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

时间:2021-07-13 19:27:5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论语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语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1

  日月如梭,时间流逝飞快。天地变了,人也在变,真正亘古不变的是书籍,是深刻的道理,是那些能够真正滋养心灵的东西。以我的看法,具有悠久历史的《论语》中所包涵的精髓才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可它却能将人的品性改变。这,才是真正无价的财富。

  这本书里的每一句话都是文言文,记录的是我国儒派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每篇文章虽内容短小,却很精妙,能够运用极少的文言文表达出精准、明确的内容和显然易见的道理。

  当我一页一页地翻阅《论语》,看着这深奥而耐人寻味的字句,细细地品读着这一个一个字间的韵味时。猛然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句出现在我的眼帘。我不禁回想起平日里,我虽然是爱看书,但是每次阅读时都不会认真、仔细地体会到书籍真正的精髓。所以,凡是被我购买回来的书籍,我一般都会囫囵吞枣地看完。每一本书上都是干干净净的,一点批注也不做。每当别人谈论起我所读过的书籍时,我却根本插不上话。但是有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启示后,我才真正理解了阅读的意义。阅读,本意并不是只一味地去阅读各种书籍,囫囵吞枣地汲取知识,而是在阅读中多去感受这篇文章,写出自己对文章的真实感受,感悟和思考。如果只阅读不思考,无疑是相当于没有读,也不会有任何收获;而只思考不阅读,更是相当于思想被束缚,不阅读,哪里有思考的空间?所以,只有在两者能互相结合的前提下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论语》中还有一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想起自己以往做任何事都不懂得坚持,还没进行到一半就放弃了的情形,不禁很是羞愧。是啊,做任何事都要坚持到底才能成功。就像一座高耸入云的山,是靠积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才形成的;就像波涛汹涌的波涛,又何尝不是靠积累每一股细流才汇成的。这不正是用事实告诉我们,脚踏实地地积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识和经验,最后拥有了实力,那么成功不就自然而来了吗?

  阅读是快乐的,希望你也可以抽出时间读一读《论语》这本富有内涵的名著,感受它独一无二的精髓,多多反省自己的不足,使自己尽善尽美。

论语读后感2

  《论语》有很多切实可行的东西,比如教人如何交友。

  人的一生中,很多时候是因缘而聚,缘尽即散。

  聚聚散散,身不由己。

  所以,交朋友往往是被动的,没有选择的余地,这是很可惜的事实。

  人生无法选择父母,无法选择生辰八字,无法选择种族、国家、文化传统,无法选择成长的经验。

  如果连朋友也无法选择,那么这一生剩下能选择的实在很有限了。

  人的价值在于以某种方式突破限制,突破的程度越高,自主性也就越强。

  人生有许多无奈,但所有的无奈都比不上与和谐生存相去甚远。

  交朋友要化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且不要对朋友存有太多的幻想,不要渴望一定要结识到高度合乎理想、心曲完全相通的朋友。

  朋友少一些不要紧,寻觅不到完美无缺的朋友也不要紧,要紧的是相知投契、和谐相处。

  读《论语》后,不免扪心自问,人的一生的目标是什么?我想,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交代。

  交代什么呢?那就是我一旦觉悟自己是一个人,可以作出有限的选择之后,我就要去辨明我的选择应该往哪里发展。

  自我选择来自于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必须考虑人类共同的追求途径——真、善、美,以及个人特别的途径——志向与兴趣。

  我觉得,应该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努力在人的一生里既满足自己的志向和兴趣,又能够接近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

  具体说来,就是努力追求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充分实现,而不是因为自己的存在,让彼此的关系变得更复杂,更混乱。

  故此,人只要活着,就有一个内在的使命,这使得他在世间任何地方都不会觉得很委屈、很贫困、很失意。

  其实,外在的世界所借以判断的名利权位,种种所谓得意或失意的价值判断,对于内在自我的实现都没有必然性。

  人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社会意义上的,这差不多是命定的、必然的、难以选择的。

  人生在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世界——内心世界。

  所谓向善,当然不是抽象的虚无的,而要放在人与人的具体社会关系中来衡量。

  所以,儒家思想还是入世的,关怀人世的,是以人作为中心来思考的。

  读《论语》,批判地领悟儒教思想,也会产生一种使命感,自觉有一种责任,努力想要使自己的存在而惠及身边的人。

论语读后感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出自《论语》,这是我最喜欢的名言之一,每当读起这些,我都会赞叹经典的中国文化。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思是:如果我们三个人一起走在路上,他们身上必定有值得我效仿的地方,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这句话教导我们虚心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品质,看见别人比自己强的时候,要向他学习;看见别人做得不好的时候,也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这样的缺点。

  如果我们没有虚心精神,自己只顾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不听别人的意见,那我们就不会进步,只能停留在原地,时间一长,你就会退步,成功的几率会越来越小,失败的几率会越来越大,这样一来,你也跟一两岁小孩没什么两样了。

  这样的道理,都是《论语》这本书教给我的。《论语》这本书是一些简短的句子合成的,但这简短的句子却深含了意义深刻的道理,告诉我们该怎么去做,怎么去面对。但有些话,却要结合实际来理解。

  比如说,《论语》里有:“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的意思是,当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父亲去世后,要观察他的行为,若是他还坚持父亲在世时的行为准则,就可以称他为一个有孝心的人。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历史在发展,人们的言行举止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你的父母如果是一个小偷,按照这个道理,你要继承父母,做一个小偷,那这一定是好的吗?不是的,因为你继承的是坏的,不善的,这样对自己不好,对自己的家庭也不好。

  对自己不好的是,你可能因此会进监狱、坐牢,和一些坏人关在一起。这样,你有可能会变得更坏,做更多坏事。

  对自己家庭不好的是:一,你的家人会非常伤心,渐渐跟你疏远,不再跟你在一起了。二,你的孩子有可能会跟你一样做一个小偷,这样下来,你的子子孙孙都会变成小偷。

  所以,我们要多看书,多知道更多的知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他们的优点,这样我们就可以少犯错误,更快进步了!

论语读后感4

  既然我们可以有这么多朋友,那么朋友有没有种类之分呢?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可视为开放与包容,“同”可视为封闭与单一。

  从人际交往来说,“和”指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同”是指只与气息相投的人交朋友。不同类型指得又是什么呢?我觉得“朋友”这个词事实上很难定义,在很多场合,“朋友”只是“有用的熟人”的代名词。勉强加以分类,可以以一个个体为中心,从他的主观角度出发,以工具性目的和价值或情感认同性目的各自所占比例为尺度,画圈。

  围绕个体最紧的是主要以纯粹价值认同为纽带的朋友,越外围的朋友,工具性越重。当然,所谓工具性和认同性只是为了划分方便,在实际中,两者搀杂在一起,很难一刀切。不过,也会有极端情况,如果我们对于一个人毫无感情可言,与他相交只剩利用价值了,我想我们即使称之为朋友,其内涵也变味儿了。

  这还仅仅是主观的划分,客观的现实生活常常让我们与工具性朋友保持最密切的关系,而认同性朋友可能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但两个人的心还是相通的,客观不能,主观也无须见面。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能指的就是这种情况。但是这种划分仍不严密,只考虑了常态、共时的情况。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会结交上述两种朋友。

  有的朋友相伴一生,有的朋友只解燃眉之急,有的朋友只在人生旅途中同路一段。最值得珍惜的是老朋友,最难忘的是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出现的,又不能永远在一起的朋友。这虽然是人生憾事,话又说回来,我们也不必刻意去保持联系。因为情感的相投、价值的认同往往只在某一情境、某一机缘下才产生。

  执着地追求全面的了解可能会使刹那的美感烟消云散。所谓距离产生美,我和他不可能在每一方面都取得一种和谐,该散就散,回忆有时更加美好。所以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能欣赏他人异于己的地方,那和他们交朋友也不是件困难的事。这一点与认同感并不矛盾。接受甚至欣赏异己,便意味着从反面认同了对方的“异”,从“异”中求得了“同”,达到“和合”的境界。这或许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的基础。

  如果说俞伯牙之于钟子期是一种同质的认同,那么庄子之于惠施就是一种异质的认同。好比矛盾的双方,缺少任何一方,另一方都将失去存在的价值。

论语读后感5

  读完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心灵有所触动:它使我重新认识了孔子,让我领略到了一种独特的智慧,一种正确的心态,一种融入到当今社会中理性的道德。

  《论语》是一本记录着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的语录。记得读中学时,我在语文课上机械地背诵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其实并未真正读懂。而今,于丹教授用自己独到的视角,将这样一本古老的书籍,用现代的眼光进行系统的解读和阐释,拉近了我们普通人和圣贤之间的距离。

  于丹教授笔下的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出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正如易中天所说:“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说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于丹〈论语〉心得》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等七大篇章,并运用讲故事的形式告诉我们许多为人处事的哲理。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谈谈《于丹〈论语〉心得》诠释的“为人处事”:

  (一)为人之道。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因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等问题,人们显得越来越浮躁,精神世界十分空虚,很多人心态不平衡,怨声载道。其实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于丹〈论语〉心得》告诉我们,要想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有意义,做一个有意义的人,要做到: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积极生活、和他人和睦相处,爱岗敬业、安于本职,献于社会。

  (二)处世之道。在社会交往中,无论是工作还是处世,人们都想找到一个法则,既对自己负责任,又要对他人负责任。《于丹〈论语〉心得》中提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不要越俎代庖,你在什么位置上,就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越过你的职位,去做不该你做的事,不在其位,就不要谋其政。在工作上如此,在与人相处方面也要如此。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人与人是近了,但也可以说人与人更远了。因为通讯和交通工具的使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在钢筋混泥土的城市中,对门的邻居却往往成了陌路人。

  (四)理想之道。一个人应该有理想。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是修身,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懂得变通,与时俱进,内在心灵完美、富足。因为只有内心修为提升了,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去处事。通过《于丹〈论语〉心得》,我们知道了这是孔子对人生理想的总结,这也被后人奉为人生理想的指南。

  (五)人生之道。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这是孔子自道的人生轨迹,却也成了后人的人生坐标和价值体系。它就像一面镜子,人们可以通过它比照自己的人生轨迹。当然,人的年龄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但如果我们能在二三十岁时就能提前感悟到四五十岁的境界,并在内心建立起明晰的人生价值体系,做到淡定从容,那这样的生命一定是有效率、有意义的生命。从《于丹〈论语〉心得》中,我读到了这份人生的价值体系。

  于丹教授对《论语》的感悟是快乐的、丰富的、给人启发的。通过读《于丹〈论语〉心得》,我学会了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生活道理。只有以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并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到自然的状态中,才能寻找到自己内心的那份安宁,也才能如孔子教导我们的那样:快乐地生活!

论语读后感6

  一直对中国文化中动辄扯出的“神圣”一词心存疑惑,甚至于只是把他们当作一组一起使用的字词,而不加以辨析。

  可当我看到于丹所说的“神于天,圣于地”时,我才恍然惊觉,这原来“神圣”可以这么理解:神是接近天空的,遥遥远望,缠绕着一种不可言说的飘忽感和出尘感,像是遥远到天际的巴别塔传说,被口口相传,却从未有人见过它的真面目;圣却是贴近土地的,带有一种泥土的朴实的质感,就像是我们身边的氧气和水,你不用刻意的强调,因为它一直在。

  中国古代的文人,骨子里有种也许在我们现在的人看来可能会嗤之以鼻的神圣责任感。“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亦或者是“穷则独济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准则,都明明白白的体现了“天、地、人”的观念:头顶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希冀天下大同;脚踏一片现实主义的土地,勤劳务实肯干;一身铮铮傲骨,两袖清风,潇潇洒洒的活在这凡世尘嚣中。

  林语堂先生认为:“中国每个人的社会理想都是儒家,而每个人的自然人格理想都是道家。”

  此话我翻来覆去思索良久,确实如此。

  我们的社会理想大抵都是希望最终求得封王觅侯,求得人生的意义,也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不得不说,在这方面讲,社会理想的确是功利的。我们也许是为了名声、地位、生活质量而开始采取行动,以求得提高自身的社会价值。文天祥早在几百年前就道出了真相,无非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罢了。

  但是,有时候又难免会产生倦怠的情绪。觉得就这么得过且过,也没什么不好的。这就是我们自然人格理想的道家化。

  于丹说:“圣贤的意义就在于,他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孙或蒙昧地,或自觉地,或痛楚地,或欢欣地,一一去实践,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的灵魂。”

  老话有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圣贤之所以被奉为后世的行为准则,大抵是因为他们的以身作则。榜样的力量或许就在于此,告诉我们什么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一套完整的行为体系。

  这才是最应该镌刻在一个民族骨子里的东西。

论语读后感7

  空闲时间仔细读了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虽不是大彻大悟,但也触动心灵。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说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主要讲述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书中每一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和处事做人的道。

  于丹所诠释《论语》心得别具一格。她带我们超越时空,把一位两千年前的圣人引领到了众人眼前与今人对话。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她把深奥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真正走进了我们的心里。她说:“孔子没有温度,只有色彩”。

  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于丹老师在论语心得中讲了一个故事:一座寺庙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得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的花岗岩砌成,台阶不服气地对佛像提抗议:我们本是兄弟,凭什么人们采着我们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只经过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岗位,而我经过了千刀万剐才成佛。我读后眼前一亮,我们过去总是喜欢与他人相比,为什么你我一起参加工作,你今天如此辉煌?往往比的都是自己的缺失和他人的所得,而忽视了他人付出的努力、做出的贡献、肩负的责任、承受的压力。想得到他人所得背后的付出,千刀万剐与四刀相比相差何其大,这样比起来我的内心就平和多了,怨气自然就少了。你有你的快乐,我有我的开心,知足常乐!

  其实如何和谐的生活在现在的社会,考验的是我们的眼光和智慧,我们读论语,听于丹讲论语,从中学习到的是一种审视、明辨的能力,是宽容、不为己甚的态度。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他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朋友,它是一个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艺术和智慧,多一份清醒与闲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馈赠的心情。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论语读后感8

  不朽的孔子永恒的《论语》我在最近又温习了一遍《于丹论语心得》,突然觉得她就是在针对我的心境所写的,她写出了我心里想说又写不出来的话,她用女性特有的细腻的笔触,深邃的思想,独到的见解,来解读《论语》,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读过,虽不是大彻大悟,但也有些许悟道。

  我最欣赏的,也就是于丹老师对《论语》的这种简单,快乐的感悟。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温暖的、快乐的生活?秘诀就是去找到内心的安宁。我把内心的安宁理解为:平和。以乐观向上、闲适超逸的性情融入环境,当然,要达到孔圣人的境界和于丹老师所说的那种和缓、从容谈何容易,必须经历千锤百炼方能修成正果,逐步提升自己,努力追求内心的淡定和坦然是必要的,至少他可以让我们少一点烦恼,多一些快乐,正如我的境况,我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在一个有近300名教职员工的学校里曾经是个引领者,来到这里,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曾经的辉煌不在,孤单而无奈,如果沉湎这些,就是抱头痛哭都不为过,但是想想,有得有失,关键是我得到的是我最想要的,失去又有什么可惋惜的呢?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舍得舍得,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得失就在转念之间。你的心田越淡定,越从容,你就会舍弃那些剧烈的、宏阔的、声张的、外在的情势,而尊敬恬静的、心田的声音。这会使你走到社会角色中的时刻,可以或许不失去自我,可以或许做到最佳。读后让人豁然开朗,淡然微笑,还让人掩卷而思,浮想联翩,顿时,心静谧下来。

  “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对于我来说,已步入不惑之年,对人对事已接近淡然,虽然有些人有些话触到敏感的心灵,难免有些黯然,但我总是愿意把它往好处想,不争不恼,一笑而过,“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渺小了。”想开些,何必计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我也有很多的感悟,现在,对学生也是宽容很多,因为我自己有孩子,她也曾因为老师的原因哭倒在我怀里,我的心也曾痛过,我不想别人的孩子也因为我哭倒在别人的怀里,所以每句话我都掂量一下我自己的孩子能接受吗,结果失误减少了很多。

  另外,我知道孔子教书有好些特点。从某些方面说,孔子是一个好教师。于丹老师笔下的孔子朴素平和、谦虚贤达,博学睿智,平易近人,时时为我们传递着一种博大、仁爱和快乐。首先他注意道德品质的培养。颜回、曾参的粗衣淡饭。刻苦钻研的优良品质,孔子一再表扬。宰予懒惰,夸夸其谈,孔子严厉地责备过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发愤忘食.不知老之将至”的劳动热情,都是他的光辉面。原始的孔子,有许多地方值得我学习。其次,孔子教书能了解学生们的优缺点以及他们的特长和个性。曾参的德,子路的勇,颜回的好学,子贡的聪明,孔子常常能信手拈来,并提出“因材施教”。他是温和的,如春风拂面,从来不训斥学生,我也悟道并不是老师声嘶力竭学生就会按照你的要求来的,有时需要的只是绕指柔,我读《心得》,学孔子,做一个快乐的老师。

  《论语》通知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以文言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聪慧,以聪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排人心。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仍能让人体悟到经典的聪慧与温暖。

论语读后感9

  《论语》是一部启迪人心的经典著作。它像一朵瑰丽的花,芳香而持久;它像一颗明亮的星星,闪耀着几千年,这不是真的。即使是第一次见到《论语》的年轻一代,读了之后也懂得很多

  通过阅读《论语》,我了解了交朋友的方式。孔子说:“三友有益,三友有害:友直,友懂,友闻多,益;友开,友柔,友易学,友有害。”是的,一个好朋友就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字典。在与他沟通的过程中,你总能得到有益的帮助:当你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时,好朋友广博的知识可以帮助你做出正确的选择;当你取得成就和成功时,好朋友的坏话可以让你清醒;当你有缺点、犯错误时,好朋友的直言不讳可以教你修补漏洞,坏朋友就像泥沼和泥潭。与他们交往会使你不知不觉地陷入其中,你越是深陷其中,伤害就越大。”《论语》让我明白,交友的方式是要小心,善于交友,乐于交友,不要以牺牲他人为代价交友。

  通过阅读《论语》,我了解了心灵的方式。在《论语》中有一句对白:“司马牛有曰:‘人皆有兄弟,我无兄弟。’”紫霞说:“商人说天上有生命,有财富。君子有礼而不失,待人有礼。全世界都是兄弟。为什么绅士没有兄弟?”这句话我有一个道理:人生的第一件事,就是能够正确地面对人生的遗憾,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它们,而不是纠缠它们,一遍又一遍地问天地,这只会加重痛苦;我们应该尽力弥补这种遗憾。这就是《论语》告诉我的生活方式。

  通过阅读《论语》,我了解了生活方式。儿子在四川说:“时间就这样飞逝!日日夜夜。”是的,在哲学家看来,奔腾的江河不仅是一种自然存在,更是一个不可阻挡、不可阻挡的时代。孔子望着流水叹了口气,同时也向自己、向学生、向后代描述了这样一条人生道路:“我有五分之一,我愿意学习,三十分之三十,四十分之四十,不分迷茫,五十分之五十,六十分之服从,七十分之七十,心甘情愿,不超过当下。”人生轨迹并不适合我们每一个人,但我们可以以此为参照来设计自己的生活方式,即认清人生目标,珍惜时间和努力工作,走出自己的人生轨迹,首先,我要珍惜时间和努力学习,抓住白天和黑夜。

  当然,《论语》教了我很多东西,比如君子之道、理想之道、仁义之道只是纸短墨浅。我怎么能说得清楚。

论语读后感10

  《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朴素,这些办法有时候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

  孔子特别强调做事情的分寸,“过”和“不及”都是要尽力避免的。

  此外孔子还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

  有人问他:“以德报怨,何如?”孔子的回答是:“以直报怨,以德抱德。”

  这就是孔子告诉我们的处事态度。当然孔子也不提倡“以怨抱怨”,同样“以德报怨”也不可取。因为如果你采用“以德抱怨”你要献出太多的恩德,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去面对已经有负于你的人和事,这也是一种人生的浪费。

  那么在这两者之外我们只好采用第三种人生态度去处世了。那就是用你的公正,你的率直,你的耿介,你的磊落,也就是说,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去坦然面对这一切。

  孔子的这种处世态度就是告诉我们,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今天我们都在说避免资源的浪费,却忽视了心灵的荒芜和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费。

  那么我们做人又该怎样与朋友们交往呢?《论语》告诉我们说,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

  这就是禅道中所推崇的一个境界,叫做“花未全开月未圆”。这是人间最美好的境界,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园,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仍使你的内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

  做事,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那么言下之意就是“在其位,一定要谋其政。”那么我们做事的原则是什么呢?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孔子的意思是说,君子对于天下事,不刻意强求,不无故反对,没有薄,没有厚,没有远,没有近,没有亲,没有疏,一切按道义行事。

  孔夫子最鼓励的就是少说多做。做事要积极,说话要谨慎,这种谨慎在《论语》中被概括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这样做事的好处就是“寡悔”让自己少一点后悔。

  在现实的社会中我们常常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其实,与其抱怨,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我们真的做到了做事把握分寸,说话少一些抱怨,少发一些牢骚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够修身养性,也就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很多为人处世之道。

论语读后感11

  我在这一学期有幸学习了《论语》这本书,《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意思是,人如果不自重,威信就不如别人,学习也需要经常巩固知识。才能对学习得到有效的帮助。这句话使我想到了我自己以前的一言一行。

  以前,我总是大大咧咧的,一点都不够稳重,引来许多人的指责。玩起来,那可以说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了。记得有一次参加赵怡歌组织的“秘密”活动,很晚回家。爸爸妈妈东找西找都找不到我,使他们非常担心、伤心。同时这件事情被同学们知道后,自己的面子也在同学面前丢的一干二净,招来同学们的冷眼相待。有时候在课堂上我也和班上的男生嘻嘻哈哈,不认真听课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好多女生都不喜欢和我做朋友了。

  沮丧之余我学习了《论语》,其中的“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等句,知道了自己不能经常和那些“道德品行不如自己的人”混在一起甚至成为朋友。如果这样,你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便会一落千丈,自己的威信也就很难树立起来。想到这我停止了行动、远离他们,自己的心也安分下来了。学习上、生活上有困难我会找老师、找同学帮助解决。现在值日中,我是能干的组织者,课间我和大家一起讨论难题、分享读书感受、解决班级问题。

  学习了《论语》的“学而篇”,使我明白了做人的很多道理。现在的我,已经变得懂事多了,当我言辞不当、行为不合学生行为规范时,我就会想起《论语》中老师教给我们的内容。

  “学而篇”不仅讲了学习,也讲了做人的道理。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人。”意思是,说话不要花言巧语,这样会给别人留下别人不好的印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人如果每天反省自己三次,那他就会为人非常忠诚,与朋友叫他也会非常诚实。学习也会非常用心。像这样时刻启发我的句子还有很多,它们像一位不说话的老师时刻提醒着我的一言一行。

  你可千万别小瞧《论语》这本书,这本书里有很多道理值得我们学习。虽然孔子生在古代,但是我们至今还在照着孔子的思想做事。所以利用好你身边《论语》这本书吧!

论语读后感12

  我们在高中和大学的时候都学过【论语】,但当时也只是应付考试,虽然在添鸭式的教育中我背会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等朗朗上口的句子,可自问心里对这些话的理解却是肤浅和随意的。今年寒假,我收到学校的礼物是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拿到这本厚厚的书,我心里一阵窃喜,因为这正是我想读的书!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平凡的我虽然从不需要考虑“治天下”的大事,但是对【论语】的魅力却十分向往,而且书中讲自身的修养的名言警句比比皆是,所以闲暇之余,我总一爱一背几则论语,慢慢咀嚼其中蕴涵的道理。李泽厚先生的这本【论语今读】视点独特,是自已心中所理解的孔子思想,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凯开书,第一章“学而第一”熟悉的句子映入了我的眼帘。但是李泽厚先生的解读远远比我的理解深刻的多。对我熟悉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作者谈到与西方“罪感文化”、日本“耻感文化”相比较,以儒学为骨干的中国文化的一精一神是“乐感文化””。“乐感文化”的关键在于它的“一个世界”(即此世间)的设定,即不谈论、不构想超越此世间的形上世界(哲学)或天堂地狱(宗教)。它具体呈现为“实用理一性一”(思维方式或理论习惯)和“情感本体”(以此为生活真谛或人生归宿,或日天地境界,即道德之上的准宗教体验)。“乐感文化”“实用理一性一”乃华夏传统的一精一神核心。为讲明这“乐”,李先生还引申了陶渊明思念朋友的诗,以体现真正友谊情感的快乐。

  玖【论语今读】对于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有很大的启发。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说:“不刺激便不能启发,不疑虑便没有发现。指出桌子一个角,不知道还有另外三个角,我也就不再说了。”)

  孔子的启发诱导教学方法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实施启发诱导教学方法必须抓住合适的时机、把握好“度”;二是实施启发诱导教学方法必须明确要求、触类旁通。

  “愤”是学生经过思考理解了教学内容中的部分意思,但又未能彻底弄明白而产生着急的心情;“悱”则是学生经过思考想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时,却又找不到恰当的言语来说清楚自己的意思因而十分着急的情形。以前我们在教学时往往在学生“愤”与“悱”的时候,不是点拨,让学生去悟。而是着急于学生吞吞吐吐的话语,替学生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如果学生处于“愤”与“悱”的状态时,教师先给学生讲解课文和点拨学生表达。针对那些“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东西因势利导、启发点拨,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一性一和积极一性一,使学生迫切地希望通过主动学习来掌握它。

  就这样由自己喜欢的孔子及弟子的言论到李泽厚先生解读,通过先生的指引,我深入论语的一精一髓和意境之中,连带着发掘自己意识深处的文化皈依与人生目标。,感觉【论语今读】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读它的过程,也就是同先生交心谈心的过程,先生以其敏锐的视角、渊博的知识与沉重的人生经历,给我们阅读论语,审视自我,打开了一扇美丽的窗户,因此,这本书我读得很慢,边读边思考边学习,感觉对论语的理解越来越多了。

论语读后感1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论语》中有一段记载,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他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论语》中不少记载,如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始我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我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子贡对孔子说,子贡自己只能“闻一而知二”,颜回却可以“闻一而知十”。孔子说:“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论语·公冶长》)都体现了这种精神。这样的精神和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虽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人们并不是经常能够做到。人们常犯的一个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多,看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少;所以,重温“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认真领会它的深刻内涵,并且努力去做,还是很有意义的。

论语读后感14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急遽变化的社会,每个人都面对各种价值观的冲击,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生选择,还要应对未来各种不确定的挑战,四顾茫然,心无所依。越是这样的时刻,人就越应该回到经典,寻找重要的精神滋养。

  接下来我作为教育者,从教育态度、教育原则、教育方法三个方面简单谈谈论语对我的启发:

  1、教育态度:为人师表,以仁育人

  论语虽然已是两千多年前的古籍,但现在对我们教育工作者依然有重要的影响。它提醒着我们:对学生要充满仁爱。

  《论语》文中多处提到了仁爱。可见,在孔子的心中仁爱的重要性。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更要以仁爱之心对待学生。学习论语的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孔老先生的教育教学态度,孔子在处理师生关系问题上,从来没有作为老师的那种骄傲高贵,他对自己的学生都关怀备至。孔子说过: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认为学术没有贵贱高下之分,学问面前人人平等。孔子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以仁育人的教育原则,我们要学习孔子的以身作则,教书育人的态度,每个人各有所长,相互学习才能一起成长。

  2、教育原则:教书育人,有教无类

  孔子的学生中有贵族子弟(如孟懿子、司马牛等)世家子弟,(也有子贡、子路这样)平民出身的普通人。不论什么样的人,孔子都会做到不卑不亢,尊重他人,亲切交谈,鼓励劝勉。我们要学习孔子教书育人,一视同仁的教育态度,不分(贫富,智慧)类别,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才能不断从中积累教育经验,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养。

  3、教育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从颜渊的感叹中我们了解到“......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学习孔子的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学中做到有耐心的"循循善诱"的启发智慧,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孔子的教育手段"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导学生不到他经过苦思冥想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先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我们要学习孔子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抓住时机,明确要求、触类旁通,因势利导、启发点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来掌握它。从而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策略,促进孩我们的孩子思维、智力、身心各方面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论语》字数简洁,句句经典还需要我们结合自身经验慢慢品味,结合生活不断思考。

论语读后感15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此话虽有夸大之嫌,但是证明了《论语》在我国诸子百家著作中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及其不可超越的地位,其中至多理论仍被世人视为真理,不但在中国影响深远,而且名扬四海,被誉为东方的圣经。

  在《卫灵公》里,他说道面对穷困潦倒的局面时,君子与小人就有了显而易见的不同。孔子认为他的生死观就是将“仁”作为最高标准的。生命是宝贵的,但是还有比生命更加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仁”。杀身成仁自古以来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为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在《宪问》中,孔子讲到了言论与道德,勇敢与仁德之间的关系。孔子认为,勇敢只是仁德的一个方面,二者不能划等号。因此,一个人除了要勇之外,还应该修养其他的各种品德,从而变为有道德的人。孔子鄙视物理和权力,崇尚朴素和道德。所以他周游列国,宣扬自己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可惜并未受各国国君接纳。

  在《子路》里,孔子阐述了自己对于“士”的理解。孔子认为,“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偶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其次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至于现在的当政者,都是气量狭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虽然孔子的认识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是不可否认他敢于质疑统治者的精神。孔子眼里,统治者做到以“仁”待人待国后才称的上是“士”。

  在《先进》中,孔子极力提倡“慎言”,不该说的话绝对不说。因为,白玉被玷污了,还可以把它磨去,而说错了的话,则无法挽回,希望人们言语要谨慎。

  在《季氏》里孔子谈到,交朋友要结交那些正直、诚信、见闻广博的人,而不要结交那些逢迎献媚、花言巧语的人,要用礼乐调节自己,多多地称道别人的额好处,与君子交往注意不急躁、不隐瞒等等,这些对我们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颜渊》中,孔子谈到了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他希望人们按照“忠信”、“仁义”的原则去办事,否则,感情用事,就会陷于迷惑之中。他认为要提高道德修养水平,首先在于踏踏实实地做事,不要过多地考虑物质利益;然后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过多地去指责别人;还要注意克服感情冲动的毛病,不要以自身的安危作为代价,这就可以辨别迷惑。

  总而言之,孔子及其弟子的箴言警句在近日仍然可以作为我们的行为准则,规范人们的举止,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论语读后感】相关文章:

1.《边城》读后感

2.《童年》读后感

3.伊索寓言读后感

4.青铜葵花读后感

5.乌塔读后感

6.《丑小鸭》读后感

7.《秘密花园》读后感

8.《百万英镑》读后感