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考察报告

时间:2021-08-24 23:22:41 考察报告 我要投稿

学校考察报告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校考察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校考察报告

学校考察报告1

  10月17日上午考察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师大附中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培养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创造性人格特征的人才。学校将建构塑造创造性人格的育人模式,将学生的创造性放到人格塑造的平台上去培养,建设基于学习领域的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课程超市,全面实施高层次、高质量的素质教育。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南师大附中优良的学风靠的是优秀教师的引领。学校致力于创造条件,积极培养引进优秀教师,让一流的学生接受一流教师的教导。学校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群体: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1人,江苏省、南京市名师4人,江苏省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特级教师13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10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30人,在职150名专职教师中,有80位高级教师,全体教师学历在本科以上,其中硕士研究生30人。南师大附中的毕业生中有35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位列中国中学之前茅。

  南师大附中学生的高考成绩在全省一直名列前茅,在市内遥遥领先,重点大学的达线率远高于其他学校。近几年来高考重点本科率均在90%以上,本科率达99%以上。20xx年高考总均分589,在全省排名第三,在南京市排名第一,南京市高考前10名的学生中附中学生占4人,有30人达清华、北大,有140多人达南大,600分以上的人数共有145人,在全省名列前茅。

  从九十年代初开始,附中进行必修课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所谓必修课分层次教学是指:根据学生必修课学习的知识、能力差异有发展需求不同,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选择必修课的不同教学层次,按照不同教学要求,采用不同教学方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国家规定的每门必修课目按课程水平的标准,分设为A、B、C层次,其中,每门学科课程的最低标准不低于国家规定的大纲要求。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志向,以及特长、能力、综合水平等进行大胆、自主地选择。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状况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层次,使每一个层次的每一位学生均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必修课分层次教学的意义在于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原则,由学生自主设计自己的学习与发展的方案;学生学习的空间增大,信息交流的范围与速度增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学生可以更方便地了解到同一年级同一学科其他教师的教学情况,得到其他层次班的有关资料,教学不再是一纲一本,而是多纲多本;教师要接受不同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要求教师具有比传统教学模式下更强的责任心、教学组织能力与更高的专业水平。实践证明,按照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育教学,教师更能因材施教,学生更能获得各得其所的发展,学生能力结构更趋合理,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能更好地得到发展,各种层次的学生在人格、学业等方面均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附中进行的必修课分层次教学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张反映个人选择意愿的自己的课表。目前学校的校本选修课程开设门类已达130多种。近几年来,学校与南京大学合作,利用网络为学生开设大学课程,使学生在中学阶段就能通过大学课程的选修获得大学认可的学分。这使得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效果更为显著。

学校考察报告2

  为加强我校的教学常规管理,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增强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贯彻落实《吉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实施方案,现将“常规”落实情况自查如下:

  一、课程计划与课程开设

  1、学校开展了“教学常规”学习月活动,3月份采用自学,集中学,写体会,开展讨论活动等形式进行了学习,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2、按照省颁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各门课程,配齐配全各科教师,并积极参加了县级各学科的教材培训,及时落实到教学工作中。

  二、教学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科特点有机的渗透德育教育。学校教学计划中有要求,但还不够明确。根据学校教学计划,按照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制定了年组工作计划,个人教学工作计划。并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学期工作目标。

  2、学期初按要求进行了学期备课、单元备课以及课时备课,要求了解本学期教材内容,掌握单元训练重点,认真写好每课时的教案,提出了写个性教案、写实效性教案的要求。

  三、教学计划

  1、每学期教师在学生开学前一周上班,制定各项教学计划,进行学期备课,提前写好一周的教案。教学目标能达到基本标准和要求。

  教学计划中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真实的分析。合理地安排了教学进度和课时分配情况。

  2、存在的不足:教学计划中对教学结构、内容体系、重难点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但还不够具体;教学方式、策略、方法、手段等的预设不够;缺少对教学目标达成及教学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案。

  3、校领导能有重点地审核教师的教学计划。如教学计划中本学期对选择研究课题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审核老师们写的不够准确,要求进行了修改。

  四、备课

  1、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对备课提出以下要求:

  一看:要看的内容包括教材、教师用书、练习册、课程标准等,还包括一些与课堂授课内容相关的资料等。

  二划:要在教师用书或教材上划出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知识点等。

  三谈:倡导教师在书写教案之前与平行班教师谈,与同学科教师谈,与主管教学的领导谈。这种谈话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课间十分钟可以三言两语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形式灵活,易于操作。

  四写:即提前把这一节课的授课设计写在教案本上。要求环节齐全,每课必写教案。

  教案的检查分三部分:一是学年组长的日检查,二是教导处周检查。三是校领导的不定期抽查。对检查的结果及时反馈评比并记入教师考核。学期中组织教案展览活动。

  2、学期初,以教研组为单位学习了新课程标准,熟悉、掌握课标对本册教材所规定的目标,制定了学科教学计划,安排好教学进度。教学计划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班级现况;

  2、成绩预设;

  3、教学目标;

  4、班风学风;

  5、特殊生现状及提高措施;

  6、研究课题;

  7、月份具体内容及措施。

  3、有集体备课制度,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人主备,集体复备,课后讨论修改二次备课,然后再上课。具体模式如下:

  (1)由主讲教师先进行单元备课,并选取本单元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精备一课的教学设计。

  (2)年组教师进行集体讨论,讨论后定案,本年组教师用同一教案,按同一模式开展课堂教学。(邀请主管领导参加并进行课前指导)

  (3)由主讲教师按教学定案讲第一节课,备讲老师听课,听课后进行反馈交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适当更改,完善定案。

  (4)由备讲教师按完善的定案上第二节课,本年组教师参加听课。

  (5)利用周一集体备课进行反馈交流。(主管领导进行课堂点评)

  4、以上面的形式进行年组间的教学研究活动,教研组每人轮流参与主讲或备讲。为了使活动能够有效地开展,便于主管领导的参与和检查,制定了语文数学集体备课安排表,而且每周和每天的形式板上都把集体备课的年组写上,起到大家督促、监督、参与的作用。

  五、上课

  1、教师在上课铃响之前到达教室,严格执行每节40分钟的标准,不拖堂、不占课。教师能为人师表,精神饱满,使用普通话。课堂用语比较规范。板书工整,注重美感。学校每学期组织粉笔字练功活动,进行演讲或朗读比赛。

  2、教学中能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要求在30秒内处理突发事情。讲课内容正确,符合学科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结构比较紧凑,难度适宜。课堂上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上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实现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多向、互动的信息交流。能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空间。学校严格要求教师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差异,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发挥学生各方面的特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学习,学生发言面较广。

  4、不足:课堂上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教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上,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还比较欠缺,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加强和研究。

  六、作业批改与辅导

  1、能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布置不同的作业,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精选作业内容,难度适中,份量适当。把数学练习册当做作业本,对一单元的内容分批布置,日期写在每单元的最后一页,要有简单的评语或激励性的评价,禁止布置惩罚性作业。组内教师做到随时自查,教导处每月末检查学生作业。期末进行教师作业评语竞赛。

  2、作业批改及时,按时收缴作业,对缺交、迟交作业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书面作业由任课教师逐一批改,并及时发放批改后的作业本,批改符号规范,并有鼓励性评语。能正确引导学生订正作业中的错误,对典型错误集中讲评,个别性问题进行面批面改,数学作业建立了错题本,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与理解。

  3、提倡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的科学辅导原则。对学习有困难和缺课的学生,能进行个别辅导,并有辅导记录。加强对学生学科特长的培养,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不足:作业的内容有时过于简单,缺少活动性、实践性、探究性作业的布置,即使有时布置了检查和点评不够及时,对学生难以起到促进作用。

  七、教学评价:

  课堂上效率在不断提高,抓住了课堂教学20分钟的有效时间进行新知教学,注重关注全体学生,课堂上发言进行红花奖励,不单单以分数评价学生,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提高学生成绩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除组织期末考试外,每月组织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月考。为使考试不脱离教学,月考命题由任课教师出,教导处审核,做到了不出怪题、偏题,难题。

  教学中注重质量的提高,要求老师按月写出一份质量较高的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为得到家长的协助,使老师知道学生在家的表现,家长知道孩子在校的表现,建立了家校互动卡,每月联系一次,要求家长协同学校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

  不足:学生发展性评价欠缺。

  八、执行与监督:

  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学校要求教师每周听评课一节,学期听评课不得少于16节,教研组长不得少于30节。主管领导听评课不得少于60节。听课记录比较详细,有点评,并能做到及时进行反馈交流。

  教学管理人员坚持每天听一节课,每周坚持参加一个年组的集体备课。校长学期初和学期末进行各项常规教学活动的抽查。教导处周检查教案,月检查作业批改、辅导记录、听课笔记、读书积累,组织月考,进行月检查反馈小结:内容是总结一个月的听课、检查与指导等一些教学常规情况,并公布当月的考核分数。今后将继续努力,使监督和检查工作更细致更有效。

学校考察报告3

  11月下旬,我有幸随五华区教育科研中心组织的“洋思教学模式观摩研讨会”到外地考察学习,现将收获报告如下:

  (一)

  洋思中学是怎样由三流办学条件创造出一流的教育成果的呢?带着这个疑问,走进了洋思中学,通过耳闻目睹,感受最深的是洋思人的敬业精神、洋思学校的教学模式。

  洋思原是一所偏僻的农村薄弱学校,(不在县城,不在集镇)生源、师资都处于劣势状态,在这样的条件下,洋思人却创造出了一流的业绩,学校自90年起学生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均为100%。优秀率(升入省级重点中学)达70%以上,居泰兴市之首,现在的洋思,教学班由9个增加到56个班,学生3100多人,教师由30名增加到200多名,新教师特别多,(全校教师平均年龄为25岁,每年进几十名大学毕业生),省外生源80%,省内20%,(收费每年每人6000-15000元,并且不挑学生,额满为止)。洋思中学的办学方向是成功的。那么洋思成功的奥秘究竟是什么呢?

  一、洋思经验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洋思人的理念,践行这一理念,洋思中学的主要做法有:

  1.从起始年级,从起始学科,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逐步缩小“差生”比例。

  洋思的把关年级不在初三而在初一,对初一老师重奖。洋思中学获得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初一年级老师立的是头功,因为新生质量很差,(招生时不选择,不挑剔学生,额满为止)有的学生语文、数学两科总分只有4分。初一老师要使质量跟上,查缺补漏,任务很重,初二、初三的老师教好了是建立在初一年级打下扎实基础之上的。

  坚持不分快慢班,合理编班、分组、排座。从初一开始,通过学校和班主任将本年级的优生、中等生、后进生平均分到各班,以促进教师的公平竞争,便于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和考核。而且用这种办法,一年一分班。同时,同一个班三个层次的学生平均分到各个学习小组(前后桌)。

  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生终生负责的精神,多给后进生以关爱,每个年级、每个班级、每个学科要先摸清后进生底数,将其承包落实给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只许缩小、不许扩大,要将这一指标作为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标准。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主要步骤是:①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通过课前制作好的投影黑板让学生看)②出示自学指导;(2分钟,课前制好投影或写好小黑板,课上通过投影或小黑板让学生看)③自学;(5-8分钟,教师行间巡视)④检查自学效果;(5-8分钟,让中等生尤其是后进生用板演或口答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操作)⑤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8-10分钟,学生观察演示操作,找错误,或比较自己做的方法,结果是否与演示操作的相同,学生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己见,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和更正的道理,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应用)⑥当堂训练。(不少于15分钟,布置课堂作业,督促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批改部分已完成的学生的作业。)

  3.“四清运动”——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能按时完成当堂作业,视为堂堂清。对堂堂清不了的学生,小组内成员分工负责,例题、习题、单词、背诵段落一一助其过关。一次清不了,两次,三次,一般经过二清、三清,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到“日日清。”极个别仍不能“清”的,由老师帮助“清”。“堂堂清,日日清”由科任教师和组内成员负责,利用的时间是课堂教学时间或早、午、晚三个自习时间。

  周周清——实施周五(现在改周六)验收制度。主要验收数学和英语两门。单周验收数学,双周验收英语,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当验收组长,任教教师和班上的尖子生当验收员,班与班对调验收。验收英语时,只凭课本,让接受验收的学生把两周所教的单词逐一朗读、逐一听写,错一个就在课本上那个单词旁边做上记号。验收数学时,也是凭课本,让被验收的学生逐一讲书上的概念、例题、习题。验收完,在表上填上正确率。清不了的内容,由任课教师利用星期日实施补救措施,再接受验收。验收结果要与当班科任教师交换意见,通报情况,便于改进。

  月月清——就是月考。是洋思教学责任制考试的重要内容,是教学实绩考核。每月考核一次。命题原则本着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则,严格按大纲、教材命题,不出偏题怪题,注重代表性,强调覆盖面,以尽量反馈出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暴露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月考一般采用外校命题的办法。考试以后,学校要求教师统计试卷中各种错误率,写出质量分析报告,召开质量分析会议,考好的介绍经验,不好的表态。针对学生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分析课堂教学的弱点,制定改进措施。召开学生质量总结会,让优秀学生介绍经验,也让成绩不理想的发表感想。同时,学校教导处要认真统计各班3个方面的数据:①平均分;②优秀率;③及格率。做为考核教师教学业绩的依据,充分考虑上次考试时的基数——班底分、实考分、考核分。成绩对学生及家长不公布。只有教师内部分布。分别根据二项成绩的名次奖前10名,同年级同一科每项依次奖100元、80元、60元……三项第一奖300元。每有一名学生不及格扣20元,每学期四次月考(包括期末考试)最后统计核算,若有不及格的“一票否决”,取消校内所有津贴:两个学期累计排在末位的,予以淘汰,每年淘汰十几名教师。

  4.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课堂高效的关键。

  搞课改,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课堂上能否引导学生学得好,课堂教学能否深入、持久地进行关键在于教师。学校让100多名老教师逐一上课,逐一评课,相互间指出存在得问题,并分析原因,研究解决的办法。新教师也赛课,对不合要求的,则引导他们反复上,直至过关才能上讲台。这样就有了一百多节课的案例,对课堂就有了新的认识。学校让新教师的课慢老教师1---2节,新教师上课前要先听老教师的课,老教师也要节节听新教师的课。(老教师的课时量可少一些)。师徒结对,捆绑考核。集体备课,在统一的教案上看谁修改得最多,课后写教案(自己的教案)。

  5.改革管理体制。

  一个年级设立两个分校,实行分校制。全校共设6个分校,学校定期评选最佳分校,予以表彰奖励。分校长通过竞争上岗。分校长可自行“组阁”,选配教导主任,让最能教学的当教导主任。有人事调配权,同时必须根据自己的“竞选纲领”与学校签订责任书。分校间的校长在比,教师在比,学生在比。比活动中得奖多,比一日常规扣分少,比学校进步人数多,比工作拖拉马虎现象少,比教改步谁迈得更大,比工作措施谁更实。学校推行分配制度改革。打破“平均分配”大锅饭,收入与绩效挂钩。

  6.把“包”字请进学校,用责任制治校。”

  洋思的校长要包学校全部工作创一流水平,其中包括德育工作的创优、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体育的达标、青年教师的培养等。

  校长如何抓教学管理?①抓定位。校长、书记:说想法,提要求;

  副校长:拿措施,抓落实;

  中层:做实事,供反馈。

  ②抓竞争。没有竞争的学校,必定是没有活力的学校

  ③抓评价。评价是什么?文化重建!

  ④抓示范。“上课,听课,评课,教科研,一样不能少

  洋思的中层干部要教一科,管一线,包一级。上标范课、听课、评课、检查备课、作业辅导情况都有硬指标。

  洋思的教师和班主任,既有备、讲、批、辅、考的过程目标,也要包学生的巩固率、合格率、毕业率、优秀率的“四率”达标,包后进生转化,包学生德智体协调发展等。

  后勤人员要包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如食堂工作人员要包食物安全卫生,菜谱科学合理;包师生准时吃到热饭热菜;保证菜肴烹制味美可口。宿舍管理员要包宿舍内、浴室内无打闹、欺侮小同学现象。保管室人员要眼勤、手勤、腿勤,保证及时将校园内散落的校产收入仓库,及时修旧利废等。

  7.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严格考核,实行重奖重罚。

  教师培训制度,师徒结对,捆绑考核。集体备课制度。常规管理制度。严格考核,重奖重罚,严而有格,严而有情,严而有度。

  二、洋思经验的局限性

  有的课缺乏教师的精彩讲解和必要的知识拓展。有些属于教师讲的内容必须讲清,讲准确,讲精彩。

  还需进一步加强课堂上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检测。

  (二)

  与洋思不同的是,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简称静安教院附校)提高教育有效性,在校本教研上下功夫。

  跨入静安教院附校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两棵茂盛的橘子树,挂满了金黄诱人的橘子,使来访者从这一个侧面感受到学校的德育教育和学生素质的情况。学生见到来访的老师,都一一问好。窥一斑而见全豹。想必这所学校的各个方面一定不会逊色!

  静安教院附校经验:

  如何提高教育有效性?

  一、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探索教育有效性的缘由

  案例: 上海市一期课程改革时,将“有理数四则运算” 这个本来是初一的内容下放到小学四、五年级,课时从原先初一的26课时变为四年级五年级的50课时。实际情况是,对许多学生来说,要想达到教学目标,50课时还不够。

  二、按学生最佳发展期(学习效益最高年龄阶段)设课——提高课程设置的有效性

  同一学生学习同一门学科要达成同一目标在不同年龄阶段所要花费的时间不同,一定存在学生学习这门学科效益最高的年龄阶段。

  基于对学生“最佳发展期”的思考,在长达六年的实践中他们对学校课程设置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两个重心移位”的课程设置举措提高教育有效性。把形象思维比较强的学科或某一学科中的一部分内容,或者一部分科学方法,或者某些需要学生体验和感悟的过程,“重心”下移;把抽象思维比较强,演绎推理比较多的学科,或某学科中的一部分内容,“重心”往上移,以提高教育有效性。

  做法:低年级语文教学(“拓展阅读面,扩大识字量”的研究与实践)

  一年级不开数学课,开设英语、语文课(双语教学)。

  不再另设心理辅导课程,而是让班主任老师利用班会课进行心理辅导课程教学

  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学校进行了学生问卷调查、学校资源分析,经过老师们辛勤开发,形成了近百门校本课程。然后通过学校广播台介绍、学校闭路电视直播每一位任课教师对本课程设想的介绍和网上公布等方式,将课程菜单提供给学生,供各个年龄段学生自主选择。自主选择的比例高达95%以上。

  2.通过课程的综合化实施来提高教育有效性。

  做法:政治、历史、地理综合授课,三科老师一起上课。

  中学政治课和小学思想品德课综合上课

  假日英语:“外教”资源的新开发

  三、创“最近发展区”教学——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他们认为,教学是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主阵地,为教师创造性地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的时间与空间。但来自实践领域的教师不同于进行理论研究的专家,教师创造性劳动是一种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创造,是应用性创造,任何一个成功的案例背后都蕴涵着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儿童有两个发展水平:第一个是现有的或叫今天的发展水平,是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独立地、自如地完成教师提出的智力任务。第二个是潜在的或叫明天的发展水平,是那种尚处于形成状态,刚刚在成熟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须在教师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和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智力任务。这两个水平之间的间距称为“最近发展区”。

  案例一:小学一年级开设了英语必修课(双语教学)

  案例二:中学政治课和小学思想品德课(综合上课)

  案例三:心理课由班主任在班会课上。

  (三)

  意见和建议:学有所获,学有所思,学有所为,根据师大五华实验中学的实际情况,在我校宏观发展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建设,创立一流的敬业精神;

  2.在已有的13个课题的基础上,避免教学与科研的脱节,应做到教学科研一体化。

  3.树立教学质量为生命,学习洋思的经验,坚持“四清”的做法。

  4.我校也是昆明市的名校,要善于推销自己。

  5.搞活课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6.从薄弱学科抓起,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

  7.高、初中课堂教学根据自己的实际形成一套长期能推广的教学机制。

  8.高、初中引入竞争机制,敢于重奖,舍得重奖。

学校考察报告4

  XX市行知职业技术学校是XX市教委批准成立的一所民办中职学校。学校以陶行知教育理论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创造具有新时代校园文化特色,培养企业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坚持以“学校 + 企业 + 军队 + 家庭 + 社会”的办学特色,艰苦奋斗、勤俭办学、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走出了“做人为本、德育为首,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的行知之路。

  1、早读:学生早上6点40集合,然后就打扫清洁和吃饭;8点开始早读,时间25分钟,全部在教室外,各班自己选择地点,编排队形,大都是间隔一米左右整齐排列,有的班统一晨读内容,多数班级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书,大都是励志类的书籍。学生读书很认真,声音洪亮,站姿挺拔。

  2、上课:8:35上课, 80分钟一节课,一天上4节大课。两天的观摩中,我听了四节课,走马观花地观察了大约3个幼教班的课堂教学。第一天听了一节王晓刚老师的国学课,两个班合上,没有教材,属于教师自己开发的校本课程。本节课教师从歌颂春天的美入手,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寻找春天的美丽。然后由春天联想到青春,进而讨论青春话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青春期的不足及改进措施。第二天本打算听推门课,但组织者还是事先安排了,也只好客随主便。按照安排我们集体听了一节化工课,从这节课来看,整个课堂流程完全是再教师的引导下的学生动手试验课。学生分组课前准备,课堂进行试验,自主展示试验现象,总结试验结果。

  3、课间操: 一天两操。10点下课后上课间操,全体学生到学校操场集合跑操。教室离操场较远,集中时间较长,但学生在集合过程中能做的安静有序,上操有学生会组织,老师很少跟班,各班队列安静整齐,学生都能注意力集中的认真听主持学生的讲话。跑操过程中,各班根据班级人数组织队列,三到六列的队伍都有,没有看到班主任跟班,学生跑操精神饱满,步伐整齐,呼号响亮,四圈下来绝大部分班级仍然能够步伐一致。其间有个别体力不支的学生,自己下来歇息一会,然后能自觉的归队。其中有一个班每人各拿两个装满沙子的塑料瓶引起了我的注意,下操集合时,我特地找到班长询问原因,班长说:“我们是旅游专业的,需要强健的体魄,为了将来能适应工作,所以上操加量。”最让我感动和惊奇的是,一名腿部残疾的学生,一个人沿着操场边,跑一段,停一段一直坚持到全体学生跑完操,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力。下午的两节课之间也有一个课间操,也是跑操,组织形式和早操一样。

  4、每天进行总结会。17点30下课,吃饭,18点30晚集合,各班按规定程序动作汇报人数,然后老师总结一天的情况,说通知等。

  5、晚自习:7点看新闻联播,然后上晚自习,我们观察了大约20个班的晚自习,学生都能保持安静,秩序井然。有些班级搞活动,一般是学生自己组织。 9点下晚自习,10点30熄灯睡觉。

  6、我们在校园内每天都见到学生在上课期间打扫卫生、修剪花草、维修门窗的现象。询问陪同老师,得到的解释是,学校每天都安排一个班在校园内劳动。行知学校没有临时工人,校园的花草树木的管理修剪都分配给各班,每天安排一个班的学生劳动一小时,主要是满足校园环境整治。

学校考察报告5

  一、学校简介

  市第二中学,创建于1995年,是省级示范性高中。20xx年以来,仅用几年时间,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迅速崛起,由全市“拖尾校”一跃成为全国“明星校”,发展之神速,在河北省尚属首创。学校由东、西两个校区组成,总占地面积2xx余亩,现共设教学班xx4个,正式教职工编制数为420人(以上数据截止日期为20xx年6月),临时教职工xx0余人,在校生9000余人。校训是:超越永无止境。

  二、学生生源与高考成绩

  20xx年中学招收的是桃城区中考排名1300名以后的学生(其中仍有部分生源流失)。将二、三流生源送入国家重点大学,中学创造了“低进优出“的教育奇迹。20xx年,该校一本上线人数xx19人,二本上线人数20xx人,其中有两名同学考取北京大学,考入北京大学的刘善乾同学20xx年中考成绩为528分,在中市排6586名,守哲同学20xx年中考成绩557分,在该市排名第1852名,20xx年高考,两人分别以675分和669分的优异成绩顺利跨入北大的校门。

  20xx年高考,在学校二、三流生源没有根本变化的情况下,又一次彰显了该校“低进优出”的办学特色,一本上线1725人,二本上线3029人,名列全省第二,文科二本上线人数名列全省第一,一本上线率为60%(1725÷0。6=2875),二本上经率为89。6%(3029÷0。896=33807)。

  20xx年高考,学校一本上线2352人,全省第二,二本上线3996人,全省第一(不含特长生),有4名和1名同学分别考取清华大学生北京大学。

  三、特色化的级部管理

  过去学校管理的关键与撑力在分管校长,在处室,但随着学校规模扩大,执行力显得“不从心,不到位”的事情比比皆是,管理出现了“虚脱”现象。二中随着办学质量的提升,新生人数逐渐增加,办学规模的扩大,需要新型的管理模式与之配套。学校采取了“管理核心多元化和管理重心下移”的办法,分解管理压力。

  该校采用了“三级管理制”办法,即教务处、年级部和学科组长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教务处统筹安排,对教学管理全权负责;年级部是教学管理的重心,根据本年级的具体教学情况,对教师的管理工作进行协调和督导;学科组长为具体的教学指导者和引领者,担负着制定教学计划、指导备课、组织教研、组建题库、设计试题的任务,还负责本组教师的常规性管理,对全组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负责。每个管理层都是一个集体,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师的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

  两校区双级部管理模式极具二中特色。学校实行双级部管理后,部分权力下放到级部,使学校管理更精细化,更因地制宜。后因两个校区的原因,二中尝试在高一、高二年级设立两个级部,在设施、师资、生源的配备上,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平均分配。同一年级的两级部在管理和教学等各方面进行评比,以评比形成竞争,以竞争促进提高。20xx年,学校对同在同一校区的高三年级也实行了双级部管理制度,同在一栋教学楼,南北楼的一级部和二级部在竞争中做到了更好的借鉴与合作。

  四、人本化的学生管理

  素质教育首先要做到全面教育,也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二中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达到“二中三年,成人成才”“受益一生”的育人目标。

  1、学校坚持德育首位原则。

  2、为促进学校健全人格的形成,学校积极开展“勤俭节约”“感恩生活”等主题教育活动。

  3、学校以“抓行为,养习惯,促学习”为管理思路,重细节,重养成,用严格的制度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以行养德,以行促学”的目的。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学校又遵循教育规律,采取激励为主、正面引导的教育方式,重疏导,轻征戒,不体罚,努力给学生提供和谐、宽松的成长空间。

  五、科学化的教学管理

  1、把“学会学习”当作培养目标。

  2、培优补差,低进高出。针对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这一特定校情,二中确定了“分层教学,分类辅导,夯实基础,发展特长”的教学思路,扬长避短,讲求实效,注重激励,挖掘潜力,以非常的付出换取非常的收获,以弥补生源质量的不足。

  3、学校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指导思路,积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如,学校设置的“自助餐作业”就很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需要,“自助餐作业”不限题量、题型和难易程度,学生选做,完全自主。

  六、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1、做拥有教育情怀的教师。

  只有拥有教育情怀的教师,才能真正爱学生,懂教育,做模范,成名师。

  2、走教师指导专业化之路

  (1)二中制定了《市第二中学课堂教学标准》和《评价标准》。

  (2)依据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该校开展不同类型的研讨课,如青年教师上“汇报课”,中青年教师上“研究课”,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落后教师上“诊断课”。

  3、建“四型定位”教师发展路径

  (1)“四型定位”即“学习型、科研型、创新型、专家型”的“四型定位”成长目标。

  (2)“一课双讲”的校级公开课和校级教研活动激活了听评课环节,也是教师科研水平提高的重要平台。“一课双讲”是二中校级公开课的一大亮点。同学科的两名教师讲授相同的课时内容,并提交教学过程中相关的教育理论。随后的校级教研就是针对校级公开课的教研,参与观摩、评课的教师要运用教育理论对两名教师的授课情况做细致精到的点评,并借鉴双方优点,丰富自身教学经验与理论素养。其具体流程为:讲课人自评———备课组长、骨干教师点评———教研组长总结点评———学校领导总结点评。教研结束后,讲课人写出教学反思,教研组长整理归纳所有评课记录,汇编成册印发给各年级教师学习。“讲、听、评、结“每个环节、教师都在与教育理论深层对话。

  七、养浩然气,环境文化树品牌

  学校环境是展现学校文化和体现办学理念的重要内容,是通过具体的符号和环境文化来传达和塑造的。

  20xx年5月,学校开辟了“廊道文化”这一新的教育阵地,“廊道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受到学生高度关注,成为二中校园文化新的景观带。

  20xx年9月,学校投资兴建名校林文化区。名校林汇集了20余所国家重点大学的学校名称及其校训。众多高等学府在此齐聚一堂,激励着学生萌发走向高等学府的豪情壮志,在学生励志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xx年,二中对环境文化建设和视觉元素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打造文化气息浓郁、文化底蕴丰厚、文化主题鲜明、文化特色突出的环境文化,塑造了统一和个性并存的校园新绿。宜园、铭园、名校林、文化墙、艺术展牌,校园内外处处充满文化气息,形成了“一面荣誉墙,两大文化板块,三个文化区,四条文化路和空间楼体文化”的文化体系,彰显了二中“精神立校,文化育人”的办学特色。他们让花木含情、墙壁说话,让每一条道路、每一栋楼宇、每一个文化板块,都给师生以熏陶感染,净化着师生的心灵。20xx年,二中增建了以“高擎二中精神、点燃青春激情”为主题的国际名校灯箱栏,以“少年强”为主题的国际名校灯箱栏,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宿舍寝室文化标牌。

  八、“业精于勤”作于细,“止于至善”达极致

  二中学生,中考属于二、三流水平,他们把每一项工作,把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精雕细琢”做到极致,使二中各项工作突飞猛进的发展。

  以跑操为例,二中的早操分为操前小读、跑操、操后班会三部分内容。为什么操前小读?操前小读读什么?操前小读怎样读?几分钟的操前小读效果怎样验收?二中都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反复论证,最终集思广益,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方案。

  同样,为什么跑操?怎样跑操?看齐、转身、起步跑、喊口号、四步立定怎样动作到位?二中都有规范的要领和具体要求。

  每日的操后班会是二中学生管理的又一主阵地,班会的内容是“共省”,总结上一天的工作,以求当日的进步。怎样委婉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怎样找到最佳切入点?怎样达到最好的班会效果?每天年级班主任都做精心的准备。

  总之,这次赴二中学习考察受益匪浅,我们要借鉴二中经验,结合本校实际,进一步抓好学校各项工作。

学校考察报告6

  20xx年9月22日至24日,市政协副主席率视察组深入到我市中心城区,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座谈、走访等方式对民办中小学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基本概况

  我市民办教育从1998年始至今,市中心区共有民办学校158所,中心城区有有证民办机构105所,其中幼儿园有45所,小学28所,中学9所,培训班23所,未办证的有35所。中心城区民办学校共有教师1295人,其中幼儿教师446人,小学教师492人,中学156人,培训班201人,中心城区民办学校现有的占地面积143008.15平方米,其中自有69051.8平方米,租用73956.35平方米;有校舍面积104906.14平方米,其中自有51133.14平方米,租用53793平方米,生均面积3.53平方米。在校生总数为29696人(含培训班人数),其中幼儿园10388人(含学前班),小学17621人,初中1408人,高中(含中职)279人。(以上中心城区数据不含县双水的数据)

  (二)措施及成果

  为了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管理,自1998年以来,成立了管理机构和民办教育协会,外出考察学习外地民办教育的经验,制定了《市关于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加大了宣传力度,加强了教育执法建设,在营造民办教育宽松环境的同时,强化了对民办教育的规范性管理,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对办学宗旨不明确、办学行为不规范、管理混乱的学校实行关停转撤的办法。自1998年以来,共撤销了8所,取缔了6所,停办了2所。20xx年对9所办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学校进行了表彰奖励。这些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市民办教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市中心城区适龄儿童入学难,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1、相关部门对民办教育的认识不够。对民办教育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不足,很大程度上停留在诸如弥补政府投入不足、满足社会教育多样化等层面。对促进民办教育办学机制的创新、加速教育多元投入体制的形成、实现教育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重大作用认识不够。

  2、市区两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民办教育相关的扶持力度不够。从《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颁布到《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省、市、区都没有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目前,我市大多数民办学校面临资金、师资等难题。国家提出对民办教育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但我市对民办教育的鼓励、扶持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地扶持力度参差不齐。民办教育在招生、师资流动、办学用地、业务用房、业务指导、教研活动等方面基本上没有享受到公办的待遇,公平竞争的环境尚未建立。民办学校只能收留无处就读的农民工子女,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民办教育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严重影响到社会弱势群体的身心健康。

  3、市中心城区民办学校的用地困难。市中心城区由于注重商业用地规划,教育用地余留不够,民办学校没法取得办学用地。多数学校是租借私人空房来办学的,办学场地非常狭窄,致使办学规模小、办学环境达不到标准。由于用地困难,把部分想投入到教育事业的社会资金拒之门外。

  4、市、区两级的管理有待理顺和加强。市中心城区的民办教育,有市级审批的,有钟山区审批的,存在多头管理现象,管理部门没有专门管理科室,民办教育协会的工作才开始起步,视察中发现无证办学校的现象仍然存在,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在民办教育中没有完全落到实处。

  5、办学不规范,部分学校办学条件极差。市中心城区已办证的学校有105所(未办证的除外),这些学校大多数不具备办学条件,数量多,小而全,设施简陋、设备简单、多数是租用民房办学,教室面积小、采光不足、通风不良,有的教室是过道、危房和临时搭建的临时房和煤棚。教具配置不齐,教学设备简陋,教学质量差,不按规定课程教学,随意变更办学地点。学校为了生存而产生不规范的办学行为,不开足课程、互相挖生源、挖教师,教师的流动较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让人堪忧。

  6、师资队伍不稳定,力量不强。师资队伍不稳定是民办教育发展一大瓶颈。由于民办学校教师在资格认定、职称评聘、社会保险、教龄计算、师资流动等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和落实,民办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难以安心工作,导致师资队伍不稳定,师资队伍存在“少、差、老、跑”现象,结构不合理,难以形成一支稳定的有水平的、有高度责任感的教师队伍。

  三、意见建议

  1、建议市区两级政府强化对市中心城区民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应当看到当前民办教育在我市的经济社会尤其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应加强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尽快出台《市民办教育管理办法》。按《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十六字”方针,加大宣传力度,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教育事业,逐年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不断解决民办学校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就读和公办学校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大班额问题,促进教育公平,为民办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建议市、区两级主管部门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管理。一是理顺市、区两级主管部门对民办教育的管理关系,避免出现管理漏洞,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执法力度,对不符合办学条件的该取缔的取缔,该整合的整合。二是主管部门要加强调研,摸清底数,制定我市民办教育发展规划,把民办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各类民办教育尤其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布局、规模、教师等进行全面的统筹,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三是借鉴外地的经验,积极探索一些适合我市民办教育发展规律的管理方法,如教师评骋、奖惩等方面一些好的做法,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

  3、目前,民办教育的发展和管理相对滞后,建议尽快成立专门的民办教育管理机构,强化对民办教育的.管理。真正做到民办教育有人管,民办教育的事有人想,民办教育的问题有人解决。

  4、目前民办教育协会的工作刚才起步,作用还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建议强化民办教育协会的工作,在资金、编制等方面给予提供条件,使其充分发挥民办教育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5、视察中发现国家“两免一补”等九年制度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些政策在市中心区乃至全市的民办教育中还未真正全部落到实处,建议主管部门及时把这些政策落到实处,避免不必要的社会矛盾。

学校考察报告7

  20xx年3月16日上午,我们在梅校长的带领下沐着春日暖暖的阳光,迎着微微的春风,沿着泛着层层涟漪的小河,我们踏上江南的小桥,来到江南实验学校,开始为期半天的考察。

  我们听取了徐承楠校长关于德育的有效性和发展性的思考,聆听了梁广烈校长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高见,和学校管理的建议。随后,梁校长还陪我们参观了江南的图书室、英语专用教室、会议室、操场、儿童娱乐区等场所,让我们大开眼界。

  江南实验学校创办于20xx年,当时小学只招收了六个班的一年级学生和个班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属于起步阶段。但是,从校长的教育教学理念到校园环境的布置,都渗透着七个字“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健康地发展,校长、老师们像呵护幼苗一样细心、精心地进行着无痕的教育。

  一、环境教育无痕

  1、环境的创设。

  ○静-----学习的场所

  走进校园,一条宽宽的走道------干净、整洁,一条木板铺成的林荫小道------蜿蜒曲折。正好遇上上课时间,走道上、林荫道上,空无一人,平添了一份清净、空旷的感觉。真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

  ○趣----玩耍的场所

  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在这样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寄宿制学校,管理者时时关注孩子的需要,开辟儿童乐园,还孩子玩的权利,给孩子玩的乐趣,孩子们在玩中学习、在玩中相处。这样的举措,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2、氛围的营造

  江南实验学校有一个很大的图书馆,图书馆里还有一个开放式的阅览室,专门为孩子们看书准备的。它的设计也很有人情味,一张三角形的桌子,配六个小凳子,小朋友可以围着桌子坐在一起,在这里看书,有点像在哪个咖啡馆里悠闲地喝着咖啡一样,可以悠闲、轻松、愉悦地看书。这里给我们的视觉信号是:学校的书文化------书就像我们的朋友,经常来看看,来聚聚。

  如果说,图书室给人亲近感,那么英语教室就是另一番景象了。走进英语专用教室,只见巨幅的国外建筑、风土人情的图片装饰了教室所有的墙面,给人很强的震撼力,我们就像来到了英国、美国,强烈地感受到欧洲的风土人情。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英语,一定比较有真实感,在这里与老师、同学们用英语交流,就像在欧洲某国的大街上与人交谈一样。这种模拟的场景,有利于激发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场所设计上蕴涵教育的因素,只有细细品位才能感受到,那教师的因素更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言行。梁校长在交流时曾强调: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一定也要做到。教师是文化的化身,在有着向师性特征的学生眼里,老师是最崇高的,最优秀的,最神圣的。教师是学生最好的课本。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言行,因此,校长在全校营造一种“以身垂范”的文化氛围。

  在江南,只要你有心去看一看,会发现它的校园环境的设计、文化氛围的营造,都体现出对孩子的真切关注和无痕的教育。

  二、德育无痕

  为什么在没有人管的十字路口,5000人中,没有一个是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市民对红、绿灯等信号系统为什么如此不敏感?学校的铃声响了,为什么学生还没有上课的准备?赫赫有名的徐承楠校长在思考的是这样的现状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在小学培养学生的信号系统敏感性。他认为:从培养合格公民的角度来说,公民素质要从小培养。他们沉下心来,研究德育的教育价值,认为德育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所以主张从小培养学生的成长意识。在精心设计一个个活动时,都能从德育的内涵出发,深层次地思考,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受到一辈子都受用的教育。

  三、教学无痕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梁广烈校长深知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但他不是给教师以压力,而是在不断的分析和鼓励声中,增强教师的自信心,想尽办法,帮助教师,和教师一起研究“提质”的办法和策略,如:一年级学生的写字比赛,比赛要求是又快又好。在旁人看来,它只不过是一次活动而已。其实,梁校长的真正用意是针对一年级小朋友写字速度慢,正确率不高等问题,通过活动让孩子们达到正确书写和快速书写的目的。又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让孩子们开始学着写小文章,并且用电脑打印出来,在全校进行张贴和展览,鼓励孩子多写、多练。我们可以推断,这帮孩子经过这样的练习,到了三年级,要求写文章时,那时,他们的写作水平一定又是走在前列的。梁校长就是这样用“润物细无声”的办法,“细水长流”地进行着教学质量的“衡重观”,让人体会到校长无痕的教学管理策略和教学智慧。

  考察时间很短暂,只有半天,然而徐校长和梁校长的经验交流给我们的启发是很大的,我们现在是应该静下心来,研究教育教学的深层次的问题。学生需要什么?社会需要我们培养怎样的人才?我们怎样培养人才?怎样从学生出发,为学生的发展进行有效的教育?怎样从学校实际出发,提高教学质量?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学校考察报告8

  考察缘由

  此次考察活动人员为代表山魂户外俱乐部的山水君主(黄淼)、我爱中华(袁晶);考察对象为安徽阜阳地区两所由志愿者办学的学校――复兴学校和复新学校。

  复兴学校,位于安徽阜阳地区利辛县,由三位有志于从事农村教育事业的青年创建,成立于20xx年4月。20xx年7月,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操作后,成立了由衡理(袁谦诚)牵头,七个志愿者组成的筹委会。学校获得正式注册,并与当地政府签署了托管协议,接管了利辛县淝东中学。在此之前,复兴学校的最初创办者——当地村民杨华已经离开了复兴学校。20xx年8月,因办学中发生的一些矛盾激化,复兴学校的另一个创办者——殷永纯,脱离了复兴学校,在邻近的涡阳县高公镇吕湖村新办了一所复新学校,继续实践着自己振兴农村教育的理想;20xx年4月,学校三个创建者中依然留在复兴学校的赵志雄,最终也离开了学校。

  复兴学校发生的这些分裂和动荡,给这所本着“为中华之崛起,为民族之复兴”的愿望,由志愿者创立的农村学校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后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复兴学校筹委会代表蝴蝶花(汤征)的邀请,俱乐部委托山水君主(黄淼)与我爱中华(袁晶)二人自费于20003年12月12日晚前往复兴学校实地考察,并带去了由俱乐部出资购买的4个足球和4套少年垒球(共价值150元)赠与复兴学校。

  在为期三天(20xx年12月13日至15日)的考察中,我们走访了复兴学校,和学校的教师、教工、学生进行了访谈,并就教学方法和教育心理方面的问题和当地教师进行了适当的交流;拜访了当地镇教办和利辛县主管教育的副县长及教育局长,和他们进行了座谈;和当地的一些知道复兴学校的村民进行了谈话。并和筹委会的代表蝴蝶花(汤征)对复兴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包括设立、教学、日常管理等进行了调查和探讨。

  我们还两次走访了涡阳县的复新学校,在这个全由志愿者担任教师的学校里,我们也展开了类似于在复兴学校的调查活动,并和殷永纯本人就复新学校的成立、现况和目前的困难情况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

  考察经过

  12月12日晚从上海乘坐火车出发,12月13日上午到达阜阳后,“越野”了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于临近中午时分,终于来到了地处安徽省阜阳市利辛县张村镇的复兴学校。

  学校门口有高大的梧桐树,显示了学校的悠久历史。但走进学校后强烈的对比使我们震惊。校舍已多年失修,教室的墙壁破旧斑驳;教室的窗户没有玻璃,只有破敝的塑料布遮寒挡风;室内地上坑凹不平,课桌椅非常陈旧;室外操场上非常凌乱,环境杂沓。学校给人的感觉非常破败,并且管理状况给人的印象也很不佳。

  到达的当天下午,我们参加了与当地老师举行的座谈交流会。会议由蝴蝶花(汤征)主持,并由同行的杨浦区初级中学教师、民进爱心俱乐部的柠檬(李梦章)主讲的,。散会后,我们分别对当地的10多名教师和学生进行了一些个别访谈。

  复兴学校的前身为1942年建立的县立淝东中学。20xx年7月,由衡理(袁谦诚)等七人组成的志愿者筹委会和县教委签订30年的使用权和管理权后,将其更名为复兴学校。

  学校当时有学生500余人,现有学生共226人〈其中初一、初二各二个班,初三一个班〉。办学初时有志愿者和当地教师共同承担教学责任,目前教师16人,全部为当地任课教师。教师工资为当地教师由政府教育部门每月每人发放500元基本工资。复兴学校自20xx年4月起已无志愿者任课。学校的日常管理由原学校副校长张化山代理校长(未经筹委会授权,但据实际了解,当地政府包括县一级政府对张化山代理校长表示认同)。

  晚饭后,我们和蝴蝶花(汤征)及其他一些志愿者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交流,认为复兴学校目前的办学条件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艰苦的,无论是校舍、志愿者和教师的福利待遇、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都相当的困难。同时了解到复兴学校的另一个创办者一—殷永纯,在邻近的涡阳县高公镇吕湖村新办了一所复新学校,并决定第二天(20xx年12月14日)下午就去涡阳县的复新学校看看。

  12月14日下午,我们来到了复兴学校最初的三个创始人之一——北大法律系毕业生殷永纯脱离复兴学校后另外创立的复新学校进行参观考察。

  复新学校位于利辛县旁的涡阳县高公镇吕湖村,距离复兴学校约10多公里远。我们在泥泞坑洼的机耕路上颠簸了将近1个半小时才到达复新学校。

  在距离学校百米的地方,就能远远望见学校的房顶上飘扬的五星红旗,进入校园,环境之简陋比之复兴学校更过十分,但学校里活跃的学生们和他们在活动中所展现出的精神面貌,是一种能让人明显感觉到的活力。

  复新学校现有学生180名左右(其中初中部约160名左右,分三个年级;高中部有高一、高二各一个班,共20多人,全部为当初殷永纯脱离复兴学校后依然跟随他的学生)。任课老师14名,其中实际担任教学任务的为10人,全部为志愿者,另有三名志愿者教师受委派在附近的临湖中学帮助教学。

  我们随机选择地对那里的志愿者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并参观了教师的宿舍和各个年级的教室。

  这里的教室窗户同样没有玻璃,同样的用塑料纸挡风遮雨,但这里的塑料纸却安置地整整齐齐,并不因窗户的残破而给人破败的感觉。那种在艰苦条件下依然一丝不苟的精神和这里学生的面貌非常的合拍。

  教室内的很多规章制度都由学生自己书写张贴,我们发现,严格的作息制度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压力,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向学的愿望使得他们都非常愿意遵守这些由他们自己书写并张贴的规章。

  教室内的课桌椅几乎没有一件是相同的,书桌与书桌之间虽然高低不平,但是井然有序,桌上的书本和文具排放整齐。简陋的讲台、讲桌、课桌、板报上到处都留下了学生、教师勉励自己、催人向上的字句。那些学生书写的座右铭上或许还带有一些语法的错误,但是他们敢想、敢写、敢于学习、敢于实践的作风让我们感到了一丝动力。

  老师的宿舍或许应该说是简陋到了极至。殷永纯的床头张贴着一幅水墨山水,听说是他的亲笔,谈不上绘画的技巧,或许只是他在陋室中聊以自遣所画,但山水本身的精神却是表达于技巧之外的。

  复新学校的师生之间关系融洽。这里的教师全部由志愿者组成,每人每个月除领取200元基本生活费之外,别无收入,而相对应的是他们每周每人要承担教学任务20-30节课。志愿者教师都对自己进行着的教学生活有着超乎现实的热情。我们访谈的老师中有一位去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已在这里坚持当志愿者教师有一年多了。她和她的学生之间似乎更像是关系融洽的朋友。

  学生们非常活泼也非常乐于和外来的我们沟通。在谈话中,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我们发现他们对自己的老师们非常认同和尊敬,并且具有非常高的学习热情。

  那天,学生们自发地到学校来帮助老师一起整理校园,一起将因雨水浸泡而变得松软的操场泥地夯实。他们还会在休息日自己来组织一些集体的活动。会定期在星期天的下午到学校来和老师就学习和生活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一起唱歌、跳舞、联欢。那个星期天,我们就碰上了初中年级的学生们在进行的一场唱歌联欢会。我们的山水君主(黄淼)受邀参加了他们的活动,还当场表演了一段京剧的铜锤花脸唱段《上天台》。

  在陈设简陋的校长室内,我们仔细阅读了墙上张贴着的校训校规,感到在相当简陋和艰苦的教学环境中的这所学校,正在为走向一条制度明确、目标清晰、教学方法相对先进的办学之路而切实努力着。

  从复新学校参观考察归来,所见所了解到的一切让我们思绪难平。

  12月15日上午,山水君主(黄淼)受俱乐部的委托再度前往复新学校,去实地看看他们的授课情况,并代表俱乐部给复新学校捐款500元,用于安装课室的玻璃窗,并为复新学校的师生买了一只活羊带去,让复新学校的师生能够打打牙祭。也表示了俱乐部对于那些能在如此艰苦环境下依然不懈坚持实践着自己人生理想的青年志愿者们的敬意。

  山水君主(黄淼)此行拍下了复新学校的一些照片,并在实际听讲后,对那里的教学方法赞不绝口。那里在进行的是一种迥然不同于惯常教学模式的教育方式,启发、诱导学生本身的思维活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到乐趣,正是那些志愿者教师们在努力实践着的目标。

  复新学校师生的午餐令人吃惊的简单。那里每个学生和老师的伙食标准只有3元/天,学生们从家里带一些杂酱,每天的主菜就是土豆丝。老师吃的是同样的伙食。或许学生们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在许多人包括我看来不能忍受的生活,但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也有自己的人生理想,他们也很快乐、开朗,并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着……

  15日上午同时,我爱中华(袁晶)和蝴蝶花(汤征)、柠檬(李梦章)等一行前往张村镇教育办公室拜访了当地的镇教办领导,探讨交流了一些学校管理的事宜;下午按约定拜会了利辛县主管教育的王副县长和县教育局的有关领导,进行了一些沟通工作。

  15日晚,结束考察,回程。于16日晨抵沪。

  小结和讨论

  其实,我们之所以对复兴学校和复新学校感兴趣,是因为,这种由志愿者完全独立办学并进行授课的办学模式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复兴学校和复新学校能够生存到现在,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奇迹。谁都不能否认,在缺乏物质条件的情况下,志愿者几年来辛勤的工作和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是多么的艰难。

  复兴和复新,这两个学校的办学模式既有其相同的地方,也有其不同之处。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殷永纯后来创办的复新学校在教学实践和学校管理上似乎较为成功。

  我们针对两个学校的办学方法,和办学中发生的问题在当地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分析。发现,虽然两个学校目前都处境比较困难,但面临的问题有非常大的区别。在充分听取了当地教师、学生,当地县镇两级政府领导,以及志愿者本身和同行的其他参观考察者的情况介绍和反映建议后。我们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

  我们发现,复兴学校的问题关键集中在筹委会的管理,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一系列矛盾;复新学校的问题关键在于物质准备和资金困难上,其办学模式及教学模式中有许多可取之处,但有待好好总结。

  现分别就两个学校的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小结如下:

  复兴学校

  一、筹委会至今没有建立(似乎也从未建立过)一套切实可行的学校管理规章,也未就办学方针和发展方向形成系统的方案。因无切实可行的制度保证,学校的管理基本处于无序状态;

  例如:学校的财务制度等于空白,所收学费没有入账,现金坐支,收付无据;对公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混乱等等。

  二、对于志愿者的管理同样缺乏合理的制度。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和使用均缺乏管理,由此造成志愿者流动性过大,水平参差不齐,非但没有起到通过吸收高素质的志愿者来提高农村教学质量的初衷,还严重干扰了原来的教学秩序,造成教学质量下降;

  例如:志愿者教师流动过于频繁,2年的时间内换了4任校长,一个学期中同一个班级同一门课的志愿者任课老师最多的换了7个;学生流失严重,由办学初期的500多名下降到200多名。

  三、志愿者和原淝东中学留任老师之间的沟通存在极大问题。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筹委会和志愿者,以及筹委会和当地教师之间;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教学的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别,在责任、权利和义务都没有明确制度规范的情况下,各方都主观地按个人意志行事,并因不注意工作方法和态度,从而造成矛盾的积累和激化;

  例如:志愿者和当地教师在教学方法和工作方式上基本上是各行其是;筹委会主要负责人对教育缺乏了解,对当地教师缺乏应有的尊重等;

  四、筹委会轻于许诺,而不能兑现,并将筹资困难的责任单方面地责备当地教师和志愿者。筹委会自身也未能形成解决筹资问题的可行方案,而又过分依靠远程管理,脱离当地实际情况的简单工作作风,导致双方矛盾进一步恶化;

  例如:筹委会一般在网上召集会议,缺少现场办公;对校长等重大人事任免事项缺乏具体的制度,人治倾向较为明显。

  筹委会目前已很难再实施相应的管理职能。

  例如:目前筹委会7人中的5人已长达近两年时间不知去向;志愿者已基本散尽;当地政府(利辛县主管教育的王副县长)也认为复兴学校“已是一个句号”等。

  作为一种不同于国办、民办学校的第三种办学模式,复兴学校作为志愿者办学的开创意义不可否认,虽然现在就说复兴学校的模式已经彻底失败或许还为时过早,但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如不及时解决的话,的确令人担忧。现有的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到教学,老师怠工现象明显,课堂纪律混乱,学生学习目标不明,对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当地政府在近一年无志愿者承担教学任务,并失去和筹委会的直接联系的情况下,认为复兴学校这一志愿者办学的实践已经划上了句号。

  复新学校

  复新学校似乎已经避免了复兴学校许多管理上的问题。

  虽然至今没有获得政府部门的办学批准,但通过挂靠学籍的办法,复新学校的学生能够获得国家认可的学籍,并参加国家统一的升学考试。

  在复新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都比较完善,包括对志愿者的考核、使用和管理的制度,也在实践中基本成型,并得到志愿者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和贯彻。

  志愿者教师责任感很强,并有着超乎想像的教学热情。

  学生由于学习目标明确,在志愿者教师启发诱导式的教育方式下,学习热情很高,也非常刻苦。这里的学生一般是从其他学校掉队的学生,但在这里,他们的进步很明显。

  应该说,复新学校目前本身的校务管理和教学状况是令人满意和感动的,它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或许就是能以实际的升学成绩来证明自己教育实践上的成功。

  但感动之余,我们依然要对复新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做一个小结。

  一、复新学校目前很难维持。

  它收取的学费只是当地其他学校的一半,但所有志愿者教师的补贴和教学设施的添置和维护都只有从并不宽裕的学费收入里支出一途;自复新学校成立的一年多来,外界对他的捐款总数在5000元左右,包括俱乐部捐赠的500元,在目前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情况下,它的生存存在着现实的问题;

  二、复新学校的办学并未得到当地政府教育部门认同。

  由于复兴学校的问题而造成的影响,殷永纯的办学还得不到正式办学的准许。复新学校目前类似于非法办学状态,也缺乏必要的影响力来获得正式办学的资格;

  三、目前似乎还缺乏推广的可行性。

  虽然殷永纯和他的追随者在努力实践着自己的理想,并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学生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除跟随殷永纯而来的原复兴学校的20几个学生外,当地招生的学生大多家庭较困难,基础较薄弱,到复新学校后,他们的进步大都非常明显)。但不可否认,因为缺乏多余的时间来总结,也缺乏必要的资金来支持,他们的教学模式目前依然带有非常浓厚的个人色彩,并且还处于摸索阶段,缺乏系统的规划。

  四、志愿者缺乏实际的物质保障。

  虽然目前能留在复新学校授课的志愿者都经过了充分的考验,也以自己的能力获得了当地学生的认同,然而他们能坚持多久,和如何坚持,都是非常让人困惑的事情。

  可以说,目前维系复新学校生存着的更多是依靠殷永纯的个人魅力,以及那些志愿者教师投身农村教育,改变目前农村教育落后面貌的一腔热血,但是在物质准备上的先天不足将直接影响到复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学校考察报告9

  为了积极借鉴先进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开拓教育干部的管理视野,提高学校管理和教研科研水平,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XX年6月28日至7月2日,禹城市教育局组织全市初中学校校长赴xx四所著名初中考察学习。我有幸成为考察团的一员。几天的考察学习,紧张而充实。通过考察学习,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先进的管理和教学经验,进一步打开了办学思路,增强了我把李屯中学打造成全市一流名校的信心和勇气,感觉收获很大,现将这次考察的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一、本次考察我看到了什么。

  第一,通过对xx中学、xx中学、xx实验中学、xx中学四所学校的参观考察,我首先看到的是这些先进单位丰富多彩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这些校园文化有的和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结合起来,充分挖掘乡土教育资源,打造乡土教育文化,让孩子们在具有浓郁的家乡特色的校园文化中快乐成长。如东庐中学。有的充分利用历史故事和经典名著创建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感受传统文化,接受经典教育,如宜兴实验中学。更多的则是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能动性,或写或画,建立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在建设校园文化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兴趣,这一点对于我们农村学校特别具有借鉴意义。

  第二,通过参观这些学校,我看到了先进单位细致入微的精细化管理。比如xx中学的讲学稿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经历层层把关,宜兴实验中学的每一棵树上都挂着介绍这棵树植物属性的小牌,金陵中学每一个宿舍门外都张贴着这个宿舍的量化评分表,这些先进单位所搞的每一项活动,都有积累,有整理,有总结,我想这种精细化管理是保证这些单位成为名校的基石。

  第三,在这些先进单位我还看到了一支朝气蓬勃、富有思想、干事创业的校长队伍,这些校长都年富力强,懂教育,会管理,有理想,有思路,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有价值的因素。“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选准人,用准人是一项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

  第四,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这是我在这些单位看到的又一亮点。书法绘画,小制作,手抄报,宣传栏,运动会,世博志愿者参与活动,家长会,各种才艺展示,精彩纷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去育人,既增长了学生各方面的才干,又增加了学生求知的乐趣,让学生快乐的成长,成长的快乐。

  第五,现代化的办学条件是我从这些先进单位看到的让人吃惊,让人羡慕的地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样经济基础也决定着教育的兴旺发达。国家、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和地方长久的发展。不要说xx中学、xx实验中学这些投资上亿元的城市学校,就是xx中学、xx中学这些乡镇学校也投资在几千万元以上,高大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漂亮的塑胶跑道,优美的校园环境,完备的实验设备,让我们这些生活在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者羡慕之极。

  二、通过考察学习我想到了什么。

  第一,这次考察学习对我的震动很大,思考了很多。我首先想到的是文化熏陶对于学校管理,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第二,我想到的是,精细化管理,扎实落实对于贯彻思路、政策的重要性。再好的办法如果不去落实也会付之东流。就像xx中学提的口号一样“良心﹢认真﹢方法﹦成功” “常规﹢过程﹢细节﹦奇迹”。

  第三,我想到的是,一个有作为,有思想的校长对于学校发展,学生成长乃至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性。陶行知先生使“晓庄师范”成为了永恒,苏霍姆林斯基让“帕布里什中学”成为了经典。东庐中学和后六中学以及我们山东的杜郎口中学当年都是面临倒闭的学校,就是因为换了一个有理想、有作为、有思路、有办法、有韧劲的校长,几年之内就发展成了全国知名的学校。

  第四,我想到的是,责任心、使命感对于一个校长成为一个好校长的重要性。天下校长无数,但是精英校长有数,责任心、爱心、使命感使然。

  第五,我想到的是,善于总结,积累教育成果对于一个学校成为名校的重要性。流星之所以成不了恒星,就是因为没有留下自己的轨道。

  第六,我想到的是,我们学校与参观名校的差距,知耻而后勇,知不足才能进步。通过这次参观我进一步理清了把我们学校办成名校的思路,增强了信心和勇气。

  三、今后我要做什么。

  通过几天的考察、学习,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经验,进一步打开了办学思路,找到了与先进学校的差距,增强了我把李屯中学办成让李屯人民满意的学校的信心和勇气。今后我想从六个方面入手,结合李屯中学的实际开展工作。

  第一,进一步理清思路,制定李屯中学发展的长期规划、中期规划、近期规划。

  第二,立足实际,进一步完善打造具有李屯中学特色的校园文化,让一廊,一墙,一角,一草一木都发挥它们的育人作用,这一计划争取尽快实现。

  第三,进一步落实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第四,进一步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让学生学得充实,生活的快乐,健康的成长,在活动中实现育人的目的。

  第五,进一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走民主化管理道路,加强教师培训培养,让名师在创造名校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六,努力深化教育科研,打造高效课堂,让老师省时高效的教,让学生愉快充实的学,争取在优质教学方面探索出一条具有李屯特色的路子。

  总之,这次赴xx考察学习,汲取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学到了优秀的教育管理经验,开拓了视野,明确了思路,激发了干劲,对今后的工作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我坚信,在教育局和xx乡校办的坚强领导下,xx中学全体教职员工一定会创造出让xx人民更加满意的成绩,为xx教育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XX年7月6日

学校考察报告10

  信孚黄石学校课堂授课考察报告信孚黄石学校谭源 在二月中旬到三月中旬,在黄石学校一共听了44位老师的课,听课面涉及1~9年级各主要科目,课型有讲述课、阅读课、复习课、活动课、练习课、评讲课等。听课后总的印象是:学校教学秩序良好,教研活动、课外活动按计划进行。初步统计,此阶段共听课44节,我个人分类归纳后的结果是:优秀课例达23节,占52%;属良好课达21节,占48%;没有“差”类的课例。对这些课例,按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一、课堂授课优势

  1、有良好的学习气氛,课堂纪律基本是好的,绝大部分同学认真听课,按照教师教学要求上课,主体性发挥尚好,大部分班级同学课堂上发言踊跃。

  2、九年级和六年级的教学达到较好的水平。具体表现在:这两个年级的毕业班教学,基本上已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教学序列。特别是复习系列,全体任课教师都明确了复习的统一步骤,明确了每个步骤准备讲什么内容,准备什么练习;九年级毕业班教师特别注重知识归纳,这对学生了解并牢牢掌握三年的知识,有非常重要意义。

  3、教师评讲练习和测验都能达到较高的水准。主要表现在:能够动员大多数学生参与评讲;评讲内容除公布标准答案外,还能指出学生易错点,举出错例,并提示改正办法;评讲题目的同时,将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并将相应知识归类,同时提出能力的要求。一言概之,教师利用评讲来巩固加深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技巧,运用得较好。二、教师的素质提高与发展潜力

  二、通过随堂听课和翻阅有关资料,对本校教师队伍的素质与发展潜力有如下评价:

  1、教师学历达标率高,大多数教师都有一定教学年资,教学基本功过关,教学语言流畅成为信孚教师队伍一大特点。

  2、信孚教学模式——“精讲、自学、互动”,深入人心,每堂课都有不同程度的贯彻并加以实践。

  3、很多教师开始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自己的上课格局与训练习惯。

  4、教师的气质好。很多教师都有较牢固的人本思想,师生关系良好。教师在课堂上出现某些错误,敢于承认并及时改正。整个教师群体喜欢看书学习,善于将新知识和新思维运用到教学中,使授课有广度、有深度。教师群体中有勇于探索、不愿苟同的勇气。

  三、存在问题

  1、在教法上,教学技巧做得较好的教师,只占教师的1/4。部分教师很少运用图表等形象的教学手段,减弱了课堂的生动性。英语口语训练不到家,学生的口语水平不高。国学教育的渗透意识不强,使这一深具信孚特色的校本课程未能为学校增色。

  2、教学内容的课堂组织结构有缺陷。部分教师对一堂课结构“引入—讲述—小结”执行得太过随意,不重视补充对扩拓内容的讲授,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3、从人本义角度看,个别教师在某些时间和场合对学生尊重不够,针对性不够。信孚学生的一个特点,就是学习水平差距大,我们的教学应该针对这一特点制定措施。但是在课堂上,不时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活动面不够广,学生答错问题未能及时得到纠正,学生积极举手发言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鼓励,出现与课堂教学无关的闲谈亦得不到有效制止和正确引导。有些科目分类教学不够明显,对学生学习情绪和方法的指导措施不够落实。四、提高课堂效益的建议

  1、提高对课堂效率的认识。从十八世纪有了班级教学开始,教师最大的功能就表现在课堂上。完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是教师完善人生最大的一面,努力引导教师探索课堂规律、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师生涯更有光彩。

  2、统一课堂系列规范指导。在总结以往经验、调查研究,分析现状基础上,可制定如下教学规范手册:《任课教师守则》、《“精讲、自学、互动”教学模式操作规程》、《课堂上学生活动指引》、《加强学生口语训练办法》、《课堂上学生行为规范》、《批改学生作业若干规定》。

  3、有计划地推进多媒体进课室,以适应教学现代化潮流。

  4、要认真营造学校的教育环境。统一信孚学校课室的布置、走廊的布置、学校外观的布置,增强学校的教育色彩,同时加强集团的宣传力度,使信孚教育品牌深入人心。

  5、完善学校图书馆,科学地配备各年级各科的教学资料和练习资料。按照信孚教育改革需要,参照其它学校一些有价值的做法,完善本集团有关规定。

学校考察报告11

  为掌握全区各小学教学常规工作落实情况,查摆全区小学在执行省、市、区教学常规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切实发挥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在指导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方面的作用,为今后更好的做好教学管理、教学科研工作,不断增强教学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时效性,我们成立了6人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视导小组,自20xx年12月24日至31日,历时6天时间,对我区城区12所小学进行了一次全面视导调研,现结合城区小学日常工作开展情况,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调研内容、范围和形式

  本次教学常规视导调研内容包括常规管理、备课常规、上课常规、作业常规、检测常规、教研常规、听课评课常规等七个方面,主要通过听取汇报、课堂观察、查阅材料、课堂观察和个别访谈等形式,对全区各小学的常规管理状况进行客观评价,重点关注教学常规管理的创新性做法与成效,及时发现好典型经验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次视导调研每所小学半天,历时6天时间,共听取学校汇报12个,访谈100余人,听课72节。听课涵盖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6个学科;对于发现的问题与不足,视导组成员进行了当场反馈指导。

  二、调研基本情况概述

  教学常规是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是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视导调研组认为各校能全面贯彻落实区教科研培训中心《关于学习并落实<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试用)>的通知》(潍城教研发【20xx】12号)文件精神,严格执行《潍城区小学教学常规检查评定标准及要求》,认真落实常规管理各项要求,创新教学常规管理方法,涌现出了一批管理科学、合理、规范的典型学校和典型经验做法。主要表现在:各校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对教学常规管理的认识统一,各项制度健全,措施落实到位,管理日趋规范;各校能够区分不同的常规内容,实施分层管理;各校常规管理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体现了常规管理的过程性,普遍实施常规管理的月检查制度与不定期抽查制度,严格教学常规管理要求,逐渐成为教师们的自觉行为。现结合调研情况,区分侧重点,从如下七个方面报告如下:

  (一)常规管理。

  1. 建立健全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制度。各小学能够根据区教科研培训中心《关于学习并落实<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试用)>的通知》(潍城教研发【20xx】12号)文件精神,集合各自教学实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学校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制度,建立了适合本校实际、各具特色的教学常规管理模式,以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先进性、公平性和过程性,全面激发和调动了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规范教学管理行为的目的。

  2.科学长远规划教学常规管理目标。各学校均能够结合校情学情,制定出学校整体计划、各学科教学计划和阶段性工作安排,整体工作总结、阶段性总结和单项工作总结详实完备,保证了各项教学常规的落实。大部分学校根据统一要求,近年重新修订了《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教师评价奖励办法》《高效课堂评价标准》等制度。

  3.注重教学常规的过程化管理。学校常规管理实施分层管理,学校层面每学期定期检查常规1-2次。教务处每月组织一次常规普查,对教师备课、作业批改、听课记录、业务学习笔记、辅导记录、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记录、单元检测等,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教研组负责备课、上课、听评课等日常管理工作,不定期检查,督促整改,增强了管理的实效性。多数学校实行推门听课制、校长巡课和校级领导包靠级部等好的做法。学校、教务处和各教研组通过日清、周评、月考核的管理机制促进教学常规管理,体现了常规管理的精细化和过程化,实施分层管理,切实提高了教学常规管理的时效性。

  (二)备课常规。

  1.电子备课使用便捷高效。教师备课能够依据课程标准设置教学内容,预设教学活动,电子备课省时高效,效果明显。教师在使用电子备课时,均结合学情进行二次修改,体现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教师从繁重的备课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时间研究教学。

  2.教学设计具体详实。从教学设计看,多数教师能够根据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根据学科特点和学情,合理安排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做到定位准确、环节清晰、过程流畅,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并能根据授课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了教学反思。部分教师使用导学案教学设计,教学方式转变明显,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当堂反馈矫正及时。

  3. 教师能够做到“先周备课”。

  (三)上课常规。

  从听课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从课前拓展、课中指导到课后拓展延伸,老师们能够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合理利用教材而不唯教材,创新性整合身边的有效课程资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水平提升明显。

  1.构建优质高效课堂。在听课中发现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实际,合理制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环节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精讲点拨特色鲜明,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形成了以优质高效为突出特点的高效课堂。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特色鲜明。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成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形式,解疑答惑,小组成员共同成长提升,产生愉快积极的学习体验;教师课前有安排学生搜集整理课堂教学所需教学资料,课中有合作探究构建知识体系,课后有多样的拓展延伸性实践作业等。

  3. 学校群体个性化特色课堂凸显。我区引进的“中国教师报”专家团队和以孟国泰教授为首的专家团队,进过近两年的课堂打造提升,全区课堂教学水平显著提升,我区课堂教学改革涌现出了诸多典型学校:潍坊外国语学校、青年路小学、实验小学、芙蓉小学、健康街小学……。特别是潍坊外国语学校的“三标课堂”、青年路小学的“童音”课堂,健康街小学的“321”课堂等,个性化鲜明,特色明显。其中,青年路小学的“童音”课堂在20xx年12月,市教科院在全市予以推介。

  5.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充分运用,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强大动力。随着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的熟练运用,如电子书包、点读笔、微课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现代技术的熟练运用,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教学的目的,节省了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作业常规。

  1.学生作业书写认真、规范,美观大方,作业本保持整洁、无破损。特别是优秀学生的作业,干净,字体美观,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2.教师精选作业内容,布置作业数量适中,要求明确,能围绕课堂的教学目标选择作业内容,难度适中。教师批阅规范,且能做到比较细致、及时。如作文的批改,形式多样,有眉批、总批等,多数教师把功夫用在对学生习作的指导上,批改具有实效性。不少教师采用教师批阅和学生批阅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了学生互相批阅的训练,提高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同时在批阅同伴的习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对提高习作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部分学校作业及批改特色突出。如西园小学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相结合的习作批改方式,习作批改细致,标注修改处较多,批语精彩纷呈。从作业情况看,学生已具备较强的修改能力和良好的修改习惯,均能使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而且每篇习作批阅之后,都会跟进孩子们对习作内容的修改,有的是修改病句;有的是增添内容;有的是重写某些段落;还有的是补充自己的真实感受等,使作文批改真正富有实效。青年路小学设计了批阅单,利用批阅单引导学生明确习作内容、习作要求以及评价标准,便于学生有针对性、较规范地进行互批,教师跟进二次批阅时,对学生互评的评语也进行了适当点评。实验小学、芙蓉小学、潍坊外国语、潍州外国语等学校的作文,整体书写质量高,表述流畅。北关小学习作训练扎实,采用二次习作,对于质量不合格的习作都要根据老师的批阅建议进行二次习作,使学生养成了认真做事的好习惯。

  4.作业批改中老师们采用了多样的激励性评价方式,教师批改日期明确,评语恰当,且激励评语针对性强。如:使用小印章、简笔画、笑脸、画星、加分、激励语言等,有二次批改,使学生对自己作业的完成情况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对作业完成情况的了解,便于学生改错,调动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五)检测常规。

  1.积极做好单元监测工作。学校能够根据学科教学进度及时进行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单元测试,并根据检测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质量分析。其它学科每学期进行一次期末监测。

  2.学校教学质量监测内控机制不断增强。教学质量意识不断增强,大部分学校能够做到每学期自行组织一次教学质量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出改进措施。

  3.积极主动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学校能根据学生实际状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注重优生、特长生培养和学困生帮扶,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如芙蓉小学开展的“关爱后十名学生”活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六)教研常规。

  1.教科研氛围逐渐浓厚。从学校层面看,教学科研氛围持续浓厚,教师参与课堂改革积极性高,效果明显。如青年路小学的“童音”课堂成果显著,主要得益于教师积极投入教学科研,教师间互助合作有序有效。区实验小学建立多个名师工作室,开展“相约星期四”活动,既发挥名师带动作用,又增强了集体教研能力。健康街小学、外国语学校师徒结对、青蓝工程等活动的开展,较好地营造了学校的教科研氛围。

  2.教师研究教学能力不断增强。为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学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较好的研究氛围,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大批课堂教学特色校和个性化教学法不断涌现。

  (七)听课评课常规。

  1.坚持推门听课制度。学校领导和教师能够经常深入课堂开展听课评课,多数学校实施推门听课制度。

  2.学校领导听评课次数明显增多。特别是校长一把手听评课次数、数量明显增多。教师间听评课成为一种工作常态,成为教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3.听评课质量明显提高。通过查阅教师听课记录,我们认为教师听课记录有了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记录详实,环节点评和简要总评有针对性和客观性,能够指出优点与问题,提出改进教学建议。听课记录时间、地点等听课前置要素记录详细。从评课记录情况看,评课人都能够根据课堂情况适时进行环节点评,找出优点,指出问题,提出合理的教学设计建议。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部分学校教学管理不到位。

  有的学校教学管理粗放,甚至缺位,存在教学计划落实不彻底、不到位、不见效现象。

  教学常规校校都有短板,补齐短板就是教学常规管理逐渐规范高效的过程。如青年路小学采取由问题入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较好地落实了精细化管理要求。再如青年路小学的教学会诊制度等等,很好地补齐了短板,提升了课堂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学管理的规范和高效。

  (二)校本教研集体缺失。

  部分学校对校本教研不够重视,没有把校本教研当做提高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集体教研大多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形式化倾向严重;教研内容与实际教学结合不紧密,甚至脱节。

  校本教研要求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师教学实际,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是学校打造校本特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的重要抓手,需要务实推进,创新集体教研方法,丰富教研内容,提高教研成效。

  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充分认识集体教研的重要意义和推动作用,为校本教研提供丰厚的土壤和必要的条件,如实验小学多个名师工作室的建立,健康街小学教师读书成长过程的开展,就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学习意义。其次,创新教研形式,如跨学科教研、跨校教研、发挥共同体学校集体教研等。再次,要合理确定校本教研内容,让集体教研的内容和本质更加贴近教师的教学实际,如芙蓉小学的每学期举办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人人参与的“说、讲、听、评、写”活动和每周研究课活动,永安路小学建立的“学习共同体”每次征集确定教研主题等教研形式,极大的丰富了校本教研的内涵和外延。

  (三)学校内部质量监控不到位。

  主要表现:一是学校内控体系不健全,二是内部监控缺乏必要的措施,导致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乏力。

  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内部质量监控体系建设,设立专门组织、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务实开展工作,推进并实施教学质量预警机制建设,如西园小学开展的质量提升经验交流会,向阳路小学、北门大街小学制定了教学质量年度考核办法等。二是建立由校长参与的学情分析会商制度。三是进一步加强当堂检测反馈,当堂监测不低于两个85%,落实堂堂清、人人清、单元清,实实在在地向课堂要质量。四是进一步加强单元检测质量分析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五是重视待优生转化,如芙蓉小学开展的“关爱后十名学生”献爱心活动,较大地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学校考察报告12

  10月17日下午考察了金陵中学。学校的教学管理采用了学分制,突出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参照美国等应用学分制较早的国家的管理方式,实施了绩点学分的课题研究,于20xx年结题,实践证明效果较为理想。学校共开设62门选修课,包括军训、学农、劳动等综合实践活动课,设立了普通话、书写、计算机、英语等等级考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每个学生都要有一项艺术、体育方面的爱好,由学校的体育组、音美组老师组成特长认定委员会,对学生的文体方面的特长进行认定。

  自20xx年新课程方案颁布以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步与之靠拢,进一步强化了课程管理制度,把学分细分为合格学分、奖励学分和绩点学分等。如某学生在某学科竞赛中获得了一定层次的奖励,则该生的该学科可得绩点学分的满分,再如学生评标兵、评三好等必须具备合格学分达到一定要求的条件等等。这样建立了多元的学分管理制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发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

  学校的研究性学习起步较早,先在教改实验班上展开实验,实验班不参加高考,借助于大学的力量,请大学老师讲课,曾经开过高等数学课、英语强化课、论文写作指导课等。到1999年推广到了高一和高二年级,有了一些收获,但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学生参与的人数较多,规模太大,教师人数少,指导工作跟不上,工作落不到实处。同时教学管理上也有弊端:每周上一次课与学生交流课题,学生所选的课题尽管属于同学科的,但研究的方向不尽相同,当然教师指导的针对性就不强。另外,学生需要查资料,学校对进网吧玩游戏的学生的管理难度较大等。于是在1999—20xx年学校进入了调整和反思时期,把课题研究的周期由一年延长为两年,分为四个阶段——高一上是学习阶段,高一下是设计阶段,高二上是实施阶段,高二下为总结阶段,在学校内聘专职教师,负责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各阶段均开设讲座——课程管理6讲,STS课程7讲,研究方法的学习6讲等,其中包括分析以前学生的研究案例,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以便确定自己的研究方案。

  金陵中学面向全省招生,有一个省招班,两个实验班,针对20xx年3+1+1的高考形式,采取了高三学生跑班形式上课。英语科的教学选用了多个版本,在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四科内尝试小范围的分层次教学,与竞赛衔接,与高考衔接,效果较好。在高一的省招班和实验班内,允许数学、物理学科进度超前,其他学科原则上不超前,但根据需要可以适度超前。

学校考察报告13

  20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在教育局张局长、教研室陈主任的带领下,全市xx名初中校长对xx中学、xx五中、xx世纪学校进行了考察学习。这次学习感到很受震动:震惊一词可以用来概括这次考察的感悟。震惊xx课程改课的深刻与全面;震惊xx教育的腾飞;震惊xx教育管理的前瞻与精细。

  1、学生素养:学生有着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来没有看到学生的打闹、搂抱、说脏话。看到的是学生的文明礼貌,走路静悄悄,几人成行,特别是去运动场上体育课,学生排着队,打折牌子,这个牌子是学生班级名称。静静的,没有吵闹,但是每个学生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恰逢学校组织实验技能考试。学生排着队静静的在那里等着。这是一种风景,这更是学生素养的高度体现,这一切源自学校课程的开发,源自学校德育大讲堂对学生心灵的感染。

  2、家长委员会参与了学生的管理。

  在我们进教室听课的时候,看到有家长坐在教室里听课。下课后,对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起初认为是学校的老师,一问,才知道是学生家长。原来学生家长委员会,安排每天有一名家长在学校听课,她说,他们的责任既是副班主任,又是班长的角色。帮助学校管理学生,同时对家长理解学校、理解教师做了有力的沟通。把家庭教育延伸到学校,促进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合力的形成。另一方面,广大家长积极参与学校各项事务,对学校办学行为、教师执教行为进行直接监督,促进了各项育人制度的有效落实。家长和学校一起携手育人,共同筑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3、课程开发极具特色。

  孩子的归结点是课程。孩子,家庭给予物质营养;学校给予精神营养。成功构建起了“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即“生本化的学科课程”、“特色化的学校课程”、“个性化的活动课程”。课程包括学科课程———素质教育的根基;活动课程——个性特长的保障;特色课程——学校特色的依托整合教材。

  教师以现有的教材为基础,整合其他版本教材中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部分,使学习内容更加适合学生。每学年为各学科提供3—5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各学科教师分工合作,共同整合教材,编制出适合学生的教材。整合教材还包括对教材内容进行结构体系的整合。例如,地理学科在学习国家区域地理时,整合为“低纬度的国家”、“中纬度的国家”、“高纬度的国家”三部分。

  (1)活动课程:发展学生的个性。

  “个性化的活动课程”包括“入校课程”、“国旗下讲话课程”、“主题教育课程”、“班会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社团课程”、“节日课程”、“阳光60分课程”、“演讲与口才课程”、“离校课程”等十大课程模块,成为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重要保障。

  (2)特色课程主要指引桥课程。

  “引桥课程”是指为学生学习新知尤其是重难点的突破,做好前置知识或背景的铺垫。初一学生的小初衔接、初二学生的“两极分化”、初三学生高中学习的适应不良,都需要搭建引桥解决。“引桥课程”包含三个系列:

  一是小初引桥课程。旨在帮助初一新生消除学习的前置障碍,适应初中学习。其基本流程是:梳理与初中学习相关的前置知识—并进行分析—找到前置缺陷—建设引桥课程—实践验证并总结。一般新入校的初一学生会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引桥课程。比如,英语学科中音标的学习就是小初引桥的重要内容。

  二是难点引桥课程,破解学习难点,减少“两极分化”。各学科老师给学生搭建的“难点引桥”,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从思维障碍寻找切入点,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置于“前置知识”的铺垫之下,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越过“障碍点”。基本流程是:“各学科梳理知识点→面向师生调研学习难点→研究难点背后的障碍点→建设引桥课程→实践验证并总结”。比如物理中在讲杠杆原理前,让学生先感知体验一下钳子、压水井等。

  三是实施“高中引桥课程”,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在初三为其顺利适应高中学习“搭桥”。学校为各科教师配齐高中教材,各学科教师把与高中学习有关的铺垫,放在初中相应章节中处理,为将来高中学习奠定基础。特别是学校的各种材料,都认真装订,归纳。有封面。

  4、社团建设突出。

  学校针对学生的特点建立了很多的社团,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特别是学校的绿色环保教育。我们在参观学习中看到了学生在绿色环保中,亲手制作的各种东西,很有创意。

  1、抓住了教育管理的领先要素,更新理念,用科学的办学思想统帅学校。住了教育管理的领先要素,更新理念,用科学的办学思想统帅学校。

  2、抓住了学校建设的关键要素,发展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3、抓住了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要素,优化课程,提高课程建设与实施质量。

  4、国家(地方)课程生本化、学校课程特色化、学生活动课程化的路子,逐步构建起“生本化的国家课程、特色化的学校课程、个性化的活动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将课堂与课外、统一目标与特色目标、共性与个性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既保证了课堂的高效,又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5、抓住了提升教学质量的决定性要素,改革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6、教学的根本在课堂,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潍坊市的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很多学校已经构建了自己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总之,对xx三处学校的学习和考察,感受颇深,我将结合学校的实际,借鉴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把我们自己的学校办好,办出特色。

学校考察报告14

  10月15日考察了启东中学,由启东中学钱宏达副校长介绍了学校的情况。1998年学校通过了“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评估验收。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博士生1人,硕士生2人,省中青年专家2人,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69人。学校有一流的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艺术馆和多媒体教学网络,能满足学生阅读、训练、个性发展的需要。学校把“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多年来高考本科上线率一直名列江苏省前茅。尽管近几年经历了小综合、大综合、3+1+1的种种高考形式的变化,但居全省第一的位置却没有丝毫的变化。从90年代学校又做出了新举措,向学科竞赛倾斜,1995年以来在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八金两银的优异成绩。

  钱校长介绍了启东中学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1.从严执教,狠抓落实。规定每个备课组每周必须集体备课,有一名主备教师,其他教师参与讨论,提出意见,形成一份完整的教案(实质是教案、学案一体化)发给学生。这样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使平行班之间的差距不太大,从整体上保证教学质量,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增加了学生反馈的时间,学生不抄题,提高了学习效率。对教师的评价以对备课组的捆绑式评价为主。教学管理采取年级制,经常请教研员到学校蹲点指导教学工作,高三每学期至少两次,高一、高二各一次。规定中老年教师每周三个晚上在校办公,青年教师除周六和周日外每天晚上必须在校办公。

  2.学科竞赛坚持全面育人,培养特色人才。面向全省单独命题招生,组成了4个理科实验班,其中本校的初中为高中输送的优秀生源占80%。数、理、化三科各有一位有丰富竞赛辅导经验的优秀教练,对学生进行全程辅导。实验班的教材与普通班的有所不同,实验班用甲种本教材,进度快,高二的上半年结束新课,适当渗透大学的内容,之后根据学生的爱好选择科目。学生的自主时间很多,不管参加哪一学科的竞赛学习,每个学生都必须上好语文、数学、英语课。实践证明,实验班的学生的学习状况对高考没有负面的影响,而且高考的高分学生基本上都是实验班的。

  3.积极教改,强化教学,科研兴校。对教师提出“四个一”的具体要求,以提升教师、学校的层次,要求教师每人开设一堂公开课、参加一次高水平的教研活动、发表一篇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参加一个课题研究。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在上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用优厚的条件吸引优秀师资充实教师队伍,把不能胜任学校教学工作的教师调离到其他岗位或其他学校。借助大学的力量“请进来,走出去”——请大学教授到学校讲学,送老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有5人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的培训,4人出国进修。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校内培训——普通话、示范课、汇报课、非英语学科的教师进行英语培训等。

  5.高三毕业班工程。每周制定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每个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学校全程监控教师的教学过程,一轮复习定位在打基础上,题目较简单,复习速度较慢。细化教育目标,把教学定位在每一个学生身上,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认真研究高考考试说明,多渠道获取准确的考试信息,在高考中均有所体现。提高讲评课的效率,杜绝从第一题讲到最后一题的现象,要求教师对题目要总结、归纳,形成体系,反对只讲不练,反对现成资料打天下的现象,提倡教师自编资料。要求青年教师随堂听课,而且每堂必听。

学校考察报告15

  唐山英才学校位于XX市XX县城西,始建于20xx年,20xx年成为魏书生教育思想实验校。以中华传统教育为德育依托,教育硕果累累,自建校至今连年获得XX县中考第一名,被河北省评为“明星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评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在此之前,一直有一些问题困惑着我们教育工作者:究竟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怎样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最能触摸学生的心灵的教育?把升学率作为学校立校之本是唯一的途径吗?而现在,又是什么高招妙计能让一所仅建校十年的学校有这样骄人的教育成果?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20xx年4月24日由进修学校副校长王瑞富带队,屈亚非、王玉林一行三人来到唐山英才学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在考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带着期待、带着渴望、带着肩负的责任,认真听取了英才学校领导的介绍,并深入课堂与师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现把我们所见、所闻、所感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走进唐山英才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的横幅,折射着唐山英才学校的办学理念。一进学知楼,弟子规巨幅横匾、走廊墙壁上的图片、格言、标语等无不给人启示,让人驻足思考,处处彰显着浓郁的育人氛围。

  二、主要收获

  是什么让英才发展如此之快?

  用唐山英才学校校长张中山的话说:“唐山英才学校发展的四个关键词:魏书生、弟子规、解放军、细节。看似没什么关联,但就是这四个关键词成为英才学校前行的理念,成为英才学校成功的法宝。英才学校开办了十年,我是第四任校长,其发展是连续性的,就是因为英才用这四个关键词打造了英才特有的文化。”的确,根据我们与校方领导座谈及一周来的现场考察学习,我们感悟很深,收获很大。

  管理、服务精细。

  唐山英才学校编印的英才学校工作手册,从工作计划到办事流程均制定了科学而又严格的规章制度,做到各个部门处室、每个人职责分明。

  唐山英才学校学生德行教育的“七个一”:

  ① 每天早晨一次诵读(弟子规);

  ②每天中午唱一次军歌(午后第一节课前五分钟);

  ③每晚一篇“道德长跑日记”(晚自习下课前);

  ④每天一小时特长活动(全面育人发展特长);

  ⑤每周升一次班旗(争做升旗班);

  ⑥每“回家周”做一次孝亲作业(感恩体验);

  ⑦每月一张消费清单(廉洁从教之一)。

  “七个一”里的每个“一”,都是细节;从“一”做起,就是抓住了细节,抓到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处。如果只从大道理上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就缺少抓手,就把德育变成了“远、大、空”;从“一”做起,就使德育成为“近、小、实”,让学生可观可感,可学可做,天长日久,好习惯自然养成。

  英才人深刻领会魏书生教育思想的精髓,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育人,具体的说是民主、科学。英才人用科学管理的态度,服务的精神,创设出和谐的教育,打造了英才的品牌。魏书生说:“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英才学校,帮助就是服务,领导为教师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学校为家长服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才学校特别重视服务者自身的品行修炼。唐山英才学校校长列举了教师的七大好习惯:

  ①预案习惯。凡是活动必有预案,做预案之前必看上次活动反思,弥补漏洞,做足细节,创新预案,严格落实,达到“日毕”“日新”。

  ②反思习惯。上课过后,教学反思;活动之后,管理反思;出现问题,原因反思;成功之后,经验反思;人人写工作日志,人人写工作反思,不贰过。

  ③师表习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计得失,不计报酬;廉洁从教,不收财物,拒绝吃请;衣着得体,仪态端庄,穿校服,戴胸牌;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两人为伍,三人成列;在走廊轻声慢步,靠右通行。

  ④礼仪习惯。员工见面打招呼,接待家长如贵宾,遇到客人问好礼让、主动问询做引领;接打电话讲礼仪;就餐时不说话,保持桌面干净,吃完挂凳;工作场合以职务相称;进入他人办公室先敲门,轻推轻拉,不碰门玻璃。

  ⑤守纪习惯。严守制度,执行流程;不在办公场合吃零食;不在工作时间谈论工作以外的事情;不在教学楼内喧哗;不带手机进教室,开会关闭手机;搬动桌椅,轻挪轻放,用过之后,放回原处。

  ⑥常规习惯。桌面整洁,桌下干净;案头统一摆放桌牌、水杯、“五本书”;晚上拖地、消毒、上锁,白天清扫保洁。

  ⑦节约习惯。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及时关闭用电器电源;节约用水,及时关闭水龙头;节约粮食,不剩饭菜;节约办公用纸,双面打印;用品不积压,申购以旧换新。

  英才教师的好习惯不仅如此,考察学习期间我们还发现教师们很多其他好习惯。如廉洁从教、按月及时给家长返学生消费清单、课前候课等,自觉自如。

【学校考察报告】相关文章:

1.校长考察报告

2.小学学习考察报告

3.学校供货合同

4.学校聘用合同

5.学校装修合同

6.学校劳务合同

7.学校用工合同

8.学校合作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