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和惩罚,都应是爱的教育

时间:2022-04-14 12:01:2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赏识和惩罚,都应是爱的教育

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张辅良

赏识和惩罚,都应是爱的教育

教无定法,说的本是教学工作,但同样适合于教育管理工作。任何一种教育的方法,不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民族的角度,都有其成功的地方。中国是一个不乏优秀教育思想的国度,它为各朝各代的发展培养过无数优秀人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教育思想,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革故鼎新自然优化的过程,适合时代要求的被保留,不适合的被淘汰,这本是任何一种文化走向进步的必由之路。时代发展到今天,教育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尤其是中国加入了WTO后,教育作为一种服务行业的趋势正冲击着人们传统的教育理念,在这众多的多文化背景的教育思潮面前,教育给人们描绘出了一幅幅丰富的而非只单一的功利的而非只脱俗的生活图和成功图,人们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寻找着教育切入点,并逐渐以主人的身份观察教育影响教育,应该说这无疑是一件好事,表现了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参与。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由于学生年龄的关系倍受家庭的关注,其中对教育方式中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更是关注有加,同时国家教育部在2002年把“更新教育观念”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就是要破除传统的教育模式,给学生一个愉快的学习空间。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存在着一个误解甚至错解,也包括对教育部关于“更新教育观念”的理解上,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传统教育并非惩罚教育,但西方教育也非赏识教育

中国的传统教育虽提倡“严师出高徒”“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但“严”并不等于是惩罚教育,中国传统的教育是以严格著称的,这种严不仅是管理的严格,也在于教学的严格。古代教育家认为教育的一个目的是在于“收放心”,青少年“心易放而难收”,如果一味地放纵学生乐嬉游的性情而不加任何拘检,只能使之心粗气浮,轻扬佻达,放诞胡为。同时也很注重鼓励赏识,王筠说得好:“孔子善教,孟子曰教亦多术,故遇笨拙执拗之弟子,必多方以诱之,既得其机之所在,即从此鼓舞之”,这是一种宽严结合的优秀教育传统。如果把日美等国的教育称为赏识教育,并拿来为中国教育应当宽松自由说话,这种认识是偏颇的。再者日美的教育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么“宽松”。《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谈到,在美国,学生如有不当的东西带进学校,如传呼机,学校一律没收,并不再还给学生。相比之下,我们也没收,但没收后要求学生家长来校认领。一名高中学生的家长认领时还跟老师说,你们学校管得太严了,俺孩子在初中都拿手机。《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还谈到一个细节,该书作者的孩子所在的学校曾经这样惩罚学生:犯错误的学生,老师在教室墙上点一个点,让那个学生鼻子对着这个点站着。如果在中国,这位老师下岗是必定无疑了。

所以这种简单的标签式的做法是肤浅的,它不利于我国教育的进步甚至是有害的,它可能让我们的教育迷失方向,陷入“邯郸学步”的结局。

二,惩罚教育并不等于暴力,但赏识教育也不能等于娇惯

一提到惩罚教育有些人便想到的是虐待暴力,有这样敏感想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育暴力的存在确是不争的事实,例如有许多学生仅仅因为一点点轻微的过失就遭受到恶劣而又残暴的惩罚:用手铐铐学生者有之,罚“吃苍蝇”者有之,强迫学生互打耳光者有之,往学生脸上刺字者有之,用火钳烫伤学生者有之,不管老师的出发点是“恨铁不成钢”,还是喜优厌劣,变相体罚、侮辱学生的行为是坚决不允许的,是应受到法律的严惩的。这些令人发指的事例并不能代表教育的主流,或惩罚教育的全部内容,惩罚仅仅是手段绝非教育的目的所在。对天性顽皮或犯了错误屡教不改的学生假以惩罚教育,只要方法适当,就会起到其他教育方式难以起到的作用。而现在的舆论普遍倡导赏识教育,只能说好,不准说“不”。这个“树枝子”怎么长都不能锯掉,没有锯,更没有拿锯的人。萧伯纳说:“一个人感到自己可耻的地方越多,受尊敬的程度就越高。”我们中国人传统上就强调反省、自律,日三省吾身,则智明而行无过矣。问一问现在的教育,有多少内容要求学生反省自己行为,对自己说出一个“不”字和能够听进别人对他说的“不”字。由于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在家成为几代人的掌上明珠,娇生惯养,有求必应,当我们看到在这种家庭教育环境下一批批极端自私、缺少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孩子走向学校的时候,教育,是该深刻反省一下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了。如果在学校能严格管教也行,家教不足学校补,但家庭的教育间接的影响或直接的干涉着学校的教育,众多的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教育纠纷将学校推向了一个困惑和尴尬的境地,究竟是迎合家庭对教育的要求,还是坚持教育的规律和教育的方针把教育引向未来社会需求的方向?使许多学校陷入了两难选择。没有家庭支持的学校是一个没有前途的学校,同时没有把教育瞄准未来需求的学校更是一个走不远的学校。毋庸讳言,家长不是教育家,都不能理性地审视教育过程中利与弊,如果用一种非理性的甚至是无知的观念影响或者试图改变教育,或者教育为了生存而迎合这种要求,这无疑是降低教育的高标。教育理念和教育规则的低标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误人子弟,最终会偏离教育的目的,在人们大谈文化媚俗的时候,教育也在媚俗,不论这种媚俗实出无奈的被动还是投其所好的主动,文化的媚俗让文化迷失在低俗之中,那么教育呢?这正是担忧之所在。可现在的学校也成了娇惯学生的地方。学生不仅成了家庭的宝贝,也成了学校的宝贝,有的学校居然提出了“学生是上帝”的口号。 鲁迅先生曾撰文批评教育上的“棒杀”和“捧杀”,“棒杀”固然令人痛恨,但“捧杀”更具有迷惑性,它是扼杀教育的一把软刀,同样应引起警惕。

三,惩罚教育并非一无是处,但赏识教育也非灵丹妙药

我国教育界有一句流传已久的话,惩罚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教书育人,因此也就有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一说。怎样对学生实施积极、有效的惩罚?华东师大的李伯黍、燕国材在他们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中,给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明确惩罚目的,是让学生最终经过努力"避免"惩罚,而不是一定要让学生不断地去"体验"惩罚;(2)惩罚应尽可能及时,延时实施则须先说明原委; (3)惩罚强度应适当,太轻当然无效,过严也会抑制正常的行为;(4)惩罚应基于爱和尊重,态度和蔼与满怀深情者来实施效果更佳;(5)惩罚务必与说理相结合,这一点尤为重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运用惩罚教育要慎之又慎,要根据个体的特点在轻重和方式上有所选择,既不能小题大做,也不能感情用事,稍有不当,都有可能失之偏颇,与初衷相去甚远。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惩罚教育的落脚点必须是调动学生的内在因素,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去认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从教训中学会社会法则。高明的惩罚,说到底就是教育艺术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够多掌握一些教育艺术,诱导学生把外部的惩罚转化为积极的、内在的自我矫正、自我激励、自我鞭策,使得受罚的学生不但没有遭到身心上的摧残,反而如同迈克劳德一样"跃马扬鞭自奋蹄",那么,这样的惩罚就善莫大焉。

我们也认识到赏识比惩罚更具正面的教育作用,赏识教育,提出了一种符合现代社会的教育理念,和生命的需要相符合,体现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人格的对等,而非传统观念的传道,授业解惑。不论何种教育,都是一种心态,它外化为教育形式就会影响着受教育者的学习心理。赏识教育源自爱,缘于爱,主张注意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接近学生,这是一种平和、欣赏的教育心态,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一种平和、欣赏的心态,相信学生;从一个平等、全新的角度认识学生。可是,在实践上或许出现一些偏差,赏识本身是学生最渴望的精神需求,而家长在实际操作中把赏识仅仅理解为表扬加鼓励,于是走进了误区--为赏识而赏识。赏识教育并不是表扬加鼓励,赏识的概念里也有批评同时赏识教育也非灵丹妙药,一些学生很少受批评或处罚,常听的是溢美之词,时日长久,就有如长期在温室里的娇嫩花朵,不能忍受温室外的骄阳和暴雨,他们的心理脆弱得承受不了批评。很多学生由于缺乏自我定位的能力,被赞扬得飘飘然,稍受责备,就觉得自尊心受损,要他人百般劝慰安抚。他们走出校园后如何能应付苛刻的,犀利的批评或责难?电影《冲出亚马逊》它的看好不仅仅是激烈战斗的场面 ,而在于它从一个侧面解决了一个教育问题,面对狡猾冷酷的贩毒组织,没有严厉的甚至残酷并充满惩罚的训练方式,练就应对一切复杂情况的能力,就难以在后来的战斗中保全性命,更不要说战胜贩毒组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就应该更科学的针对学生特点选择教育方式。

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下,被误解的惩罚教育就变成了野蛮行为,同时被误解的赏识教育也就成为不负责任的教育,教育提倡文明也提倡科学,文明的赏识教育辅之以科学的惩罚教育,教育的困惑就会少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