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

时间:2021-10-28 18:23:32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15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15篇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1

  晚霞落幕,天边泛起一抹乳白色的光,一轮新月冲出地平线,缓缓升起。

  初次与她见面,是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无意间瞥见了一本书————《穆斯林的葬礼》,简短的六个字却透着一股凄凉。我将它拿下书架,不想,却进入了一个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的世界。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形态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故事的开端将我引入了一个玉的天堂,虔诚的穆斯林教徒带着年幼的韩子奇来到“博雅宅”,故事便从这里开始。

  故事的前几章,韩子奇做了梁亦清的徒弟,师徒二人共同在这玉的长河中穿梭行进,当滑腻的玉质摩挲着他们那粗糙的手指,清凉侵入手掌的感觉,让他们深深沉浸在了玉的世界里。玉器行业,靠了梁亦清师徒二人撑了起来。偶然的一天,奇珍斋开始夜以继日的制造那宝船,宝船描绘的是郑和下西洋的图景,用雪白晶莹的玉雕刻而成。出人意料地,《玉殇》一章居然让梁亦清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仿佛看到了雪白的璧玉上那一层鲜红的血迹,这个意料之外的结局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梁亦清之死,为玉器行业、为宝船,死的是那样悲壮,那样惨烈!我仿佛听到了韩子奇的呐喊,眼泪不禁夺眶而出。

  梁亦清之死,这是大斧铿锵的雕塑,悲壮淋漓令人惊骇。而后韩子奇青云得意,斗角勾心,维持梁亦清创下的玉器世家。围绕着这一条清澈而晶莹的玉的长河,更多的人物登上了穆斯林的舞台。在这庞大的人生之林中,响起了一支幽幽的乐曲,它由小而大,由轻而重,由弱而强。这是一个纯洁的灵魂,幽静的灵魂,美的灵魂。这轻盈纯洁的灵魂就是新月。

  新月是全书的一个核心人物,她是本书中最皎洁最美丽的一弯新月。她心存信念心存理想。当她漫步在北大燕园,结识了一帮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她的心是满足的。北大燕园那浓厚的文化气息,美丽的燕园之景,富有诗情画意的建筑名称,无一不深深感染着她。她忘记了家中与母亲的不快,全身心投入到了燕园的气氛之中。这个正值花季的窈窕淑女以为可以在校园里找到另一个自己,却不想噩耗横在了她的面前: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无法再与其他的同学一起相处在北大燕园。正在她绝望之时,楚雁潮似那黑暗中的一点繁星,悄然来到了她的身边。给了她希望,给了她前进的动力。她不再为自己的身体缺陷而悲伤,而是一边积极进取与病魔相抗争,一边又坚持学习完成自己的学业。楚雁潮时刻陪伴在她的身边,渐渐地,两人之间的感情似乎比师生关系更近了一层。正当两人坠入爱河,新月也因此渐渐康复之时,新月的母亲却在两人之间插下一把刀,断绝了两人的关系。梁君璧是多么的迂腐!她为了信仰,毁掉了儿女的婚姻和爱情。她对新月的冷谈、无情在故事的开头给我们留下了问号,看到这意外的结局,作为读者的我,心蓦地冰冷下来。也正是因为她,成为新月心中无法抹去的伤痛。当新月含泪喃喃道:“她到底是不是我的亲妈。”我的心跟新月一样,碎了!上天对一个善良美丽有进取的少女是多么的不公,她没有了母爱的陪伴,又有身体上的缺陷。当那个十九岁的少女韩新月早早凋零,我的泪不禁再次夺眶而出。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孤冷寂静的夜空,冷艳刺眼的杂星,无力垂挂的残月,碧绿如水的玉片闪耀着攫人心魄的幽光,只是一块碎了的美玉。朴素神圣的葬礼,将那段缠绵凄婉的爱情永远地埋在了那片黄土之中。新月虽已逝去,却永远的活在了我的心中!

  西南天际,一弯新月出现了,伴着那缠绵的琴音,虚虚的,淡淡的,朦朦胧胧,若有若无。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2

  早就想写这篇读书笔记,可总觉得准备的不够充分。因为要写的东西太多了,不知道从谁先写起。在我脑海里印象最深的是韩新月了,可发生在她身上事太多了,与她有关的人有过复杂。其实,我是被她的精神而感动,她追求很完美,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的最好。她对爱情的向往,坚定的信念,对爱的责任都是无法比拟的。

  这本书一共写了三代人,而且是错综交织在一起。梁亦清,一个人一辈子琢玉却因玉而亡。人老实,就那他自己的话来说,干那行就吃那行的饭;韩子奇,是梁亦清的徒弟也是他女婿。人有心,能干,忠诚。我想正是因为这忠诚导致他以后的命运。还有壁儿和玉儿;韩新月,韩天星。

  想到这些我的心里有些乱乱的。就先说一下韩子奇吧,我很佩服他的干劲,把奇顺斋治理井井有条。在这时历史给他开了一个大玩笑,二战爆发了,他为了他的宝玉,不惜远走他乡,到英国避难。而且玉儿也偷偷跟着去了,从这里就开始了。他们没有躲二战,英国一样爆发。战争毁了一切,而制造了一分爱情。韩子奇玉儿,而且有了他们爱的结晶,韩新月。忠诚是他必须回国,回家。就这样悲剧一点一点发生。

  唉!写着写着就想把正本书写上去,呵呵……因为它真的不一样。想简单写一写,可怎能表达我内心的世界。就谈一谈爱情故事吧。韩子奇和玉儿的爱情,是不该发生中应该发生的,让人恨与痛。恨韩子奇没有做好,心疼玉儿的命苦。韩子奇和璧儿,是不该结合而结合。因为他们之间没有爱情,只是亲情与责任的相加。还有哪个英国男孩和玉儿,只能说是男孩对爱的挚着,为爱情付出一切,不惜生命。唉!让人感动。韩天星和陈某的爱情,让人惋惜,因为他们没有坚持,没有做互相信任。韩新月和楚雁潮的爱情,真是让人心都跟着疼,老天是多么的不公。一个还未读完学业,自己的目标尚未达到,对未来出满了憧憬,没有感受过一次真正的母爱,还有许多许多事等待她完成。她的爱情受到了家认的阻挠,老天的宣判。人世的不公好象都降临在她的身上。让人落泪。楚雁潮爱的化身,给她带来了一丝的希望。

  当我读到这些时,我真想为她做些什么,可我又如何出手呢?因为这只是作者笔下的故事。只希望现实生活中不要存在这些故事,让爱进行到底。

  读完这本书后我还了解了不少回回的生活习俗,哈哈……这本书挺不错的,大家有时间也看看。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3

  《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是在我很早以前都听说过了。那时候大约是在高中吧,对于霍达这个人也没有太深的印象,但偶尔总会听到广播中播送她的一些长篇小说。最有名气的一篇应该就是《穆斯林的葬礼》了。我不知道这样一个书名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究竟会产生什么样“负面”影响,实际情况是我不仅没有看过这本书,甚至连它的内容简介也没有看过。

  穆斯林人肯定是相信人世因果的,前世作的孽在来世是肯定会得到报应的。在我看完她的这部小说之后,真后悔自己没有能够在中学的时候看到它,哪怕就看其中的某个章节也行:我总觉得这似乎也是一个因果关系,它似乎是真主对于我的某种“惩罚”。说实在的,坦白的说,在中学阶段我没有正式地看过一部小说,这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缺憾。

  书中韩子奇这个人物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很深刻的,甚至要比新月或者是楚雁流潮都要深一些,正是因为他这样一个人物,让我不断地在想人生中的很多问题,尤其是对于某一个人来说很“重大”的问题。韩子奇的命运很曲折,有其大起大落。但他的一生如果说可以用一条主线将其串起来的说则无疑是玉了。玉,在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里都占据了很大的分量。我们看到就是在他生命里最艰难的那段时间里(在英国逃难),他也是一直守在玉旁边的。文中有一个情节描写到亨特一家人都到防空洞里去逃避希特勒的突袭了,但是他一直坚持和玉儿一起留下来照看他的玉。而且,在他的命运的“转折点”上起作用的就是玉:他的那一个“偶然”受伤以及他的玉被人砸完之不久他就命归黄泉,这一切的一切都与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一段时间,我对于他和玉儿之间的那种爱情所感染了。我真的很想让他和玉儿走在一起,但很显然他们没有走到一起。要不然的话我们又怎么会看到韩子奇一直生活在痛苦之间呢?是呀,在很多时候很多人的“爱情”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爱情,他们的爱情早已经完全被“生活”这样一个和爱情没有太大关系的字眼所代替了。从这一点上来说,生活对于韩子奇是很残酷的。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不得不投入到它当中去。这一点韩家人所的经历最能说明它了。韩天星,和陈淑彦的结合正好就印证了这一点。而对于韩子奇来说,他命运似乎很不公平,当然生活被鲜活的爱情代替了的时候,他却不得不回到“现实”中去,去永远地回忆自己的过去,即便他的这个家对他不能够带丝毫的幸福。

  我知道,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作为人的很多矛盾之处。我甚至很愿意去设想,在他和玉儿生活很几年之后,已经习惯了英国那种生活,回来看到天星之后,两个人继续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去了。但看到书中的描写之后,我很失望,但却没有办法挽回或者是改变这样的结局。但如果从另外一方面来讲,难道他们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就能够解决他痛苦的内心吗?我们难道能够设想他可以不顾自己的原配妻子和孩子,生活在遥远的国度吗?我想,这是不可能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性格已经决定了他的他的命运、甚至于他的一切。

  在面对这样一个疑惑的时候,其实我们心里应当很清楚的是有很多东西是没有办法去假设的,也许这正和历史不能够去假设一样,对于生活中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又怎么能够去肆意地去“假设”呢?如果我们能够去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我想就不会显得那么难了:

  对于整个《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来说,我们完全可以把书中的主要人物分成两类:其中一类就是碧儿和韩子奇,及他的师傅梁亦秋。他们从本质上来说都属于老一代人,从思想上来说是属于比较守旧、传统。这样我们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梁亦秋的师傅身怀绝技,却并不求进一步地去发展自己的奇珍斋;我们也就会明白为什么在战后已经发生了那么多事情的情况之下,尤其是他已经和玉儿生活在一起并且有了一个孩子的情况下,韩子奇还会“义无反顾”地回到了自己的故居,即便这他应该早已经意识到回去之后自己可能会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另外一类人的思想比较新,办事情也比较灵活一些。梁冰玉、韩新月及楚雁潮都属于这一类型的人。他们为了自己内心的目标可以不懈地追求下去,为了自己的理想可以一直奋斗下去,为了自己的爱情可以抛弃一切。这样的一切都是以韩子奇为代表的前一类人所不可能达到的。

  当这两种人的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小说就达到了高潮,其中最明显有两个场景。

  韩子奇和玉儿从英国回到自己的家里之后,他和玉儿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很尖锐的程度。在玉儿眼里,既然他们彼此之间都已经找到了真正的爱情,韩子奇就应该跟着她一起过日子,哪怕是受任何的苦他们都是值得的。但偏偏在在一点上,他们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依据韩子奇的想法是自己已经到家里了,就一定不会离开了,因为这里不仅有他的妻子和儿子,更重要的是还有他的玉。对于爱情,可以说韩子奇并没有什么过多的奢望。他所渴望的更多的是一种安稳的日子。但往往是想法越简单却越难以实现,最终玉儿只得郁郁而去。

  另外一个场景,就是楚雁潮来到韩家向韩子奇夫妇表明他对于新月的爱意时,不管怎么韩夫人怎样“威逼利诱”,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他可以去牺牲很多自己的东西,对于这一切,他都是无所谓的。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4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两根故事线,一大家子人的悲欢离合,就这样交织重叠地,从作者笔下娓娓流出。“一道门,隔着两个世界。”

  ——一个是玉的世界,一个是月的世界。霍达用穿插的笔法,写下了如此震撼人心的一部作品,为我们展示了穆斯林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人生历程,描绘了回族人民在“人生的舞台上,悲剧,喜剧,轮番演出,不舍昼夜,无尽无休……”的“演出”,体现了他们生生不息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古都京华老字号玉器行“奇珍斋”的主人梁亦清,原是回族低层的琢玉艺人,他家有两个女儿,长女君璧长于心计,次女冰玉聪慧善良。一天有位长者带名少年去麦加朝圣路过梁家,少年被精美玉器所吸引,决定留下当学徒,这就是本书主人公韩子奇。师徒两人正为一件订货劳作,这是专做洋人买卖的“汇远斋”定做的“郑和航海船”。郑和是回族的英雄,他们决心做好这件光耀民族精神的作品,三年的精雕细刻将在中秋佳节完成。不料梁亦清突然晕倒在转动着的玉坨上,宝船被毁,人也丧命。为了抵债,韩子奇到“汇远斋”当了学徒,苦熬三年终成行家。

  他回到奇珍斋娶了长女君璧,决心重振家业,十年之后名冠京华,又得贵子取名天星,幸福度日。可是日寇侵华战争爆发,韩子奇担心玉器珍品被毁,随英商亨特来到伦敦。妻妹冰玉不顾姐姐反对,偷出家门执意随姐夫远行。

  在伦敦亨特之子奥立佛深深的迷上了冰玉,但奥立佛在伦敦大轰炸中不幸丧生,冰玉在孤独,思乡的情况下与韩子奇相爱,并生下女儿新月。战后一同回国,姐姐不容两母子,冰玉决定带女儿远走他乡,韩子奇苦求,留下女儿。新月逐渐长大成人,以优异成绩考上北大西语系。上学后与班主任楚雁潮发生爱情,因楚系汉族,为梁家反对,他们的爱情却在阻挠中愈加炽热。而哥哥也因母亲的心计所使,娶了新月的同学,当发现时,一切都来不及了。新月红颜薄命,因严重心脏病不幸逝世,楚雁潮及新月一家悲痛欲绝。韩子奇瞬间苍老,母亲也终于明白自己的过错,哥哥,嫂子挑起了家里的担子。后来韩子奇,梁君璧相继去世,韩天星也有了一双子女。

  多年以后,冰玉回来了,但一切都也物是人非……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哭了,我是很少流眼泪的人,平日里不管多感人的故事或是电影我都没怎么哭过,但《穆斯林的葬礼》却深深的感动了我,在故事结束后我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以往的书里都有着让我爱憎分明的人物,可这本总是让我充满着一种惋惜和不舍,三代人的故事,似乎每个人都不行的成为了一场悲剧。

  梁亦清一个老实、本分的琢喻艺人,在雕琢惊世作品“郑和航海船”最后关头玉毁人亡,留下妻子和两个女儿,使原本辛福美满的家庭一下失去了支柱,梁君璧作为长女本事天真烂漫的年纪却不得不挑起家庭的重任,韩子奇则到“汇远斋”做了学徒,他们因玉结识,又因玉而改变了各自的命运。在韩子奇与梁君璧喻梁冰玉两姐妹的感情纠葛中,我们不能单纯的说谁是受害者,因为他们都失去了很多。梁君璧多年来的守候等来的是丈夫与自己亲妹妹有染并已生下一个女儿的残酷事实,而韩子奇原本幸福的三口之家却不得不面临如此尴尬的局面,而梁冰玉不得不丢下年幼的女儿远走他乡。看似解决了一切,剩下的却也只是一个貌合神离的家。

  新月是一个善良、纯洁、开朗的女孩,一充满青春活力的生命,在这个已经死气沉沉的家里,无疑它就如同春天的阳光明媚温暖,照耀着每一个人,温暖着每一个人。大家都非常喜欢她,除就母亲。在新月的心底她深深的渴望着母爱,而母亲与她之间总有着一种莫名的疏离从来都不亲热。母亲该担心的,该操心的事,全是由疼爱自己的姑妈所取代,似乎姑妈更像妈妈。

  每当新月看到写字台上那张六寸大小与母亲的合影时,才会感受到隐约的母爱。直到很久以后新月才从父亲的信里得知自己并非现在的母亲所生,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母亲一直以来都对她疏离冷漠。新月与楚燕潮的的爱情也是凄美的,两人相识相知相爱,美好却有短暂、坎坷,因宗教信仰楚燕潮得不到新月家里的接纳,尤其是母亲的百阻挠。而新月的病更是残酷,有时候真的不明白这到底是病还是命,美好的事物总是备受摧残,为何这个本就残酷的世界就不能容下这样一个美好的生命,新月的死给他的家人和爱人都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也让她的母亲懊悔万分,课时又有什么用呢?人总是都不过命运,总是被他玩弄玉股掌逃不出他的手心,它可以用后悔来活活的折磨你一辈子。新月的死让人不禁对这个世界感到绝望。

  我不知道当多年以后梁冰玉回到家看到物是人非的场景是怎样的一番心情,所以当我们拥有的时候就应当懂得珍惜,不要耿耿于怀于过去而被怨恨蒙蔽了双眼,否则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痛苦的都只会会是自己,同时会让更多无辜者的幸福成为陪葬。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5

  听说《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也就是这两年的事。

  20xx年巢湖实习的时候,请求朋友推荐几本认为最好的小说看。一个最铁的哥们儿向我询问了几个问题,沉思了一会,张口说,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保准符合你的需要。然后滔滔不绝地给我叙述里面的故事情节。

  这是我最早听说《穆斯林的葬礼》和它的作者霍达,友人在我心间播下的种子经过时间的掩埋并没有沉寂,以后又从不同渠道的听到了对这本书的推荐和赞美,就像经过了阳光雨露的滋润,阅读的冲动使这个种子时刻都想爆发,终于,寒假前,在同学宿舍目光瞅见了六个大写的“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并将激动它翻看起来,这个种子终于破土而出了!我借到了这本五百来页的厚厚的书,小心地放在行李包里,带回家打算寒假期间认真阅读一遍!

  昨天,当我将最后一页合上,我立即发表了一个心情,“《穆斯林的葬礼》终于看完了,脑子现在一片空白”。今天,一个同学评论,“你是指这本书很精彩吗?”我回复,“很精彩,值得一看”!

  一本好书的精彩关键在于它能吸引你看下去,从我翻开这本书两三页之后,我就毫无察觉地被一个“回回民族”的历史、风俗人情入迷了,对我国玉石行业的博大精深和玉石匠人、玉器专家、玉器迷们先是震撼后被折服,继而被梁、韩两家的兴衰搅得稀里哗啦,再到后来被韩新月和楚燕潮两人的凄楚爱情黯然神伤……

  作为青年读者,对霍达笔下的各种形象情节印象最深的无疑就是韩楚二人的爱情故事,就如楚燕潮对新月、韩子奇对冰玉所说,“爱情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爱情”,怎能不令读者心向往之;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对由新月之死而导致的韩楚二人阴阳相隔而潸然泪下。

  其实,读到一半时,我曾对作者锋笔突然一转,半路搞出个师生恋觉得不可理解,更觉得对楚、韩二人仅仅因为迎新一事一见钟情有点儿难以置信,更多楚燕潮在新月休学期间坚持看望新月表示相当的怀疑,这里有伦理的考虑,有逻辑的因素,有常理的判断。随着阅读的继续,边读边思,有时,甚至将书放下,间断下来才得以理出一些头绪,渐渐觉得合情合理了。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千百年来,《诗经》里这个最美的民歌道出了年轻男女最普遍的情感。年青的男子渴望找到心仪的姑娘,情窦初开的妙龄女子也盼望心中的白马王子赶快到来,青年男女孰能逃脱谁能避免的了丘比特之箭?楚燕潮,一个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书生,一个有思想有才华又知冷知热的青年教师,世上哪找?韩新月,青春靓丽,娇小可爱,最重要的是热情善良而又多愁善感,哪个男生不怜之惜之,倾心于她?当爱情一旦到来,当真爱真的出现,至于什么身份的悬殊、年龄的差异、父母的反对、时间和空间的阻隔,统统让它见鬼去吧,重要的是相爱的人能在一起,相知相爱相守,直到永久!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新月死了,被病魔残酷地带走了,最终没能和她爱的也是爱她的楚燕潮喜结连理、白头偕老,留下了楚一个人在人世间凄苦地活着,也给我们读者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太多的'眼泪,让我们对以后要走的路多了茫然和恐惧。

  尽管不大乐意接受故事凄楚的结局,如果以后有时间,我会将这本书再次阅读一遍!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6

  偶然间得到的一本书。风吹过扉页的声音,可是谁在唱歌?白纸之上飘着墨香的蝇蝇小子,是谁写于这世上最美的艺术品?在翻开的这一瞬,微风佛面,满室墨香,亲爱的朋友,你可体会到了美?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此书以“月”“玉”二世界,动人心魄的文字穿插其中,令人心神震颤。古都玉器行“奇珍斋”的主人梁亦清,是回族低层的琢玉老师,有两女,大女儿长于心计,次女冰雪聪明。后遇麦加朝圣者带着一个少年经过此处,少年被玉所引而留了下来,少年名为韩子奇,后战火烽烟在此地笼罩,为谋生计梁亦清接手为洋人打造玉器,不料心力耗尽,血溅美玉而亡。韩子奇为振兴“珍奇斋”而娶了大女儿君璧,后战火蔓延他自前往英国,妻妹冰玉随其往,在英国一男子爱上了冰玉,可冰玉一直寄心于于韩子奇,两人在异国他乡心渐渐融合,生下了新月。新月长大考上了燕京大学外语系,不料却爱上班主任楚雁潮。因为宗教的差异遭家人反对,红颜薄命啊新月患上了绝症,乐观的新月正在与病魔抗争之际知晓了自己生世气急攻心,离开人世。家中悲痛欲绝后在韩子奇与君璧相继去世,待冰玉回来之时已然物是人非。

  文章读来情节跌宕起伏,令人心魂俱颤,书中塑造了三悲:一悲便是爱情,为韩子奇冰玉的悲剧,而新月与楚雁潮即为韩冰悲剧的延续。二悲便是社会悲剧,梁亦清韩子奇传播玉器文化,却因战乱惨遭挫败之悲。三悲即是命运悲,一个家族中人们从不想厄运低头却抵不过命运的悲剧。

  世界啊!是仁慈的,总是在失与舍之间游移往返,没有人是天上的启明星亦没有人是地上的烂泥。命运的滚轴总会让人有失便有的得,可是该书却给人无尽的悲伤惨淡,奋斗过的色彩却永远停驻在了悲伤的颜色中。一个家族的兴衰最终掩藏在了黑色的幕布之下,命运使人悲伤,使人憎恶,可书中却没有一个人选择放弃与低头,他们都选择了自己的方法战斗。因为“压死骆驼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一颗可选择了放弃堕落的心”。

  也许我们的一生如一团乱麻般糟糕,可书中的人物的人生难道完美吗?尽管一代人的人生逝去可又会有新一代人的人生在开启。正如书中新月的死,她尽管深受折磨可她从未放弃过憧憬黎明的色彩,因为她向往的是未来。

  玉与月的世界在不断变更,请不要让最后一滴眼泪落下,因为它是你心中的一颗明星。

  如今我只是一个新生儿,现在请接住我!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7

  初次端起了它,是在别人的推荐下。

  刚看到书皮上的那一弯新月,那种神圣和庄严,透彻的穿过身体,像是在探寻,又像是在欣赏。

  书中的“路”坎坷复杂。情节像是一团被人千百次蹂躏,一线绕着一线;又像是剥洋葱,一层又一层。但那淳朴庄严的内容,根本不会让人觉得乏味、无趣。反而让人钻了进去,成为故事中的一员!一次次跌倒的新月,又在亲情和爱情的帮扶下一次次的站起来。终甩脱不掉。哪怕是一个小人物糟遇了不测或是遇到了麻烦,心都像是被刀割!悲切凄凉的爱,终使人伤心。一个个故事情节,成了人们常挂嘴边的话题。

  一部真正饱含世间人情的文学巨作,永远都是那样高雅、神圣。问世间情为何物?仍是以一声声悲凉的惋惜告终……

  如同李清照的那首词: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文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8

  我从小就是个书迷,几乎看遍了我所有能看到的书,但一直没有时间,也没有毅力去看完一本完完整整的小说。那一天,妹妹带来了一本厚厚的小说,说是专门为我借的。惊讶之余,我细细打量了这样一本拿在手里仿佛有着浓厚岁月沧桑的小说——《穆斯林的葬礼》。精致的封面,引人入胜的介绍一下子抓住了我的眼球,我静下心来,开始翻阅。令我没想到的是,这本书的文风那么符合我的胃口,就好像一个赤脚走在遍布荆棘的荒路上的人突然穿上了一双舒服的鞋子,那种感觉是无法表达出来的,只能用心去体会。

  书里的文字,就像一件件华美的羽衣,不仅语言优美,韵味悠长,还经得起细细的推敲。它给我一种远离人间,像是在另一个世界的感觉。清新脱俗,华丽精致,既不庸俗,也不拖拉。这才是我一直想要阅读的作品啊!

  书里的主人公韩子奇痴迷于玉,促使了他与梁君璧的婚姻,但是那是逆境中的自然结合,没有爱情。但是在海外流浪十年之久让他与梁冰玉惺惺相惜,产生感情,最终生得一女,新月。而她,又是另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了。她始终逃脱不了命运的安排,和自己相爱的人阴阳相隔,只有一首《梁祝》永永远远的陪着楚雁潮,陪着他寂寞的心……

  这是一个悲剧,却充满着力量。也许是我还小,对于这本书的真正含义我理解得并不透彻,但是我无法否认对它的喜爱,它所表达的情感远远超出了文字本身,它的身上有着浓浓的民族气息,它的身上烙着鲜明的时代的印记,成为了一个民族,乃至一个时代的记忆。

  我用了四天的休息时间将它看完,才发觉自己已深深陷入了霍达用文字编织的世界里。那个似真似幻,欲语泪先流的世界,成为了我心中永远的神圣。直至现在,那婉转千回的故事仍似历历在目,只要脑中一想起它,各种刻骨铭心的爱情悲剧便会蜂拥而至,要思考好久才能回味过来,心中早已不复平静。

  指尖磨砂着精致的封面,我的嘴角却勾起了笑容,经典便是经典,只可永远在心中珍藏。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9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但同样凄美的爱情悲剧,在这本书中融合。最后,只剩下三个字:穆斯林。

  这是一个神圣的名字,代表这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千百年来的信仰和历史。不知多少次,敬畏的目光长久地注视着这个词。

  谁知,这个词的背后,藏有多少无奈和痛楚……

  梁亦清在水凳旁磨玉。坨子在手中旋转,时间飞逝,一块玉又快成形了。不知道这件作品又会落到何人之手?不知道它是否会成为价值连城的珍宝?这一切都与他无关。他不得不承认他的命运不在自己手中,只因为他和大多数人没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民国初期,穆斯林是被歧视的。他们不可能和汉人得到一样的地位,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但他们从不反抗,只能逆来顺受,静静等待也许有一天,命运会让他们的生活有所好转。

  楚雁潮站在“博雅宅”的客厅,楞在那里。他向韩新月的父母表明了他对新月那灼热的感情,可韩太太一句话就表明了这不可能,他们隔着教门。就因为不是同一个宗教,两颗碰撞的火热的心无法找到同一种归属。楚雁潮心碎了。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破一门婚”,可这个门槛将两个人生生隔开了。

  回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之中,有名人,也有普通人。他们,和汉族人有着同样的相貌,说着同样的语言,穿着同样的衣服,住着同样的地方,可却有着不同的待遇!而这不同的待遇则带出了不同的命运!

  韩新月坐在未名湖畔的小亭子里,手中的书久久没有翻动。她默默地念到:“人的灵魂是平等的……”梁冰玉在伦敦古城的街上,扑在深深爱着她的人身旁,又听到了那绝望的呼喊:“我有权利生活!有权利爱!”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10

  这本最有生命力的矛盾文学奖经典作品我也记不清翻阅多少遍了,每次都为其陷入深深的沉思。最纯洁的梦想,最凄美的爱情,最痛楚的命运,它以其独特的情节和行文风格引起了"轰动的效应"。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代回族人之间的家庭故事。关于回民我所知甚少,看了《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就如同走进一个完全新奇的世界我觉得这是一部穆斯林的圣洁诗篇,充满悲剧的美感。过去的生活过去了,新的生活开始了。这本书场面十分宏大,头绪那样纷繁,通过一个玉器世家几代盛衰,唱出一曲人生的惊叹。

  我想这是玉的长河,不,是人生的长河,命运的长河,悲剧的长河。到新月之死,我实在无法抑制,不能不流下眼泪。如果不是把人生的真谛写得如此深邃,如此动情,能有如此摧肝裂胆的艺术魅力吗?

  的确,一页一页读下来,我进入一个庄严而伟大的世界。独到《玉殇》梁亦清之死,这是一个大斧铿锵的雕塑,悲壮淋漓,令人震撼;读到《玉王》,韩子奇青云得意,勾心斗角,用笔如此老练,千万世态,游刃有余,我深为这种艺术动力而赞叹。围绕着这一条清澈而晶莹的玉的长河,梁军璧,韩子奇,各有鲜明的性格,各有独特的内心世界。但在这庞条的人生之林中,却响起一支幽幽的乐曲,它由小而大,由轻而重,由弱而强,一个形象而轻盈而出这就是新月,正是这一纯洁、幽静、美丽的灵魂。本来是一道活泼的小溪,却一下跌入人生的劫难,由梁启璧之拒绝楚雁潮波澜乍起,掀起可怕的命运的巨变……似的,正如作者所言,她是为人心作传无论是优美的还是残酷的,人的心灵,压倒一切,镇住一切。新月之死,令人悲痛欲绝。新月之死,是祝英台之死,是缠绵的,又是壮烈的,不只是柔情感人而是苍天泣血。人们的心志正是从这悲剧之美中得到净化的。

  我的室友说这本小说的结局太悲惨了,但是在尾声部分,梁冰玉看到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出现在门边,洁白的皮肤,俊秀的脸庞,黑色的眼睛,长长的睫毛,正吃惊地看着她新月!新月!。……她一把抱住了少女似的,默默苍天,沉沉大地,过去的过去了,新的生活开始了,梁冰玉抱着的人不是新月,而是梁家的三代人,她抱住的不是一个新的新月,是一个关于未来的梦,一个希望。

  梁冰玉轻轻地走过去,心里只想着自己的女儿。和那个人一样。

  暮色悄悄的降临,婆娑树影渐渐和大地融合在一起,满目雄浑的黛色,满目温馨的清香。

  西南天际,一弯新月出现了,淡淡的,朦胧的,若有如无。作文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11

  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当初在书架上搜索的时候,只第一眼被封面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字样所吸引,就借了下来。谁知道时间不遂人愿,往下许多细琐繁忙接踵而来,慢慢冲淡了当初阅读的热情,所以书一直搁在桌上,一个多月来都未曾翻阅过。

  前些天,晚上睡不安稳,就起身,想找本书读读,一把摸到了《穆斯林的葬礼》。乍看书名,穆斯林,遥远而陌生的一个名词。只依稀记得那是少数民族的一个宗教派别,最常见的就是回族。不吃猪肉,极爱干净,男人们总是戴着一顶类似大夫的白帽是他们的民族特征。在东门路口附近有一个穆斯林面馆,之前由于好奇曾经光顾过一次,满墙贴着菜谱图样,各式各样的羊肉或者牛肉面,干拌的,炒的,卤汤的……想来那么简单的一种食材,竟也能做出这么多奇异复杂看上去又美味可口的面食,在心里已经暗暗赞叹这个民族的智慧。再等到所点的干拌牛肉面端上来,洁白而劲道的面整齐地码满一盘,金澄澄的牛肉酱汁,各种各样的拌料,足足的面量,香喷喷的气息。充当服务员的老板的儿子,不时勤快地给我的杯子添茶,这所有的一切,构成了我初次对穆斯林不俗的赞赏。

  而书卷在手之初,并非由于喜爱这个民族而去阅读,实在是想借它打发漫漫长夜或培养睡意。

  感谢那个失眠的夜晚,否则也许我就错过了一本好书!

  《穆斯林的葬礼》,这部五十多万字的长篇巨著,描写了一个穆斯林家庭的兴衰荣辱,三代人坎坷的命运,两代人互相纠缠的爱情悲剧。故事由“玉”作牵引,用“月”将其升华。“玉”描写了男主人公韩子奇痴玉爱玉却又被玉所累的无奈人生;“月”则刻画了女主人公韩新月追求爱情的自由和生命意义,却被宗教道德的束缚,悲苦身世的打击的和无情的病魔夺去了生命。书的章节,都用了贴切主题而又富有新意名字:玉魔,月冷,玉殇,月清,玉圆,月明……。

  随着书中的情节,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世界。在那里,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在我身边流过,我有幸窥见了水中那无数的珍宝,我看见那些澄净通透的玉器宝物,在我脑子里乏着清冷的光。感同身受着我们国家少数民族中的一只奇葩——-穆斯林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梁之清做着朝圣,向他们的神祈祷的时候,我的心肃穆沉静,害怕自己的举动会不经意间惊扰了他;天星娶妻的时候,我仿佛就走在那十抬的大轿后面,感受着他们庄严却又繁复的仪式;新月死了,我的眼泪也流了下来。在盛装她身躯的“神盒”被抬出“博雅宅”的时候,在她的哥哥和爱人跳下墓穴给她“试坑”的时候,我就站在送葬的穆斯林人群中,眼观着这场隆重而另人心碎的葬礼。

  心久久不能平静!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12

  冰心曾称《穆斯林的葬礼》为“一本奇书”。作者霍达用她独特的哀伤笔触,向我们讲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梁、韩两家三代人的爱恨情仇,玉月交融的凄美故事。

  怀着复杂的心情读完最后一页,我的脑海中浮现出纳兰性德的四句诗: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如果一切从头开始,璧儿与玉儿未与易卜拉欣相遇,如果新月与楚雁潮不曾相识相知,命运的齿轮是否会有所改变?穆斯林的葬礼,究竟埋葬了什么?要解答这一切,必须从璧儿——梁君璧开始。

  少女时期的璧儿是全书中最美好的人物,连后来近乎完美的新月都要逊她三分。她聪慧贤淑,虽未曾读过书,却将家中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普;她孝顺父母,疼爱妹妹,买回的樱桃一定要父母妹妹先尝;她刚强不屈,在父亲病逝后丝毫不屈服于仇人蒲绶昌……她温柔而坚毅,几乎完美的形象让人爱惜不已。然而,她唯一致命的弱点——眼界窄小,没有文化,成为了日后所有悲剧的源头。她不理解爱情,只懂得“过日子”;她学不会宽容,逼垮了赖以生存的奇珍斋;她不明时局,导致了新月的意外出生,导致了下一代人更悲惨的命运!惹人爱的璧儿,咄咄逼人的韩太太,梁君璧的转变让所有人心寒,究竟是什么使她的形象天翻地覆?

  是时代!

  抗日战争前,百姓们的思想仍停留在一粥一饭,而八年抗战开始后,无数有识之士开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思索,澎湃的思潮涌动,新一代青年诞生于世。一生嗜玉的韩子奇,成为了其中一员,而梁君璧,旧时代培养了她腐朽的思想,不可能再有任何改变,她永远只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市民!而她的妹妹梁冰玉,同韩子奇思想一致,惺惺相惜,两代人的悲剧由此而始,可笑可恨!

  梁亦清、韩新月的葬礼,是题目“穆斯林的葬礼”的由来。然而,面对窗外绵绵细雨,我不禁沉思:葬礼只是单纯的葬礼么? 显然不是。

  作者是生在新中国的新回族,她想要通过这个故事埋葬的,正是那些如同梁君璧一样的、思想止步不前的传统穆斯林们!为那些家族偏见、民族偏见,那些毒害中国人民的思想糟粕,举行最后的葬礼!作者希望同是炎黄子孙的我们,能怀着平等的心态对待所有人,不要再出现书中的悲剧。

  人生若只如初见,回到易卜拉欣打碎玉碗的那一刻,回到楚雁潮与新月初遇的那一刻,回到奥立佛身中弹片前的那一刻……时光无法倒流,凄美的故事终成永恒。

  时代铸就悲剧,悲剧成就《穆斯林的葬礼》。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13

  久久的不能下笔,我想可能是太久的没有写文章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那么短的时间里读完那么厚重的一本书,在看了一些读书笔记后,忽然觉得不知道自己可以以哪种姿态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了。我不想去重复书中的内容,不想做太多的修饰,我想这次的记录,仅仅的作为读这本书的一个驿站,在此处小坐休憩。捉摸着现实的生活,回味着书中那些荡气回肠的故事,仅仅因此两项原因,记下如下一些文字。

  文中从中点叙事,以两代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条。但是,在我读完书后,浮现在我脑海里面最深刻的影子是在那60年的兴衰社会桎梏下,在那演绎着神秘色彩的回族宗教下,平常百姓的渺小与无可奈何。

  但是从中,也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人。我想先记录下这些不一样的闪光点。

  1、韩子奇

  作为本书“玉”的线索的主人翁,韩子奇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个具有争议的人物。他的身上总是存在着两种矛盾的性格。坚强与懦弱,创新与守旧,总体来说是一个责任心很重的角色、小说的前半部分初识韩子奇,他是一个只知道化缘的“小跟班”,在偶遇了梁玉清,看了他家精美的玉器雕琢过后,被深深的吸引,毅然决定不再跟着易卜拉欣化缘,拜梁玉清为师,这种果断的决定,为后面将韩奇斋规模扩大,到欧洲做生意,包括后来与玉儿的结合都是一个伏笔。这点是叙述韩子奇性格的一个重要点,这期间还详细描写了韩子奇对玉器的痴迷,为后来在世界格局,中国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时候,韩子奇还一心收藏着他自己做的玉器提供了重要线索。当梁玉清走后,韩子奇忍辱负重的在敌人手下干活学本事,则体现出他身上的一种强烈的品质“忍”,“坚强”,因为能忍,经过岁月的洗礼终于重新夺回师傅的店面,咬咬牙和壁儿一起将师傅的店面发扬光大,在困难时期孤身一人到异国他乡做买卖,这些除了他本身的开创意识之外,更需要的是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在韩子奇身上还有一种不可磨灭的性格就是“责任”,可以说在我们看到的他后来的种种懦弱和他自身对自己的责任要求是分不开的,因为对梁家老少有责任,对师傅的事业有责任,所以,他娶了壁儿,为的是能给他们更好的生活。在战争时代,玉儿没有了生希望,他对玉儿的生命有责任,为了玉儿能活下来,他给了玉儿爱的希望。战争结束,他身上卸不下来对结发妻子和家中儿子的责任,回到了家中。最后也是因为责任,他放弃了心中那些爱的萌芽,放走了玉儿,留在了壁儿和儿子的身边,把对玉儿的爱意和歉意都用在了唯一的女儿新月身上。韩子奇身上有着很多优良的品行,但是,于他自身来说,他却活得太辛苦。他对壁儿,对玉儿说了对不起,然而,我认为,他最应该对不起的是他自己。好像他从来没有停下来看看他自己,整理清楚自己身上的责任,于他能够开眼的看世界,但是却无法真正的认清楚自己。

  2、梁冰玉

  看了很多关于冰玉的评价,大多数是夸奖他敢爱敢恨,勇敢,上进。但是,当我阖上书的那一刻,我的脑海里面浮现出的却是一个冲动,任性,极端,以自我为中心,脆弱,太过于要强的女孩子。相对于姐姐,她有一个温暖的童年,考上了燕大,聪明,伶俐且美丽,这些都是她骄傲的资本。但是,在其中,我也看到了她的脆弱,她的逃避。因为脆弱,在异国他乡的他极度依赖着姐夫,唯一能依赖的也只有姐夫。不可否认的,她心中有着新思想的流动,但是,在旧社会的当时,那股思想却被深深的压抑了。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他和姐夫相依为命,脑海里面有着共同的信念就是活下来,唯一的亲人靠着共同的信念活了下来,最后她称这段情叫真正的爱情,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她冲动,任性,不顾一切的跟着姐夫出国,对自己今后的人生没有什么打算和安排,主要的目的就是逃离北京,她做事极端,一旦被伤害就不愿意再相信爱情,一旦认为自己爱上了就不顾一切去争取,永远的将自己的感受放在了第一位。她脆弱,在防空洞里,她认为自己没有活下来的希望了,恳求着姐夫给她爱的温暖。最后,她还有着从小养成的骄傲性格,孤身一人离开了生养了她20多年的家,离开了

  她最爱的姐姐,女儿,为了成全她所谓的自由,独立。冰玉好像一生都在追求叫做“自由”的东西,但是,当她年迈时,孤身回到韩奇斋,我们看到的是被“自由”束缚了一辈子的冰玉,为了她的自由,独立她放弃了最可贵的爱情,亲情,于自己何其残忍的度过了一身,到头来才发现,原来最重要的东西早在30年前就被她亲手丢掉了。冰玉努力的做好自己,但却离现实越来越遥远。

  3、韩新月

  新月无疑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宠儿,她也是我在书中最喜爱的人物。怎么个喜欢呢?首先,佩服她内心深处的坚强,新月生长在一个看似幸福却充满矛盾的家庭,有疼爱她的爸爸,哥哥,但却缺少了最重要的母爱,但她心中一直保留着自己的小小天地,纯洁,善良,充满理想。她温柔善良,却有着自己的坚持,她宽容,体贴,没有玉儿的焦燥,她就像是一颗美丽的百合花,散发着独有的芬芳。再有,就是她那强烈的事业心,散发着新女性的时代光彩。最后,深深打动我的还有她那颗柔软的心,对爱情的执着,对亲情的渴望。我想,新月这个人物是作者安排来抚慰读者的角色,即使在她身上有着客观的悲剧,但是我们在她的身上更多的看到的是希望与美好。新月就像一颗清新的明月,照亮了被现实所迫的家人,也照亮了我们读者的心。

  4、楚雁潮

  这个人物的出场就给人一种沉稳平静的感觉,他带着刚入职场的羞涩,又带着与生俱来的成熟,他极具责任心,有主见又有事业心,和新月一样,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也是一种希望,同时,也从他身上看到了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定。

  在围绕着这四个主要人物的故事中,璧儿,淑彦是被思想禁锢的牺牲者,她们做好了自己,却忘记了,人是可以有思维的。

  这部作品读完了,我所感慨的是荡气回肠的故事情节?是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是宏伟庄严的穆斯林盛典?其实,都不是。触动我内心的是在那样一个社会大背景下,平常百姓的渺小,与迷茫。所以,不管怎样,如果新月还活着,她的人生最重要的主题词应该是希望和探索。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14

  举头一轮明月高挂,低头一室书香弥漫。读完《穆斯林的葬礼》,看明月慢慢幻化成新月明媚的脸庞,不由得思索这一家人的情感起伏,回味三代人的玉之情缘……

  《穆斯林的葬礼》以玉为引线,将三代人的情感、生活,将穆斯林的风俗、文化,将社会的变迁、发展,串联在一起,不仅仅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个个性鲜明而又饱满的人物形象,叙述了一个大家庭三代人玉器行业的兴衰,更是将梁氏一家人不同思想观念、不同思维方式尤其是爱情观的冲撞体现的淋漓尽致,使穆斯林思想文化在时代的变迁、传统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得以凸显。姐姐璧儿没受过教育,一直保持着封建旧思想,再加上丈夫与妹妹的混乱关系,以致对丈夫思想、思维方式不理解,对妹妹恼怒,对丈夫与妹妹的爱情愤恨;而妹妹玉儿,上过大学,思想相对先进,敢于主动追求自己的爱情,但又不得不屈从于家族传统和现实,几年后回来一切都已成为泡影。

  缘,妙不可言。书中有“奇珍斋”主人梁亦清与韩子奇因玉而结的师徒之缘;有师父之女璧儿和玉儿分别爱上韩子奇的情仇恩怨;有韩子奇与玉儿之女新月与楚雁潮的痴恋纠缠;也有孤独的玉儿守着新月之墓、韩子奇与璧儿之子与妻儿的平凡。些许情缘之外,是韩子奇背景离乡的为玉而为的奋斗史,更是新旧思想的破撞与融合史,都在诠释着这奇妙的缘份。而全书终究归于平凡淡然的生活,道出了缘份的真谛——月华终究升天,美玉毕竟非凡。只有生活现实才是缘之依托,无论幸福亦或悲惨。

  在那个年代,爱情是否能存活,答案是不能的。新的爱情观已经出现,旧的爱情观依然存在,爱情何去何从?璧儿和韩子奇结婚成家,并非全都因为爱情,更多的是对家庭的责任,是韩子奇对梁亦清、是徒弟对师傅、更是将琢玉技艺传承下去的责任,他们因爱而靠近,因责任而长久。感情和家庭因传统的守家传业思想而维持着。玉儿与韩子奇执手相爱,最终因世俗观念而分手;新月与楚雁潮互生爱慕,也因传统思想而告终。爱情,诚如美玉一般圣洁而高贵,但,在璧儿与韩子奇身上,没有存活;在玉儿与韩子奇身上,没有存活;在新月与楚雁潮身上,也没有存活。明月昭昭,美玉灼灼,爱情却暗淡无光。

  玉儿回到了故乡,面对女儿的坟墓和墓前吹奏《梁祝》的楚雁潮,留下了眼泪。新月皎洁,可慰思女之情,爱之伤痛;玉技尚存,可鉴世事沧桑,缘之奇妙。一切,都已不在,只有记忆还在,现实和记忆的距离也越来越遥远……

  一轮明月,三生玉缘,爱在前方!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15

  一本好书真的可以让人留连忘返。最近刚刚看完《穆斯林的葬礼》看到最后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穆斯林》给人的是一种感动和遗憾。《穆斯林》第一次让我有了一本书想再次阅读的欲望。我不是一个穆斯林可我深深的喜欢这本书我不善于评价但我敢说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这是一本作者用心写作的书在阅读的时候我仿佛真的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听不到身边的任何声音眼前是书中的人耳中是书中的声自己的喜怒哀乐全被牵引着仿佛走进了一个巨大的电影中竟然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存在。

  看多了浮躁的文字翻一翻这些获奖巨著感觉脑中一片清新。《穆》的文字维美流畅文中用于描写景物的文字的比较多不时地带给人诗一般的意境。作者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深深地打动了我尤以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微妙的关系触动心弦。

  霍达一个了不起的作家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成语典故她都能信手拈来而且运用的惟妙惟肖。读她的小说不仅是一种享受更能从中了解到许多知识。在《穆》中我看到了许多有关回族人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的细致描写使我对这个民族、这个宗教有了重新的、进一步的认识有了想探究的兴趣。

  感谢学校要求大家每月读一本书(呵呵学校要求的是每月读一本教育专著我改了总之开卷有益嘛读自己喜欢的书。)我才有机会读到如此感人的美文又重新体会到读书读好书带来的乐趣、享受。书籍真是人类的营养品。让我把这个习惯坚持下去让经典的书籍伴随着我的生活为我积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15篇】相关文章:

1.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

2.《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

3.《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15篇

4.《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15篇)

5.丧葬礼仪服务契约

6.教师的读书笔记

7.论语的读书笔记

8.边城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