据图片内容猜测是谁的家?

  1、提问:这是谁的家?(南瓜的家)

  2、出示南瓜图片提问1:"你知道他是谁吗?"(南瓜爷爷)提问2:"你从哪里知道他是爷爷?"提示幼儿:年纪大了会有什么变化?(胡子、眉毛)教师小结:年纪大了胡子和眉毛、头发都会有变化

  二、请客人

  1、猜猜是谁来了(出示图片的背面)我们来猜猜这些客人可能是谁,你们说的东西在哪里可以买到?

  2.数客人师:今天南瓜爷爷的家里来了好多的客人,请你数一数一共有几位客人?(图片背面围绕南瓜爷爷排成一个圈)

  (1)幼儿自由"数客人"师:一圈客人数下来,有好几种答案。

  (2)教师小结:平时我们数东西的时候都是排成一列小火车,一个一个数,今天这么多的客人排成了一个圆,我们有什么办法把一圈的东西数清楚呢?

  (3)教师引导幼儿(以一直绕圈的形式让幼儿自己发现)找一个标志性物体的物体。

  师:幼儿跟随教师的指引开始数数,教师以一直绕圈的形式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

  (4)教师小结:数东西时一定要先找一个容易记住的物品开始数,数过的就不能再数了。

  (5)师:南瓜爷爷家来了这么多客人,我们给他们编上号。(教师在每个东西旁边都编上对应的数字)

  3、"找邻居"师: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南瓜爷爷家里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它到底有什么事呢?小朋友你们也想想你们家里什么时候会来很多客人呢?(过年)

  (1)了解"邻居"的概念师:出示图片,解释什么是邻居?(房子挨在一起,住在旁边的朋友)南瓜爷爷找谁做邻居呢?

  师:南瓜爷爷要找蔬菜做邻居,请幼儿自由讨论什么是蔬菜,并出示卡片"蔬菜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出示信封让幼儿把结果进行整理记录。

  (2)什么是蔬菜?

  教师解释什么是蔬菜:蔬菜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全班一起再一次将蔬菜找出来。并将找出来的蔬菜列出来。

  师:所有的蔬菜我们都找出来了,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种蔬菜呢?

  3、"给邻居分配房子"师:南瓜爷爷家附近有几间房子?可是房子只有3间而蔬菜却有6个,那该怎么办呢?

  出示图片,让幼儿思考怎样分房子合适。

  师:那谁和谁挤一起比较好呢?

  师:老师放一个,土豆和黄瓜,你觉得我是怎么想的?

  我这样放是有原因的。蔬菜的分发有很多,除颜色、形状、高矮,还有很多,我们回去好好想一想。

  活动结束

  《南瓜爷爷找邻居》活动实录一、活动背景分析:

  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蔬菜随处可见,它们种类繁多,对于"蔬菜"一词我班的幼儿其实都耳熟能详了,知道蔬菜有营养,要多吃蔬菜,而他们最熟悉的蔬菜则是青菜,其他种类的蔬菜则一知半解,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发现幼儿不爱吃蔬菜的现象。因此,有必要使幼儿形成对蔬菜正确的认识,加深对蔬菜的特征的理解,激发幼儿对蔬菜的兴趣。我认为,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季节性、必要性,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同时我班幼儿在数数的技能上还停留在火车式排序数数法,数一圈物体的方法了解不多。因此在选材上我又将数学与科学两大领域相整合,整个活动的展开以不断地设疑、质疑和最后的留疑为主导,让幼儿在重复犯错、重复性的寻找答案,注重启发幼儿的方法,给予幼儿思考的余地,让幼儿自己探索想出办法解决。

  二、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感兴趣,乐意按提供的线索积极思索。

  2.观察发现图片上的线索,初步了解蔬菜的不同特征。

  三、活动过程

  片段(一).数客人

  师:今天南瓜爷爷的家里来了好多的客人(将实物图片的背面围绕南瓜爷爷排成一个圈),请你数一数一共有几位?

  师:你数完啦,几位呢(10个)你呢?(11)你呢(12)一圈客人数下来,有好几种答案。平时我们数东西都是排成一列小火车,一个一个数,今天这么多的客人排成了一个圆,有什么办法把一圈的东西数清楚呢?

  师:你是怎么数的告诉大家,你从哪开始数的?

  幼:从那个正方形的东西开始数的。

  师:数一圈的'东西是从容易记的图形开始数。

  师:我们从正方形开始数:12345……91011……有没有人发现问题,再数下去数字越来越大啦,有没有人发现问题,你发现问题啦?什么问题?

  幼:数多了。

  师:那数到哪里应该停下来呢,

  幼:方形前面那个。

  师:哦。数过的东西不能再数啦。我们再数一遍看到底是多少,先找个一个东西把它记牢了,就选像鸭子的东西吧,记住数过的不能再数了。1、2、3、4、5、6、7,现在知道了南瓜爷爷家里一共来了7位客人,大家意见统一啦。

  师:南瓜爷爷家来了七位客人,我们给他们编上号。(教师逐一在每个东西旁边都编上1-7的数字)

  片段(二).找邻居

  1.了解"邻居"的概念

  师:刚才杨老师告诉你们要学会看图上面的提示。看!门上贴着一张纸也。把这张纸放大了给你们看!

  师:(出示部分字卡找邻居)什么是邻居?(房子挨在一起,住在旁边的朋友)我们班邻居是谁?南瓜爷爷找谁做邻居呢?

  师:(出示完整字卡找蔬菜邻居)南瓜爷爷找谁啊?什么是蔬菜啊?刚才看到的7样菜里边有蔬菜吗?一会请你拿出椅子底下的板,依次念一念,找一支黑色的笔,把你觉得是蔬菜的东西勾出来,勾在上面一行。(幼儿拿出操作板,在上面一行用黑笔勾了起来。教师只是依次看过来,并不提出自己的意见。)

  师:(等孩子们操作完以后)好,把笔送回去,有的人都找对啦,有的人还差一点点,到底什么是蔬菜啊?

  2.什么是蔬菜?

  师:杨老师看了厚厚的一本书,书上说,蔬菜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师:找一只红色的笔,在第二行再想一想到底哪些是蔬菜,在第二行勾出来。(师:好啦。把红笔送回去,看黑板,我这里的蔬菜和你们的一摸一样,

  师:我们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你找对了吗?

  师:4样蔬菜用数字几表示啊?(出示数字图片4)

  片段(三).给邻居分配房子

  师:(在南瓜爷爷旁边出示三间房子)南瓜爷爷家附近有几间房子?那要找几个邻居啊?

  师:3间房子4样蔬菜该怎么住啊?

  幼:挨在一起住,挤一挤!

  师:那谁和谁挤一起比较好呢?

  幼:红萝卜和青菜,(为什么他俩挤一起)它们一样长。(好主意!)

  幼:南瓜爷爷和黄瓜,因为它很孤单!

  师:老师放一个,土豆和黄瓜,你觉得我是怎么想的?

  我这样放是有原因的。蔬菜的分发有很多,除颜色、形状、高矮,还有很多,我们回去好好想一想。

  教学反思:

  活动开始我让幼儿猜猜从影子里看出它会是谁,通过这个环节来了解幼儿对的以往经验了解有多少。从而使幼儿对教师所提供的影子有了一个深入的思考。由于本班幼儿经常在区角玩找影子的游戏,所以幼儿很快就从影子中找出各种实物。在数南瓜爷爷家来了几个客人这个环节中,我特意设计了一个围合的数数方法。让幼儿学会了围成圈的东西也可以数的。并从中得出个结论:数圆圈时,要先找一个有特征的开始数,数过的就不能再数了!无形中又让孩子学会了一个新知识。在南瓜爷爷想找蔬菜邻居这个环节,幼儿对教师提供的物体来选择蔬菜时,在了解了物体的形状、大小后,幼儿对于豆腐干是不是蔬菜的讨论成了一个难点。最后老师通过提供一些蔬菜生长环境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最后得出一个概念:蔬菜是种在地里的可以用来做成菜的植物,所以幼儿按照教师提供的线索得出了结论豆腐干不是蔬菜。在多次的选择中,大部分幼儿能真正理解了蔬菜的概念。但还有一部分幼儿由于对蔬菜认识不够透彻,还没有清晰的辨认豆干和鸡蛋不是蔬菜。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3-1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3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01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02

中班科学教案08-03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9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10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11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