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10-13 09:08:28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汇总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汇总10篇)

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使幼儿知道纽扣是圆形的,并且有扣眼;

  2、帮助幼儿掌握简单的搓圆、压扁的技巧;

  3、使幼儿体验做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橡皮泥、小木棒、纸制的衣服(每个幼儿一份);2、各种颜色的纽扣若干只;

  3、塑料布(铺在桌子上);4、轻音乐(幼儿在做手工的.过程中播放)。

  三、活动过程:

  1.师: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衣服,可是,它被可恶的巫师施了魔法衣服变得不漂亮了,孩子们你们能让它变得漂亮吗?

  2.出示衣服:a、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观察,看看上面少了什么?让幼儿自由讨论回答,以此激起幼儿的兴趣;

  b、教师总结幼儿的答案,并在此提问:那你们见过纽扣吗?他是怎么个样子的?

  3.出示纽扣:教师出示各色、大小不一的纽扣;让幼儿观察纽扣的形状以及它的基本特征;

  4.做纽扣:

  (1)a、师:咱们小朋友想不想帮助老师也做个漂亮的纽扣,让衣服恢复它的漂亮呀?

  b、教师示范,并在做的过程中让幼儿仔细观察教师是如何做的?

  (过程省略)

  (2)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教师作巡回指导,播放音乐(目的在于让幼儿在轻松快的气氛玩中学 );

  5.展示幼儿作品;

  6.结束活动、整理用具。

小班教案 篇2

  目标

  1.能愉快地跟着诗歌做动作。

  2.替换诗歌中的个别词语,体验创编诗歌的快乐。

  准备

  1.观察过落叶情景。

  2.有落叶树的场地。

  过程

  1.欣赏落叶。

  ——师幼围坐在落叶树下,共同欣赏和讨论落叶飘飘的情景。

  ——教师捡起一片落叶,请幼儿说说树叶的颜色、形状。

  2.感受诗歌意境。

  ——秋风一吹,树叶一边唱歌一边从树上飘下来,每片树叶都有一首好听的诗歌。

  ——幼儿完整欣赏诗歌一遍。

  ——诗歌中的树叶像什么?请幼儿运用动作表现。

  -——跟着教师边念诗歌边做动作。

  ——每名幼儿手持树叶扮演小树叶,边跟念诗歌边表演。

  3.尝试仿编。

  ——请幼儿观察手中的.叶片,说说树叶除了像蝴蝶,还像什么。

  ——根据幼儿的想像,填入“就像一群XX”,教师帮助幼儿连成一首新诗歌,尝试让幼儿集体朗诵。

  ——请幼儿来到树下空地上,手持树叶一起边念《树叶蝴蝶》或新编的《树叶小鸟》等边做动作。

  建议

  在引导幼儿说说“树叶像什么”时,有的幼儿可能只表述“像小鸟”、“像蜜蜂”等,教师应倾听幼儿的回答及时予以肯定。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可引导他们说说“蜜蜂”在干什么、“小鸟”在干什么,让他们积极参与创编。

  附:树叶蝴蝶

  秋风秋风吹吹,

  树叶树叶飞飞。

  就像一群蝴蝶,

  张开翅膀追追。

  (常瑞/文)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发挥无声的肢体语言,用动作表现诗歌的内容,帮助孩子理解诗歌内容。由于这首诗歌中涉及到几个动词“吹”“飞”“追”等,我采取了运用肢体动作这一策略,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这些词,进而理解诗歌的内容。活动中,我教孩子学习诗歌和仿编诗歌时,运用非常直观、形象的动作,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积极性很高,诗歌仿编的又快又多。活动最后,我带领幼儿模仿小树叶轻轻飞进活动室时,“你看到的小树叶是怎样飘下来的?”一句话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将他们平时看到的不同的景象都表现出来。我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诗歌中的句子,效果很好,始终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孩子为主体,让孩子在生活、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让孩子在玩中学,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活动中我发现还有好多的不足之处,如提问设计方面,有些提问很封闭,多是填鸭式的提问。如:就象一群什么?张开翅膀干吗?这些提问很罗嗦,没有实际的意义,有些甚至绕来绕去的,却始终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不能发挥幼儿的想像力,这样的一些提问如果经常在课堂中实出现,对幼儿的思维发展来说,那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想:我要加强学习,注重反思,促进自身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成长。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钢琴键盘。

  2.do –si七音在键盘的位置。

  活动准备:

  1.画有键盘的图画二张,腊笔(黑色)。幼儿人手一份代表do –si七音的小动物卡片,键盘图范画一张。

  2.do—青蛙, re—鸭, mi—猫, fa—兔, so1—鸡, 1a—猴,si—鸟

  活动过程:

  1.导语:森林里盖了许多新房子,小动物们有新家住了它们可高兴了,它们是谁呢?

  2.按顺序出示卡片并贴在相应的键盘上。

  3.教师带领幼儿按顺序从do –si唱一遍。

  4.导语:小动物门有了新家很高兴,可是它们发现了一个新问题是什么呢?它们住的`新房子没 有标记,很容易走错,它们 想请小朋友们帮助做个标记好吗?

  5.让幼儿观察键盘有两格的有三格的。

  6.教师示范:do re mi 上面二格涂黑色。Fa so1 1a si上面三格涂黑色,(强调do – mi住二黑格房子的下面)。Fa so1 1a si住在三个黑格子的下面。

  7.幼儿涂教师指导,涂好后让幼儿说一说七个音都住在哪?

  8.发给幼儿完整的键盘图画纸让幼儿图色。

  9.涂好后带领幼儿按顺序唱或人七个音在键盘上位置。

  活动建议:

  1.可将材料投放在区域中利用区域活动进行练习从而加深印象。

  2.注:动物的卡片可自行调换,强调键盘位置的重要性。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不畏严寒,喜欢参与户外运动。

  2、知道在寒冷天气里如何保护自己不生病。

  3、提高幼儿健康意识,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

  2、冬季御寒衣物、跳绳、皮球等运动器械。

  活动过程:

  1、老实说儿歌,幼儿猜一猜儿歌表现的季节。

  北风呼呼吹,雪花飘啊飘,宝宝不怕冷,外面跑一跑,锻炼身体好。

  (1)你是怎么猜出来这是形容冬季呢?

  (2)你知道的'冬天时什么样子?

  2、幼儿相互观察着装情况。

  (1)小朋友都穿了什么样的衣物?为什么这样穿呢?

  (2)外边的温度和室内的温度有区别吗?我们外出的时候需要添加哪些衣物。

  3、观察幼儿操作材料,理解画面内容。

  (1)图画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你喜欢这样玩吗?说一说"堆雪人"的事情。

  (2)看看小朋友是怎样健康过冬的?(分析每一幅画小图,和幼儿一起讨论。)(3)冬天那么冷,钻在被窝里多睡一会多好啊,为什么要按时起床,坚持锻炼。

  (4)注意保暖需要怎样做?

  (5)寒冷的冬天,怎样保护我们的皮肤呢?

  (6)冬天究竟是开着窗户好还是关着窗户好呢?究竟是经常外出活动好,还是待在家里不出门好呢?

  4、说说你和家人是怎样过冬的?

  5、一起说儿歌《宝宝不怕冷》。

  活动延伸:

  坚持户外锻炼,利用各种运动器械玩游戏。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学习儿歌,感受并朗读儿歌《玩皮球》的快乐。

  2、 激发幼儿愿意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发音准确。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字卡、大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皮球。这是什么?皮球可以怎么玩?

  2、出示大范例的图画。小朋友的书里也有一个宝宝在玩皮球,一个很有意思的皮球,你们想看吗?

  二、观察画面。

  1、图画中有谁?在做什么?

  2、猜猜小字点的皮球是谁给她买的?

  3、这个皮球上画着什么?

  4、宝宝怎样玩皮球?

  三、欣赏儿歌。

  1、放录音,请幼儿欣赏。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2、老师有感情地朗诵。问:

  儿歌里念了什么?

  为什么说小猴翻跟斗?(认读字词:皮球、小猴)

  四、学念儿歌。

  1、请幼儿随录音机念。

  2、跟随老师和大范例念。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设计】

  棉花、蚕豆是农村常见的乡土资源,所以本次活动选择这两个材料组织本次活动。由于小班幼儿的手指灵活度不高,对于一些粘贴的美术活动很感兴趣,所以本次活动选择了让幼儿进行粘贴棉花和蚕豆。希望可以又环保,又能做出美丽的作品,还能发挥幼儿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

  喜欢参与美术活动,体验粘贴的乐趣能够细心的进行粘贴,通过粘贴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动手将棉花粘贴在纸上。

  难点:能够将棉花在黑线内粘满,不超出线。

  【活动准备】

  物质:棉花、蚕豆、浆糊、抹布、画好芭蕾舞娃娃的纸、课件。

  经验:对芭蕾舞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材料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

  分别出示棉花和蚕豆(棉花、牙签)

  2、师:棉花和蚕豆都有什么用那?(棉花可以做冬天的衣服,蚕豆能吃。)

  3、师:谁来猜猜老师今天要用棉花和蚕豆做什么?幼儿自由猜测。

  4、小结:我们可以用棉花和蚕豆做粘贴画。

  二、教师示范,幼儿仔细观察。

  1、出示《芭蕾舞娃娃》一幅,师:这是老师刚刚粘好的画,我们看看吧!

  提问:这是什么呀?,(一位跳芭蕾舞的演员)我们叫她芭蕾舞娃娃。

  2、师:这幅画是怎么粘贴的啊?幼儿仔细观察回答。

  蚕豆:头部。

  棉花:头饰、衣服。

  3、师:那我们先来看看要用到哪些材料?

  教师出示材料(棉花、蚕豆、浆糊、抹布、画好芭蕾舞娃娃的纸)带领幼儿认识。

  4、师: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画是怎么粘贴的啊?

  教师示范:①蘸些浆糊涂在头部,手擦干净,把蚕豆粘贴在上面。

  ②在头饰处涂些浆糊,手擦干净,取一些棉花粘贴上去。

  ③在裙子处涂些浆糊,手擦干净,取一些棉花一点一点粘贴上去。

  5、小结:芭蕾舞娃娃穿上衣服真漂亮。

  三、幼儿自由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1、师:小朋友,你们想试一试吗?

  2、讲解注意事项:

  ①浆糊不要蘸太多。

  ②画面要保持整洁。

  ③棉花不要拿太多。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四、点评作品。

  师:好了的把画给老师贴起来。

  教师按动作排列粘贴。

  师:哪个是你做的?她在做什么动作?请你也来学一学。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激发对大自然、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 初步学习演唱歌曲《春天》,能边唱边按歌词内容做动作。

  2、 根据歌词内容创编相应的动作,知道唱完后保持花的造型不动。

  活动准备:

  1、 自制挂图(根据歌词内容设计)。

  2、 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春天),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教师适时引导。

  (3)教师小结:春天里有柳树发芽、五颜六色的`花朵、青青的小草等现象。

  2、出示挂图,示范演唱歌曲《春天》并学习歌词。

  (1)教师演唱歌曲,请幼儿仔细倾听,提问引导幼儿:你听到了什么?

  (2)教师有意识地提示幼儿用歌曲里的语言回答,初步了解歌词内容。

  (3)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画面内容,教师用歌曲里的语言帮助幼儿梳理画面内容。

  3、师幼共同学习歌曲《春天》。

  (1)教师用较慢的速度演唱歌曲,边唱边在图片上指引出歌词内容,帮助幼儿记忆。

  (2)通过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并运用多种形式,反复练习歌曲,配上相应的动作。

  (3)教师运用小组演唱,男女分组演唱,个人演唱的形式学习歌曲,知道唱完后保持花的造型。

  (4)幼儿配合动作完整演唱歌曲。

  4、 创编部分歌词内容并能演唱。

  (1)教师逐句引导幼儿创编歌词内容,鼓励幼儿大胆创编。

  (2)带领幼儿梳理所有动作,并放慢速度边唱边将幼儿编的动作完整做一遍。

  活动延伸:

  游戏时间里,组织幼儿扮演太阳、小草、小鸟、花,按照乐句表演。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蜗牛身上的色彩猜测蜗牛吃的食物,想象故事情节的变化,享受变化带来的乐趣。

  2、能注意倾听他人讲述。

  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彩红屋黑板、透明胶。

  2、小图片六张、一只没涂颜色的.蜗牛。

  活动过程:

  1、 出示蜗牛(一只没涂颜色的蜗牛),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这是什么?(蜗牛)蜗牛走起路来是怎样的?谁来学一学?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这只蜗牛的本领可大了,它会变颜色的,是一只变色蜗牛。猜猜看它会变成什么颜色呢?

  2、逐一出示图,理解故事内容。

  ⑴教师直接讲述第一天。问:它怎么会变成绿色的?

  ⑵它还会变成什么颜色呢?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问:它吃了什么变成了什么颜色的蜗牛呢?。

  3、完整地听一遍录音。

  4、幼儿集体讲一遍。

  5、师:小蜗牛还会吃什么呢?又会变成一只什么颜色的蜗牛呢?

  请知道的小朋友下课后来告诉老师。

  活动延伸:将幼儿用书放在阅读区,鼓励幼儿在日常活动中,主动地阅读,并与同伴交流。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准备:

  美工区:各色皱纹纸,画好花的形状;数学区:提供3以内的点卡、蜡笔、画纸。阅读区:投放认识各种花卉的书籍。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春天的花儿也开好了!春天的花儿都是怎

  么样的呢?

  2、请幼儿说一说春天的景象。

  教师小结: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万物复舒的.季节,农民伯伯的农作物、小草、树都长出了嫩嫩的芽,像桃花、梨花、迎春花、茶花、杜鹃花……都开的特别好了!这些花儿都是各种颜色,看起来特别的漂亮!你们喜欢春天这些花吗?今天我们也来一起制作春天漂亮的花。

  二、介绍各个区域。

  1、手工区。

  (1)这些花儿漂亮吗?这些花儿都还有装扮漂亮,我们一起来把这些花儿添上漂亮的颜色。

  (2)这里还有彩色的纸,小朋友可以用这些彩色的纸来装扮这些花儿,各种花儿下面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颜色,待会小朋友要看清楚你拿到的花儿是什么颜色,再选择什么颜色的纸来进行撕贴。

  (3)这里还有一些瓶身与瓶盖,它们身上现在多了几个标记,小朋友仔细看看,瓶身上有什么?(圆点)待会请小朋友看清楚瓶身与瓶盖上的圆点,按照点数来进行匹配。

  2、娃娃家。

  今天请一位小朋友来娃娃家里扮演小主人来招待客人,当有客人来到你家里做客的时候,小主人要热情的招待客人,请客人进门、坐下来、并拿出你喜欢的玩具与客人分享;客人来到别人家里,也要有礼貌的与主人问好,不能随便乱玩别人家里的玩具,要先问问主人能不能玩!

  3、图书角。

  教师:在阅读区中,老师准备了现在正学着的主题书《春天悄悄话》,小朋友可以去看看图书中讲了哪些关于春天的事情,春天到了我们的身边都有什么变化,可以和你的朋友说一说!

  三、组织幼儿进区区域。

  1、提出区域规则。

  教师:在进区的时候,娃娃家和阅读区入口处都有小脚丫,进去的时候把你的鞋子摆在小脚丫上面,小脚丫都藏好了那就说明这个区已经满了,不能再进了。当老师放音乐时候,小朋友就赶紧把区域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在区域中不能大声喧哗,静静的玩。

  2、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

  四、收拾材料,结束游戏。

  小结小朋友进区观看的情况,表扬有序进区的幼儿,对存在不足自己玩自己的幼儿提出要求,指出做的不够的地方。

小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快慢,尝试用两种不同的速度来表现洗手帕的动作。

  2、体验劳动的'愉快,锻炼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重点】

  尝试用两种不同的速度来表现洗手帕的动作。

   【活动难点】

  感受乐曲的快慢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手帕每人一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这是什么?它有没用?那脏了怎么办?学习动作

  二、分段练习

  1、播放视频

  2、分段练习

  3、师:我们来洗一遍手帕欣赏音乐

  三、感受音乐特点

  1、完整欣赏

  分段欣赏

  师:它是什么样的?快的还是慢的?

  师:这一段呢?

  师:这里是怎么样的?做什么动作?我们小手拿出来,做一做

  四、跟音乐练习

  师:家里妈妈洗好手帕要把手帕怎么样?那我请小朋友洗好边说晾起来边举起你的手帕好么?那我们先来试一试,看看你们会不会

  师:我们小朋友都学会了这个本领,那陈老师这里有一些手帕,要请来帮我洗一洗,你们愿意么?拿起你们椅子下面的手帕,准备好!

   教学反思:

  开始部分,让孩子们学习日常生活中的模仿动作,如洗、搓、漂等动作。然后,通过老师的示范,根据乐曲强弱、快慢,让孩子们尝试用两种不同力度、速度的洗手帕动作来感受乐曲的韵律。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网鱼_小班其他教案07-05

小班教案 | 小班英语教案:Thislittlepigwenttothemar03-20

小班艺术教案:等汽车 _小班艺术教案07-15

小班教案:怪汽车_小班其他教案07-05

(经典)小班教案08-29

(精选)小班教案08-18

小班教案【经典】08-19

(经典)小班教案08-20

(精选)小班教案08-21

[精选]小班教案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