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查思维品质,讲求思维效益(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16:52:3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考查思维品质,讲求思维效益(网友来稿)

武汉市汉南一中 张大勇

语文是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学科,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是语文学科的硬任务。作为检验语文学习实效的高考,在语文试卷中处处渗透了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其考查面通常包括:

一思维的敏感性

思维的敏感性要求思考者根据环境、对象、场合等的个别差异敏锐而迅速作出判断,确定思维指向,整合思路。将信息隐蔽化、模糊化(暗示)是现行高考考查思维敏感性的常见手段。暗示设置的点很多,题干、选择肢、文题、作者、出处、注释、标点等只要可能,均可设置暗示。题干可通过解说、提供背景、设问等来暗示。如1998年高考题社科类阅读(宗璞《报秋》)第29题:

①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 ;

②反复使用“领取”字的好处是 。

答题者应充分注意题干中两次出现的“反复”一词。“反复”的作用一般是“突出、强调”,这样一想答案就清晰了;反之,如果不能觉察题干中的异样,答案可能就越答越远。

有的选择项之间互相矛盾。如1998年高考题第15题诗词鉴赏(贾岛《题李凝幽居》),要求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其中: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敏感的答题者应觉出,A、C两项矛盾,答案就在它们之中产生(选C)。

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聚精会神、质疑察异、善于比较、善于联想的习惯,这样有助于培养思维的敏感性。

二、思维的深刻性

透过事物的表象,深入其内部,通过思辨揭示其内在关系,这是思维深刻性的特征。高考对思维深刻性的考查一直都在坚持,并且呈现考面增宽、力度加大的趋势。

如1999年高考社科类阅读(陶行知《创造宣言》)第23题:

这篇《创造宣言》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为获得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

这两问的任何一问都不可能套用原文中的现成句子充答案。正确作答,至少要经历这样几个回合:把握文章主旨--定向筛选信息--据意重组语言。否则,就难答到点子上,或者挂一漏万(第二问答案有七点之多)。很明显,思维在这里不再是单一、直线的,而是曲折、渐进的,就在这样的曲折反复中思维变得深刻。

除要求思维的深度外,思维的深刻性还对思维的力度提出要求,如深入事物本质,或抓住规律,或揭示原因,或是预感发展的趋势和结果等等。思维深刻透彻作为发展层级之一明确地出现在高考作文的评价标准中。可见,思维深刻性的考查在高考中举足轻重。常规训练中多追问、多变换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思维的深刻化。

三、思维的逻辑性

“心游万仞、神骛八极”不意味着思维无章可循,事理通达、层次明晰应是思维的立身之本。高考中对思维逻辑性的考查题目多,分值重,形式活。如1999年高考题第6题: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 江岸后面是起伏在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①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

②那儿的景色真美!

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

④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

⑤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

⑥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

A.②③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句首的“去年夏天”明示所述是回忆,既然是回忆,代词当用远指代词;随后的视点变化应是江边--江面--江岸后面,由近及远,这样方合逻辑。解此题的关键,不靠通常意义上的陈述对象一致,而靠语句之间逻辑关系的把握。

再如2001年京皖、内蒙春季高考社科类阅读(邹志安《黄土》)第23题:

请用一两句话概括文中所反映的当时中国农村的状况。

此题难就难在思维框架的确立上。评价社会状况的逻辑程序是从物质到精神,正如评价一篇文章要从内容和形式着眼一样,这是特定事物对思维的逻辑限定,不建立这样的思维架构,就无严密的逻辑性可言。参考答案“广大农村还很落后,生活水平很差,人们精神贫困”正是这一架构的体现。

四、思维的独立性

思维的独立性的主要表现是不受干扰,自主思考。先验思维或定势思维(均为消极暗示)是思维独立性的最大敌人,高考试题经常用这两种思维设置干扰考查思维的独立性。

如1994年高考诗歌鉴赏题,要求指出赏析《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不确切的项,此题的难度不在题目本身,而在能否逾越先验思维。因为中学生接触到的大大小小的咏菊诗,几乎毫无例外地是颂扬菊花品质的高洁。如若摆脱不了这种思维惯性,答题者将浑然不觉掉进“甜蜜的陷阱”。而实际上稍加留意便会发现,诗中已将爱菊的缘由说得清清楚楚:“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

再看1996年高考试题元曲鉴赏(问人间谁是英雄)。此曲评价了三位历史人物: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由于《三国演义》的家喻户晓,提三国就跑不了刘备;由于《三国演义》的偏见意气,让人感觉赤壁大战的主角首推孔明和刘备。在这样一些因素的干扰下,考生极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上述错误一言以蔽之,思维的独立性缺失。

建树思维的独立性,首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仅凭定势、经验行事;其次要立足文本,不能以先验代替或超越文本的解读。高考对思维品质的考查不限于以上所谈,还包括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等。高考多思维品质的考查向我们传达明确的信息:培养优良的思维品质、求得最佳的思维效益是语文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

作者邮箱: zhangdy69@tom.com

【考查思维品质,讲求思维效益(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思维品质--语言创新的前奏(网友来稿)04-14

课堂提问应突出思维品质的培养(网友来稿)04-14

换个思维去教学(网友来稿)04-14

学生的写作思维是可以激活的(网友来稿)04-14

让自己的思维展开飞翔的翅膀(网友来稿)04-14

论作文创新思维(网友来稿)04-14

开放性思维训练示例(网友来稿)04-14

新课切入与创新思维(网友来稿)04-14

浅谈书法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网友来稿)04-14

提高立意训练的思维纯度(网友来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