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考语文部分主观试题的评价(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3 18:21:06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对2002年高考语文部分主观试题的评价(网友来稿)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   王中华

对2002年高考语文部分主观试题的评价(网友来稿)

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第Ⅱ卷现代文阅读文本选自中国鲁研会会长、近年来比较活跃的著名作家林非的散文《话说知音》,文本的选择给阅读提供的难度系数适当,19题、21题的题目设计、答案的精确都足可为人称道,都集中考查了考生筛选、辨别、归纳、概括信息到定向表述这一能力,难度和区别度都很好。

19题考查了考生对文本第一、二段的整体把握,第21题考查了考生对文本第三、四、五段的整体把握。在答题的内容和形式上供考生选择的自由度很小。如19题,题干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题干在答题的表述形式上限定是回答“为什么”,显然,表述在句式上的要求应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复句”,尽管答案不一定要出现关联词“因为”、“所以”,但语意上一定要是因果关系的复句,21题要回答的是“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答案的句式定向也为“因果关系的复句”。在内容上,19题要求回答出两点:①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神秘莫测;②钟子期却能够准确地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赋分的标准是回答了①点的给1分,回答②点中的每一句各给1分,然后能将②点中的两句话答全的再加1分。一种考生只能回答②中的一句“感应琴声”,这实际上是回答了“兴奋”,高明一点的考生还能够答出“领悟情思”,这实际上回答了更进一层的“感激”。更高明的考生才能回答出“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神秘莫测”这一点。因为其“莫测”,所以知音难求;因为“难”,所以弥足珍贵;因为珍贵,所以“兴奋和感动”。如没有这个原因,“兴奋”乃至“感激”就没有了这种微妙的因果基础;有了这个因果基础,用一个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却”,就更能突出“兴奋和感激”。否则,人人皆可为俞之知音,钟期何足让俞伯“兴奋”甚至“感激”哉?因此说,题目的设计很好地体现了整体把握文意,重点突出对一、二段的理解,对概括能力的考查有层次,区分度很好。

21题也很好地体现了这种能力考查的层级,综观21题在文中的对应文段及对应点,应是第三、四、五自然段,它在概括的能力层级上要求比19题更高一些,在内容上它涉及到述理层面的两个方面,而且它们的关系应该是正、反两方面的,答案之一应从反方面去概括,即“伯牙不再操琴”将意味着“再无新的知音”,而知音总是越多越好。答案之二应从正面回答伯牙必须“再操其琴”,因为其高超的技艺乃千辛万苦才得,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把握了三、四、五段文章正、反两方面阐述的主要内容,将之归纳、概括,使用因果关系的复句形式定向表述出来方可得分。此题的赋分点应是两点四句各句1分,答全了再加1分。难度适中,区分度很好。

但是第20题无论从题目位置、题干表述、标答及国标赋分都显得有些莫名其妙了。

20题题干表述为“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进行说明。”其标答为:“①神往和渴求知音,已经成为华夏子孙的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②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传诵。”

首先,不论其标答是否精确,我们看到20题的阅读跨度依此标答跨越了第一段到第三段的,它怎么能够放在阅读跨度只在第一、二段的19题和阅读跨度在第三、四、五段的第21题之间呢?它在内容上涵盖了19题、21题所占有材料信息的段落部分。而且,将之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它包涵的内容不只是标答中阐述的两点,应该从全文五段中,去筛选、辨别,去归纳、概括,所以,依我浅见,它应放在21题的后面。即使是按照标答,放在19题、21题之间,它也显得尴尬。

其次,题干的表述尤其让人不明就里,给考生制造了人为的有负面意义的干扰和麻烦。对“此”的“此”是指什么?我们只能说它是指“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那么,题干表述即为“根据文意,分两点对‘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作概括说明”。既然这样,就起码可以将题干理解为下面五个问题:

①为什么说“知音的传说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②知音的传说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③知音的传说是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的?

④知音的传说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一部分?

⑤知音的传说与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

这样泛泛无边的提问让考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如何作答?标答又如何能让人信服?而事实上我们的考生就很难回答,尤其答不出标答中的第②点。

第三,标答第②点显得牵强,第①点可以理解为回答“为什么已经成为”的问题,第②点是说什么呢?文本中提到《吕氏春秋》等中国古代典籍,完全是为了引出对“知音”的“思忖”,引出“伯牙老人从两本典籍的字缝中走出来”,以便“我”好“唐突地劝慰他”。而标答②显然忽略了这一引用原旨,而将之理解为“因为中国古代典籍中有记载”,所以“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了中华传统的一部分”,多么牵强的逻辑呀!

第四,国标的赋分显得道理不充分,将第②点赋分为3分,因为如上所述第②点作为标答显然底气不足,且考生根本无从答出,即便答了,也并不能反映阅读能力,因此,此3分无疑只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逮着了或者没有逮着都会令考生感到迷惑,甚至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些没有读懂文章的考生“瞎猫碰个死老鼠”稀里糊涂地拿到了这3分,而真正读懂了文章的大多数考生,却因为没有这样回答而白白地失掉了这3分。

第22题为多选题,选肢的所表达的语意显豁,难度显得相对小一点,无须论述。

总之,分析2002年语文试题Ⅱ卷现代文阅读题目的设计、标答及国标赋分的情况,总体来说是不错的,但也确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另外,第24题的标答也并非底气十足,底气不足的是这一组短语的顺序,如果我们善解人意地理解标答,前三个短语与后二个短语字数上由少到多,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但也仅此一个理由罢了。因为前三个短语中①、②短语就很难分清谁该排在先、谁该排在后:“成年累月的战事”与“动荡不安的政局”之间谁先谁后,谁因谁果,按标答给出的顺序排还真说不清。倒是“不断衰退的经济”无疑是因“长年累月的战事”与“动荡不安的政局”造成的“果”,要放在后面。④、⑤短语可以理解为概念外延由小到大。尽管题干要求重点在“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句整对称”,但表达的清晰、连贯、得体的语言通则要求,文意的前后照应一定要作为一个必须关注的重点。文段中对五组短语造成的后果,使用了一个用“使”作谓语的兼语句,兼语有二:其一,是(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其二是“生命财产”。是什么可以使“生活受到威胁”?显然是“不断衰退的经济”、“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是什么使生命财产“没有保障”?显然更有理由说是“动荡不安的政局”、“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与“生活”有关的短语“经济”与“环境”语意并列,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为避免“头重脚轻”现象,应是先“经济”后“环境”。与“生命财产”有关的短语的语序,窃以为“战事”与“治安”对政府的政局而言可以理解为“对外”与“对内”的关系,为并列关系,而“动荡不安的政局”则可以理解为“成年累月的战事”与“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的根源,而且这样排列也符合“字数由少到多”的语言习惯。图示如下:

不断衰退的经济,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动荡不安的政局,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

      并列关系,对应“生活”    应用分号                     并列关系,由外到内

      字数由少到多

                                           因果关系,对应“生命财产”

            并列关系,与后对应,先“生活”,后“生命财产”

因此,我认为标答固有其道理,但考生如上作答似乎更有道理,值得商榷。综观2002年高考题,争议的焦点可能就在第20题、第23题,拙见为文,以就教于方家。

 作者邮箱: 3275658@sohu.com

【对高考语文部分主观试题的评价(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汉字水平(网友来稿)06-07

初三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给点阳光就灿烂综述网友来稿02-17

背诵是一种储蓄--二谈作文素材的积累(网友来稿)08-15

兼评2005年高考部分省市作文命题06-07

语文高考作文03-08

语文上册苏教版期中试题02-18

小学语文综合测试题11-12

小学语文下册的期末测试题08-04

初三语文测试题及答案05-20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