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菩萨蛮》教案

时间:2022-04-28 12:39:2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韦庄《菩萨蛮》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韦庄《菩萨蛮》教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韦庄《菩萨蛮》教案(精选5篇)

  韦庄《菩萨蛮》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把握韦庄疏朗秀美、明白晓畅(“显而疏”)的语言特点。

  2、体会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3、理解花间词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教学重难点: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是白居易赞美江南的名句,今天我们来欣赏花间词派代表作家韦庄赞美江南的词作《菩萨蛮》,比较鉴赏两人词的不同风格特色。

  二、关于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此前曾漫游各地。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终于蜀。他的诗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著有《浣花集》

  2、关于花间词派和婉约派的区别

  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欧阳炯、韦庄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凡五百首编成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将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词的题材,十之八、九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其他尚有些咏史征戍、行旅写景之作。风格以辞意婉约,香软秾艳为主,史称花间词派。北宋词家,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上承花间词,去其香软浮艳,以蕴藉雅正见长,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

  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

  3、背景介绍

  《菩萨蛮》是韦庄避乱在南方写的一组词,《菩萨蛮》共五首。主要歌颂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人物的秀丽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二、阅读下面这首《菩萨蛮》,回答(1)-(2)两道小题。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注①]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注②]似月,皓腕凝霜雪[注③]。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①合:应当。②垆边人:酒家女。③霜雪:形容女子手腕白皙。

  (1)简要概括:词中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

  (2)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首《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试分析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1)“春水碧于天”,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风景)美。(或: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色)“画船听雨眠”描绘了江南人的生活(情趣)美。(或:描绘了悠然自得的情趣)“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出了江南的人美。【答对每1 点得1分】 (2)久居他乡的人都会思念家乡,作者却说,不到老的时候就不要回乡,否则会因为过早离开江南而遗憾、惆怅,从侧面表达了对江南极度的赞美和留恋之情(此处答案有待商榷)。

  三、诗句赏析

  1、“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这两句意思:人人都说江南好,确实如此,到江南来作客的人应该在这儿住上一辈子。

  小结:这两句抒情。韦庄是北方人,在中原一片战乱中来到了江南,而在江南韦庄只是一个游人客子,却想在江南终老,这里既沉郁委婉地表达了有家不能归的苦衷,也由衷地表达了词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

  2、“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这两句意思是:江南春水澄澈,比蓝天更蓝碧,在这碧于天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这种生活比起中原的战乱,是何等的闲适自在啊。

  小结:这两句写景。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景和江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3、“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这两句的意思是:在炉边卖酒的少女像像月亮一样美丽,手腕洁白得像凝满了霜雪。

  小结:这两句写人,赞美了江南窈窕美丽的女子。

  4、“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须:必定。断肠:形容非常伤心。

  其意思是:年轻人未老时还是不要回乡,若是回乡一定会使你伤心断肠。

  小结:这最后两句是抒情,抒发了想回故乡勒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苦衷。

  这抒情体现了花间词特点,虽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饶有韵致。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他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你想还乡,而现在没有老,不能还乡,表现了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苦衷。后面说“还乡须断肠”,这正是别人之所以敢跟你说“游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因为你回到那弥漫着战乱烽火的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讲到这里再回头看“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就会明白陈廷焯为什么赞美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了。

  四、全诗主旨意境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既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也抒发了诗人飘泊难归的愁苦之感。

  五、艺术特点

  在谋篇布局上,上片开首两句与下片结尾两句抒情,中间四句写景、写人。全词写得情真意切,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具体特点是:

  1、语言疏朗秀美、明白晓畅。

  2、抒情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陈廷焯:“似直而纡,似达而郁”)

  3、写景写人纯用白描,却又清新明丽。

  六、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词。

  韦庄《菩萨蛮》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鉴赏诗歌

  2、感知“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为什么要学习古典诗歌?明确: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途径——鉴赏。

  (二)作者:温庭筠,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与韦庄并称“温韦”,花间词的开山鼻祖,奠定了文人词“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

  (三)切入诗歌:

  1、结合小注,自读。提醒注意:一个词语有几种不同的注解,诗无达诂。以小注②“小山”为例,结合导学案二—2分析证明此处理解为“眉”更好。

  2、齐读,整体感知内容(鉴赏第一步,参见导学案三—1),结合词意给“女性”添加定语并作具体分析(指导学生完成)。贵族、美丽、寂寞。整合答案:这首词刻画了美丽而寂寞的贵族女子形象。

  3、导学案三—2(先解析题目,明确这是考察对艺术手法的把握,这也是鉴赏的第二步),讨论完成。描写:肖像、动作(细节)、着装。

  4、导学案三—3,试由学生自由分析体会。明确:所谓“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便是指诗歌内容多以描绘女子闺中生活情态为主,带给人女性化的审美感受的特征。

  5、整合前边的分析过程及结果,形成一段完整的赏析文字,由学生完成。

  (四)板书设计:菩萨蛮 温庭筠

  目标:

  1、鉴赏诗歌

  2、感知风格

  (五)作业:参见导学案与《谒金门》的比较阅读。

  韦庄《菩萨蛮》教案 篇3

  教学设想:

  《唐诗宋词选读》第十二专题是:“龙腾虎掷的稼轩词”。该专题有4首,2首教学篇目,2首学生自学或老师选教篇目。本课要学的两篇,一篇是自读篇目,一篇是教学篇目。

  学习过程中主要解决三大问题:

  1、读懂,理解字词句子;

  2、理解词的情感思想;

  3、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学习中以诵读为主,在多读中逐渐推进学生的领悟能力;配以适当的赏析题,引导学生走上探讨之路。

  专题目标:

  1、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能够初步了解辛弃疾词雄深雅健的艺术风格。

  2、能够通过探究性学习,了解苏轼、辛弃疾词的杰出成就、不同风貌。

  3、能了解典故的类型以及在诗歌中的作用。能够对诗歌中精警的名句进行鉴赏。

  4、能够通过对诗歌意境(境界)的体验、鉴赏,了解意境的艺术魅力。

  5、能够结合本专题的学习,尝试风景名胜联(或写景抒情联)的拟写。

  本文目标:初步了解辛弃疾的词风,赏析词中的意境。

  教时设置:1教时

  过程:

  一、导入

  南宋还有一位大文学家,就是辛弃疾,前人曾有人称他为“词中之龙”,说他的词是“龙腾虎掷”。辛弃疾最大限度地开拓了词的境界:在内容上,包罗万象,如万花竞春,尤以气入词,充满狂放精神;表现方式上以文入词,用以抒情,用以咏物,用以说理,进一步解放了词体;语言上熔铸百家,为我所用,五光十色,光怪陆离;风格上亦刚亦柔,亦庄亦谐,其繁富多样为两宋其他词人无法比拟。今天我们学他的两首词《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二、教学《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1、朗读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2、看注解,补充了解作者和背景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辛弃疾在政治上,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一生郁郁寡欢,不得志。所以,他用诗词来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他的词充满一股豪放的阳刚之气,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写这首词时,作者驻节赣州,常来往于皂口,这是一次在皂口一墙壁上的题字。

  3、根据诗词的特点,合理想像,理清全词大意

  (郁孤台下赣江的水清澈呀,有谁知这里面落入了多少背井离乡人的泪。面向西北眺望故都,可惜有无数座山遮挡。

  青山再高,也遮不住滚滚东流的江水。傍晚行于江边,正让我惆怅,岂知又闻深山里传来了鹧鸪的啼声。)

  4、赏析(先思考,再和同学交流,准备班级发言)

  (1)前人评价这首词的手法是“借水怨山”,试加评说词中的山和水这两个意象和情感。

  (上片寓情于景。前两句以虚笔写“清水”,带出一个“泪”,表现山河破碎的憾恨,后两句写对故都的'眺望,引出山的遮挡,表现对旧都故国的无限思念,以上,在情感上是抑。下片前两句借山说水,渗透出出一股豪放之气,在情感上是扬;后两句又借眼前之景,一边是江,一边是山,一像一声,渲染出内心深处的“愁”,又是抑。)

  (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一句,现在常常被引用,说说这句在本词中的含义和现在引用的含义。

  (本词中的含义:青山再高,也遮不住滚滚东流的江水;国家虽然残破,但我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不变。现在引用的含义:客观规律不可抗拒,历史毕竟要发展,表达一种哲理。)

  5、背诵。

  韦庄《菩萨蛮》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这首词的描写技巧。

  2、准确把握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

  诵读法、精读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首词的特色和技巧

  2、深入理解女主人公内心的情感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看注解,合理想像,同学合作,理出词的大意:

  屏风上的小山重重叠叠,在晨阳的映照下金光闪闪忽明忽灭,蓬松如云的鬓发将掩未掩到雪白的脸颊,臃懒地起身后画起漂亮的眉毛,迟迟地梳理打扮。 插上头上的花饰,仔细地在镜子的前后照来照去,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穿上新贴图案的绣花丝绸短袄,那图案上是成双成对金色的鹧鸪。

  2、概括上下片所写内容。

  上片:女主人公睡醒后娇慵形象。

  下片:梳妆打扮的过程。

  三、赏析。先思考,再和同学交流,准备发言。

  1、找出词的韵脚,再前后读一读,说说在语感上有怎样的听觉之美?明确:韵脚分别是“灭”、“雪”,“眉”、“迟”,“镜”、“映”,“襦”、“鸪”,两仄两平,相互交错,既有整饬之美,又有变化之美,读来朗朗上口,富于听觉之美。这就是词这种文学作品特有的音乐美。

  2、词写了哪些意象?想一想作品如何营造出视觉之美的?

  明确:篇中写了“小山”、“鬓云”、“香腮”、“蛾眉”、“花”、

  “镜”、“面”、“绣罗襦”、“金鹧鸪”等意象,美好的环境,柔美的鬓发,雪白的肤色,美丽的装饰,美妙的女子,构筑了一个富于视觉之美的境界 。

  3、“双双金鹧鸪”和前面哪些写照相照应?又有怎样的含义?

  明确:“双双金鹧鸪”与“懒”和“迟” 相照应,见物生情,顾影自怜,孤独哀伤。

  4、词中的女主人公是怎样的形象?又有怎样的情怀?

  明确:篇中女主人公并非“无情”,只是她的“情”深藏不露,偶尔从

  “懒”、“迟”的动作中轻轻逗出,不经意地又从她“双双金鹧鸪”的衣饰图案中淡淡映现—原来她是一个孤独寂寞的女子。客观而论,此词表面所写不过一女子晨起梳妆之过程、姿容服饰之精美,及其慵散无聊之心绪、自矜自怜之情怀,描绘了一幅唐代宫廷仕女图。其深层含义,可以联系到累举不第、坎坷终生的遭遇,含蓄地流露了词人怀才不遇之感。

  5、赏析“度”字的妙处。

  俞平伯先生指出:”’度’字含有飞动意。”叶嘉莹女士《迦陵论词从稿》也说:”’度’字生动,……足以唤起人活泼之意象。”在词人的`联想中,”云”字乃从”鬓”字生出,”度”字又从”云”字生出。词人再于”度”字添一”欲”字,就把无生命的”鬓云”写活了。试想:于金光明灭之中,云鬓飘拂之际,连细小的眉、发也如此富有生气,岂不更撩人乎?

  6、张燕瑾《唐宋词选析》:这首《菩萨蛮》不仅称物芳美,也具有“其文约,其词微”的特点,富有暗示性,容易使人产生种种联想。你能从“约文微词”中感受到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吗?

  指导:

  A、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为什么“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试从文中找出相关信息)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五、六两句,衬出一幅花面相映图。花似人面,人面似花。花固然美,但”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人面固然也美,但红颜易老,青春难驻,只怕也跟花一样易开易落啊!

  结拍两句,说她穿上短袄,看着一双双用金线绣成的鹧鸪出神。鹧鸪尚懂得成双成对,而人呢?鹧鸪似乎在叫:”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哥哥!”而她的哥却早已出门远去,这怎不教人难挨难耐呢?

  B、结合上片中的“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你能感受到这首词的意境特点吗?

  孤独寂寞

  C、这首词通篇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词的上片,写床前屏风的景色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全词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表现了的词风和艺术成就。

  7、张惠言《词选》卷一:此感士不遇之作也。你同意吗?说说理由。(此题言之成理即可)

  8、理解艺术风格:

  绮丽香艳、婉约柔媚。

  四、作业:背诵全词。

  韦庄《菩萨蛮》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唐五代词的有关常识。

  2、通过对“温词”的鉴赏,了解“花间词”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讨论本词是否有所寄托。

  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对话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唐五代词概述:

  1、花间词派:以唐温庭筠、前蜀韦庄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温词秾艳华美,如簪花仕女,如富丽堂皇牡丹,“密而隐”富于美感的联想;韦词疏淡清秀,如淡妆美人,如清新明丽芙蓉,“显而疏”,易直接触发情感的感动。

  2、二主一相: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二主一相”(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和中主朝宰相冯延巳)为代表,他们凭借共同的高雅而全面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操,以及独特的个性禀赋和情感体验,赋予南唐词独特的感伤情调和开阔的词境(李璟和李煜以文雅的词风来表现深广的忧患意识,为词体注入个人和家国之感,拓展了唐五代文人词的艺术境界,开掘了唐五代文人词的抒情深度;朴素的语言和杰出的白描功夫,形成了他们“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冯延巳词善于以阔大境界、层进手法写柔情,从而营造出一种浩浩莽莽的意境。),确立了他们结束“花间”开启“北宋”的承上启下的词史地位。

  二、作者介绍:

  温庭筠: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与韦庄并称“温韦”,他是第一个专力于“倚声填词”的诗人,其词多写花间月下、闺情绮怨,形成了以“绮艳香软”为特征的花间词风,被称为“花间派”鼻祖。

  三、结合注解,理解词意:

  小山重重叠叠,晨曦闪闪或明或灭,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四、赏析:

  1、这首词的韵脚有哪些?如何构成听觉之美?

  答:韵脚分别是“灭”“雪”“眉”“迟”,“镜”“映”“褥”“鸪”,两仄两平,相互交错,既有整饬之美,又有变化之美,读来朗朗上口,富于听觉之美。

  2、词中的物象有哪些?如何营造视觉之美?

  答:物象有“小山”“鬓云”“香腮”“蛾眉”“花”“镜”“面”“绣罗襦”“金鹧鸪”等意象,错彩镂金,精致绵密,构成富于视觉美的境界。

  3、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这首词刻画了美丽而寂寞的贵族女子形象。

  4、作者是如何来表现人物形象的?

  答:肖像、动作(细节)、着装描写。

  例如“懒起画蛾眉”中“懒”字把她此时此地那种怅惘若失的情态传达出来;“弄妆梳洗迟”中“迟”字进而渲染她无情无绪的心态;“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花似人面,人面似花。花固然美,但“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人面固然也美,但红颜易老,青春难驻,只怕也跟花一样易开易落啊!;“双双金鹧鸪”,实际是反衬,她独处深闺。满怀惆怅,“双双金鹧鸪”不仅给她哀怨的心绪添上几分酸楚和难堪,也道出她“愿做鸳鸯不羡仙”的理想。

  五、作业:

  1、背诵全词。

  2、完成《学习与评价》相关练习。

【韦庄《菩萨蛮》教案】相关文章:

韦庄《菩萨蛮》鉴赏07-29

韦庄《菩萨蛮》教学设计07-30

温庭筠《菩萨蛮》鉴赏07-29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教案08-03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教案09-10

菩萨兵语文初二下册教案09-22

语文菩萨兵教学反思04-22

人教版高二选修《积雨辋川庄作》教案07-30

积雨辋川庄作(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