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我们走向精神彼岸--《新语文读本》(本站教师中心原创)

时间:2022-04-14 17:20:1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引领我们走向精神彼岸--推荐《新语文读本》(本站教师中心原创)

○余言

引领我们走向精神彼岸--推荐《新语文读本》(本站教师中心原创)

一个教师,一个热爱读书的教师,一个孜孜焉教学探索与教学改革的教师,当他发现一本好书,而这本好书与教学的关系又是那么密切的时候,他会多么惊喜、多么激动啊!我意外收到王尚文、吴福辉、王晓明等三位先生主编的《新语文读本》(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3月第1版)并拜读之后,就是这种激动得近乎疯狂的情形。去年读到高一语文新教材时我喜悦过,今天读到《新语文读本》时我却真的激动了。我向身边的每一个语文教师热心地介绍,积极地推荐,巴不得每一个语文教师都人手一套,也巴不得每一个学生都人手一册,然后师生一起认真阅读,从而实现自我精神的成长,并逐步走向精神的彼岸。

这究竟是一套怎样的读本呢?新语文之“新”又究竟新在何处?翻开这套书,每一卷(全套12卷,高、初中各6卷,每学期1卷)目录前面的“编者的话”和“出版说明”都作了较为详尽的说明。这里,我只想强调三点。

一、选文的人文性与开放性

人文性与开放性是这套读本最大的特色。看看所选的篇目及作者就可以知道。

作者:鲁迅、林贤治、王小波、谢冕、周国平、钱钟书、梁实秋、陈寅恪、北岛、爱因斯坦、歌德、马丁路德金、帕斯卡尔、邦达列夫、梭罗、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阿赫玛托娃……

篇目:《我的信仰》《七个铜板》《我有一个梦想》《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思想录》《瞬间的思索》《我生活的地方》《悲惨世界(选读)》《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科学工作有没有风格》《底层》《故乡》《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从流氓谈到游民、游民意识》《结局或开始--献给遇罗克》《发现的时代》……

思想是人最大的魅力。从入选作品看,编者并不想把选文仅作为语言知识、阅读写作知识的例子,而是有意在学生与古今中外优秀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之间架起一座对话的桥梁,让学生通过这座桥梁,“能够走出原先较为狭窄的精神洞穴,放眼世界文明的天光云影,领略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采,从文本的言语中去倾听伟大心灵的搏动,感悟言语世界的奥秘,同时打好语文和人文精神的底子”。这套读本,正是通过选入了这许多思想含金量极高的多民族、多国家、多地区的作家作品,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思想、文学流派和风格,从而开拓广阔的视野,并在比较、撞击中培养起自己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在具有强大的精神和艺术力量的大师们面前,也能保持自己思想与人格的独立。

二、阅读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这一点在读本的“阅读建议”中有非常突出的体现。请允许我举一个实例来加以说明。初中卷5的第一个专题是“爱因斯坦和我们”。编者先选了爱因斯坦的《我的信仰》、《社会和个人》、《道德衰败》、《我的呼吁》等四篇短文,目的是让学生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人文精神有所感知。文后的“阅读建议”是这样写的:

爱因斯坦是你仰慕已久的一位伟大科学家,但你知不知道他同时是一位关注社会、人生,关注人的精神发展,有着坚定的信仰,独立的思想与自由意志,强烈的忧患意识的思想者?只有把他所拥有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起来,才会有一个完整而真实的爱因斯坦。

请认真阅读爱因斯坦的这四篇短文,以便走近爱因斯坦的世界。

首先要理解他,弄清楚他的基本观点。比如说--

他的信仰主要有哪些内容?

他存在着哪些外在与内心的矛盾?

他怎样看待战争与宗教?(以上见《我的信仰》)

他怎样看待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他对他所生活的时代的最大不满是什么?

面对科学技术的进步,他产生了怎样的新的忧虑与新的希望?(以上见《社会和个人》)

他认为一切宗教、艺术、科学与教育的最终目的与真正职责是什么?

他认为人的最高的和永恒的目标是什么?

他忧心忡忡的社会“道德衰败”主要表现在哪里?

他对此采取一种什么态度?(以上见《道德衰败》)

他认为是什么构成了对“自由”的威胁?

他向知识分子呼吁什么?(以上见《我的呼吁》)

--请摘录爱因斯坦的有关观点,或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梳理与概括,力求准确与简洁。

然后,请用自己的脑子进行分析与独立判断:爱因斯坦的哪些观点是你能接受,甚至信服的,有的精警的格言还可以抄在笔记本上,作为你人生的座右铭。哪些是你不能理解的,可以暂时搁置起来。哪些是你不能接受,或有疑虑的,可以提出不同意见。--即使是在占据世界高峰的巨人面前,也要保持你自己思想与人格的独立性。

这正是爱因斯坦期待于你和我们大家的:“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

然后,编者又选入了王滨等编著的《世界杰出人物的少年时代》之《少年爱因斯坦》,并在文后的“阅读建议”里写道:

这篇传记或许能拉近你与爱因斯坦的距离:原来爱因斯坦也曾经被认为是一个“生性孤僻,智力迟钝”的孩子,考大学他也落过榜,甚至被老师断定将“一事无成”--他也是一只“丑小鸭”啊。

读了这篇传记,你大概也更能理解:爱因斯坦在你已经读过的短论中,为什么那么强调自由、独立与创造了。你能够结合自己中学生活的体验,对爱因斯坦上过的两所中学不同的教育方式及其效果,发表一番评论吗?

没有要把编者对文本的理解强加给学生的意图,完全是以与读者平等的态度去撰写阅读建议,目的无非是要激发读者的阅读积极性,帮助读者进入文本,使读者与作者、编者进行直接对话,以真正实现读者主体性的阅读(并辐射到主体性的自由写作);也没有对选文与标准化诠释的迷信,而是强调了理解的多种可能性,提倡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从而营造起创造性阅读的氛围。

三、编排的学术性与新颖性

学术性主要体现在对中国古代文学部分的编排上。编者把古代文学设置为二十余个专题,分散在初、高中各卷中,既强调了那个时代的文学的特点及流派,又突出了堪称那个时代的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的大作家,颇具文学史的雏形。如“苏东坡在黄州”,就是鉴于苏东坡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鉴于黄州时期是苏东坡文学创作最为辉煌、人格精神最富魅力的一个阶段而设置的。读本选入了他在黄州时期写的作品,还选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中的相关章节,以期把对其人和其文的解读有机地结合起来,相辅相成,使学生真正走进东坡先生的言语世界和精神世界。

新颖性则有以下几点体现。1.小专题性质的编排体系,每卷十五题,如“科学纵横谈”、“言说的困惑”、“能思想的苇草”、“审视国民性”、“漫游者与固守者的冲突”等。2.有的翻译作品,同时选载了多种译本,并附了原文让学生试译,希望由此而有助于学生领悟语言文字的奥秘和汉语文的特点与长处。3.篇目出新。这套读本,中国作品约占十分之七(古代和现当代约各占一半),外国作品约占十分之三。其中,既选了许多民族与世界的经典文本,也“拿来”了不少从未引起选家注意的好作品。

基于以上原因,所以我真诚地向全国的中学生和语文教师们推荐这套《新语文读本》。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由于他向广西教育出版社的推荐,我才得以对这套读本先睹为快!

【引领我们走向精神彼岸--《新语文读本》(本站教师中心原创)】相关文章:

编一本开放式的新语文知识读本如何(教师中心稿)04-14

《新语文读本》编委:读书,贵在会意03-16

转变角色,走向成熟(教师中心稿)04-14

乞丐精神(教师中心稿)04-14

中考作文的命题走向及分析(教师中心稿)04-14

我们的母语能否表达我们(教师中心稿)04-14

我们年少,我们需要鼓励(教师中心稿)04-14

从新语文思想话语感(教师中心稿)04-14

与高一学生谈《语文读本》的阅读方法(教师中心稿)04-14

为《语文读本》选进武侠篇叫好(教师中心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