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要培养发现敏感

时间:2022-04-14 12:27:53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阅读教学要培养发现敏感

蒋岭

阅读教学要培养发现敏感

 什么是“发现敏感”呢?用一句话表述即是:阅读者在心理自由的条件下仅凭经验和习惯上的直觉能很快地对问题进行质疑的个性特征。分而析之,是:①它是阅读自由状态下的产物;②有了一定的经验,便有直觉感;③在熟悉的情境中能够质疑;④速度较快。这四条缺一不可。有阅读成就感(即阅读时能产生疑问并形成新鲜见识)的人多有这方面的体会。同类质材料在手上盘熟了,很容易发现问题,这是“经验”在起作用。同类质的材料虽然是熟透了的,但由于阅读时头脑中有某几个“定向问题”在支配自己阅读,因此特别关注的是“定向问题”,至于其他问题是否有“问题”则不一定能察觉到,这是阅读不自由所致。同类质材料虽然很熟,但由于先前受到某种定向教育或读者本人始终处于被动接收状态,没有“发现”和“挑刺”的欲望,也就不能“发现”,这是缺乏质疑能力和意念的缘故。另外,对材料有质疑欲望,但反应迟钝,最终是别人发现了,自己只能应声附和“我也这样认为”,这是思维不敏捷的缘故或缺少“发现”信心的缘故。陈军《论培养学生的“发现敏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年第6期   

 鼓励发现,留下发现空间 

 从本质上说,阅读是主体主动地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因而阅读只能是学生的阅读、学生的实践。阅读课姓“读”,只有充分承认这一点,才能正确理想阅读教学的特殊性:有目的,有系统,有进度,有训练,离不开教师的讲授、点拨等等。但决不能用教师的阅读实践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把自己的心得、别人的研究成果(主要是教参)教给学生是“讲授”,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体会、自己寻找答案和解决疑难问题是“发现”,二者有很大差别。尽管两种方法各有千秋,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作用各不相同,但在阅读教学中,更应鼓励发现,控制讲授。因为“讲”只是手段,是为了指导学生“发现”,最终达到教师“不讲”、学生自能学习的目的。唯有这样,才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潘曙《鼓励发现》,《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年第6期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采取如下一些方法:  一、培养学生具有发明创造的前提--探索性思维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在认真思考、有理有据的前提下,能够对书籍的结论产生怀疑,甚至敢于否定教材的定论,敢于否定教师的阐述,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发现的精神。  二、培养学生具有思维多向性--运动性思维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探明事物发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规律,构成对客观事物立体式的认识,使思维能够顺向、逆向、纵向、横向及立体方向多方面展开。  三、培养学生抛弃旧知形成新观念--选择性思维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根据不同的角度转向,形成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观念。  四、培养学生加强对事物的认识--综合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于发散,因为它是直接联系着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所以能培养学生思考的灵活性、多向性、深刻性和创造性。但要使学生对同一问题作多角度思考,进行丰富的想象,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要求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总结概括和综合思维的能力,并不断加以深化。  蒋和法《阅读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浅谈》,《 中小学教师培训小学版》1999第3期    

创造教育的阅读课堂结构 

阅读教学中的创造教育是继承传统教学中的合理因素而发展成的。这个“继承”,是对教材传统教学的静态分析,而创造则是动态分析。创造教学的阅读课堂结构受教材的相对制约,方法的组合也要体现整体原理,使“传统”与“创造”结合并进,具体地说,应当不离开下列原则。  一、选择性原则。即创造教学的结合进行,要选择教材中合适的诱发点和适当的时机。  二、动态化原则。在对教材静态分析的基础上,以假设想象、寻找众多答案、力求超常为宗旨,在动态处理中发展创造思维。  三、探索性原则。要指导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去主动探求,培养创造精神。  四、个性化原则。充分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有目的地让好、中、差生各抒己见,在各个环节安排好学生的思索时间,有学生的“自立”“自主”活动。  五、获得性原则。在教学中重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的心理因素,让学生产生学习创造的内动力,达到创造上的获得性。  其基本结构为:选择性原则    动态化原则    探索性原则    获得性原则 

            

选取教材中创造教学的诱发点    根据选取点进行改组,并考虑输出的形式与方法    输出后:第一次反馈作用于教学第二次反馈作用于教学第三次反馈作用于教学    产生见地,评判检验 

  其基本程式是:  1.创造:利用预习或审题环节,巧设悬念,选取诱发点。  2.自学:探索创造力诱发点兼顾理解课文内容和质疑而进行的自学活动。   3.讲读点拨:按课文原意而进行的跳跃式的阅读分析,并把创造教育因素有组织地纳入该活动之中。  4.创造:进一步探索求解,以求异思维在阅读信息的加工中产生新的创造信息。《教学月刊》1986年第 7期 戴国良、腾宗翔文   

  “小先生课”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讲读课、自读课、课外阅读课三种类型。一般情况下,讲读课是以老师讲授为主;自读课是以学生自学为主(也有老师越俎代庖通通包讲的)。那么能不能赋予学生以“先生”的职能,让学生走上讲台呢?为此,我尝试了“小先生课”。根据每册教材一般都是7篇自读课,每学期就安排语文成绩突出者7人来主讲。我给他们提供资料,帮助其备课,辅导其做课,安排其试课,直至上课。“小先生”们经历了由紧张到不紧张、由不自信到自信、由不适应到适应、由不自如到自如的过程后,成效可观,受益匪浅。“小先生课”对学生触动很大,促使他们深入钻研教材,学会了分析教材,认识到了语言训练的重要性,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从中也体会到了当“先生”的不易,从而更加尊重教师的劳动。开设“小先生课”后,学生们普遍感觉在学习上成熟了许多。  实际上,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本来就是师生双方的事倩,学生不应只是学,也要参与教,教师也不应只是教,更要帮助学。只有将两者统一起来,相辅相成才能出色地完成教与学的任务,这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曾宪一、高艳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学版)1999年第1期     

读书报告课 

阅读素质的提高是语文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因此,提高学生整体阅读水平是当务之急。“读书报告课”就是在学生自读、自研“课外阅读课文”或教材以外文章的基础上,写出读书笔记后再作报告的。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主题思想、德育收获、内容精华、文体知识、阅读析疑、谋篇布局、语言特色、作家风格、写作借鉴等方面内容。学生可写文学评论,也可写心得体会,各抒己见。这样做能锻炼学生分析、评价文章的能力,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从而解决了学生不会阅读的通病。  曾宪一、高艳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学版》1999年第1期    

 阅读教学的想象力培养 

 创造力是多种能力综合的结果,如记忆力、想象力、感受力、理解力以及好奇心等等。其中,想象力起着重要作用。语文教育通过一篇一篇教材(尤其是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感受力、想象力和领悟力,因为每一篇作品都包含着作家独特的人生经验、情感体验和思想方式,呈现出作家鲜明的个人风格、独特的创造力,为学生提供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年龄特点、知识素养、生活经验和性情气质对之做出不同的解读。而这种解读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它能启发学生对人生世界的思考,激起学生探求和创造的欲望。这也是语文课的特殊魅力所在。假如我们硬要人为地创造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强迫学生按照一个统一的模式去理解,那么,我们也就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王丽《语文教育与创新能力》,《语文学习》1999年第12期 

【阅读教学要培养发现敏感】相关文章:

要重视阅读教学中观察思维能力的培养04-14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04-14

阅读教学中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04-14

教育孩子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04-17

阅读教学:给学生发现自我的乐趣(网友来稿)04-14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网友来稿)04-14

阅读教学要提高效率(网友来稿)04-14

注重学生发现意识 的培养(网友来稿)04-14

授鱼与授渔--阅读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网友来稿)04-14

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