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花边教案

时间:2024-03-29 07:20:5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美丽的花边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丽的花边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丽的花边教案

美丽的花边教案1

  活动目标

  在观察的基础上,能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花边的特征。

  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要知道花边颜色有规律地排列图形。要知道图形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

  图形排列范烈图。颜色排列范烈图

  活动过程

  导入部分

  老师;我们穿的新衣服上有许多美丽的花边。小朋友,今天我们自己来做花边好吗?

  展开部分

  出示图形排列范烈图

  老师边说边摆让幼儿看一看。然后让幼儿一个的说一说圆形,三角形等图形。

  出示按颜色排序的范列。

  引导幼儿观察按颜色排列的循序

  知道幼儿幼儿用书里的有关内容。

  教学反思

  活动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幼儿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以下方面无论是与否,都应该分析是与否的原因,从而总结经验或提出改进措施)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纳?是否有适度的自由空间?是否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是否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例如,师幼配合情况,教师能否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在对目标、策略的验证与分析中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明确今后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4.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小百科:花边是刺绣的一种,亦称“抽纱”。是以棉线、麻线、丝线或各种织物为原料,经过绣制或编织而成的装饰性镂空制品。

美丽的花边教案2

  活动目标:

  学习用简单的纹样有规律地装饰花边。

  感受到绘画的魅力,喜欢绘画。

  愿意动手创作,体验欣赏创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物体和生活日用品上的花边(如:花边围栏上、台布、衣服、围巾等物品上的花边,感知多种图案,花边上纹样排列的规律性)

  (2)彩色纸剪好的纹样(略)每人2至3种,条形图画纸(长约30厘米),水彩笔每人一盒。

  (3)范例:花边3条。

  活动过程:

  (一)观赏与比较:感知纹样排列的规律。

  出示范例:3条花边,引导幼儿比较不同的效果与感受。

  范例一:纹样排列杂乱,没有规律。

  范例二:纹样排列整齐,有规律。

  范例三:纹样排列基本有规律。

  引导语:

  (1)你发现了什么?

  (2)第三条花边怎样改一下就既整齐又有规律?为什么?

  (二)理解与操作:摆各种花边,练习有规律地排列纹样。

  供给幼儿不同的纹样2至3种,请幼儿摆在长条纸上。

  引导语:想想看,怎样排列就能有规律,使花男家看起来整齐、有序?

  (三)实践与创作:学习用简单的花纹来装饰花边。

  (1)请幼儿欣赏摆好的.花边,提问:我们用了些什么纹样?还可以用什么纹样来装饰?。,告诉幼儿,我们周围物体及生活日用品上的花边,都是叔叔、阿姨仔细想好了以后做出来的。我们也学叔叔、阿姨的这个本领。

  (2)请幼儿在条形纸上画花边。提示幼儿注意纹样的排列要有规律。此外,注意有选择地使用颜色搭配,鼓励幼儿动脑筋想,认真地画。

  (四)欣赏与评价以"美丽的花边展览"为主题,展示全部作品,让幼儿欣赏谁的这最美,说出"为什么"。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美丽的花边教案3

  教学内容:教科书p27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设计花边,进一步认识平移的特点,初步感受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初步体验几何图形的美。

  2、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提高学生学习创作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今天,我们请老朋友丁丁和冬冬一起来学习好吗?

  2、出示两个虚拟小伙伴——丁丁和冬冬。

  丁丁:这是我们为了庆祝五一劳动节创办的手抄报。

  冬冬:请同学们当评委,说说谁的作品更漂亮。为什么?

  学生比一比,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到花边在这里起到的美化作用。

  3、讲述:同学们都感觉到花边把冬冬的手抄报变得如此美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丽的花边”。

  二、实践操作

  1、初步感知。

  放大手抄报上的简单花边,引导学生观察。请学生分小组讨论:这几条花边有什么特点?猜猜是怎样制作的?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有下面的`发现。

  ⑴这些花边都是由一个独立的图案重复连续而成。

  ⑵可能运用了前面穴道的平移知识,通过图案平移得到这条花边的。

  2、尝试操作。

  谈话:同学们对美丽的花边都有了初步的了解,想不想自己也尝试画一条美丽的花边?

  p27“画一画”第一个图案,请学生尝试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交流。

  ⑴展示不同水平的学生作品,请同学们评一评,谁的花边画得最漂亮。

  ⑵互相交流。

  ①在制作花边时,你觉得哪些地方最不容易画好?

  ②请画得好的同学说一说自己制作花边时都注意了什么?有什么好的办法。

  4、再次操作。

  提出要求,学生尝试,展示作品,自我评价。

  三、自主创意

  1、欣赏作品。

  呈现图案,组织欣赏

  2、开展小竞赛

  提出要求,学生操作,教师指导,展示作品,总结评价。

  四、拓展运用,美化生活

  谈话:五一劳动节快到了,我们想更换黑板报,还想装扮一下我们教室的门窗,课后,请同学们用自己创作的美丽花边把我们的教室装扮得更绚丽多彩好吗?

  五、全课小结

  让学生说说本课的收获。

美丽的花边教案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二方连续图案的对称美和节奏美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制作二方连续图案。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范画、画纸、画笔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饰有花边的盘子、帽子及花边图案范例,引导幼儿欣赏。

  1、教师:这里有许多盘子、帽子,好看吗?谁来说说你喜欢它们的什么地方?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花纹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这些花纹色彩怎样?是怎样排列的?

  2、教师小结:这些花边由点、线、简单的几何图形以及小花、小草等花纹组成,它们排列很有规律,间隔开的各种花纹是一样的,形状大小、颜色都是一样的。两种花纹向两个方向一个隔一个地排列下去,就会变成花边,这种花边也叫二方连续图案。

  二、教师操作活动花边图案进行讲解演示。

  1、出示范画,老师讲解示范。教师用两种活动的单独花纹为一个单位,向左右两个方向排列成一条花边。提示幼儿注意花纹排列的规则。

  2、请小朋友说说你想设计怎样的花边?

  三、幼儿设计花边,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在纸上设计花边,鼓励幼儿自由选用花纹,大胆使用鲜艳的'颜色。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寻找规律,掌握二方连续图案。

  四、欣赏和评价幼儿作品。

  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图案中花纹的颜色和对称美。

  活动反思:

  ?幼儿园指导纲要》强调“幼儿的学习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以生活为基础,建立在生活之上。”本次活动教师能捉住幼儿天天感知到的生活环境中各种各样的美来引导幼儿进行欣赏、体验,实现审美素质的提高。

【美丽的花边教案】相关文章:

漂亮的花边教案03-30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设计漂亮的花边》02-05

《花边有多长》教学反思03-16

给语言绣上几道花边儿(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4-14

《美丽的颜色》教案05-02

《美丽的秋天》教案04-10

《美丽的树林》教案04-07

《美丽的彩虹》教案08-28

美丽的家乡教案08-24

《美丽的公鸡》教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