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时间:2022-04-14 16:57:3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寡人之于国也(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课时计划(备课时间05年10月31日 第10周)第1课时(总42课时 )

寡人之于国也(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课题 教学目的 重点 难点 教法和手段

寡人之于国也 了解作者及《孟子》的有关知识。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和课文内容。 弄懂重点字词、句子,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字词、句式            

诵读式

讲读式

讨论式

[教学过程]

一、导语:中国历史的战国时代,出现了另一位儒学大师,他发展了儒家学说,在两千五百多年的中国历史发展中,他成了一位仅次于孔子的人物,他就是被中国人尊为亚圣的孟子。初中时我们学过他的一些文章,对他有过一些了解,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寡人之于国也》,更深刻地了解他。 

二、孟子生平和《孟子》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认为他继承了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严谨。其中用得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三、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断句停顿。学生通过初读,筛选出自己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可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学习。(师生互动-指导学生默读)

(二)教师范读课文(师生互动-指导学生对自己有问题的地方进行纠正)

(三)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师生互动-对问题学生个别指导纠正)

四、指导学生学习理解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正确理解课文(师生互动-先自学质疑,再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解答)

(一)重点词语

数;1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2数罟不入   池。

发:途有饿莩面不知发。

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兵:1非我也,兵也。2兵刃既接。

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之: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2无如寡人之用心者。3邻国之民不加少。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以: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2树之以桑.3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而:1弃兵曳甲而走。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是:1是亦走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王:王好战,请以战喻。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二)重点句子                                                                  判断句:1是亦走也。2非我也,岁也。3

介宾短语后置:则移其民于河东。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三)指导学习课文,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五、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三。

 

 课时计划 (备课时间05年10月31日第10周)  第2课时 (43课时 )

课题 教学目的 重点 难点 教法和手段

寡人之于国也 学习课文结构,理解文中表现的主要思想和写作特色 理解文中表现的主要思想和写作特色。 对文中表现的主要思想准确理解 讨论式

讲读式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结构,理解文中表现的主要思想(师生互动-先自学质疑,再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解答)

问题:1文章内容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的主要内容如何总结?

   2。梁惠王的疑问是什么?

   3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是如何回答的

4梁惠王的当“爱民”政策和“邻国之政”有无本质区别?

5从孟子对梁惠王的回答反映出孟子怎样的思想?“仁政”的主要 内容是什么? 

明确: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征战攻伐,劳役繁重,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的疑问。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先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通过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突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3段至第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3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

第4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本段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

第5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言简意赅。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二、品味赏析本文写作特色。(师生互动--提问--讨论--解答)

1.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

2.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

3.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

三、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一、二、四。                                                                       

 

【寡人之于国也(高一必修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04-14

说课稿:《寡人之于国也》12-22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09-15

关于《寡人之于国也》的教案08-25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教学设计04-14

人教版必修3高一语文第三单元《寡人之于国也》学案04-14

寡人之于国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寡人之于国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寡人之于国也(2)(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