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在课堂上的素质教育

时间:2022-04-14 11:38:4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流失在课堂上的素质教育

 

    2001-11-07     鹤风 

 

    对于什么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我们还有很多争论,我觉得只有一些课外学习,唱唱歌、跳跳舞,那肯定不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还是要体现在课堂上,因为课堂才是开展教学的“主战场”,只有这里弥漫着“素质教育”的硝烟,我们才算是摸到了“素质教育”的石头,过了“素质教育”的河。但是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什么情形呢?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缺失。 

    1.课堂中的主体性缺失:首先表现在教师主体对学生的压抑。教师是教学中的主体而学生仅仅是客体。教师侃侃而谈,学生认真听讲,教师选择进程与内容,学生不断适应--课堂传授就是自认为博学多才者赠与懵懂无知者的礼物。这就孕育了富有压迫色彩的课堂小世界。然后是学生主体间交流活动的缺失,独生子女一代在与人交流方面有很多个人的障碍,学生间关于学习的交流就更少了,课上没有机会,课下没有时间。没有了交流,也就断了通往“素质教育”的桥梁。 

    2.教学有效性的缺失:在课堂中,知识常常被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这是一种储藏式的教育观与教学模式,教学变成了一种储蓄行为,学生成了存储器,教师是储蓄者--也就是常说的填鸭式教学。教师的知识迁移能力差,不少教师是一句一结论,一句一板书。左边句子中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右边写注释:说明他是贫穷的知识分子;左边再写“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右边又注释“表现他的穷困潦倒”这样永远不会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学会正确的分析、人事、理解,并养成内在的语文素质。在早期的管理学观点中也认为把一个工序分解成一个个工点,然后让工人尽量熟悉,就可以提高整个的工作效率,这种方法是有一定作用,但是这种单纯把工人看成机器的做法,在卓别林的《摩登时代》里已经得到了讽刺。 

    3.教学创造性的缺失:能够照本宣科可能是古代宣读圣旨的人的最高追求,作为一个老师能做到这样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现有的很多教学内容缺乏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而要点燃火种,仅仅有认识和理性活动是远远不够的。燃烧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奋斗的欲望,这可能是“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 

    4.情感的缺失:教师与学生间交流少,缺少了润滑剂,就会让教学的摩擦系数增大。比如在深入初中以后,很多孩子进入了青春期,这时候学生心理上会有很多变化。比如小学的时候老师提问学生都是踊跃举手回答,但是到了初中以后很多学生会觉得老师一提问你总是举手,有显摆自己的意思,这样很可能下面就没人举手了,但是有的老师不注意这些,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就会无意中浪费掉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不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很可能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就象我原来说过的,在我国,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有条巨大的鸿沟,也许要几代人把自己填进去,才能让后来者顺利的踏上“素质教育”之路。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慢慢找准感觉,向着“素质教育”靠拢。如果没有一些甘当人梯的先行者,“素质教育”永远是空中楼阁。 

 

【流失在课堂上的素质教育】相关文章:

新的尝试 玩雪课与素质教育04-14

走向素质教育的桥梁--语文活动课04-14

课堂上的礼仪教案08-29

人才流失调研报告11-12

课堂上的自我介绍01-28

调查:乡村教师为何大量流失04-14

可怜的素质教育。。。。。。:(04-14

当学生在课堂上睡觉时04-14

语文活动课--让语文走向素质教育的桥梁(教师中心稿)04-14

高考欠收怨素质教育?谁知道素质教育的真经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